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隽瑾:内蒙古和林格尔武家泥塑田野调查报告

内蒙古和林格尔武家泥塑田野调查报告

黄隽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武家泥塑从清乾隆初年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却因种种原因近乎失传。直到近几年,经过武家泥塑的第七代传人武文胜师傅的不断努力,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一民间艺术。由于政府的重视,武家泥塑于2009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关键词:内蒙古;武家泥塑;民间艺术;工艺流程

武家泥塑出自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这是一个拥有300多户人口的小村庄。村里包括武家在内的几大家族,其中武家最为出名。武家的祖先于清乾隆初年走西口来到此地从事农耕以及手艺活。由于当时物质条件匮乏,在农闲时节武家人的手艺活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因此被世代传承下来。武家泥塑的产生基于当时半农半牧的社会基础上,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无论从内容、题材形式上都根基于浓厚的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了对此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承、变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对武家泥塑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了很多关于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宝贵的资料。

一、武家泥塑的历史渊源>

(一)走西口传来的民间艺术

走西口是清朝以及民国年间陕西、山西等地的大批民众经长城西段张家口、独石口、杀虎口等关口出关,徙居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地区,从事农耕与商业经营等活动的移民运动[1](92)>。武家也正是“走西口”由山西忻州来到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厂圪洞村,就在此定居生活,从此枝繁叶茂,成为当地一个大家族。西厂圪洞村位于杀虎口至包头的交通要道上,是当时商贾云集的交通重镇,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在当地都有分号。

武家世代都是手艺人,武家的先人带着四个儿子来到此地,四个儿子分别从事风水先生、纸匠、画工、泥塑四门手艺活。并在当时形成一条龙服务,如若村中有去世的人,武家的风水先生先为其选好殡葬的地址,然后由武家的纸匠为其准备办丧事用的纸活。村中画炕围画需要画匠、建召庙做神像需要泥塑雕刻菩萨等。所以武家人由山西带来的手艺得以使他们在此地生存和发展,并且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由于人们生活娱乐的需求,在武家的这几门手艺活中,泥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更迎合当时的生活和娱乐方面的需求,武家人除 图1了雕刻召庙中的神像外还发明了一些小孩子玩的动物造型,比如小老虎、小鸡和拨浪鼓等,以及老人用以观赏的戏曲人物,有“桃园三结义”图2 (见图1)、“八洞神仙”、白蛇传(见图2)等诸如此类的泥塑产品。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局限性,并没有很多的娱乐产品,这些泥制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其销量和制造量越来越大,武家的泥塑产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上个世纪30—50年代,武家泥塑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候的产品也最为丰富,已有300多个造型各异的模具。在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武家人便采取流水式作业的制作方式,整个家族的不同家庭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有的负责捣泥,有的负责塑坯、有的负责阴干、有的专门勾眉上彩,整个家族就形成一个分工细致的泥塑手工作坊以完成大批量的泥塑生产。此时的武家泥塑已经达到繁盛时期,整个土默川以至于到大后山都声名大噪。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武家泥塑从繁盛走向了衰败。由于武家的泥塑中以给娘娘庙提供的神像居多,所以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于是武家300多件模具被“破四旧”给砸毁了。当时,武家的先人们偷偷在炉灶底下藏了一些模具,可是等到改革开放,人们再取出这些磨具时,有的已经被严重损坏,只剩下20多个模具传承了下来,保留到现在,成为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武家泥塑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文化大革命”之后,武家泥塑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重新建了娘娘庙,又需要武家人给庙里做雕像和制作童男女。可是此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玩具早已取代了泥塑产品,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断,武家会做泥塑的人却已寥寥无几,近乎失传。直到笔者此次采访的主人公武文胜师傅意识到了武家泥塑历史和传承的重要性,才使武家泥塑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走西口”这一漫长的移民过程中,移民们在移入地又创造或重建了相应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既有别于其祖籍地山、陕家乡,又有别于客居地内蒙古的习俗文化,这种文化对地处农耕与游牧交汇区的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发展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对内蒙古的影响尤为突出[1](92)>。武家泥塑从山西带来的手艺满足了他们生存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蒙古当地的风俗习惯。正如西厂圪洞村的娘娘庙,武家泥塑的繁盛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的召庙文化影响。但是,借助武家泥塑对当地娘娘庙泥塑产品的供应,这里的召庙文化也逐渐的香火旺盛。这种外来文化和当地文化相互影响互相发展正是体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最初的存在形式也许仅仅是一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谋生的手段,然而今天我们再去研究的时候,这种民间艺术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种浸满了文化深蕴的艺术载体,通过它可以感受到某种文化形式的发展和变迁。

