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的文化意蕴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的文化意蕴

李东风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牛成为民间的保护神,渊源于远古的动物图腾信仰,后来演变为动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风俗。川东北地区有供奉“牛王菩萨”的习俗,大多为20-40公分左右的木雕造像,木雕作品的菩萨和牛,形象生动、姿态各异。造像把对牛的图腾崇拜和佛教菩萨信仰结合在一起,其文化意蕴已经不是单一的宗教祭祀,是农耕文化的体现。是道教、佛教、原始图腾崇拜的综合体,充分传达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具有表达农耕文化的符号意义。迄今为止川北的南部县每年都有牛王会。

关键词:牛王菩萨;牛图腾崇拜;摩醯首罗天;老子像;民俗信仰;法器

木雕“牛王菩萨”是通用的名字,在我们调查中多数人用这个名,也有称为“骑牛观音”,“骑牛菩萨”的。

我们在四川、重庆等地拍摄到200尊左右的木雕“牛王菩萨”像,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地区。造像是骑牛菩萨形象,但仔细观察,除造型上的不同外,服饰也有一些差异,融合了民间造像的基本特征,是实用基础上的综合处理。既不是何婷婷,马飞在《从馆藏木雕老子像看我国的佛道合流现象》[1](53)一文中所说的老子像,也不是菩萨像,是各种因素的艺术融合。其文化意蕴丰富深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造像把对牛的图腾崇拜和佛教菩萨信仰结合在一起,其文化意蕴已经不是单一的宗教祭祀,是农耕文化的体现。它把道教、佛教、原始图腾崇拜综合为一体,充分传达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具有表达农耕文化的符号意义。

考察该地区的木雕“牛王菩萨”像,主要是牛和人物两个方面,同时也要研究菩萨手中的法物法器和脚下的莲花。

一、牛图腾崇拜

先从“牛”说起,牛是农耕文化不可缺少的动物,黄牛和水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牛的图腾崇拜,可追溯到4000年前大禹治水时期。明万历三十四年编撰的《宁阳县志》中有“铁牛镇海”的记载。在我国文化典籍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因为“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礼记》上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只有在遇到国事争端、诸侯歃血为盟时,才割牛耳取血,每人尝一点牲血,由主盟人手执盛牛耳的珠盘,称之为“执牛耳”。

牛成为民间的保护神,渊源于远古的动物图腾信仰,后来演变为动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风俗。《水经注•渭水注》引《列异传》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断,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裙”。《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四引《蓼花州闲录》:“明中原来者,云北方有牛王庙,画牛百于壁,而牛王居其中间。”可见,牛曾是华夏民族的动物图腾之一,历史久远,流传至今,在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仍然以牛为图腾。与原始人结下渊源的牛曾作为图腾进入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史中,尤其是有些少数民族将牛视作自己的祖先。[2](61)

围绕着敬牛还有一项民俗活动也是牛做为原始图腾崇拜的遗存现象。16世纪,我国四川盆地西部农村出现了一个以爱护耕牛为实际内容的民俗活动——牛王节。清代,牛王节习俗向北扩散到绵阳地区。①向东传到江津地区,重庆和涪陵地区②。目前成都、射洪、广元、巴中、达州都有牛王庙,安岳有牛王寺。

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牛、敬牛,我国各民族还形成了尊牛、敬牛的传统节日习俗。汉族中有“打春牛”之习,据史书载,自春秋战国时起,凡立春前一日,全国各地都在城南门,以统一的制式,用泥塑一具春牛,天子王公、平民百姓都必须来鞭打春牛求丰收,人神共乐。唐宋时形成了“舞春牛”习俗,舞春牛活动逐步从娱神发展到娱人,转变为一种民俗活动。所有这些都与牛图腾崇拜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二、骑牛的宗教造像

在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中有两个主要的骑牛形象,一位是“摩醯首罗天”,一位是“老子像”。二者坐骑兼为牛且人物造型大不相同,现存的木雕牛王菩萨源自哪个造像,或自成独立,起源于何时都是一个未知数。

