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整个冬天一直燥热,没有雨水,好像整个冬天里的温度一直在零度上下徘徊,而阳光也一直照耀着大地,每天的日照时间也不比往年少而是更多,于是,我们在感受不一样的冬天的时候,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日子。于是,我破天荒地去了一趟北京农业展览馆,去看元宵节的“非物质展览”,思考多...
日期:05/15/2009 21:58:39 作者:
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呼麦向前冲 低如瀑布怒吼,直冲而下,高如苍鹰飞鸣,悠扬致远,透彻邈邈……用心聆听古老而神妙的蒙古族呼麦,它的旋律和韵味让人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美境中。 呼麦是蒙古民族一种古老的喉音艺术,它在蒙古民族形成之时就已经产生,并流传至今。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地区以及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蒙...
日期:05/15/2009 21:58:07 作者:
2009年元宵节起,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了新高潮,同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生产性方式保护”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在展览期间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参展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根据在本领域的实践,...
日期:05/15/2009 21:57:03 作者:
何泽华注目凝视着他的皮影,时不时抚摸把玩一下,这个40岁刚出头,看起来还很年轻的中年汉子,如此痴迷喜爱皮影,让人有些惊讶,也庆幸皖南皮影还有这样的“喜爱”之人。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到:这或许就是皮影戏千百年来传承不失的生命力!第一次看到皮影,是在市文房四宝协会展厅,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一节小展柜,当...
日期:05/15/2009 21:55:48 作者:
在佛教进入我国的同时,佛教音乐也随之而来。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佛教音乐必然本土化。本土化了的佛教音乐在一开始是丰富的,除了有“梵呗”、“转读”、“唱导”等多种诵经形式外,还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曲调和流派。但是,从近20多年来专家学者对佛教音乐的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我国佛教音乐整体上萎缩了。基于此,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中的有关佛教音乐...
日期:05/15/2009 21:55:08 作者:
“咚咚咚,锵锵锵!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一杠金,一杠银,陪嫁丫头两边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铜乐齐鸣,爆竹震天。红轿、红床、红柜、红箱……朱漆泥金,光艳绚丽,绵延数里的迎亲队伍一路炫耀着喜庆与奢华。这就是旧时浙东地区大户人家嫁女的壮观场面,亦被称为“十里红妆”。
 ...
日期:05/15/2009 21:54:31 作者:
29日清晨,山西运城市东古村的广播响了:“村民们,快到文化广场集合,新绛县蒲剧团的演出马上开始啦……”不一会儿,拿小板凳的、推自行车的、骑摩托的,一齐涌入文化广场,观众如织,人声鼎沸。随着一声锣响,演出开始。村民们边抽烟卷,边晃着脑袋听蒲剧,微笑写在脸上,好不自在。
日期:05/15/2009 21:53:42 作者:
金华道情在义乌亦称“义乌道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在义乌的流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家辈出,骆樟林、叶英美和叶英盛等都曾享誉一方。骆樟林当年行艺,需要用轿迎请,在当时,有条件有势力的人物用轿子来抬一个道情艺人前去演出...
日期:05/15/2009 21:53:14 作者:
满族是我市人数众多、历史影响最为显赫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丹东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剪纸作为满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2008年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丹东满族剪纸这朵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奇葩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日期:05/15/2009 21:52:22 作者: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刀刀拿来了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在青海,无论在“花儿”会上,还是在田间地头、建筑工地,总能听见或豪放、或婉约、或深沉、或朴实的“花儿”。然而,文学、音乐价值都很高的青海“花儿”,名气却远不如邻近省区的“花儿”大,人们不禁会问――
  墙里开花墙...
日期:05/15/2009 21:51:30 作者:
地震中,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轰然倒塌,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永平堡石砌古城墙、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等专家,在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上,发出了呐喊:再不紧急抢救...
日期:05/15/2009 21:48:42 作者:
5月11日, 26位著名写实画派艺术家向四川茂县、北川和绵竹3县(市)捐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重点项目暨绵竹年画博物馆新馆奠基仪式,在四川省绵竹市城东新区景观大道举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及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等出席。
日期:05/15/2009 21:47:06 作者:王路
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中国文化知识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提出了“抢救”和“保护”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的任务。为数众多的学者和知名人士大力呼吁,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和政府异乎寻常的快速响应。眼下,有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国家项目和财政预算,已经和正在积极地落实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论证、部署、学术研讨和试...
日期:05/01/2009 09:07:24 作者:周星
  • 16/16
  • «
  • 1
  • ...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