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方李莉: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复兴?

[日期:2011-06-21] 来源:  作者:方李莉 [字体: ]

一、所要思考的问题

最近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有学者提出:中国是否需要一次文艺复兴?我认为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但需要一次什么样的文艺复兴,而且通过文艺复兴我们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这才是最核心的。

有人把它和大国崛起联系在一起,有人则把它和人本主义、人性的解放结合在一起。但我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有四点:第一,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为中国社会的脊梁、中国文化的精英,应该为中国的社会和民众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应该从西方的文艺复兴中看到自己有哪些先天的不足?而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二,我们要认识到人类社会目前所遭遇的共同困境是什么,而我们中国的文艺复兴是否能给这一困境带来帮助,也许这一帮助是巨大的,因为它有可能会改变人类发展的方向。第三,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没有认识清楚,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文艺复兴,因为那样我们就根本不知道,我们要复兴什么。第四,欧洲的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文艺复兴到今天,所有重要的科学发明与文化创造几乎都是源自西方,以至于世界所有的国家如果不学习西方,就无法生存。而我们中国的文艺复兴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我认为大国崛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新思想,什么样的新的创造力?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中,我们一定要有全球观,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发展不会是孤立的发展,一定会和整个世界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这样的联系中我们将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定要是良性的,和谐的,在这样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是在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中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的未来才会有希望,中国的未来也才一定有希望。如何做到这些?这正是本文所要思考和所要回答的。

二、为什么中国人“注定”只能成为“被发现者”

我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不足,就在于和西方人比较起来,缺少对自身和自身文化的理性认识。如果反省自身,我们就会发现,近百年的中国学术界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声音,所有的思想不是源自于西方就是受西方的影响。这是为什么?

其实文艺复兴只是一个代名词,重要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能不能从此用自己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不要用古人的眼睛,也不要用西方人的眼睛。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斋里读文献。因此,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说法。所以我们做学问,以前是看贤人圣哲的书,现在是看西方理论的书。所做的学问常常是某某圣人“曰”,或西方某某人“说”,却往往忘记了自己怎么说。我们所作的学问,所提供的知识缺乏原创性,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病症,如果这一病症继续发展,无论我们的经济有多么的发达,我们在世界上也永远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为我们不会创造只会摹仿,因此,不可能成为先进思想的发源地。

不仅如此,和西方比较起来,我们在历史上缺乏一个“地理大发现”。因此,对世界的认知缺乏一种客观的眼光,缺乏一种实验的精神,这是欧洲文艺复兴前大多数人类社会的共同病症。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对宇宙对地理空间的认识都仅局限于圣经上的描述,但当他们进入到大海,试图在大海上找到一条通道时,才发现从圣经上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对的。因为真正的航海知识与哲学家、神学家和虚构宇宙者的测算都毫不相干。航海不是靠文献而是要靠实际经验来检验。人们出海越远,就越会感觉到文字资料给他们的机会和引诱力不足,因为海洋为记忆所不及。陆地上的地形地貌可以服从文字的记载、神话或传说,而海上的情景却永远是一个自由王国,要从经验来学习,要凭事实来引导。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认识古希腊文化,因为那里有高深的数学、几何学,还有早期的地理学,对希腊文化的重新认识,也是文艺复兴的开始。人们丢弃繁复的文献和宗教生活中的想象,直接感受真实的客观世界,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革命。正是这样的革命开始发展出了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社会学等学科,也发掘出了走出书斋感受真实生活,走下神坛,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人本主义精神。

对于人是怎样在感受世界的,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认为:“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外,在人那里还可以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获得物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与其他动物相比,人不仅生活在更为广阔的实在之中,而且还可以说,它还生活在新的实在之维。在有机的反应和人的应对之间有着不容抹杀的区别。在前一种情况下,对于外界刺激的回答是直接而迅速地作出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回答则是延缓了的——他被思想的缓慢复杂过程所打断和延缓。”①也就是说“人不再是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人不再能直接面对面地面对实在,它不可能是面对面的直观实在了。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②我们读的圣贤书越多,研究的西方理论越丰富,我们的符号之网就会编织得越牢固和越精致。但它却容易远离客观的现实,它所说的和所滋长的思想都不是自己的,都不是原创的,都是人云所云的。这使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话“绝圣弃智”,这个意思并不是让人们抛弃智慧和圣贤的书,而是要人们从繁杂的符号中走出来,直接面对事实,面对自然的物理世界,从中做出自己本能的反应。

如今在我们的写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引用大量的文献,以至于许多人,看一篇文章和一本书是否有质量就是看引用文献的多少。文献当然重要,但还有什么比思想更重要?我们引用了很多的文献,说了很多别人说过的话,而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书,这样的文章又有何用?孔子、老子在他们的《论语》和《道德经》中就没有引用什么文献,难道说他们的言论,他们的思想就没有了价值?

