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庆秘:数字信息技术视域下土家织锦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建构

数字信息技术视域下土家织锦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建构

石庆秘[①]

[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 当代社会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引导的消费时代,人们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基础之上,已上升到精神意识的层面来享受文化艺术的魅力,数字信息技术介入到对土家织锦的保护与开发中时,土家织锦面临着自身价值的演进和文化价值的选择,土家织锦所涵盖的时代印迹、生态环境建设、再设计与再生产的文化选择、传播消费的途径都将随数字信息技术这个时代符号所表征。

关键词:数字化;土家织锦;文化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学技术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保护非物质传统文化形态和技艺工作中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研究课题。从本质上看,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在于数据处理的量与效率,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又使数字化技术在对数据内容的理解和创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优势都对非遗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 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和开发,是对民族民间艺术抢救和保护的较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将为民族民间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的实现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技术的变革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文化价值得到丰富和扩展,引发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促成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生活环境的生成。土家织锦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时代所发生的改变将预示着其文化价值的重新建构。

土家族织锦又名“西南卡普”,是我国土家族人民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写照。传统的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2] 在经历了历史的演变和传承发展之后,土家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6月被确定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的传承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综合考察土家织锦的研究状况,在数字化信息如此快捷发展的今天,土家织锦必然面临自身文化价值的选择,这种选择决定着土家织锦的内涵和价值,在土家织锦的传承与发展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

一、 文化的发展变迁是时代的印迹,土家织锦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是土家织锦文化特性与自身发展的结果。

文化具有开放性,文化的开放特性使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尺度发生着改变,这本身是一个民族自身发展的本源现象。从民族现象的角度讲开放,不仅意味着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开放更新,且是对外部变迁的适应和演变。[3] 数字信息技术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将它运用到对土家织锦的的保护与开发中,是为土家织锦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与活力,增强了土家织锦的科学技术含量。这种运用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了对土家织锦的防伪识别;系列产品的再设计与再生产;利用深度递归与分形算法研究织锦图案的实现为纺织机床提供可靠的算法保障,使土家织锦实现现代化技术的规模生产;建立有效地土家织锦数据资源库;充分运用数据信息网络,加强土家织锦跨时间和空间的传播与交流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为土家织锦文化内涵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使传统技术所生产的土家织锦属性衍变为商品化、快速流通和批量生产,使土家织锦的商品价格大大低于传统手工工艺产品价格,商品销售的受众群体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手工艺、机械化生产的同步发展,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使土家织锦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日常需求。

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影响经济和物质生活领域,必然涉及文化和精神生活领域。以发展变化的视野来看,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必将导致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差异的缩小,从而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不同程度的趋于同化。我们必须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努力强化、发展本民族文化自身的活力和创新实力,以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文化的全球化在今天看来是以沦丧第三世界国家地域性悠久文化作为代价的,文化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对根深蒂固的地区民族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撼动,在中国, 全球化轻而易举就削弱了“中国性”,使之“ 中国文化”不得不用“国际化语言”来思维,采取臣服的姿态,少了民族性思考立场。[4]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的性质、形态对经济发展系统与经济行为构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现象的变迁发展、文化形态对不同经济模式的影响,政治文化对经济模式的冲击,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经济行为与理念的更新,风俗习尚对经济发展、经济革新的促进与制肘,价值观念所导致的经济变革,教育状况、宗教对经济的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均构成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一种必然关系。[5] 数字化视域下土家织锦的发展同样面临者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尺度的定位,我们应该站在全人类文化多样化的角度,审视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文化发展自身发展的轨迹,坚守土家织锦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独立身份,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来发展土家织锦文化,使土家织锦既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现象,又具有自身文化的独立特性。由此,数字信息技术与土家织锦的结合才是真正适应了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土家织锦的前景才能更具有持续发展与繁衍生存的可能性。