1.摩醯首罗天

在印度神话中,湿婆的坐骑为公牛,名为南迪。东晋天竺僧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提到摩酶首罗骑牛:“大迎旅延踊身空中,化作十五摩酪首罗,一一天子乘一牛王,头上生华,大迩族延处此华座。作十八变飞至试场。”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复有邪见异道诸婆罗门,作如是说:‘摩酶首罗,乘于白牛。造作世间,能坏世间。’”因摩醯首罗的坐骑为牛,还被称之为“牛主”,“摩酶首罗天,乘牛而行故名牛主。此外道学彼天法,从彼为名,故名牛主。”云冈、敦煌、和阗、大足现存的摩酶首罗天,身下都有一头牛,为卧式。关于牛的颜色,《大智度论》云“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③莫高窟第285窟中,摩酶首罗身下为青灰色牛。南朝刘宋时期,又有骑“金色牛”之说,“复当想一摩酶首罗,乘金色牛。”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的牛多数是金色。

敦煌的13例摩醯首罗天造像中11例有牛的形象,和阗11例摩醯首罗天中4例有牛的形象。《止观辅行传弘决》:“摩酪首罗天者,此云大自在色界顶天。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有大威力能倾覆世界,举世尊之以为化本。”④

可以说,明清时期,菩萨相类型的摩醯首罗天较为流行,而大足石刻中出现的坐于立牛背上的类型逐渐趋于消失。[3](69)如,川东北把木雕在神龛里的菩萨叫做“崖观音”一样,石窟造像转向可以供奉在家中的木雕造像,也是有可能的。

源于印度的湿婆神,经佛教创造演变为摩酶首罗,并随同佛教传入中国。传入中国初期,带有浓厚的西域文化特色,但与中国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到唐朝己具有明显的中国色彩。“菩萨相”类型摩酶首罗天形象影响了明代的造像。明代的摩酶首罗天多以12天或24天的一部分出现在佛教艺术中,从面貌以至服饰方面都演变为菩萨相,尤以水陆画中的形象为代表。菩萨相类型的摩酶首罗天成为主流。[4](65)目前看到的木雕“牛王菩萨”可能也是这样演变而来。

2.老子像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⑤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司马贞索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老子乘青牛出关说由此处,后影响很大。在人们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画师们的《老子出关图》上那位老成持重、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也多是这副形象。

既是神仙家的附会,当有神仙家附会的道理。牛、马都是当时用于牵车的牲畜,神仙家为老子选择了牛,而不是马或别的什么动物,其中不无寓意。牛是一种性情温和、柔顺服从的动物,且有忍辱负重、坚韧不拨的特点。《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乾、坤两卦所体现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汉代人以马来比喻乾卦,以牛来比喻坤卦,他们以马和牛的品格来表达乾健、坤顺的特点。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进取的儒家的特点。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发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则合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所以后世附会者编造老子乘牛的神话,应该说是“用心良苦”,有其深意的。

可是老子乘青牛出关的说法却不见于《史记》。《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廼(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仅此而已,并无“乘青牛车”的记载。乘青牛之说,显然是秦汉神仙家的附会,不仅见于《列仙传》,还见于《太平御览》卷六六一所引《三一经》,云:“及老子度关,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老子乘青牛或青牛车出关,和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侯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⑥的说法一样,都属附会。然而,这种附会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在中国吉祥文化的背景下,“紫气东来”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老子像也成为了民间信仰的众神之一。

三、民俗信仰

乌丙安先生曾在其民俗学著作《中国民间信仰》中谈到过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即“多样性、多功利性和多神秘性。”[5](4-14)木雕牛王菩萨崇拜作为一种民间信仰自然有这些特点。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与牛相关的节日很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牛崇拜相关的单一祭祀性节日,各地称为牛王节、牛神节、牛王会、牛王诞、祭牛节、敬牛节、颂牛节、牛诞节等等;一是由牛崇拜衍生的娱乐性节日,各地有刺牛节、椎牛节、槌牛节、打牛节、牯藏节、吃牛节、斗牛节等等。真正的牛王节是前者,是一个庄重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牛是我们的神,牛是我们的图腾,牛是我们祖先的化身。[6](61-63)

