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转换与拙朴之美的强化
——论荣昌传统夏布工艺文化及其当代创新发展
李雪艳
(南京晓庄美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13)
摘要:荣昌夏布的织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传统生活中发挥着衣饰帷帐等植物性纤维织物的重要日用功能;其独特的浆漂工艺使夏布轻薄细密,色泽莹润的优良品质得以最终实现;荣昌夏布材质、肌理、工艺场景特有的拙朴之美,在当代夏布创新工艺发展中得以强化,并赋予夏布扇、画以沉静、古朴的风格;夏布现代日用品的功能性转向,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传统与时尚结合的设计理念将被不断呈现。
关键词:荣昌夏布;浆漂工艺;拙朴之美;当代创新
荣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全境南北长44.2公里,东西宽39.1公里。①现辖区有20个镇,幅员面积1079平方公里,人口约82万人。②荣昌地貌以浅丘为主,中性土壤,土地肥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099毫米;境内水利资源充足,有濑溪河、清流河等多条溪河。荣昌良好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为荣昌苎麻栽培、夏布编织技艺及夏布细密平整、色泽光洁莹润这一优良品质的形成创造了自然条件。
荣昌县历史悠久,1951年晚期智人“资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论证中国西南地区35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1976年“铜梁文化”的发现、更新世晚期地质年代的确立,及考古实物资料的分析,明确了巴蜀文化是由阶地内部古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形成机制,并因此将巴蜀文化的考古资料向前推进了近千年。据以上两次考古发现可以推断与资阳市不足200公里,与铜梁不足100公里的荣昌县,在旧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活,在两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已在此创造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多样的物质文明。商王朝时期,四川开始了巴、蜀部族的分化与形成;秦统一六国,将全国划分为36郡,并沿袭了公元前314年,张仪的巴郡建置,此时荣昌地属巴郡;此后不同历史时期,隶属地不断更换;至唐乾元2年(758年),始建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与永川四县,其中昌元县即今之荣昌县;荣昌县的命名,是在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因昌元县系置荣、昌二州,故更名为荣昌县,同时亦有喻其繁荣昌盛之意,该县名一直延用至今。③
一、荣昌夏布的历史记载
苎麻,作为中国的原生麻类经济作物,其栽培与纺织历史均十分久远。据1958年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麻绳、苎麻麻布残片,及纺织工具,可以确定47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已经熟练掌握了苎麻纤维处理与纺织加工技术[1](2);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棕色苎麻印纹残片,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苎麻布类织物纺织、印染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准。[2](8)
在《诗经》④、《周礼》⑤等先秦文献中有大量对于苎麻沤麻(自然脱胶)、绩麻及政府部门相关管理章程的叙述。《尔雅》、《尚书》⑥等文献对于麻的材质属性进行描述;《农桑辑要》、《东鲁王氏农书》、《天工开物》等农桑、造物类经典文献对于不同历史时期麻的栽培、种植、夏服特性、功用进行了记录与总结。
夏布,由麻类纤维编织而成。苎麻为麻类纤维的一种,其纤维单纤维横切面呈中空腰圆形,中间有中腔,因此苎麻纤维及其编织夏布具有散热、排湿的效果,适于夏季服饰的制作,故苎麻布被称作夏布或夏服。⑦汉代蜀地夏布以地域命名为“蜀布”,(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将其注释为“土芦布”⑧;唐时,荣昌夏布因便于运输的卷装方式又被称作“筒布”,因麻布自然形成的具有斑点的肌理与视觉的形态特征被称作“班(斑)布”⑨,作为地方特产与朝贡物的荣昌夏布,在唐代苎麻栽培与麻布编织等工艺已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明末清初30年间的连年战乱,荣昌县人口锐减,夏布业一片凋零,后在广东、江西、福建、湖南等苎麻栽种及麻布编织区的客家人的不断迁入下,苎麻的种植、麻纤维的制取、编织与漂白工艺重新得以再发展,在清代中晚期达到历史的又一高峰,清光绪年间《荣昌县志》载有“白细轻软较甚于葛”,县内“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商业外销范围由国内不断向国外扩展,“山峡直隶客商,没岁必来荣采买,远至京都发卖”⑩,清道光时期,甚至远销朝鲜、日本及南洋一代。
二、传统生活中衣饰帷帐的夏布功用