二、 从艺术创造与产品研发的角度出发,在保留土家织锦文化自身符号特性和文化身份的同时,实现土家织锦的再设计与现代转型。

不管是土家织锦的四十八勾还是万字纹,台台花还是阳雀花,从文化艺术、社会学、民族学、科学技术以及传承利用的价值来看,都能反映出土家织锦文化的内涵及其属性,具有明显的自身文化符号特性和身份界定。从艺术创作和产品开发的角度而言,其符号特性和文化身份是需要发展和创造的,这些通过提取凝练是可以被确定下来并加以重新利用的。再设计与现代转型的根本方法是解构与重构、挪用与嫁接、创造与拓展等。当土家织锦转化为社会化商品时,必须重视其文化本源属性的保留和传承。织锦成为一种商品生产也就等同于普通现代工厂织布和印染,直接关系到个人生活收入,现代民间工艺美术企业中的制作人,已不局限于原产区品种的继承人,而是技术人员、 设计人员和广泛的社会劳动工人的群体制作, 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新产品也跳出了为其本民族制作的承传。[6] 原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的格局被打破,对于土家织锦的图案形态和文化价值的保留是现代土家织锦创造、设计和生产所要重视的文化选择。

再设计与现代转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仔细分析阅读传统土家织锦的文化符号特征,把握实质图形图像、艺术符号文化基因;创新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层解读、解构、重组与再设计,这样的设计和转型才能使土家织锦实现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土家民族自身延续发展增强的最好体现。“在世界现存的大部分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文化、历史的巨大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奠基于文化传统之上的不断推陈、不断开新又是民族延续的条件。”[7]

再设计与现代转型要充分了解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化背景、生存空间、宗教信仰,充分地调查与分析、论证与考察,将艺术的感性与学术的理性结合起来。再设计一定要避免简单的嫁接、挪用、复制、粗制滥造和胡乱编制,这样的再设计与现代转型只能使土家织锦的文化价值消减,甚至丧失。

现代化生产要充分考虑土家织锦自身的科学基因、材料选择、技术考究、样式设计等,既要保持其土家织锦传统的因素,又要适合现代化生产特点,既要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有所改变又要保持传统土家织锦的样式特点和材料特性,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又要具备传统土家织锦的语意特征。比如土家织锦技术上的“通经断纬”,图案形式中的台台花、四十八勾等,材料使用的棉线丝线等天然环保物质;要防止机械复制,随意改变材料特性和图案样式,过分的追求商业利益等。

三、 激活土家织锦的生态生活环境,加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对自身文化的归属。

土家织锦的诞生、发展是与土家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直接相关的。要让土家织锦进入土家人民的现代生活空间,使土家族人民了解和使用土家织锦,才能真正激活土家织锦的生态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土家织锦的再设计与再生产应该满足人们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将产品设计为人们喜闻乐见而又实用的生活用品或装饰艺术品。其二、将土家织锦符号应用到其他的生活用品、生活空间、宣传资料等领域,加大人们对土家织锦符号的认同感,强化文化符号的拢聚力,实现土家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归属。其三、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构建适宜土家织锦需求与生存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民从自身文化中寻找到自信和力量,以此推动社会的不断前进,构建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现代社会生活。对民族、国家,文化的爱戴,属于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自然情感,是集体认同、文化归属的内在需求。 [8] 同时,文化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搭台供经济唱戏的配角, 而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西部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9]

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使人们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由此而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土家织锦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与发展。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民间艺术,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也决定于这个地方的人们是如何发展其文化材料的。[10]从产品自身的角度而言,转换其存在的形式以适应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凸显产品自身的实用性和社会功能,是作为土家织锦再设计、现代转换和再生产的基础;同时合理保留土家织锦的文化活性成分,使其焕发创新的活力是土家织锦再设计、现代转换和再生产的关键。这也是文化自身价值重组和价值衍变的根本体现。