牛王节的时间各地不一,有在夏历四月初八,有在四月十八,有在五月初七,有在六月初六,有在七月初七,有在八月初八,有在十月初一,有在十一月初一,有在冬至日。[6](61-63)

旧历十月初一,四川泸州农村习尊为“牛王菩萨生日”。节间,或举行大会,故又称“牛王会”。农村要打新米糍粑以慰耕牛,人吃牛也吃,并在牛角尖各悬一块,以让牛吃水时,于水中照见角上糍粑,领会主人厚意。清叶大锵《华阳县志》:“十月一日,为牛王生辰,农人捣糯米为粢祭之,并置牛角,回家以糯糍安牛角上,谓之‘牛接角’,仍以桑叶包糕喂牛,以报一年之力”。今昆明市西山区农业局干安生《西南爱牛民俗活动——牛王节》:“在金堂县,十月初一为牛王会,乡村农家以米粢悬牛角为劳苦之。在洪雅县,十月朔,作饼铒饭牛,余则挂之角,谓牛是日照水,角无饼饵则悲鸣”。[7](89)

现在四川的南部县玉镇乡大力寨村每年4月20日,是农历三月十八,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都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牛王会”,来自南部、西充、盐亭县的上万农民聚在这里共庆牛王节。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培养出对牛的浓烈情感,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牛文化”现象,于是牛王会也就出现了。如今南部县的牛王会并不以牛作祭神牺牲,倒是成了崇拜农耕、祭祀耕牛的一种民间仪式。现在的会场里不见任何耕牛,倒是祭祀牛王的祭品处处可见。因为要祭牛王,原本普通的麻花到了这里竟比牛绳还粗壮,听当地人说,这种麻花在牛王会上被称为犁后盘(农耕用具)麻花,也有称横担子(农耕用具)麻花的。用大麻花来象征农耕用具,但凡来赶牛王会的,大多买上一根拿回家,既有象征意义,又能与家人分享。在会上,及其他地方调查目前在古玩商或藏家手中看到的“牛王菩萨”像,问他们供奉在什么地方已经无人知道了。多数人能看出是“骑牛观音”。

2007年四川省绵阳市龙门镇出土了一块“牛王祀田碑”。现在龙门又恢复了牛王会,会上有穿剧装牛首的多人扮相表演形式,有“金牛问春”巡游、“牛王祈祷”、“牛灯”等民俗活动。

四、法物与法器

装饰木雕“牛王菩萨”造像的莲花、佛珠、净瓶、笏板、拂尘、经书等也是考察该造像文化寓意的着眼点之一。

1.莲花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左脚下常常踩着一朵莲花,这朵莲花往往有根,有时是呈如意祥云状托着莲花。

莲花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以至于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

2.佛珠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也有做右手做一手印,左手拿佛珠,做数珠状的。佛珠是佛教徒记数的随身法具。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

3.净瓶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也多有右手持“净瓶”的像,偶有左手着柳枝的造像。在《释氏要览》中说:“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储水,随身用以净手”。在中国,佛徒常念观音大悲咒,求咒水治病或洒净道场,故请佛菩萨亦用“杨枝净水”大约六朝隋唐佛法盛行之世,观音菩萨已家喻户晓,画家依据此原意,画出“净瓶观音”或“杨柳观音”。现在看到的手持佛珠、净瓶、柳枝的“牛王菩萨”可以看做是观音菩萨骑牛像。

4.笏板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像,手持笏板的也有。道教神像手持笏板的较多,笏板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根据条件均可使用。举行道场时,高功登坛,双手捧笏,面对天庭。

5.拂尘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中也有执拂尘的。道士手持拂尘,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清静身心。禅宗则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拂尘也是道家的一种有名的武器。而在道教的体系里,拂尘又是道场中的一种法器。拂尘本身就是佛道两家都用的法器。