最近我在看一本美国人丹尼尔·J·布尔斯廷写的书,书名叫《发现者》。书中写道:“当欧洲人满怀热诚和希望扬帆出海时,困守大陆的中国人却正在封锁它的边界。它自囿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长城内,避免触及意外之事。”“中国人对无人居住和人迹不到之地毫无兴趣。至公元二世纪以来,儒家正统学术又加强了他们的内向性。儒生又何必注意外部世界的形态呢?”“他们感觉不到有什么推动力,要寻找海路到国外或未知领域的地区。中国人有充分的技术、智力和资源,足以成为发现者,但是却使自己注定成为被发现者。”③这是书中对中国人的评价。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过许多对人类具有重要贡献的发明与创造,但为什么在近代没有?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发现宇宙的运转规律,发现物种的起源,发现史前的文化,由此而产生了近代科学、哲学、艺术的发展时,我们中国人发现了什么?又提出了什么有创见的思想?没有,近一、两百年,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为什么在地理大发现中,我们没有成为发现者,而注定成为了被发现者?

丹尼尔·J·布尔斯廷认为那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内向型造成的,他的评价对吗?中国的文人向来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但这种圣贤书又源自何处?这些圣贤书的思想最早又是从哪里来的?“圣贤书”、“八股文章”阻隔了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识。现在,除了中国的“圣贤书”,又加上了西方的“圣贤书”。这些“圣贤书”就像当年欧洲航海者们所带的圣经,它们是很神圣,但它们离我们所见的现实是有距离的。古人没有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西方人的语境和客观的现实社会与我们都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有自己的发现,要找到自己的航线,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航海日志,把自己在探索中记录的实况整理出来,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的图景。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这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所要做的,所要提供给社会的真正的知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文艺复兴。也就是说,我们的文艺复兴要从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对自己知识获取的方式及构成做起。

三、文艺复兴以后人类所遭遇的困境

让我们再来看看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文明。欧洲的航海者们在这期间发现了古希腊人托弥勒的地图,他因为在绘制地图时使用了数学的原理,其准确性超过圣经上的地图志。此后,古希腊的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欧洲人认为“哲学和科学都是希腊人的发明。希腊文明的兴起,促使了这个智力活动的大爆炸,成为历史上最壮观的事件之一,在此前后,都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在短短的两个世纪里,希腊人把一股杰作的激流,倾注入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这些杰作树立了西方文明的普遍标准。”④欧洲的文艺复兴可以说最重要的是缘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重新认识。当然,也是通过地理大发现,人们才认识到圣经里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是有距离的。于是古希腊的科学、哲学、艺术以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构成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基础。

古希腊人重视视觉感官,重视可视性的观察,重视和谐与人体的美,促使了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古典艺术的蓬勃发展,当时出现了许多艺术巨匠。他们在绘画中运用解剖学和透视学,不仅是再现了自然,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使人们对于客观的世界有了更精微的观察和认识。那些以人为主体的绘画,第一次使艺术从宗教的束缚中走出来,将人放到了与神同等的位置。人成了大写的人。

同时,欧洲的文艺复兴的思想得到迅速的传播,一方面有赖于航海技术的提高,人们交往比以前更便利;最重要的是印刷术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播更加迅速和更加普及,也使得知识从少数精英里解放出来,让更多人掌握`。因此,知识的普及化也是当时文艺复兴得到深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艺复兴以后整个世界的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今天其发展出的成果不仅还在影响西方人,也在影响我们中国人。

西方人当年的文艺复兴,让人类重新认识了天体,重新认识了人类所存在的地域空间,重新认识了客观的自然世界,重新认识了人类的起源,包括人类自己的发展历史。在这一系列的认识中,人们发现了自己以往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多的误读,传统的知识体系几乎是一系列的错误。就像是亚当夏娃,当他们在伊甸园自由自在的生活时,他们赤身裸体,丝毫没有害羞感。但当他们违背上帝的旨意吃了知识之果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赤身裸体,他们羞愧万分,决心要改变自己以往的状态。

