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rss订阅 手机访问 
田野调查
在上古中原华夏民族的视野中,华南民族都属于“蛇种”、“狗族”等“非我族类”。所谓“南蛮,蛇种,从虫、亦声。”“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又“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①。对于华南历史悠久的蛇崇拜习俗,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
日期:09/23/2013 12:50:12 作者:
影视人类学,英文为Visual Anthropology,意为“可视的人类学”,我国不少学者也称之为影视民族学。它是通过影视手段将人类的文化纪录下来,并对影片内容和拍摄规律加以理论研究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①在国外,影视人类学作为学科名称,早已被学者们普遍采用。而对于用这门学科的理论指导拍摄的影片,在称呼上则有一些差异。有的学者称这种影片为民
日期:09/23/2013 12:49:44 作者:张江华
神仙道化剧是戏曲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元杂剧、明传奇文人表现神仙追求的精神志趣不同,民间小戏中的神仙道化剧更多蕴含了一种传承、存载于民间信仰、习俗中与当地百姓生存空间和生存理性有直接关联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等文化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它特有的仪式性、教化性等功能特点上,而这正反映了民间信仰对戏曲神仙道化剧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互动联系。
日期:09/23/2013 08:22:02 作者:王萍
摘要:作为庙会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戏从“请戏”到“正戏”演出之前,有一系列的仪式规制。而仪式的主客体、展演程序、展演礼俗三个层面蕴含了仪式与皮影表演之间一种互为阐释、相互依存的天然联系,仪式需要皮影戏表演作为载体来表征人神的沟通,反过来,皮影戏表演也有赖仪式得以延续、
日期:09/23/2013 08:21:16 作者:王萍 赵建新
民间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我们从剧种、表演形态、审美特征等艺术本体的行为性和濒危性层面对其关注较多,而忽视了它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民间小戏植根于传统民间信仰土壤,它们或源于祭祀神灵的仪式,或脱胎祈福...
日期:09/23/2013 08:20:36 作者:王萍
21世纪随着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昆曲、京剧先后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意味着传统戏曲在完成了古代封建社会娱神、娱人、高台教化等社会功能后,作为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宝贵资源,在新的时代具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和功能。毫无疑问,时代与历
日期:09/23/2013 08:19:42 作者:王萍
表演的味道 厉震林 《文汇报》2013年5月3日 还是在十年前,一位表演学的教授跟我说,表演是不是一门科学,确实值得怀疑。我望着他困惑的眼神,相信他的真诚。研究了一辈子的表演学,到了年老,他才发现表演科学性的真伪问题,一定使他很纠结。不过,我明白,他的所谓表演是不是一门科学,并不是否定表演...
日期:07/21/2013 21:07:36 作者:厉震林
从总体而论,2012年国产电影继续呈现着异彩纷呈的多元化局面,影片的类型和风格丰富多彩,电影产业运营日渐成熟,影片的生产数量和院线的票房收入持续增加。2012年2月18日,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电影新政策》,中国将在原...
日期:07/21/2013 21:03:11 作者:厉震林 罗馨儿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常用语以及关键词,在它们的背后则是包含了一种隐秘而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搏弈关系,它是微妙又生动的,模糊又到位的。
前些年,流行一个“后”字,后现代、后结构主义、后新时期,因...
日期:07/21/2013 21:00:49 作者:厉震林
对于茅威涛和郭小男,我总是有所期待的。它基于两人对于越剧的使命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于越剧美学体系的改革精神,并将它扩展到整个戏曲领域的发展方向探索。艺术改革,必然是对原有戏曲文化生态的一种修正、创新和重立,故而也必然具有一种风险性,它涉及到细分观众的不同接受程度及
日期:07/21/2013 20:58:27 作者:厉震林
摘要:在多民族中国,起源古老的女娲神话有着跨地域、跨族群的传播。考察川西北羌族地区可知,女娲神话亦流传在羌族民间社会中,尽管可确指的踪迹不多,但作为“地方性知识”也自有其族群叙事特点,是女娲神话羌族化、地域化的版本。从羌族口头遗产角度考察女娲神话踪迹,既能为中华女娲神话传说研究也能为羌...
日期:07/12/2013 15:25:57 作者:李祥林
本文对青海热贡“六月会”仪式音乐做了精细地记录和描述分析;既关注六月会与仪式音乐的叙事形态,包含独特的古老民歌、咒语、预言以及各种叙事,又梳理、分析并强调仪式音乐有着独自的结构和审美特点,并致力于对这些特点的揭示和发掘。试图阐述六月会叙事性和仪式音乐形态。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仪式音乐和构建其理论奠定基础。
日期:07/06/2013 18:08:48 作者:曹娅丽 邸莎若拉
2002年,我们结合持续的考古发掘,对宛依地区的岩画艺术进行了一项调查。我们记录下了各种各样的主题、风格、和技巧,并从宛依老人那里记录下了相关的口述历史,将其与考古学档案进行了评估判断。还记录了大量彩虹般的图样,包括红色的和红黄两色的,以及一条华丽而巨大的红黄相间的彩虹蛇。我们对这些以及其他关于古人的旅行、彩色颜料
日期:07/06/2013 18:04:35 作者:保罗·S.C.塔森
摘 要:民歌、民间歌舞、说书调、民间器乐曲是蒙古高音四胡的曲目及其曲调素材来源。本文将蒙古高音四胡原有的曲目及其素材与现有的曲目做比较,力求窥探作曲家是如何运用这些素材进行改编、创作四胡音乐...
日期:07/06/2013 18:03:00 作者:包爱玲
摘要:服饰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意义。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乌珠穆沁熏皮袍,在经历了几百年历史后走到今天,已经出现濒临灭绝的困境。本文通过调查和采访当地手工艺人了解了熏皮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日期:07/06/2013 18:00:28 作者:塞 娜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