荣昌夏布(图1)11根据一定尺幅中经线数量的多少,分为粗布、细布、罗纹布三类。粗细布的划分通常以四八布为分界点,“粗布是指四八布以下的尺三布、四五布、三二布。细布是指四八以上的六百头布、八百头布、一千四百头布、一千六百头布以及一千八百头布。”[3](4)不同粗细的夏布,布的幅长为单匹长5丈,两匹配对可达十丈长;幅宽略有变化,经线数则决定着布的粗细。如三二布,宽一尺三寸以内,上下共640根经线;四五布一尺四寸宽,上下共900根经线;600头以上的布均为一尺五寸宽,上下为1200根经线;八百头布上下1600根经线,其余依次类推。荣昌细布中以600头与800头较为常见。荣昌历史中所占夏布以粗布为主,占到总量的80%左右,细布只占20%左右。12
对于粗细夏布的不同功用,《天工开物.夏服》章中曾有记载,晚明时期,人们充分利用苎麻、苘麻等麻类纤维编织粗细不等的麻布,以“当暑衣裳、帷帐”[4](32-33),按照麻布纤维粗细的不同,精细苎麻布“成衣贵重”,而苘麻纤维织成的“苧布”,因布质粗疏而只能用于丧服制作,更为粗疏者用于制作夹苧工艺的盛漆灰的麻布片,或是宫廷内用于点火的火把。[4](32-33)
解放前的传统生活中,荣昌人民用四八布以下的粗布缝制口袋,制作蚊帐(图2)13,6百头与7百头的细布做当地百姓使用的毯子布、布鞋;夏季服饰衣料用布最为讲究,使用7百头以上的细布加工。除了日常用品以外,在荣昌传统生活中,苎麻纤维与夏布制品还用于节俗的民间工艺品制作与丧俗服饰中。荣昌为庆祝年节所制作的焰火架,需要以麻纤维搓成备用的2毫米粗1公斤重的麻绳14;清末至民国时期荣昌为家中去世老人举行道场仪式中,儿孙们要披麻戴孝为去世老人进行守灵、哭灵;解放后,进行丧葬习俗仪式简化,孝子戴白纱,扎麻索带。15
至解放后的60年代开始,至7、80年代,现代工业化加工生产的棉纺织品、化纤产品,逐渐替代了荣昌传统服饰、布毯、蚊帐等日常用品的夏布材质,维持几千年的夏布的日用功能走向衰退,并逐渐退离现代人生活。
三、独特的浆漂技艺16
荣昌人强调技艺学习的重要性,民谚中有“为人不学艺,担断鸳蔸系”的说法。夏布技艺包括做线、编织、浆漂、印花等大的工艺环节,每一环节都有着严格的工艺性要求。荣昌夏布平整细密,色泽莹润的品质,是荣昌的自然气候条件及独特的工艺技术共同形成。“荣(昌)、隆(昌)……均产夏布,浆漂集中在荣昌”[3](8)在大的工艺环节中,与其他地区比较,荣昌独具特色的浆漂技艺,为传统荣昌夏布优秀品质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工艺基础,甚至可以说,正是在多次酸缸、灰缸、碱缸的浸泡中,甑锅的蒸煮、濑溪河水的不断冲刷与阳光的多次暴晒,最终形成了传统荣昌夏布特有的品质属性。
荣昌夏布的漂白主要采用石灰水蒸煮、酸米汤、碱水浸泡、濑溪河水浆洗冲刷、日光照射等自然工序进行物理漂白。与化学类漂白药品的过度使用而导致苎麻纤维化,这种传统的浆漂工艺保证了纤维的应有品质。传统浆漂工艺通过多次浸泡、蒸煮、冲洗等多个工艺环节的物理脱胶过程,使苎麻纤维自身的丝光闪现出来,通过成品对比可以看出,传统浆漂工艺形成的夏布白度自然、柔和,而全部使用化学类药品快速漂白增白的夏布白度则显得较为刺目。
(一)浆漂设备
传统浆漂工艺过程包括酸缸浸泡、灰缸浸泡、木甑蒸布、江水漂洗、碱缸浸泡、日光暴晒、浆折踩压等多道程序。每一道工序使用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工艺要求。使用的主要容器与设备包括灰缸、碱缸、酸缸、木甑、化灰池、刷布台等,其大致结构如下图(图3设计图)。传统浆布坊中各类设备的容量大小,均以作坊自身每批浆漂量为标准建造,唐徳安老人以自己所建可一次容纳30匹布(长5丈,常规宽度)的各类缸、漂白池的容积,及一次可完成120匹小布木甑尺寸分别如下17:
名称 |
尺寸 |
灰缸(图4) |
长:90厘米;宽:42厘米;高:53厘米 |
碱缸 |
长:90厘米;宽:42厘米;高:53厘米 |
酸缸1 |
长:90厘米;宽:72厘米;高:64厘米 |
酸缸2 |
长:127厘米;宽:100厘米;高:90厘米 |
化灰池 |
长:84厘米;宽:49厘米; |
刷布台 |
长:100厘米;宽:100厘米;高:64厘米 |
甑锅(图5) |
锅口直径90厘米,木甑高144厘米 |
漂白池 |
长:190厘米;宽:60厘米;高:70厘米 |
(二)浆漂工序
荣昌传统浆漂工艺程序较为复杂,浆布、漂布、洗布分工十分明确。其工艺环节如下:
1.捆号头。在夏布浆漂之前,将收回加工的夏布,在每个布头角上用墨笔写上本人名字或商店名号,然后用线捆死,用以漂白后进行识别。
2.下酸缸。工人将捆好号头的布折成宽窄适宜的布块,一个一个投入投入酸缸中浸泡一夜,然后捞起,流干酸水,进灰缸。酸水制作及酸缸浸泡包括以下环节:将米泡涨18后加水推磨成水浆19;将推磨后的米浆加温至5分熟左右,成稀浆糊状;一夜之后以稍微粗的棉布袋(较一般纱布经纱稍微密实)对稀浆糊进行过滤,过滤后所获得的酸米浆即传统酸水。20酸米浆做好以后,倒入酸缸中,将夏布放置于缸中浸泡一夜,浸泡过程中以不断添加酸米浆来保持其浓度。
3.下灰缸。工人将酸缸中捞起沥干酸水的布,投入灰布缸中,然后入木甑蒸,蒸后用木船载至河滩上进行冲洗,然后收回,经过这一过程的夏布被称作头灰布,工艺过程被称作“一灰”。头灰过后要重复一灰的工艺过程,二次入灰缸、二次蒸布、二次入摊冲洗,称为“二灰”。这一工艺过程的目的是对麻布进行脱胶,从而使麻布软化、增白,体积与重量减轻。其具体工艺过程及工艺要求如下:
(1)调石灰水。一般按照每匹夏布(长五丈,常规宽度)1斤生石灰的重量比,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块放入注满清水的化灰池中调制成熟石灰,再将清澈石灰水舀入灰缸中。21(2)叠夏布。将待下灰缸的布一层层折叠好,呈方块状(图6);(3)第一次下灰缸。将叠好的夏布直立于灰缸中,用手将夏布上下抖动,再在旁边平台上掉一个方向,使夏布每一面、特别是折叠两边部分都要沾满石灰水,第一次入灰缸时间以干的夏布全部湿透,均匀沾满石灰水为好,然后沥干,平放于木甑锅中待蒸。(4)第一次蒸布。22蒸布时间要根据布的多寡而定,以120匹小布为例(长5丈,常规宽度),通常时间是先用煤炭大火烧4个小时,然后以二炭闷烧至燃尽止(一般二炭从燃到灰烬约需两个小时时间),前后共约6个小时时间。蒸布的过程中要进行搅布和翻布,以使之受热均匀。翻布往往是在第二天早晨打开甑锅后进行,即将底层夏布调整至上层,同时将上层调到下层。蒸布温度的把握有两种方法:其一以蒸汽上冲,后凝聚于木甑锅盖下呈水珠状滴落;其二,观察布的颜色,蒸过的夏布变成黄色,若颜色未变,则说明甑锅蒸布未能达到需要的温度。23(5)河滩冲洗。布蒸完以后由专门负责漂洗的工人点完数带至河滩冲洗。