在改变中人类获得了新生。只是人类不再需要上帝,他自己就成了上帝,可以排山移海,可以重整山河,可以上天入地,可以人工造雨,可以控制气候,可以转化基因,可以试管造人,可以克隆动物乃至人类等等,这不是上帝还是什么?人类体现出的能力的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如此一来人类就没有了难题吗?事实不仅有,而且还出现了更大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地球有可能会成为人类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的星球。

记得我看过一张2004年2月24日的参考消息,头版头条登出一篇以醒目的黑体字写着——“五角大楼机密报告警告——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全球性灾难”的文章.。文章的要点是:

·未来人们将为生存而战,而不是为了宗教、意识形态或民族荣誉。

·到了2007年,惊涛骇浪将坚无不摧,使得荷兰大部分城市没法居住,像海牙这样的城市将被夷为废墟。

·在2010年至2020年之间,欧洲的气温将下降,从而使其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英国的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变得寒冷干燥。

·水资源附近将成为主要的战场,尼罗河、多瑙河和亚马孙河流域都将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在今后20年这个星球支撑人口的能力将明显下降--------。

虽然事实也许不像报纸所说的那样糟,但生态的问题的确在困扰着我们。2006年发生的印尼的海啸,美国的飓风,还有中国重庆持续的高温(据说今年会更严重)等等,大自然正在报复我们。科学把我们变成了大写的人,也把我们变成了狂妄的人。我们以为我们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难题,向自然挑战,向生命挑战。直到现在我们才发现,人不是万能,人不能掠夺地球上所有的财富为己所用,人不能只以自己为中心,轻蔑其他的生物,包括其他人的生命。科学和理性,以人为中心,追求利益最大化,以物质的不断生产和无节制的占有为荣,对自然缺少敬畏之心,这一切恐怕是人类所犯的另一种错误。人失去了信仰,失去了道德的约束,甚至失去了理想。就像伊甸园里堕落的亚当,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能看得到的人类遇到的最严重的挑战,除了生态就是战争,尽管西方的哲学家曾认为战争是一切之父,黑格尔曾暗示,战争在道德上高于和平。如果没有敌国外患,那么一个国家在道德上就会变得软弱和颓废。但我们自己的时代已经表明,战争终将导致全世界的毁灭。崇拜战争,这是从进化论中衍生出的一种斗争哲学。这种斗争哲学甚至影响了中国,“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发展出一种和谐的哲学呢?这种哲学不在现代的西方文化中,因为它讲究的是竞争机制。这种机制是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但它也把人类带到了危险的边缘。

四、在人类遭遇困境时中国人应该做点什么?

西方人再一次的感觉了自己的错误。在几个世纪前,西方人发现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系列的错误,于是开始了文艺复兴,走向追求科学,摆脱宗教的束缚,追求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的路。但发展到今天,竟然又是一片新的迷茫,似乎又犯了一次新的错误。在这迷茫中,在这新的错误中,中国人该做什么?是在等着西方人再一次来为我们指出新的可行之路吗?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自己的力量给人类社会做点贡献?但贡献什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交通的便利,中国人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如果说以前我们讲胸怀全球是一句口号,但现在,只要我们愿意,胸怀全球是完全可以变成现实的。在这样的现实中,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背景里,我们能不能像西方当年的地理大发现,像那些航海者丢弃圣经,面对茫茫的大海,真实地写下自己的航海日志,发现中国文化中的新大陆,进行一次我们中国人的文艺复兴?有人提出来,我们中国的文化有值得复兴的地方吗?如果复兴中国文化,会不会是封建制度的重新复辟?难道中国的文化只有封建制度吗?这样的认识是对中国的文化太缺乏了解、太缺乏自信的结果,也使我们看到,一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学习,使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宗的了解,已落后于对西方的了解。

如果我们把眼光越过秦汉,看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中国,诸子百家,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也是异常的辉煌;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对世界的思考,包括对宇宙和自然的思考,也不亚于古希腊。当然,以中国人的智慧类型,没有发展出像古希腊人的那种科学的、理性的、追求真善美的思考方式。但中国人那种对自然的感悟,对天地人,以及道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的,而且是值得当今社会仔细思考的。

