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跨界民族鼓乐文化概述
作者:申波 摘要:文章立足云南独特的地理地貌与跨界民族的分布状况,对构成云南跨界民族鼓乐文化生态群落的历史逻辑进行了梳理,特别是依托历时的文本素材与共时的田野个案,对云南跨界民族鼓乐文化的音声行为、形制特征、象征意义、用乐规程等文化内涵进行了学理的关照,在差异性...
日期:01/29/2021 19:44:28
作者:
少数民族当代节庆仪式音乐与民族文化身份建构 ——以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实践为例
日期:01/29/2021 19:07:01
作者:
摘要:当下的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缺乏新视角、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尤其梅山民歌、小调的研究基本是以音乐形态分析为主,对其音乐生成语境缺少深入的跨学科研究;其次,梅山音乐文化研究只关注到田野在场文本的描述与分析,缺少对其历史与田野互动关系的考察;第三,梅山教仪式音乐的跨区域与跨族群传播问题值得深入...
内容提要:丰宁满族“吵子会”音乐的族性变迁不但是明代卫所制度的军户移民文化使然,同时也是清代以来对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构性失忆”背景下的文化产物。其次,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构成是清代以来,清军入关之后,随...
摘要:从消费社会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伴随着各种物象符号生成、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文化消费不仅满足非遗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承载着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它还像鲍德里亚所言它以一种符...
现代性的叠影 ——庄学本人类学影像的多重裂隙分析 亢宁梅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庄学本的影像文本被认为“具有艺术和人类学的双重价值”,对于庄学本影像文本的解读基本上也是从这两个维度展开的。然而,城市化、摄影、民族性、商业化作为现代性的组成部分,在他的文本中都有所表现,三者之间存在着裂...
摘要:在2017年8月18到24日的西藏改则县岩画田野调查中,我们共记录整理了109组岩画,集中分布在改则县先遣乡日杰山一带。这些岩画的图像包括有动物、人物、植物、车辆、日、月、雍仲符号等类型,从其风格、制作方法、造型特征等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创作年代从公元前1200年前一直延续到公元700年前后。岩画风格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
摘要:乌兰杰先生是当代蒙古族音乐研究的奠基人、开拓者。他提出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三阶段论”,对蒙、汉历史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结合考古学资料,提出从现今民间音乐逆向考察的思路与方法,完成了蒙古族音乐通史研究,将蒙古族音乐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音乐进行...
摘要:婚礼习俗是内蒙古锡尼河蒙古布里亚特部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图日”婚礼仪式作为整个婚礼中最为隆重的仪式,民歌的演唱贯穿于整个仪式当中。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深入,“图日”婚礼仪式模式及其仪式音乐也发生了变化。文...
摘要:室内乐,是蒙古族传统音乐向专业音乐转化所依托的音乐体裁之一。在西方室内乐音乐体裁的基础上融入蒙古族传统音乐元素,形成具有区域音乐特点的本土化音乐体裁——蒙古族风格室内乐。蒙古族风格室内乐形成的原因诸多,本文试图从空间的两个维度,即物质空间与...
摘 要:清代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蒙古是四个卫拉特部落的重要的一支,也是离开故土一个世纪半的特殊的部落。他们的服饰文化也有着特殊的艺术特征。论文中通过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真实图片资料分析概括出了清代俄国境内的土尔扈特汗王、台吉宰...
摘要:在蒙古族布里亚特部落,婚礼不仅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透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窗口,而婚礼音乐更是族群文化的象征。伴随着百年时空变迁,布里亚特部族传统婚礼与婚礼音乐仍然凝固并保留其原生样态,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该文...
摘要:河北省蔚县的省级非遗项目“蔚县灯影戏”类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皮影艺术,深受冀北一带人民群众喜爱。蔚县灯影戏历史悠久,是在吸取民间小调、民谣、戏曲等多种乡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论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回信,论述红色文艺轻骑兵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回顾乌兰牧骑队伍6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巨大贡献。提出乌兰牧骑宝贵经验对当前文艺体制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新时代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对...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综述 乌英嘎1 章天2 (1.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98) 摘要: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独立的艺术史门类出现较晚,至上世纪早期方被纳入研究视野。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相关专业在中央工艺美院等高校的开设,中国工...
|
Digg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