荣昌夏布的浆洗河滩主要在濑溪河观音桥上游的沙堡(图7-1)一带与观音桥一带24(图7-2)。早晨将蒸过夏布装载在小木船上,驶进河滩。其冲洗工艺环节如下:将一匹长麻布拧成麻布绳,一侧栓在流水槽左侧的石头上,另一侧栓在流水槽右侧的石头上;将待冲洗夏布稍微拧一下,然后分别将布的一端套在麻布绳索上,每一根麻布绳可套8至10余匹布;将布抛开,利用水的落差25,使麻布在水流中相互摩擦,激烈冲洗26。2个小时以后,经过摩擦冲洗的布的黄颜色开始变浅,此时,将套在布绳索上的麻布解开,单匹布首尾对调,继续利用水的落差摩擦、冲洗2个小时,前后共4个小时;中午过后,将布一匹一匹解开,不拧干,将其一个个卷成中间大、两头尖的形状(图8),卷好后放入小木船中,拉回浆漂房,这被称为头灰布,清点接收后,进行二灰操作。(7)二灰、二次蒸布与二次冲洗27。将卷好的夏布在灰缸中快速粘上石灰水,稍微浸泡、沥干,这一工艺过程被称作二灰,然后平放于甑锅中,进行二次蒸;蒸过后送至河滩冲洗。此次工艺环节中的灰缸浸泡、蒸布时间、冲洗时间均较第一次缩短。28冲洗过后由看布工人将布摊在河边草地上将布晒干,收回。
4.下酸缸与洗酸布。将晒干收回的夏布投入酸缸中,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捞起,称之为酸布。工人将每担酸布30匹,担下河,入水撸撸后(手持在水中冲一冲),提起布在石板上打四次,提布掉个头再打四次,然后将布丢在水中冲洗,后将布卷成两头小、中间大,长60公分的布形,俗称羊耳子,带回浆布房。
5.下碱缸。按照30匹布1.5市斤碱量(到过5碱时不再加碱),在碱槽中调成碱水,将担来的羊耳子丢入碱槽内,用脚踩踏,使布全部沾上碱液,捞起,将布上多余碱水流干后,将羊耳子放入甑锅内蒸约4个小时,蒸至甑盖上出大汽,盖周滴蒸汽凝结的汽水,在汽水滴二十分钟后,停止加煤,保留一夜,一夜过后,取出布将之摊晒于河岸边的草坪上日晒,在晒的过程中,用人力将水泼洒在布上2至3次。29晒三个小时后,看布工将晒的布一批一批收折成4尺长一个的布块,由工人拿至河水中摆动后,提起布在石板上打四次,将布掉个方向,再打四次,然后卷成羊耳子,担上岸,丢入碱槽,其后入甑锅蒸,草坪晒布,河水清洗,石板打布,工艺程序与一碱同,这一工艺过程共重复五次,从一碱至五碱。五次蒸完以后,观察布的颜色,将白度没有达到的布匹拿出,再蒸一次,直至达到满意的白度,下碱缸的这一工艺环节结束。
6.晒布,下酸缸,清洗
(1)五次碱缸后的第5碱布,自甑内取出,由工人担至河岸,摊在草坝上,摊晒约6个小时,发现布干,即向布上洒水,6个小时后,由看布工人收回;(2)将收回的布放入酸缸内,泡一小时捞起;(3)第二天,将酸缸捞起的布由工人担到河水边,用水洗涤30;(4)洗净后,将布挽在双手上,将布的一头挂在或是搭在竹桩上,另一头插入两尺长的搅棍,将布上的水拧干后,把布一匹一匹担上山坡草坪上,晒干后收回。
7.下漂白粉池:(1)将漂白粉以每匹布用5钱漂白粉的量揉细,加水搅匀后放入清水,再搅匀31,并倒入漂白池中;(2)将晒干的布,放入漂白粉缸内浸泡一夜,第二天,把布捞起来,待漂水流干,又工人担至河边,清水洗净,搅干,担上河岸山坡草地上晒干,工人清点后送交商铺。如有个别色差,可再过一次漂白粉。
8.浆布、踩布:
浆布由专门的浆作房操作。将夏布分匹一个一个叠好,以每百匹布用5斤大米的比例,将大米磨成米浆,将布放在极清的米浆中过一下,后拉至草坪上晒干;晒干后用踩布石碾平。32然后一匹匹折叠好,以桐油纸包好防潮,准备出售。图中(图9-1;图9-2)为唐徳安老人30年前做的两匹经过碾石踩过的小麻布,80年代做的三等商品货,粗布,45布,只有1尺3寸宽,在当年荣昌夏布中算是中等布。整个布匹洁白、细腻、手感较为柔软,从中可以看出云昌传统漂染的工艺水准。
四、夏布材质、工艺的拙朴之美
夏布因是麻布纤维手工编织而成,因此在肌理、材质、色泽等方面形成天然的美感,沉静、朴拙;每一个工艺环节的工艺性标准的达成,均是熟谙材料特性,并顺应自然的变化、自然而然达成,人、物、自然,和谐而美好。
1.夏布工艺的拙之美。拙有多义,“不巧”、“钝”、“不利于人”等皆谓之拙33。“钝”与“不利于人”皆指向许慎所言之不巧,即不具有与利相关的机巧。在人类的造物史中,弃拙求巧,以有利于人,成为人类技术发展史中长期以往的工艺技术追求,拙与巧亦成为富有争议的一对哲学命题。关于拙与巧的辩证关系,老子在《道德经》第45章中言:“大直如诎、大巧如拙”。34此处的大巧与拙,是老子用以阐释“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理想,将这一道理用于传统工艺造物,可以看到传统高品质的人类造物,是对于自然环境的顺应与造物规律的把握,自然而然地获得,此处大巧并非急功近利般地机巧,这一过程实现的状态似拙,其实非拙。
荣昌夏布的传统漂白工艺,工序繁杂,过程漫长,要多人明确分工、团结协作方可完成,其中的辛劳,浆作人自知。其工序中要数次入酸缸做成酸布,两次入灰缸浸泡、5次入碱缸浸泡,7次入甑锅蒸煮,这一过程中要一趟又一趟的以小船将蒸好的夏布载至河水中冲刷、漂洗,放置河边浇水、暴晒,较今天各式化学药剂的快速脱胶与快速增白,不可谓不“拙”,但是这一看似拙的工艺过程,恰恰是对于夏布浆漂工艺规律的深入了解与熟练运用,是对于材料性能、自然气候、水质特点、蒸煮火候、紫外线漂白的物理反应等各项事物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把握,其繁杂的工序,对于每一环节工艺技术纯熟精湛的运用,既避免了化学类药剂对于纤维材料的腐化,及其在一定层面上对人体、自然环境的伤害,又能够浆漂出“细密平整、洁白莹润”的高品质夏布制品,其优良的品质是今天以各类化学药品快速“腐白”、“染白”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传统夏布的加工工艺从麻的栽培种植、麻丝的制取、布的编织、浆漂与踩压,千锤百炼后的夏布拥有了古拙、沉沉、隽永的气质,其获得是以守拙的工艺思想为指导,在所有工艺环节中宁拙勿巧,绝巧弃利,而最终形成。