但由于在历史上,春秋战国的文明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发酵成熟,对思想、文化和艺术的追求还没有根植到中国人的灵魂中,就被秦政以后的专制主义制度扼杀了。这种专制主义制度,剥夺了中国人自由思考的空间,所以直到今天中国人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尽管中国的历史是那么的悠久,后来又提供了那么漫长的岁月供中国人思考,但我们永远是在科举制的八股文中走不出来。到今天,科举制的八股文没有了,我们又出现了新的洋八股,西方人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我们就不敢思考,西方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我们就不敢提出,美其名曰:“和国际接轨”,中国人研究学问的方式何其悲哀也。

因此,要进行中国的文艺复兴,我们首先要有西方人的实验精神。西方人能在短短的几百年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在于他们勇于直面事实,直面社会,重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一手材料。其次,我们不需要再次提出人本主义,也不需要再次提出科学主义或民主主义,因为这是西方人老早就提出过的,我们不必拾人牙慧,这不是我们的创造,也不是中国人的智慧。文艺复兴,并不只有人本主义,还可以有生态主义,自然主义,社会和谐主义等等。因为,作为当今整个的人类世界来讲,我们所遭遇的还不只是对人的不尊重,还有对大自然的不尊重,对人以外的动植物的不尊重,对弱小民族文化的不尊重,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不尊重,对传统美德的不尊重等等。

任何一种文化主张总是在其面临了挑战,在某一方面受到压抑以后才提出来的。中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道德水准的下降,诚信体系的崩溃,贫富差距的拉大,人的内心世界的空虚,自然环境的污染,气候条件的恶化等等。所以不用我们提文艺复兴,一种复古思潮已在民间悄然兴起,从服饰到家具,到艺术品的收藏。还有易中天、于丹在中央台讲了几天中国的古典文化就红得发紫,这是为什么?这是在告诉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需要。历史的潮流并不是某个个人可以倡导的,它需要气候和条件,现在的气候和条件都成熟了,社会正在呼唤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国的传统生态观。

五、中国的文艺复兴,复兴什么?

但中国的文化历史是悠久的,所涵盖的知识也是非常丰富的,我们需要复兴什么?怎样复兴?我的看法是,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以农业为主要的生存方式。土地是不能搬走的,定居的生活环境使人与自然结成了亲密的关系,靠天吃饭使人们关注四周的自然变化和节气、气候的变化。所以有人说在三代(夏商周)以前的中国,人人懂天文,懂历法。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以史诗为发端的,而中国文化则是以天文和历法为发端的。因此,中国很早就有了对“阴阳”的研究,对“气”的研究,对“方位”的研究等方面的学问。中国的古人是通过“观天象,察地理”来体悟自然,体悟人生的。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老子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等名句,都是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悟。由于对自然有所感悟,所以老子才会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几千年前所讲的话,在今天我们看上去却发人深省,他所说的“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从生物学上来看,强大的,有力量的动物在生存竞争上未必能取胜,恐龙就是例子。还有他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如果我们一心只追求感官的享受、物欲的驱使,最后只有发狂毁灭。他还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其意思是人因为慈爱所以勇敢,因为俭朴所以宽广,因为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所以能成就大器。但是如果人舍弃了慈爱却好勇,舍弃了俭朴却只浪费,舍弃了谦让却只争先,最后只有走向终结。这就是几千年前的中国智慧,他好像看到了我们人类的今天,给予我们的警示是那样的确切。

今天的人类不断的追求利润,追求扩大再生产,导致了一种浪费文明的产生,到处丢弃的是印刷精美的广告,到处丢弃的是一次性的塑料袋、饭盒、纸杯、筷子、易拉罐等等,地球已经成为了垃圾场。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为争夺自己的利益全然没有了一点仁慈之心,从国家到民众。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无情打击,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战争;再如社会上见死不救,残害他人生命,假冒伪劣危害人的健康等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下去,人类的前途何在?我们必须要产生一种新的智慧,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恢复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正是中国早期智慧的核心。

