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rss订阅 手机访问 
田野调查
摘要:随着“衣随人葬”“人亡艺绝”等现实状况的发生,保护和传承服饰文化遗产显得尤为紧迫。通过从艺术人类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更科学、真实地掌握民间服饰的形态、技艺以及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民间服饰文化保护与...
日期:11/27/2012 14:31:57 作者:崔荣荣
摘要:我国以翠鸟羽毛加工为主的点翠工艺流传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工艺特征强,堪称世界羽饰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当下,点翠工艺因文化变迁与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已渐消失于公众视野之外,由此针对点翠工艺文化的研究愈发显得尤为紧迫。文中以饰翠历史、...
日期:11/27/2012 14:31:13 作者:韩澄
摘要:对蒙古语诵经音乐中唱诵音乐形态类型的分析和解读及其对它进行深度阐释,目的是证实:蒙古语诵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系化和系统化特点;以唱诵音乐中三种形态类型的分析证实藏传佛教蒙古化的特点。关键词:宗教音乐;蒙古语诵经音乐...
日期:11/27/2012 14:30:25 作者:楚高娃
摘要:21世纪戏曲导演的艺术自觉,即体现为对戏曲这一民族艺术流变乃至兴衰的理性反省,包括戏曲艺术的文化特质、艺术特点及当代语境下戏曲发展走向等的自我认识和自觉追求。具体表现为:对传统艺术敬重、传承的自觉;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自觉;充分...
日期:11/27/2012 14:29:40 作者:王萍
摘要:20世纪以前是哈萨克斯坦历史巨变的年代。俄罗斯为了对哈萨克斯坦资源与社会进行全面的控制,对其进行了各种科学探险活动。参与探险的艺术家以其艺术创作为俄罗斯政府提供了详细的人文与自然资料的同时,也进行了以哈萨克斯坦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拉开了哈...
日期:11/27/2012 14:27:02 作者:刘文斌
《江南家国——戏剧影视文学的江南文化研究·导言》 厉震林 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一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江南情结”,戏剧影视文学作品更是自觉和不自觉地情陷“江南意韵”的美丽图景之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的美好,在于细雨迷朦中的燕子呢喃,油菜花畔的黑瓦白墙,杨柳岸边的小河淌水,平原山野的醉人绿意,还有江南人的...
日期:11/11/2012 14:56:41 作者:厉震林
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的杰出人物,高寿九十又五的湘籍巨匠齐白石勤奋一生,贡献卓著。曾有朋友问,对于齐白石这样诸艺兼长且成就卓著的大师,可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其艺术和美学思想。我说可以,即举出众所周知的大师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既不肯人云亦云地“媚俗”,又不愿目中无人地...
日期:10/18/2012 20:38:51 作者:李祥林
家族系统包括内部和外部构造,内部构造主要体现为家族血缘及其拟血缘关系,而静态的外部构造是家族结构,动态的外部结构是家族功能。这种家族功能主要体现为一种秩序系统,并由此维持着整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着家族生活的稳定和有序,也就是说...
日期:10/17/2012 14:00:00 作者:厉震林
应该说,在中国实验话剧导演群体结构中,六十年代出生的实验话剧导演处于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大多是在一种核心部位。 在实验话剧的前期活动中,林兆华、牟森、孟京辉最具有代表意义。林兆华自1982年导演《绝对信号》以来,经历了整个
日期:10/17/2012 13:59:17 作者:厉震林
内容摘要:中华戏曲在马来西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笔者多次到马来西亚调查发现,从仅有的艺术的角度去研究是不够的。如果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站在文化...
日期:08/27/2012 10:41:46 作者:康海玲
在中国伶人的地理分布中,存在着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即某些地域盛产伶人,出现一种该地域伶人较为密集的现象,而且,盛产伶人的地域也会发生转移,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
日期:08/27/2012 10:39:39 作者:厉震林
作者:康海玲 来源:《中国戏剧》2008年第10期   中华民俗除了在中国本土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之外,还随着移民的传播在海外华人社会得以延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推广力。马来西亚是全世界华人人口比例仅次于新加坡的海外国家,是华人在海外开辟的一个独特的家园。马来西亚华人的节日民俗有很多来源于中国本土,...
日期:08/27/2012 10:36:52 作者:康海玲
中国传统家族对于伶人采取除籍制度,使中国伶人与传统家族产生一种“隔离的现象”。潘光旦写道:“社会的与心理的隔离本来是极不幸的,但是在社会的歧视甚至于作贱之下,而伶界的人物依然不断的产生,足见才气之所钟,自有寻常社会环境所不能摧残抹杀者在。”[1]中国伶人虽然被传...
日期:08/27/2012 10:35:53 作者:厉震林
中国电影虽然说与政治一直有着密切互通关系,但是,它仍然有着自身的美学发展通道。“文革”结束以后,在经历“第四代”电影的政治控诉、人本关怀以及美学改良以后,中国电影必然会深化它的美学改革和...
日期:08/27/2012 10:34:43 作者:厉震林
晚报会客厅:三年一度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节和第六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于6月29日在苏州开幕,与此同时,我国第一部《中国昆曲年鉴》也即将出版问世。你作为这部年鉴的主编,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年鉴编纂这项工作的?
日期:08/27/2012 10:26:29 作者:郭浏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