2.夏布材质的朴之美。“朴,木素也”35从木,菐声,朴散成器,原意为未经细加工的木材,喻未加修饰之物,有朴素、质朴、敦厚之意。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继而提出“朴素为美”、“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因道家哲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朴之美成为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达到的极高的美学风格。对于朴之美生成途径,庄子提出“物顺自然”、“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观点。
夏布之朴见其材质肌理、呈之莹润色泽,是“物顺自然”、“既雕既琢”之后的外朴内华。夏布是麻线纤维手工编织而成,麻纤维的不能完全干净的传统脱胶方式、绩麻人、编麻人、浆漂人各不相同的手工操作方法,使织成的麻布保留有太多麻的成长与人类手工操作印迹。细细观之,在同一匹平整的麻布上面,有麻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淡淡斑痕,有有着细微粗细差异、纵横交错的线条,有在统一褐色基调下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有在稍显粗拙的麻的外层胶质包裹中透出麻丝本质的莹莹丝光,其肌理、材质、色泽在不显山露水之中透出一股拙朴之美,自然、纯净、古拙、沉韵而优雅。
3.夏布加工场景的拙朴之美
老子言:“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5](80)老子认为圣人不为声色所牵绊,取朴拙,弃浮华,外求自然之天趣,内体内心的安详与宁静,以自然、朴拙的生活为追求的美的目标。
道家这一见素抱朴、恬淡无欲的生活观、美学观,在物欲横流、消费至上,生活于水泥森林中苦苦挣扎的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但是具体而言,以何种方式、在何处托放机器化时代现代人焦灼不安的灵魂?英国诗人、艺术评论家爱德华.露西.史密斯在传统手工艺的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中找到了答案,指出机器化时代的发展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巨大转变:“业余手工艺爱好的兴趣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过。”[6]
夏布的加工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在自然场景中,由手工操作完成。浆布场中(图10),茂竹秀林围合的小院,竹深树密虫鸣,刷浆、梳布;织布房中,机杼声声,熟练的织手织布之余聊着家常,听着麻布神歌;晾晒河滩,清澈的河流、两岸郁郁苍苍的竹林,大片雪白的夏布平铺于茂盛的草坪之上,蓝天、白云、欢快流淌着的濑溪河,令人无限遐想的传统夏布工艺生产场景,恬淡、素朴、本真,人、物、自然的交融,与传统夏布一道成为今天忙碌的现代人托放宁静与安详灵魂的港湾与载体,使之成为找回天真拙朴灵性之美的有效路径。夏布的拙朴之美,在荣昌现代部分优秀的夏布终端产品的设计与加工生产中被加以强化。
五、荣昌夏布的现代发展
(一)古朴素雅:夏布折扇与夏布画的工艺性创新
1.夏布折扇的工艺、美学风格与文化学品格
夏布折扇是以夏布作为扇面材料,将夏布与传统折扇工艺相结合而形成折扇门类中的新的品种。中国夏布扇由荣昌折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子福36先生35于1998年创制,由此改变了传统夏布产品的日用化功能,拉开夏布工艺审美化的历史进程,其典雅的气质、传统多元文化整合的创作方式对今天夏布产品的美学风格与创新模式均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1)夏布扇的规格与夏布材质粗细的选择:
从扇子的尺寸与功能性划分,陈先生的夏布扇(图11-1;11-2)可以分为大的装饰扇,与小的实用扇两大类。其具体尺寸包括:33厘米、50厘米、60厘米、8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不等,其中33厘米是规格最小的实用型夏布扇,因夏布本身具有一定厚度,再加上扇骨厚度,从视觉美感的角度而言,夏布扇的33厘米长度在收拢以后收拢折叠厚度与长度比例和谐美观,造型协调,更加短小的夏布扇尺寸将很难达到以上的视觉效果;除了33厘米的夏布扇以外,其他类型夏布扇均为装饰扇,其中最大尺寸夏布扇要受到夏布最大宽幅120厘米的制约。
夏布扇夏布材质性要求根据大小扇的不同,有粗有细。大尺寸夏布扇选用粗的夏布材料(80扣左右夏布),小的实用型夏布扇,如33厘米的扇子,选用140扣编织而成细而密实的当地小布(苎麻布宽度做只有),细的夏布更加轻薄,手感更加平整、细腻、柔和,进行扇面的书画装饰之后,更加赏心悦目。
(2)夏布扇制作工艺的温湿度要求与粘合材料使用:
夏布扇扇骨与扇面可以分开来做,然后进行组合。作为新创的扇种,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主要在扇面部分,扇骨部分则与传统折扇扇骨制作工序相似。扇面制作一般工艺环节大致包括夏布脱浆37、裁出扇面坯型38、裱制扇面、绷紧阴干、扇面书绘。夏布扇制作对于夏布粗细、工艺环节中的温湿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与此材质相对应,在粘合材料、装饰风格、文化功能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
温湿度要求:因使用夏布材质,因此做扇子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温湿度的变化。夏布背面有一层被纸,当空气湿度过大导致润湿的夏布收缩,因夏布收缩率较纸的收缩率要大,从而使夏布扇扇面不平整,如若保持夏布面的平整,托纸一面就会起皱;因此夏布扇制作以25到30摄氏度的夏秋季节气温最为适合,温度太高,空气过湿的季节就停下不做。
粘合材料使用:传统纸扇扇面一般以米浆、面粉作为粘合材料,但是夏布扇面因温湿度要求较高,布、纸,甚至与扇骨收缩率的差异较大,容易开裂,因此,陈先生经过长期探索,寻找到一种中药药材—白芨,通过热水浸泡的方式将其中具有一定粘度的浆液浸泡出来,融入传统粘合剂中,增加扇面的粘合度,防止扇面开裂。