我们总是讲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还存在吗?在城市里它已经消失在书本中了,偶尔大家在口头上还提一提,那也只是一个模糊的词语而已,真正的含义谁能理解?而且谁又想理解呢?因为它毕竟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远,在城市里,人们连星星都看不见,野生的植物也看不见,看得见的只是水泥的森林,商场里的人工制品,哪里还有什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但在乡村,在中国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中国发展的不均衡,还有些农民仍然生活在传统的农业文明中。中国远古的知识在精英的阶层里已经丧失殆尽,但却被保存在民间底层的生活中了。可谓是“礼失求诸野”,民间的知识里却涵盖着中国人早期的知识和智慧。比如刘荛汉在云南彝族发现的十月历,十八月历,是中国夏历以前的历法。其中十八月历和玛雅人的太阳历相同,也许是中国人的祖先带过去的。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在我们最早的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过的文化,却还蕴藏在民间。我们读解它们,对照的可能不是文献,而是史前文化的彩陶或玉器等。那是一个还没有文字时代的遗留物。

同样,在中国民间的底层,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那是文字薄弱的地方,有的甚至没有文字,但却不能就说那是没有文化的地方。文化是什么?是一个群体在与自然互动,结成的一种关系,并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当然还有组织这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构成形式及思维模式。所以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文化,只是各自的构成方式和传承及记忆的方式不一样。在那些文字不发达的民间社会,文化是存在于他们的行动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中,他们的仪式中;存在于他们的音乐,他们的纹饰,他们祖祖辈辈流传的歌谣、神话谚语等等中。在这些文化中,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仁义礼智信”的人格体现,中国“孝道为本”、“尊老爱幼”的品德教育被作为一种实践,甚至一种乡村艺术,在不断的体现,这是汉族人的文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在他们的文化中有的不仅蕴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充满着生态的智慧。这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去理解的。

就以藏族文化为例。青藏高原地处地球最高点,是地球东部众水发源地,高原之水将生命带向四方,孕育了包括东方汉地、南方印度及高原本地的文明;它是群山连绵横亘之地。在藏族人的眼里,这些群山就是神山,是圣洁之地,也是禁忌之地。藏区从古到今,对自然的忌禁涉及到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系统的禁忌网。这些禁忌有对神山的禁忌、对神湖的禁忌、对土地的禁忌、对鸟类、兽类的禁忌、打猎的禁忌等,这种禁忌的产生是对自然的崇敬、感激、畏惧和顺从之情。几千年来,藏民们通过禁忌保护了草原,保护了雪山,保护了森林,保护了生活在其中的珍奇动物。使青藏高原生态维持了较好的状态。如果没有他们充满着智慧的保护,一旦雪域的生态被破坏,雪水被熔化,我们许多江水失去源头,干枯断流,包括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当然,在青藏公路通行后,貌似“先进”的现代化文明可能会战胜貌似“落后”的当地文明,最后的结果会不会是雪域的被破坏。这种担忧在我的心中一直在加重。

还有,我曾在贵州的西北地区考察,那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有苗族、彝族、布依族等,这些民族都有祭山和保护神树林的传统。据说,这里曾经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村民们谁也不准随意砍伐森林,因为它是神圣的不可触犯之地。但是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祭山,也不再有神树林了。如今在我们任意的破坏下,山上早已变得光秃秃的了。是我们原本以为“落后”的迷信和宗教保护了自然的环境,是我们看不起的民间文化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当我们把它们扫地出门,当成封建迷信打倒时,自然给予了我们警告——原始森林消失了。

如何认识中国文化?笔者认为,光读圣贤书,光读诸子百家,光读四库全书等等都是不够的。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要做到中国的文艺复兴,我们必须要读三部大书:一部是写在纸上的古文献;一部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古遗址、古文物,它们从形制到纹饰到材质到技术,都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料;一部则是记忆在人们头脑里,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实践在人们行动上的书,这是一部写在人们心灵上和行为上的书,是一部活着,并在不断实践着的书。对于前二部书,中国的知识分子是重视的,但对于后一部,我们是忽视的,甚至是完全不在意的,这样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变,也一定会改变。

六、在文艺复兴中如何理解中国文化?