(二)召庙文化的兴盛

武家泥塑最辉煌的时期离不开西厂圪洞村的召庙文化,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村里建起了娘娘庙(送子观音庙)、关公庙以及马王庙等20多个召庙。而这些庙里所需要的泥像就由武家制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娘娘庙,我国各地都有娘娘庙,主要供奉送子观音,老百姓们大多为求得子嗣或者保佑孩童平安。武家人除了制造供奉的神像外,还为娘娘庙制作童男童女的小泥塑,摆在台前。这些童男女是武家的主要产品,一直传承至今,并且被赋予的很浓烈的宗教色彩。当地的老百姓相信,只要真心诚意地拜一拜娘娘庙,再求个童男女抱回家,来年一定能生个大胖小子或者漂亮的姑娘。西厂圪洞村的娘娘庙一直香火旺盛,“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毁,上世纪80年代,村里又重新兴建了娘娘庙随后又几次翻新庙宇粉刷泥像。图3

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西厂圪洞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方圆几公里以内的人们便集会于此,参加庙会。庙会除了有各种商品的供应以外还有戏班子专门来唱戏,如有求子的人们便可以此时去娘娘庙祭拜送子观音,求个童男女(见图3)回家,如果第二年真的喜得贵子,还要把求得的童男女送回庙里用以还愿。当地的人们都非常信奉这种风俗,口口相传,以至于很多人都会为求子慕名赶来。由此可见,武家泥塑这一种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是基于民间风俗的基础之上的。武家泥塑从山西来到内蒙古,如果想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发展壮大仅仅依靠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而武家泥塑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寄予这种产品一种形而上的光环。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魔力所在,看似粗糙的小泥娃娃却被人们赋予了精神寄托,它的这种近乎天然的粗糙和明显的手工艺的痕迹演变成一种工业产品无法比拟的亲和力,进而成为一种更贴近人们内心夙愿的寄托。

(三)武家泥塑的传承状况

武家泥塑至今已经传承至第八代传人。上世纪30年代,武家已经发展至近300口人的大家族,几乎人人都会做泥塑,但是泥塑的传承在当时是传男不传女,所以女孩子只能帮忙,不能得到泥塑的核心工艺。上世纪60年代,泥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武家依靠着口口相传的方式并没有因此失传。此次采访的武文胜师傅是武家泥塑第七代的唯一传承人,今年45岁的武文胜(见图4)患有先天性下脊柱裂而导致他双腿残疾,又因当时家境贫寒,同龄的孩子都走进学堂时,他只好跟随大爷在家中学手艺,从此走上了做泥塑的这条道路。武文胜的大爷武艺刚的泥塑手艺十分精湛,从12岁时就开始接触泥塑,当时的泥塑很受欢迎,图4年幼的武艺刚跟着父亲武三良走街串巷通过做泥塑卖泥塑为生,一村村走下来便可换得两袋子现大洋,生意非常乐观。但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47岁武三良患风寒不幸病逝,武三良的兄弟也先后去世,武家泥塑逐渐走向了衰败。于是泥塑的手艺就由第六代传承人武艺刚接了下来。逐渐地,武艺刚不仅可以用祖传的泥塑胚制作小的泥人,还为召庙雕塑神像,直到现在西厂圪洞村的娘娘庙里面的神像都是武艺刚师傅雕塑的。

