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下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与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在北京798乐耕艺术空间召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傅祎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传习家具品牌创始人彭文晖先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张磊副教授、乐耕艺术空间艺术总监朱阳先生、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副教授、乐耕艺术空间行政主管张潇琳女士、恒源祥集团张奕娴女士等人出席了会议。
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的“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江南大学召开。来自荷兰莱顿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大...
受大会组委会委托,我来做本次研讨会第三组的学术总结。本组为“民俗与表演艺术组”,三场学术研讨共有18位代表发言,3位评议者评点,涉及的领域及话题有音乐、舞蹈、曲艺、戏剧以及民俗节会、艺术治疗、非遗保护等。整个过程,发言积极,互动踊跃,评点生动,气氛和谐,用在场者的话来说,真正体现了学术研讨会“研讨&rdqu...
第二组“造型艺术组”研讨总结 收入文集的论文共40篇,计划安排发言21人,实际发言15人。
分三部分进行总结: 一、论文观点概要 发言论文,按照论题所涉及的艺术类项或论题的性质,可集中归纳为4组。 1. 关键词:设计·社会 这部分论文比较宏观地讨论“产品设计”与社会的某种关系,或“产品名牌化”建...
受大会组委会委托,由我作“艺术人类学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组”的总结,感谢大会的信任和给与的宝贵学习机会。 本组在一天半三场的会议讨论中,共有20位学者或结合PPT演示,或以其他方式宣讲了论文,大家的研究有综合性的理论探索,也有深入的田野个案研究,所...
艺术人类学:学科史以及当代实践的反思 霍华德·墨菲(Howard Morphy)、摩根·帕金斯(Morgan Perkins)著 蔡玉琴译,李修建校 艺术人类学已经步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历史时期。它正由一门大多数人类学家鲜有问津的学科转变为人类学研究的一大中心。过去,不将艺术视为一个研究领域,反映了人...
[访谈者按] 范丹姆(Wilfried Van Damme),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同时兼任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以研究审美人类学知名,世界艺术亦为其研究领域。自2011年以来,他连续参与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的两届学术研讨会,我与他多有交流。在《民族艺术》...
翻译:1.霍华德·墨菲:艺术即行为,艺术即证据 2.范丹姆:风格、文化价值和挪用:西方艺术人类学历史中的三种范式 3.荻野昌弘: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体和时间的维度 4.马利特·威斯特曼:艺术史与人类学的对象
2010年11月5日至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西藏大厦举行。本次会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提交论文近百篇。本文举其荦荦大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Art)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但声势可观,而且在学科建制上也逐步得到健全和巩固,如复旦大学中文系1995年始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本科生系列课程《人类学美学》和《艺术人类学》等,1998年始招收这方面的硕士生,2001年开始招收艺术人类学方向的博士生。此外,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中央...
人类学家A.P.梅里亚姆(Merriam )在一篇题为《人类学与艺术》的重要论文中曾指出,人类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过去很少得到与人类学研究的其它方面相适应的某种富有成效的探讨和论辩。这一判断应该说是确切的,它代表着人类学家对人类学科知识体系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
【内容提要】从研究对象之被确定的“生成”维度来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的对象应是“两种文化‘相遇'后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其呈现为日常生活化的、仪式中的、为展演的三种存在样态。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取向与研...
摘要 对于大多数没有书面文字资料的少数民族审美思想和艺术的研究来说,史前考古学的方法可以通过发掘的实物形态资料提供现实研究的参证。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田野调查法和语言学中的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传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