笔者认为,我们对中国的文化远远还没认识清楚,尤其是民间的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但我们却看不起这些文化,视它们为落后的、没有价值的文化,甚至想改变它们,把它们从“落后”中拯救来。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认识到,我们向它们学习的和它们向我们学习的一样多。对于这样的文化由于没有文献的资料,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但如何了解它们?这值得我们思考。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理解生命的重要线索就是比较解剖学所给予我们的事实。如果我们知道了某种动物种属的解剖学结构,那我们也就有了重建其特殊的经验样式所必需的一切材料。仔细地研究动物的形体构造,研究不同感觉器官的数量、性质和分布状况,以及神经系统的状况,就能给予我们关于该生命体之内外世界的精确图像。其实,我们理解一个地域或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应如此,将其看成一个生命体,进入到其文化生活的空间中做仔细的解剖与研究。同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在任何地方都是完善的,不管是在最小的范围内还是在最大的范围内都一样。每一种生命体,即使是最低的生命体,都不是仅仅在某种含混的意义上适应于它的环境。随着它们解剖学结构上的不同,这些生物也就各有一套察觉之网和一套作用之网——一套感应系统和一套效应系统。靠着感应系统,生物体接受外部刺激;靠着效应系统,它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这两套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紧密交织、互不可分的,它们被连接在同一系列之中,这一系列被称为生物的功能圈。⑤其实每一种文化也一样,它们也有接受外部刺激和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的功能,并自成体系,形成自己的功能圈。唯一不一样的是人比生物还多一个符号系统,人是通过符号系统来接受外来刺激并做出应对反应的。我们在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时候不仅要研究它的符号系统,还要深入到符号系统背后的感应系统和效应系统,对其文化的功能圈做出全面的认识。如果我们对中国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能做出如此严格的研究和认识,我们就可以绘制出中国文化的基因系谱。而这种基因系谱就能成为发展中国未来文化的种子和基础,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根本条件。

其实这种工作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在做。我本人就参加了其中的两项。一项是由蒋经国基金会所组织的研究项目——“历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这个项目计划考察中国30个村庄,依靠留存在村子里的族谱、祠堂、碑文、地契、私人日记、村史档案、老人的口述、仪式的表演等来复原一个个地方的历史与知识的建构方式。参加者除台湾、香港、大陆的学者外,还有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这是一个国际的研究团队。我想这样的研究成果出来后,会使我们对中国乡村的民间文化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还有就是现今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虽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所开展的工作,但其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与投入,包括许多媒体和普通民众的关注。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政府行为,许多人积极加入只不过是为了争取研究经费。但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这正是我们认识中国民间社会、解剖中国民间社会的好机会,其中包括少数民族社会。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项工作,走出书斋,走向民间的实际生活,开始中国文化的地理大发现,这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虽然现在已有不少人在倡导复兴中国文化,但他们提到的中国文化只是书本里的中国文化,文献中的中国文化。千百年来我们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从来也看不起这些民间的文化,民间的智慧。岂不知有一天当我们醒悟过来时,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失去了它们。现代化的发展正在蚕食着它们的生存空间,失去了它们,中国的文艺复兴将在何处生根?以往虽然有不少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也的确为我们前进的路立下了一座座的丰碑。但我们的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薄弱,远远没有达到全面的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间文化的程度。况且不同时代的学问有不同的范式,而不同的范式,其凸现点与遮蔽点是不一样的。

七、从中国艺术中生发出的和谐哲学

既然是文艺复兴,就应该还要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在这里我要引用一段费孝通先生生前说过的话,他说:“我们平时所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的分法意思太浅了。就是精神文明里面也还可以分两层,一层是人的基本的感觉,比如是痛不痛痒不痒?再进一层就是人的气魄,在这里人浓缩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觉,在一种自然的状态里面,也就是在一个美的状态里面释放出来了。这种释放是很不容易的,往往只有艺术家才能做得到。如果我们的每一行都朝着方面去努力,朝艺术的境界靠近,而不是现在讲的科学的技术境界,这个世界就不同了。当然,我们现在讲艺术,还超前了一点,我们现在应当讲的还是科技,是讲科技兴国。但我们的再下一代人,可能要迎来一个文艺的高潮,到那时可能要文艺兴国了,要再来一次文艺复兴。对于这个问题你们学艺术的人可能要比我讲得更清楚一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一个超过一般的生理和心理以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您们所要研究的内容。”⑥

