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芬:鲁锦织造技艺的田野调查报告

鲁锦织造技艺的田野调查报告

张彦芬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鲁锦作为鲁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织造技艺,以其织造工艺的复杂性、浑厚质朴的实用性、色彩艳丽的审美性及所蕴含的吉利祥瑞的民俗寓意得以传承发展。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各种价值观念的檀变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鲁锦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面临着保护与抢救的严峻挑战。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鲁锦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关键词:鲁锦;织造技艺;艺术特征;传承

鲁西南民间织锦是山东省西南地区民间特有的纯棉手工纺织品,俗称“土布”、“老粗布”等,因其工艺繁杂精细、图案色彩绚丽似锦,1985年被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命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鲁锦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菏泽、济宁两市及聊城、枣庄等周边地区,以菏泽市鄄城县和济宁市嘉祥县最具代表性。

一、鲁锦的历史渊源

鲁锦的织造技艺历史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显示,远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原始纺织工具“纺轮”。西周时期,齐鲁地区的纺织技术日趋成熟,“齐纨鲁缟”号称“冠带衣履天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鲁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植桑养蚕生产地,成为盛产织锦的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桑麻纺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鲁西南地区纺织业达到繁盛状态,所产丝、麻织品名扬海内外。元、明时期,黄河流域大量种植棉花。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葛、麻、丝等原料及织、绣等织造工艺运用于棉纺织工艺,并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鲁锦织造技艺。清代濮洲(今鄄城县)出产的鲁锦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至今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研究所还收藏着清代鄄城鲁锦数百个品种。[1](112)清末,随着西方“洋布”的大量涌入、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鲁锦受到冲击,渐趋衰微。

鲁西南地处黄河下游,属黄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水源充沛,为种植棉花、花生、芝麻等农作物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鲁锦的原材料奠定了物质基础,且这种“地宜植棉”的优势使得鲁西南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更进一步促进了鲁锦的发展;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需要纯棉且质地厚重的贴身棉衣、棉被适应气候,度过严冬,这也是鲁锦得以在鲁西南地区发展的必要因素。

鲁锦得以在鲁西南地区形成并传承至今的原因除历史悠久和优越的地理环境外,还与当地的民俗密不可分。在鲁西南地区的婚嫁习俗中,一直有女孩出嫁时娘家要陪送被褥、箱柜、衣架脸盆等作为嫁妆的习俗。因此,在女孩十来岁的时候就跟母亲学纺线织布,既可以换钱补贴家用,也是为自己精心准备的嫁妆。在婚嫁当日,由娘家到婆家的路上,娘家陪送的“几铺几盖”即几床被子几床褥子外加几匹织好的花布就成为邻里乡亲衡量女孩品德与手艺的一把尺子。受传统观念影响,在鲁西南地区,纺棉、织布、缝纫、绣花等不仅是传统妇女的一项技能,也是衡量女性贤良淑德的重要标准。据村里的几位大娘说,在当时的年代里如果妇女能有纺棉织布、绣花缝纫的好手艺,在家里的地位也会升高,免受婆婆责难和欺负。

二、鲁锦织造的工艺流程及艺术特征

鲁锦的织造原材料为棉花,由此而产生的织物质地厚重,纹饰艳丽。其织造工艺十分复杂,从植棉到采棉纺线直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每道主工序里又包含诸多子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织造。据村里一位织女说,“也没数过具体多少步,只听老人说要72遍才能穿衣裳”(意即要经过大概72道工序才能完成织布,用来做衣服、被褥等成品),足以说明织造工艺的繁杂。鲁锦织造的主要工序可分为纺线、染线、浆线、络线、闯杼、穿综、吊机、栓布、上机织造等,将其概括为纺线准备工艺、织线准备工艺、上机准备工艺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纺线准备工艺:植棉、采棉轧花、搓棉条是纺线的前期准备工作。在鲁西南地区,每年谷雨时节(三、四月份)村民开始种植棉花,到霜降之前(八九月份)可以收获。将新摘的棉花(俗称“籽棉”)使用搅车脱籽,然后将脱籽后的棉花(亦称“皮棉”)弹成棉绒搓成棉条(当地称“棉布吉”),将棉绒摊成薄层,用光滑的高粱秸秆卷起搓几下然后抽出秸秆。棉布吉经手摇纺车纺成“线穗子”,纺线时特别讲究双手配合的技巧,一手匀速摇纺车一手捏棉布吉均匀送出手。接着用打车将纺完的“线穗子”绕成松散的环形线束,浸泡在水里反复敲打、晒干,以方便染色。经过前期准备工作,虽费时费力,但为后面的工序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二)织线准备工艺:包括染线、浆线、扽线、络线、经线等工序。根据所要织布的图案纹样要求,将白色纺线染成各种颜色。过去鲁锦的染料一般用红花、艾叶、石榴及一些中药材等天然植物制作而成并在自家煮染。由于家庭染色程序不规范、染线的水洗及日晒色度保持较差,现在一般都采用机织线材代替了手工纺线。接着是浆线和扽线,将染好的线放进稀面浆糊里浸透(纺线与面粉加水的比例是由经验所得,没有科学而具体的计算过)然后捞出挂在木棒上用力扽线三四次,使线彼此分离,变得强韧而光滑。将浆好的线缠在络子上,防止线打结,为经线做好准备。经线是整个织造过程中重要且复杂的一道程序,它决定着所要织造的图案纹样和色彩的排列组合、成品布的长度和宽度,且经线需要宽敞的场地、多人合作来完成,因此鲁西南地区的妇女们会约好一天“合伙”经线,将络子按不同颜色顺序排好,并在两边地上砸经线橛,确定布幅(俗称“织几勾布楔几根撅”),在络子与经线橛之间来回牵线完成经线。