(3)夏布扇的美学风格与综合文化品格
以夏布为主导的夏布扇,扇面扇骨色调协调,扇面画与拙朴的夏布风格统一,收放舒展,外形美观,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装饰工艺,体现综合文化风格,较为充分显现出夏布扇之美。
其一,扇骨颜色与夏布颜色的调和。夏布扇是以夏布做扇面,陈先生在进行扇骨选择与制作的时候,强调扇骨颜色与夏布颜色的匹配,即以楠竹、乌木,鸡翅木等材料所做成的扇骨颜色必须深过夏布扇面颜色。
其二,凸显夏布材质,融画入布。夏布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全手工编织布,每一株苎麻打下的麻皮,首尾相连,绩成麻线,织成麻布,因此每一根麻线都有自己的特点,粗细、颜色、肌理都有细微的差异与变化,而这也就形成了夏布天然的、自身独特的美。为了凸显夏布本身特色,夏布扇面画色调要与夏布色调保持一致(做扇面的苎麻小布呈现出微黄的米白色调,粗的大扇扇面偏微黄褐色)。因此,在夏面画的题材选择、色彩运用、构图等方面要精心选择与设计。如具有复古风格、旷远、萧疏的山水画,以体现秋叶、麻雀褐色羽毛的山林野趣类花鸟,以赭石颜色线描为主的人物等。按照陈先生所言:“我在扇面上反对大红大绿,他不是夏布画的风格,夏布扇子画应该是统一的风格,应该在夏布自身的色彩上加深,而不应该大红大绿,即用色不能掩盖夏布的本色,不管怎么说,要突出的是夏布,让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夏布,在夏布上面画的画,夏布画要融入夏布里面去,突出材质特点,否则夏布画就没有意思了。”39
其三,扇面平整,扇骨收紧紧缩。一把好的夏布扇,拿在手中要扇面平整,收放自若,收起以后,扇骨紧收,整体观之线条流畅自然(图12)。荣昌市场有部分夏布扇扇面,往往采用夏布、宣纸、丝绸三层完成,但是因夏布扇面中的夏布较传统纸扇、绸扇要厚,收起以后扇骨不能完全收合,扇头部份张开,既不便使用,又不够美观。荣昌制扇人李开军40,在扇面与扇骨制作中进行了调整。首先将三层扇面改成两层扇面,以夏布与宣纸粘合,或是以夏布与丝绸粘合而成;其次在扇骨制作中,实用夏布扇扇骨根数减少至22或23根,并尽可能将小扇骨打薄,这样使夏布扇在开放收合中如传统纸扇一样舒展、美观。
其四,多元工艺文化与综合文化品格。夏布扇是夏布工艺文化与扇文化的结合体。夏布素有纺织业中的活化石之说,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使之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夏布扇的扇面的诗、书、画、印,扇骨的镶嵌、雕刻、彩绘工艺运用,使两者的结合增强了扇的历史与人文气息。(图13)如陈子福先生为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设计与制作的51把大型系列纪念套扇,尺寸自49公分起至99公分止,以象征共和国成长年轮,其中第90厘米扇子为夏布扇,扇面为夏布材质,大扇扇骨镶嵌陶片、底纹以中国彩陶文化符号加以装饰,显然是夏布文化与中国彩陶文化的结合,折扇工艺与镶嵌工艺的结合;其他诸扇分别以青铜器中的龙凤图案、秦汉瓦当与画像砖符号、甲骨文等中国古代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作为装饰纹样,采用阴刻、阳刻、彩绘、镶嵌、烙画等多种工艺方式进行表达,充分体现出包含夏布扇的荣昌折扇的强大的文化载体功能。
2.夏布画的工艺特性、环节与淡雅宁静之美
(1)夏布画的“画”与“作”:1998年初,陈子福先生开始创做夏布折扇的时候,作为夏布折扇的衍生品,同时开始了夏布画的绘画工艺。夏布画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由纸向布的绘画载体的改变,其风格特征、甚至绘画方式亦与夏布的天然色泽、线条、肌理融为一体。正如长期从事夏布画创作的陈子福与何君哲41先生所言:“夏布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做画,”“夏布工艺画最大的特色就是要体现夏布,所以要将画融入夏布”,从绘画的视角来看,夏布材质“永远也不可能取代宣纸,它无法和宣纸媲美。我们利用夏布特色做的就是一种夏布工艺画。”42
从以上两位夏布画的创作者在长期创作中的一些切身体会可知,其一,夏布画因其材质得名,是在夏布材质上,以画笔、染料完成的绘画工艺美术品;其二,因夏布是由纵横交织的麻纤维编织而成,与纸张比较,一则表面凹凸不平,不如纸张平整;再则其苎麻纤维的材料属性,不能形成笔墨在纸张上绘画所形成的笔墨晕染效果,画布所表现出的中国画韵味,是以画笔在画布上反复描摹而成,其与笔墨在宣纸上的作画方式与效果完全不同,因此两位创作者一再强调,在夏布上不是“画画”,而是“作画”;其三,作为一种做出来的工艺美术画,其风格特征如前文所提,同样要以画入布,整体色调围绕夏布色调进行创作,创作题材以仿古为主,色调追求深沉、淡雅的风格特点,避免浓墨重彩,即与夏布拙朴的风格美感融为一体,并将之强化。
(2)夏布画的工艺环节:夏布画因是做出的工艺画,何君哲先生结合十几年的创作,将其工序过程及工艺细节进行了归纳总结43。其一,选布。夏布选择颜色、粗细较为均匀的夏布,布越洗,宽幅越窄,布的价格越高,因此一般选择60扣、70扣中等粗细夏布为画布。其二,画前处理。A、.脱浆。作为画布的夏布在画前,要将夏布浸泡于热水中两个小时,脱浆,浸泡期间用手将夏布从水中提起再放入水中,反复多次,不能揉搓,中间换水三次,这样将夏布制作工艺中所上的浆去除干净,然后晾干备用。44B、固定夏布经纬线。截取一块同样大小的宣纸或皮纸,以面糊(精面粉加入明矾等杀虫剂进行熬制而成)为粘合剂,裱糊在打湿的漂洗干净的夏布上面,晾干。背后经过裱糊纸张的夏布,干后平整,经、纬固定。其三,夏布画的作画过程。A、起稿:夏布画以较硬的毛笔蘸淡赭石色在夏布上起稿,以确定各部分位置、比例关系;B、勾墨线:在底稿基础上边勾边修正,因夏布不易上墨着色,因此用狼毫笔勾墨线的时候要反复勾描,才能达到预期的色度与饱和度。C、皴、擦、点的运用形成墨稿。皴法运用:夏布画中可以运用国画中常用的几种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折带皴、解梭皴、芝麻皴等;擦,擦法可用于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题材夏布国画中。夏布画宜皴擦一体化,皴擦墨色宜淡于所勾墨线;点主要用于山水画,点苔墨要浓一些,点子大小与线粗细相适应。因在夏布上作画无浸润效果,无法渲染,因此皴擦之法的运用十分重要,经过皴、擦、点的不断修定,逐步完成一幅完整的墨稿(或素描稿)。其四,设色。设色强调与夏布色调的一致性与协调性。夏布画较为适宜的色调是以“赭石”为基调,古朴、清淡、雅致,不宜浓墨重彩。作色均由浅入深,逐渐深入。后期整理。通过观察,发现不足,进行局部调整,然后通过机器装裱,完成。