武家泥塑传承人列表

如今,为了武家泥塑的传承,武文胜师傅已经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不传外人的规矩,现在他收了一个外姓的徒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武家泥塑这项民间艺术的实用价值已经渐渐的削弱,它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对文化和习俗记录的一个载体。传承方式的改进可以更好地让一种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意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质上是对特定的历史阶段文化的记录和传承。但是不能忽略了产生此种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定场合,这就是各方部门要想方设法保护的意义所在,因为历史背景变了,文化意蕴也就随之改变了,通过人们的努力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铭记和了解一种文化现象或者基于当时生活背景下的特殊技艺。

二、武家泥塑的工艺流程>

(一)制作材料

说到制作材料,泥塑的主要材料当然是泥土。土质必须细腻,不能带有一点沙粒,当地人叫做胶泥,红胶泥、黑胶泥均可。由于西厂圪洞村地势低洼,一到雨季,泥土就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因此盛产质地细腻的粘土,当地人称之为娃娃土。每年春天,武家人都要在下雨后积了雨的泥坑里面挖出沉淀在底层的粘土备用。如果有废旧的泥人,也会被存放在一起后加上水,等它软化后还能循环利用。

要制成一个优秀的泥塑作品,不仅对泥质有一定的要求,对其韧性的把握也很重要。武家人经过长期的探索,研制出了在取出的泥土中融入麻纸纸浆以增加其韧性的方法。武文胜师傅说,武家的先人们之所以选择原生的麻纸纸浆,是因为过去的麻里面包括了纸浆和麻绳,而这两种成分既可以增加泥的韧度又可以和泥很好地融合。过去,在取好天然的泥土后,要把麻纸提前泡在水中,等待麻纸彻底柔软了以后就用手握成一个个的麻团状,然后根据泥土的多少按比例混入麻团的个数,这里所说的比例没有具体的数值,全都是靠武家人口口相传的经验所得。如果是做普通的小泥人就可以少和一些,但如果是做泥坯,则要多和一些,因为坯子是要重复使用的,对其坚固性有较高的要求。图5随着时代变迁,麻纸纸浆已经很难获得,所以现在大多都是用芦苇毛或者天然不带纤维的纯棉花来替代麻纸纸浆的功能(见图5)。

(二)制作工具

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还需要用到一些其他的辅助工具。比如用来清洗的白水、用来抛光的小刷子、上色时用到的毛笔和各色颜料以及小刀、剪子、直尺、小搓子、擀面杖等(见图6)。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抛光时用到的小刷子,以前武家的师傅们都是用猪鬃制成的。因为猪鬃的刷子软硬适中,既可以起到抛光的作用也不会对泥面本身造成划痕。图6但是现在已经很难搜集到猪鬃了,武家只保存下来了两把猪鬃刷子,为了避免其损坏,平时制作一些小的泥塑产品时只能用牙刷代替了。

(三)制作工序

1.选料

选泥是制作泥塑最关键的第一步,武家泥塑所用的是当地的胶泥。虽然是简单的天然泥土,但是选择的过程确实非常繁复。这也是武家泥塑的核心工艺,是一个泥塑产品的精髓。选泥的要点和技巧都是通过老一辈人口口相传,亲身指教传下来的。武家的先人走西口来到西厂圪洞村并且将泥塑的手工艺技术传承下来,离不开当地随处可见的天然胶泥。每逢下雨过后,在积水的泥洼里面,由于沙泥的密度小会随着雨水被冲走,而胶泥的密度相对较大,都沉淀在泥洼底部。雨停后,选泥者根据经验观察在某片土地上有一片一片鱼鳞状的泥土,就在其下面挖大概10—15厘米就能得到做泥塑所需要的胶泥了。这层泥土既浸到了雨水,有一定的湿度,也不像下层的泥土由于常年积压而导致泥质特别硬。图7经过如此用心选出的泥土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能达到既不粘手,又不容易使成品干裂,并且还没有小的碎沙粒(见图7)。

