李修建:《西游记》中最不该被打死的妖精

■ 李修建

传为陶渊明所撰的《搜神后记》中,有一条唤作“武昌山毛人”:

晋孝武帝世,宣城人秦精,尝入武昌山中采茗。忽见一人,身长一丈,通体皆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示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留采。须臾复来,乃探怀中橘二十枚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怖,负茗急归。

秦精所碰到的是一个野人。这个野人身材高大,浑身长毛,此副长相大异常人,猛然撞见,让人心生恐惧,自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个野人非但绝无害人之意,还有一付好心肠:帮助秦精找到大片茶树,又送他甘甜的橘子吃。然而,秦精并没有待之以常人应有的礼仪。可以想见,秦精“负茗急归”的举止,会让野人感到多么沮丧。在苍茫无际的深山老林里,野人实在太孤独了。

荆棘岭上的妖精同样太孤独了,他们把唐僧摄来,只是为了和他“会友谈诗,消遣情怀”。这几位妖精有着古雅的名号,分别为: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就像谜语,名字中隐含着他们的真实身份:十八公为松,孤直公为柏,凌空子为桧,拂云叟为竹。他们比拟“四皓”“七贤”,自称“四操”,俨然一个名士集团了。确也如此,这四位妖精居地清雅,相貌清奇,格调清脱。值风清月明之夜,他们请来唐僧,只是为了赋诗雅谈。而唐僧竟也诗兴大发,与这四位隐士玩起了文字游戏。或联诗,一人一句;或和诗,一人一首。无不取意高雅,超尘脱俗。兰亭雅会,无过于此。

然而,欢乐苦短。女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诗意的氛围。美丽的杏仙喜欢上了唐僧,四位树精亦有成全之意。于是唐三藏变了脸生了气,他发飙了,跳起来高叫着说:“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为砥砺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唐僧的责骂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四精本无恶意,更谈不上设局骗害,他们只想和唐僧谈谈诗。

正当唐僧欲退不得的时候,徒弟们找到了他,妖精就不见了。师徒们在附近发现了妖精的所在“木仙庵”。悟空领悟到原来妖精就是庵里的几棵大树。且看此时八戒的举止,“八戒闻言,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棵腊梅、丹桂、老杏、枫扬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唐僧对八戒的举动作了如是反应:“三藏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我等找路去罢。’”由于悟空的几句话“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八戒“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皆筑倒。”

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词:“不论好歹”。实际上,这四个字传达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他的内心,无疑是谴责八戒乱杀无辜的野蛮行径的。而在猪八戒所实施的大肆屠杀中,孙悟空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孙悟空、猪八戒与沙和尚,在未拜师投入佛门之前,都是地地道道的妖怪。尤其是孙悟空,在花果山上为王为霸,有众多结拜兄弟,他自然清楚妖怪的脾性如何。作妖怪的都是坏的吗?当然不是!

第七十回里,有位小妖叫做有来有去,热情而善良。妖王让他给朱紫国王下战书,他对妖王的行为很感不平,说他“天理难容”。孙悟空说:“妖精也有存心好的。”他主动给悟空变化的道士讲解妖王的情况,又邀请他给妖王唱唱小曲解解闷。诚可谓既有情又有义了,就是这样一个好心的小妖,冷不丁地被悟空一棒打得头烂血流浆迸出,没得好死。

实际上,取经路上孙悟空除起妖怪来是不遗余力的,每当妖王被擒被收,他对余下的小妖尽皆执行杀光烧光政策,绝不手下留情。这与宋江有得一比,被招安后的宋江在征讨方腊时,同样是抓一个杀一个,全无了身在梁山时的仁爱之心。他们都是以正义的名义施行着合法然而更是可怕的暴力。

正与邪、人与妖的二元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中。大千世界中的诸种生灵,一旦被指认为“妖”,便注定了必死的命运,尤其是那些土生土长的,与上界诸神、西天佛子绝无牵连的妖怪,除了丧生于以孙悟空为代表的正义一方的棍耙之下,别无他途。这或许便是中国式的悲剧之一种。

刊于2011年6月6日《企业党建参考报》第477期

http://www.djckb.com/spacetime/s8/2/2011/0603/6131.html

日期:2011-06-15
阅读:
作者:李修建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