(3)淡雅宁静之美:在何君哲先生的绘画作品中,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历史长卷,韩潢“五牛图”(图14),宋元山水、古代仕女等各类仿古画(加图),近现代的一些画家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马”等均表现的栩栩如生,另有一些结合当地石刻文化的原创作品“佛像”图(图15)该作品以大足石刻佛像为表现对象,于2013年完成。整幅作品以赭石为基调,色彩与夏布色彩协调统一,夏布的质朴、纯净与佛像深沉而慈祥的表情相互融合、相互衬托,使观者的内心沉静下来,在表现出了石刻的刀味的同时亦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此外何先生经常表现的“麻雀图”,色调、表现对象均与夏布色调、肌理、风格相融,拙朴之中尽显雅致。按照何君哲先生的话说,做出的夏布画,仿古作品尽可能去接近原作,原创作品则尽可能触动人心。
夏布画因其夏布的材质特点,适于表现古朴典雅,色调深沉的仿古国画作品,适于表现线条的造型、适用勾皴等国画技法。陈子福先生一再强调,夏布画作品不能媚俗,好的作品要能够打动人心,观之让人摆脱浮躁、烦乱的心境转而进入一个安详而宁静的情景之中。作为画者,既要具备一定的写实功底,又要具备沉淀下来的人生阅历及一定层次的美学素养。
(二)衣饰用品:夏布日用功能的再次转向与返璞归真生活理念的彰显
荣昌夏布在传统生活中的日用功能因受到机织布、化纤、棉纺等其他材料的替代与现代加工工艺的冲击,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逐渐退出市场,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内市场对于麻纺制品、麻棉、麻丝混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加大,荣昌、重庆等地出现了多家以服饰、家居麻品、包等具有日用功能麻纺织品的研发新品,以荣昌天运与一秋堂夏布坊为例,对于荣昌及重庆夏布的现代日用、装饰工艺的风格特点进行初步的梳理。
天运公司与壹秋堂夏布坊均是从事夏布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天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建有原料苎麻生产基地一处,夏布编织工人约千人,夏布展厅、研发室等多间。壹秋堂夏布坊创立于2007年,属综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实体,主营重庆荣昌手工夏布的艺术品与实用品开发与销售,注册“壹秋堂”与“一衫”品牌,在荣昌县、重庆市等地均设有实体店,总部设于重庆市。
天运公司(图16)与壹秋堂夏布坊(图17)的产品主要有艺术品与实用品两大类,艺术品中主要有手绘夏布书画与夏布折扇,除此以外,壹秋堂夏布坊另有夏布年画、夏布团扇、夏布壁挂等结合其他民间手工工艺、民族经典文化符号与本土文化符号的综合工艺美术品。本文从日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将天运公司于本年度8月份展厅展示主要夏布实用产品及壹秋堂夏布坊本年度8月份荣昌县实体店及产品手册中的主要实用产品做一分类并列出。
表一:天运公司实用性产品一览表
产品名称 |
具体产品 |
产品主要特点 |
价格 |
包系列 |
手提编织包 |
女士手提夏布草木染色后后宽带编织包,褐色与媒染后灰黑色 |
价格未定 |
香荷包 |
传统民族风格,拼色、线缝、麻线捆扎, |
78-88元不等 |
|
服饰系列 |
围巾、帽子、拖鞋 |
麻布材质、染色工艺 |
128—1280元价格不等 |
衬衣、T恤、裙装 |
麻布材质、染色与剪裁工艺 |
价格未定 |
|
床品系列 |
麻布毯、床品5件套等 |
印花、机绣等装饰工艺 |
1488-5680元不等 |
桌旗与茶杯垫 |
夏布桌旗与夏布成套茶杯垫 |
桌旗:夏布拼色或印花;茶杯垫染色,线缝 |
桌旗370左右;茶杯垫每套370 |
门帘与壁挂 |
夏布门帘、夏布壁挂 |
壁挂以民族纹饰加以装饰 |
壁挂480元 |
灯具 |
麻艺台灯 |
麻布灯罩、麻绳装饰 |
1750元 |
表二:壹秋堂夏布坊实用产品一览表:
产品名称 |
具体产品 |
产品主要特点 |
价格(宣传册价格) |
包系列 |
夏布翻边包 |
手工编织麻布材质;采用染色、贴花、印花、拼贴装饰工艺,加陶瓷纽扣、木珠等点缀;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进行结合。 |
698元 |
夏布碎花挎包 |
498元 |
||
夏布老土包 |
598元 |
||
两用电脑包 |
698元 |
||
贴花笔记本电脑包 |
398元 |
||
服饰系列 |
夏布围巾 |
系列化,染色后编织(新品加手工彩线穿插,加绣) |
258元 |
民族风老土布巴渝衫、拼布衫 |
样式民族风格, |
998元 |
|
男女衬衫 |
含麻材质,现代样式,结合当代人生活 |
价格不详 |
|
桌旗、餐垫、茶杯垫 |
夏布拼布桌旗 |
198元,358元 |
|
夏布拼布餐垫、茶杯垫 |
夏布材质,拼贴与机器绣花工艺,装饰题材民间花鸟等 |
88元 |
|
纱发靠垫 |
印花拼贴靠垫 |
印花工艺与拼贴工艺,传统纹饰,造型简洁 |
价格不详 |
靠枕 |
手工靠枕 |
含麻材质性拼贴,具有装饰性的手工缝制印迹 |
价格不详 |
灯具 |
夏布灯笼 |
粗麻线缝合粗细、色调不同的夏布布片 |