6.经书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大都手中拿了一本经书,多数看上去方正没打开,也有时翻开的经书样子。王东洋在《晋南民间老子信仰初探——以新获老子木雕像卫考察点》一文认为是《道德经》或《老子化胡经》,[1](71)并论证该造像为“老子像”的“佛教化“造像。

7.如意

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中还有手执如意的。“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意为“吉祥如意”,其他佛像中也常见手执如意的形象。

由上述四个方面可以分析出,川北民间木雕造像“牛王菩萨”是综合上述诸多因素的产物,不能简单地看做是“老子像”、“摩醯首罗天”或是“观音菩萨像”等造像,每个个体造像在某些方面更倾向于“老子像”或“观音像”。川东北木雕“牛王菩萨”像中也偶尔有童子出现,既可看做是老子的书童、也可认为是观音送子。这也说明了民间美术以功利心、实用性为主,拿来我用时最重要的。该造像是牛图腾崇拜、佛教菩萨信仰、道教信仰与农耕文化结合体,其文化意蕴已经不是单一的宗教祭祀,是农耕文化发展的形象的体现。充分传达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具有表达农耕文化的符号意义。尽管在晋南、陕北、苏州等地也有及少量的牛王菩萨出现,目前发现的大量“牛王菩萨”造像来自于川东北及周边地区,某种程度上可能与巴中石刻、广元石刻、安岳石刻、大足石刻等石窟造像衰落后,转向木雕造像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大足石刻209窟坐于牛背的莲花座上的造像,且头戴状元帽。这些造像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基于生存环境而产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

注释:

①参见直隶绵州志,清同治十二年本。

②参见涪州志,清同治四年本。

③参见龙树菩萨,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73页。

④参见张元林,敦煌、和阗所见摩醯首罗天图像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13第6期第1-12页。

⑤参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

⑥参见史记集解引列仙传。

⑦文中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本人做调查时拍摄所得。

参考文献:

[1]王支援.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木雕造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2]左莹.试论牛王节所反映的民间信仰特点[J].古今农业,2013(1).

[3]吕德廷.论大足石刻中的摩醯首罗天形象[J].四川文物,2014(3).

[4]吕德廷.摩醯首罗天形象在中国的演变[D].兰州大学,2011.

[5]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左莹.试论牛王节所反映的民间信仰的特点[J].古今农业.2013(1).

[7]干安生.西南爱牛民俗活动——牛王节[J].古今农业.2004(4).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Wood Carving “Cattle King 

Bodhisattva” in Northeast Sichuan

LI Dong-feng

(Fine Arts Department,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Cattle became folk patron God from an animal totem belief, and later it evolved into an animal god. There was a custom of offering sacrifice to Cattle God in Qin. “Cattle King Bodhisattvas” were enshrined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which were mostly around 20-40 cm wooden carvings. Carvings of Buddha and cattle were vivid with various shapes. Carvings combined the cattle totem worship with the Buddhist Bodhisattva beliefs, whose cultural implication was not a single religious worship but a manifestation of farming culture and a complex of Taoism, Buddhism, primitive totem worship, which fully convey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with the expression of symbolic significance farming culture. So far, “Cattle Ki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in Southen County in North Sichuan every year.

Key words:  Cattle King Bodhisattva; Cattle totem worship; Mahesvara; Laozi sculpture; Folk beliefs; Dharma-instruments

日期:2015-05-10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 [发表评论]
第 1 楼
* 匿名 发表于 2024/11/8 6:49:19
这篇文章真好,我祖家在川东北南充蓬安县,有祖上请奉的牛王菩萨,为木雕,彩塑,保护的很好,几百年了,爷爷也说不清了好像就是南部牛王节请回,世代农民,平安,来成都后一直供奉,目前是少有的供奉在家中的牛王菩萨,虽然木雕材质好,也要修塑了,我想去文珠院问下能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