激活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需要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容置疑,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已经使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申遗” 工作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各种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相关的竞赛活动等都有效地激活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而言,目前已经有13项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织锦位列其中),33项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恩施州级有69项,各县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有164项,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9人,恩施州命名的民间艺术大师20人。成立民间艺术演出队、组织举办“文化遗产日”、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氛围,艺术文化的氛围在逐步恢复,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民族归属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11]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防止几种不良倾向:一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而缺少对文化遗产最深层的价值挖掘,简单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将申遗和文化保护工作仅仅作为政府和领导干部在职时的形象工程来完成。二是不能持久而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为一时之功而做,为纯粹的经济利益而做。三是缺少调查与分析,弄虚作假。要做到真正对文化艺术负责,对人民负责,深入调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现状、发展等问题。土家织锦的传承与发展同样要防止这样的倾向,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呼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为避免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冲突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浪费,应当设立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决策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并从战略的高度,对旅游开发和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在许多传统文化不断消失、人类的文化生态平衡也在遭到破坏的今天,考察、研究、保护和利用这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是一项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人类文化艺术发展作贡献的巨大工程。[12]

四、 土家织锦的数字化传播与销售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地点、时间、空间的文化传播和销售平台。

数字信息技术的及时性、交互性、跨时空性等特点,为土家织锦文化的传播、销售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方法。土家织锦可以实现人际传播与销售、人机传播与销售、网络数字信息传播与销售三位一体的传播销售平台,既能满足人们外出旅游到达土家织锦生产地的直接购买的物质享受亲切感和情感体验,也能满足足不出户享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图像非实物消费,更可以实现网络购物,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改变人们对于文化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指数,使文化消费成为普通百姓的“便餐”,从而改变文化消费的“精英”现状。

文化传播是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移和流动,通商、旅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而在当代,由于数字信息技术手段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由此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传播与消费速度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日益增强并发生者质性的变化。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把文化传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接触与显现阶段;二是选择阶段;三是采纳融合阶段。文化传播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批判地采借和吸入外来文化是实行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13] 土家织锦的传播与销售同样会使其文化向外扩散并扩大其社会的穿透力,通过传播来丰富土家织锦的文化内涵,使其真正成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民族民间艺术样式;同时,因为文化的传播而使土家族的社会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人们的文化意识得到加强,有利于形成土家织锦发展的社会化生存环境。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土家织锦在数字化视域下的文化建构: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信息技术不仅影响土家织锦的技术改变、样式的再设计、产品的再生产,同时也丰富土家织锦的文化内在价值、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向性,并可以强化土家族人民对于土家织锦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归属感,形成自我传承、保护、发展、创造的自主意识,构建更为和谐、生态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空间。



[①] 石庆秘,1967.01,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数字化。

该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MZ045)和国家民委基金(09HB06)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1]. 胡伟,潘志庚,刘喜作等.虚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概述.系统仿真学报,2005 ,15(3) :P315—325.

[2]. 徐万邦,祈庆富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03,P29

[3]. 郑文彬.洪晖译.吉尔.德拉诺娃著.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12,P11

[4]. 参见冯远.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选择[J]. 中国文化报:2004 .9 .25.

[5]. 任晓林. 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优势与文化选择.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P45—5

[6]. 辛艺华,罗彬. 土家织锦的现代价值变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P19-21

[7]. 陈彦.吉尔.德拉诺娃著.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中文版序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P5

[8]. 同上P6

[9]. 杜英姿. 西部开发中的文化选择. 人民日报. 2000.09. 02,第005版

[10]. 辛艺华,罗彬. 土家织锦的现代价值变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P19-21

[11]. 郭建宁.全球化与文化选择. 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cgjj/cgjj20041202.htm.zh.

[12]. 杜英姿. 西部开发中的文化选择. 人民日报. 2000. 09月.02日,第005版.大地周刊

[13].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808.htm

 

文章发表于《民族艺术》2012年第1期,发表文章略有删减。

作者简介:

石庆秘,男,生于1967年1月,汉族,硕士,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数字化,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实践和研究。兼任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通讯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

电子邮箱:shiqingmi-1122@163.com

 

日期:2013-09-26
阅读:
作者:石庆秘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作者惠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