368元 |
笔记本 |
夏布笔记本 |
夏布外壳、苎麻绳装订 |
98元 |
从目前天宇与一秋堂夏布坊等诸多夏布厂家产品开发的实用方向来看,因夏布材质的良好吸湿排汗功能、纯麻夏布材质挺括的属性特征、生物脱胶后麻棉、麻丝混纺产品的柔软性及刺痒性降低,为麻纺织品、麻棉、麻丝混纺品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创造了物质性基础,从一种传统纺织材料的基本功能而言,这一发展方向无疑是完全正确与值得倡导的,亦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如何使在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的当代人接受与使用以传统材质加工而成的产品?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秋堂夏布坊追求原创,强调走向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传统与时尚结合的设计理念对于传统夏布产业的再兴及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均有一定的启发性。作为日常用品,既要满足基本的实用性要求,又要满足人性好美的心理需要,及更高层次的文化情感性需要,因此高品位的造物设计对于物品的物质材料与美学风格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从纤维类衣饰用品而言,夏布材质、肌理的朴拙之美,工艺场景的天人合一,这些与当代及未来生活美学相契合的优秀品质均可作为传统夏布当代创新工艺彰显的创新点而进行深入的挖掘,夏布,这一有着古老传统的纯手工植物纤维编织织物,终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参考荣昌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荣昌县建志沿革志》1987年6月30页。
②数字由荣昌县非遗办公室提供。
③参考郭礼淮编纂,《荣昌县建置沿革志》,荣昌县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6月。
④《齐风.南山》云:“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引自袁愈荌译注:《诗经今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43页);《陈风.东门之池》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引自袁愈荌译注:《诗经今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98页;《陈风.东门之枌》云:“布绩其麻,市也婆娑”引自袁愈荌译注:《诗经今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96页。
⑤《周礼.天官》:“典枲掌布缌、缕、苎之麻草之物”。引自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⑥《尚书.禹贡》中“荆河惟豫州。……厥贡漆、枲、絺、纻”;“枲”,《尔雅》释为“麻”,纻则专指苎麻。引自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译注》,山东出版集团,齐鲁书社,2009年115页。
⑦《诗经·周南·葛覃》中所记载的葛布,亦别称夏布。文中对于葛布的制作工艺及织成品的品质特性进行了概括,原文:“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⑧任乃强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与《史记.大宛传》两文中的历史记载,即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见到蜀布,从而对于该时期蜀布实为蜀地苎麻编织物的材料属性及传输路径进行考证。任乃强,《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文史杂志,1987-03-02,34-36页。
⑨唐“地理总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昌州贡筒布、斑布”。筒布得名于将夏布卷成筒状,并装入竹筒中进行运输。
⑩转引自荣昌县盘龙镇志编纂委员会,《盘龙镇志.附录》,荣内印子1303,2013年473页。
11文中图片除图7为中国荣昌折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子福拍摄外,其余均为作者在荣昌县做调查时亲自拍摄。
12参考田学诗,《荣昌夏布》,廖正礼《荣昌夏布织造技艺的基本内容》//荣昌夏布,重庆出版社,2013年。
13也有讲究的人家会以6百头与7百头的细布制作蚊帐。
14参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荣昌县委员会,《荣昌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焰火架》,401页。
15参考荣昌县志编纂委员会,《荣昌县志》.风土初稿,第57页,该书现存于荣昌县图书馆。
16荣昌夏布的浆漂工艺内容根据浆漂艺人唐徳安老人的回忆口述及整理出的相关资料汇整而成。
17实际测量数据与唐老人设计图中的数据有差异。
18约3-4小时时间。
19磨水浆的时候如果推不出浆要随时加水,后面工艺环节中不再加水。
20当天做好的酸米浆要当天使用,因为一夜沉淀后,粘度会降低。
21灰缸建造的容积可根据浆漂人家加工量的多寡而定。
22第一次蒸布效果如何十分重要,对于后面浆漂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