这是费先生在生前,对我们这些搞艺术的人的一个期待,那么我们能够讲得清楚这个问题吗?我想以后会用一篇专门的文章来讲,但在这里我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用文字所表达的学术,是一种说理的逻辑推演,它是人理性的和逻辑的思考。但用形象来表达的艺术,不是说理,而是说情,用情绪煽起人内心的渴求。所以它不说理,但却直逼人性。而越是史前的,越是民间的没有文字的社会,其艺术的表达越发达,因为她文化的表达系统不是文字,而是形象,所以说情超过了说理,而对于人性的表达却更完整,更直接,而也更能震撼人的灵魂。为什么现在音乐节在流行原生态演唱法,而杨丽萍的云南印象打的也是民间原生态的牌,因为这样的艺术的确感人。

在那些民间社会和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艺术是融为一体不相分离的,他们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所以在中国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在我们的眼里大部分是民间艺术。其实中国传统的文人生活也是生活和艺术不分的,中国文人的标准是,不仅能胸怀大志治理国家,还必须是琴棋书画,金石篆刻样样精通。因此,中国文人的生活基本追求的是艺术化的生活。所以,尽管有关艺术的概念是来自于西方,而把艺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研究,也是源于西方。这并不是说中国的艺术不发达,反而说明是中国人根本没把艺术和生活分家。就像鱼本身生活在水中,所以它不知道有水。而中国人生活在艺术中,把艺术与自己的生活、心智、修养、情操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反而没有将其独立出来专门研究。

就是中国的伦理制度也是与艺术不分家的。如“礼”本来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但它却和乐和在一起成为礼乐。而孔子则把礼乐和儒家文化的核心“仁”联系在一起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以仁问礼,可以说是对以礼乐为重的社会的重要一问,在这里“仁”是无限深无限广的道德理性,使外在的客观世界的主宰性涵融于此一仁的内在主观世界之中,赋予其意味、价值,生命由此而厚重。在《礼记·乐记》中有:“凡乐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同伦理者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伪。”在这里中国古人把艺术的根源追溯到人的生命的深处,即心灵中。音乐源于心,诗、歌、舞源于心,所以说乐的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处流出。因此,中国古人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亦是艺术的本原,而这一心就是儒家的仁与德的流露与显现。这一以仁德为主旨的艺术精神,一直被中国的文人传承下来。因此,中国的艺术与西方的艺术,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注重的是外在的感官刺激,另一个注重的则是内在的体验。

而且由艺术生发出仁善,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是我们当今要生发出的一种品质,人不仅要善待自己,还要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和善待自然等等。这与西方通过文艺复兴而发展出的进化论中所提出的物竞天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种斗争的哲学,而是一种和谐的哲学。

八、结束语

最后,我认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是地域空间的,而我们今天的地理大发现不仅是地域空间的,还是文化空间的、心灵空间的、时间空间的,包括自然生态空间的、文化生态空间的等等。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探索的是人的外部空间,而中国的文艺复兴更多的是探索人的内在空间。对内省视是中国智慧的长处,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人必须要重新确认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在天地之间的位置,要从中生发出一个正确的生态观、道德观。未来的人类社会必须是一个关注生态、关注人自身的全面教育、关注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关注人自身精神世界的完善与丰富的社会。不然人类就没有了希望,更不会存在中国的文艺复兴。

人对物理世界的感觉系统由于要通过层层包裹的符号系统,所以当我们已经得到了来自自然生态的强大刺激时,我们效应系统的反应仍然是非常迟缓的。我们不知道危险已经临近,我们以为科学家会解决一切,岂不知,这一切正是科学家们所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仅是科学家,还应该是人文学家。因为一切的根源乃在于文化,文化是人行为的指南。我们要改变人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纠正人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依靠的就是人们文化观念的改变,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才是中国文艺复兴的价值和需要,中国需要这样的文艺复兴,整个世界都需要这样的文艺复兴。因为它所启迪的思想是人类未来的思想,它所启蒙的文化是当今人类需要的生态文化、道德文化和精神文化。唯有如此,中国才有必要进行文艺复兴,才有可能在文艺复兴中受到世界的瞩目。

就像雪花在天空中飘洒,缓慢地、悄声无息地、不知不觉地,但雪花越飘越多,越积越厚,最后“轰”的一声形成“雪崩”,这就是物理学上临界点的出现。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文艺复兴的临界点也会出现。但问题是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文艺复兴,是笔者今天设想的这样的?还是其他的?抑或都有?这就需要历史来回答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