(三)上机准备工艺:包括闯杼、刷线、穿综、二次闯杼、吊机、上梭、上机织布等工序。将经好的线团用竹篾片按顺序相对应插入杼(形似密闭的梳子)中以避免经线纠缠或打结,闯杼完成用高粱杆穿起线头以防脱回。然后用刷子将线团中的经线梳开并缠在“盛花子”上,隔五六米夹一个光滑细杆避免打乱经线,直至全部刷完。穿综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工序,综片的多少决定了织物的图案纹样,也是控制经线提升形成梭口的部件。有两片综、四片综、六片综之分,综片越多,形成的梭口越多,织出的图案越复杂好看,但难度也会加大。一般穿综完成后还会有第二遍闯杼,整理经线顺序固定布幅宽度(经线与杼眼一一对应)。最后是吊机子织布,将织机的各部件组合调试,包括上机楼、吊综、栓布、吊脚蹑(综片与脚蹑子是一对一的)等,一般由有经验的长辈完成。当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就可以上机织布了。织布时要手脚灵活配合,手来回投梭,脚蹑子也要随之变化,来回重复这一动作直至完成织布即可“了机”。

鲁锦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实用与审美相融合的生活气息。民艺处在生产、生活的交汇处,其实用功能或功利性成分占据较大的比重,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在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实用与审美同体的艺术。[2](90)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五层次说即指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或生存的需要。鲁锦即是为满足民众现实生活需要而造物的结果,蕴含情感因素、文化内涵、民间习俗及民间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因而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第二,图案纹样复杂多样,色彩艳丽。在鲁锦图案纹样造型及色彩使用中,织女们既随意又有意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没有图纸,在心里琢磨”“怎么好看怎么来”“没什么规律,想用啥色用啥色”。鲁锦的图案纹样的复杂程度是由综片数量来决定的,除平面织锦外还有提花、打花等样式,主要有条纹、格子纹、水纹、斗纹、枣花纹、猫蹄纹等基础纹样及一些特殊的组合纹样。鲁锦的用色对比强烈,整体色彩鲜艳明亮,给人对比中有统一、统一中又不乏变化的视觉审美体验,这也与民间传统文化观念相关,反映百姓对红火热闹、喜庆吉祥的色彩观念的崇尚。比如一些设色口诀“红搭绿,一块玉”“红间黄,喜煞娘”“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不仅是色彩的视觉美感要求,最根本的是色彩的象征及寓意所体现的是一种审美吉祥观念。

第三,吉利祥瑞的民俗文化寓意。民间文化观念在民艺审美创造活动中得物化和形象化,是一种吉利祥瑞观念在民间造型艺术中的显现,吕品田先生将其归结为一种“恒常的主题”及相应的功利性倾向: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避灾,这三种主题的功利性倾向是民间文化观念作用于民间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果。[2](127)鲁锦图案纹样反映了鲁西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情感、价值观念、道德信仰、性格特点等,比如枣花纹寓意早生贵子、芝麻花纹寓意可以像芝麻那样节节高升、水纹象征长长久久等纹样寓意,作为女儿婚嫁时的陪送嫁妆中必须有紫色花被,紫与子谐音,以期可以子嗣满堂的习俗沿袭……这些图案纹样及色彩的吉祥寓意无不承载着鲁西南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的寄托,是其民俗文化的形象体现。