23唐徳安老人为了减少手工搅布的不便,曾在甑锅顶部作了五个气孔,使用5个树棒通过气孔进行搅布。蒸布需要一定的温度要求,有经验的师傅可从蒸锅水蒸气的情况加以判断。唐徳安老人将自己所设计的锅定部气孔先用一层粗麻布盖严,然后在粗麻布上面栽搭上一层粗麻布,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甑锅气孔中的蒸汽越来越多,最后冲出气孔上面的夏布,冷却后在顶层木甑竹编锅盖下部凝成水珠滴落。
24唐徳安老人浆漂房在沙堡一带。这两个地方一直是荣昌主要的浆漂河段,砂石河底,水质清澈,河滩较长,自然形成的水的落差有利于夏布冲洗。
25上滩水向下滩水流去,自然形成水的落差。
26在激烈水流中冲洗,夏布之间相互摩擦,这一过程使布线上的粗皮被冲落很多。
27经过第一次下灰缸、蒸与冲洗,麻布体积有所缩小,因部分胶质已经脱去,因此易于吸收灰浆。
28二次工艺是对一次工艺的重复与适当补充,在浆漂师傅的眼中,远不如第一次工艺重要。
29通过紫外线照射,增加布的白度、光亮色。
30不是放入河中冲漂,只是在河边用水将清洗。
31充分溶解,并搅均匀,若不搅均匀,会损害夏布。
32荣昌传统踩布石以三峡石制作,三峡石石质光滑细腻,密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经碾压过的夏布更加平整。
33(汉)许慎《说文》中将“拙”释为“不巧“,即“不巧谓之拙”,段玉裁注曰:“不能为技巧也”;《广雅》将“拙“谓之“钝也”;《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34(春秋)李耳,《老子》,远方出版社,2004年,82页。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35(汉)许慎《说文》。
36陈子福:1948年生,汉族,荣昌县人,中国荣昌折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折扇世家,幼年与少年时受中国花鸟画家肖拭尘先生熏陶与教诲,在八十年代被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省市地方电视台多次报道;后开办荣昌县松竹轩扇庄进行荣昌折扇的传承、开发与研究,制作扇品曾多次荣获国内各项大奖。夏布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历经一年创制出来,成为中国折扇门类中的一个新的扇种。
37因夏布扇后期还要用浆糊胶合,因此,陈子福先生采用以鹅暖石磨压夏布面的工艺环节,现已申请专利。
38陈子福先生因自己进行扇面书绘,因此采用的是先进行扇面书绘,再进行裁切的工艺顺序。
39访谈中的录音资料。
40李开军,1976年生,汉族,荣昌人,师从陈子福,制作荣昌高档扇,作品在国内展赛中多次获奖。
41何君哲,1942年生,汉族,荣昌人,2001年开始专门从事夏布画创作,在荣昌开有老君工作室。
42调研访谈语音资料记录。
43夏布画画前处理与作画过程是由何君哲先生提供资料,并结合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完成。
44荣昌县亦有不脱浆直接作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J].1962(2).
[2]赖占均、潘其辉.江西夏布[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田学诗.荣昌夏布[M].重庆出版社.2013.
[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夏服[M].广陵出版社,2002.
[5](春秋)李耳.老子[M].远方出版社,2004.
[6](英)爱德华·露西·史密斯.世界工艺史—手工艺在社会中的作用[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Simple Beauty
——Rong-chang County Traditional Linen Craft Culture and Its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Li Xue-yan
(Colleg of Fine Arts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17)
Abstract: Grass linen weaving technique has a long history in Rong-chang County ,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such as Clothes, mosquito nets and other plant fiber fabric in traditional daily life. Special jiang-piao craft makes the grass cloth light, thin, dense, smooth and look shining. The unique natural beauty of material, texture and workplace about Rongchang linen, has been strengthened through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t gives fans and Paintings simple style simultaneously which is made by grass cloth .The design concept of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 simple life philosophy, and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shion appears continuously.
Key words: Rong-chang County traditional linen;Jiang-Piao craft ; Simple beauty;Contemporary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