三、鲁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标准化、传媒大众化的到来,与之相应,民艺的生存与发展则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在此背景下,我们国家需要构建合理科学的民艺保护体系。1995年12月,中国鲁锦艺术博物馆在鄄城成立,并成立鄄城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注册品牌“精一坊”。在此次田野调查中,据鲁锦艺术博物馆长路维民介绍,扩建后的鲁锦艺术博物馆将在两个月后对外开放,展厅内还会增设植棉的一些农具、传承人现场演绎等展示内容。1996年12月,中国鲁锦艺术博物馆组织鲁锦产品参加“山东省工艺美术品博览会”,夺得金奖。1998年9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鲁锦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送展的产品被抢购一空。2004年5月,鲁锦在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金博士杯”全国乡村青年工艺美术品设计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05年,鲁锦参加法国“中国文化年”展览活动,受到外国友人的追捧。[3](22)鲁锦确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鲁锦企业的相继成立等等,这些都表明对鲁锦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但据笔者调查发现,鲁锦在民众中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织造者文化程度都不高,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织造工艺,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年事已高,该技艺已面临无人传承的境况。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他们认为出去打工挣钱买成品“洋布”更划算;留在村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及留在家里的小孩,由于家里没有年轻劳动力,种植棉花的村民也已经很少了。

(2)现时代,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也已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已经意识不到这一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及鲁锦的实用价值了。虽然农村女孩婚嫁时以“几铺几盖”作陪送嫁妆的风俗还继续保留着,但是已经不全是纯手工织造的鲁锦被子了,好多都是“洋布”被面。

(3)即使现在鲁西南地区的一些农村还有少数织布的,也已省去了许多诸如纺线、染线等工序,直接买成品经线织布,伴随而来的是织布机数量的减少(即使保留也多已废置),传统图案纹样的消逝,并且由成品经线织出来的布已失去传统的优质特色。一些诸如“乞巧节拜七姐讨巧”“禁忌七月拆被”等约定俗称的观念也已被摒弃。

(4)笔者在鄄城走访的鲁锦工艺品公司中了解到,如今批量生产的鲁锦产品并没经过专职设计师来进行图案设计,设计人员也并不了解整个工艺流程。一般以代销或加盟的销售方式,购买者也主要是当地人或慕名而来的人。虽然鲁锦在一些展览中备受关注,但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鲁锦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将鲁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契合现代大众审美,切实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当下我们噬待解决的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向我们证明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着的。而民艺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既有人们低层次的需求也有高层次的需求,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面孔,使民众的生活不断充实和改善。鲁锦以其纯棉质地、纯手工织造、民族图案纹样及吉祥民俗文化寓意等优势,不仅满足民众的生存和生活层次需求,更满足当下倡导“绿色环保、返璞归真”的心理层次需要。因此,在民族文化生态语境下,顺应保持鲁锦传统工艺特色得以传承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其创新发展,使其相适于时代,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要,以期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走的更远。

民艺的传承与保护,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其与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的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非物质文化)它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于‘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而确保其‘活态性’,最核心的就是传承人……”[4](10)因此,我们可以从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鲁锦技艺及色彩图案的创新、政府机制的创新、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等多方面为鲁锦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使鲁锦不仅限于传统单一的家居实用品或发展为单纯的工艺品,而应结合时代特征,融入新的审美判断,进行涵盖各生活领域的新产品研发,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并结合市场营销策略加大宣传力度等等。还可通过建立乡土文化博物馆(鲁锦艺术博物馆的扩建就是最好的例证)进行鲁锦艺术品的静态展览及动态参与(如织造技艺体验室、学习成果展示室等),培养儿童亲身接触传统艺能的机会;加强对鲁锦织造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和文本的出版,开展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措施,使鲁锦在未来发展的路可以越走越宽。

注释:

①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在菏泽市鄄城县做调查时拍摄。

参考文献:

[1]路维民.汉民族民间手工纺织极品——鲁锦[J].中华手工,2005(3)

[2]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3]宋法强.鲁锦的传承及其工艺优化研究[D].青岛大学.2010.

[4]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

Fieldwork Report on the Weaving Technique of Lu Brocade

ZHANG Yan-fen

(College of Art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As a unique folk weaving art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Lu Brocad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its complexity of the process, rustic practicality, colorful aesthetic and implied auspicious folk meaning. However,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change of various people’s lifestyles and val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made Lu Brocade gradually lose the soil of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and faced severe challenges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scue. With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eaving techniques of Lu Brocade was listed 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2008. 

Key words:   Lu Brocade; Weaving tech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Heritage

日期:2015-05-10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