2.捣泥

选好原材料,这只是泥塑的第一道工序,之后要在选好的泥土里面掺进麻纸纸浆或者芦苇杆内的丝状物(现在多用后者),以增加土的粘性和柔韧度。然后根据经验控制泥和芦苇毛的比例,像和面一样的把泥搅拌均匀,和好的泥要放在平滑的石板上或者地上用铁棒捶打,直到胶泥、芦苇毛和水分被捶打均匀,就可以使用了,这个过程称为捣泥。

3.塑坯

捣好的泥这时便可以开始塑坯了。图8先把泥制成泥皮子(见图8),然后再往模子里涂上食油(为了脱模时能更顺滑)(见图9)。再将泥皮子装在模内,用手将泥皮子往模子的深凹处挤压,以免缺型。挤压好之后,用手先将模具四周的泥坯揪离,然后再用其他工具把模具周围的泥抹平滑,接着封口后反拿坯模,轻轻将泥娃娃倒在平滑的木板上即可。最后再用小刀等工具对脱模后的坯模进行更细致的修正。

4.阴干

经过阴干(不能用太阳暴晒,不然泥塑会有裂缝),夏季两三天左右即可阴干,冬季则需要四五天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泥塑要从内而外的干透,不能用风吹。不然外面的干了里面的没干,里面的膨胀后会把外面的泥胀裂。所以武家泥塑的个头都比较小。如果做庙宇的大型雕塑,就不能用这种用模子阴干的雕刻了,要在泥塑中心立一个支撑的椽,然后外围包上稻草,用泥包住稻草然后等待干了。再用泥在外面雕刻一层,进行刻画和细节处理。目的是让泥易干,不要让里面的泥把外面的胀开。图9

5.粉洗

待坯型阴干后,先用小刷子抛光,刷去泥塑上面的不牢固的泥土。然后再涂上一层清水,用手在坯型上反复涂抹,目的是将坯型上的裂纹抹得更光滑。但是如若粉洗过度,则会把泥塑上面的细节洗掉,所以这道工序既必不可少,也要将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6.上色

上色的第一步是要先在泥塑上涂一层自制的水胶(见图10),水胶是用水和白矾调制而成的,两种成分的比例没有具体的数值,依然是根据经验调均匀至涂在指尖呈现透明状且不滑落即可。这层水胶的作用是为了保护之后涂抹上的图10彩色既不会随着泥上面的浮土脱落,也不会渗入泥土里面导致变色。它起到一个保护泥塑颜色持久不脱落的作用。

接下来是用白色的颜料打底,在过去,都是用河沟里面的白泥直接做颜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基本都用乳胶漆打底,要刷两到三层(见图11)。上好底色后就可以用水粉或者丙烯进行彩绘为小泥人穿衣服了,依照先轻后重的顺序进行彩绘。由于以前物质条件的限制,武家的先人过去都是利用研磨植物而生成的纯天颜料进行彩绘的,所以泥人的衣着配饰的颜色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多以大红、大绿、金黄、天蓝为主。这些颜色的搭配又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虽然如今已经使用现代颜料代替了天然的植物颜料,但是这种近乎于三元色的颜色搭配一直沿用至今。图11

7.勾眉

待服饰画好后,最后就是开眉眼。一个泥人最具艺术性的要算是开眉眼了,这也是彩绘的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如果眉眼开好了,也就是画龙点睛,如果眉眼开不好,那整个泥娃娃也就黯然失色了。

(四)模子的制作

我国民间的泥塑制作工艺包括印模和手捏两种,武家泥塑主要采用印模这一种技法。所以模子的制作才更考验手工艺者的想象力和手艺的熟练程度。

模子制作的前两个步骤,选料和捣泥同前面讲的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捣好泥后,取适量大小的泥块开始进行雕刻,雕刻的造型大多为戏曲里面的人物,把五官和衣褶都要刻得十分精细。雕刻完之后便可以阴干。待泥塑干透,在泥塑上面涂上一层食油,把掺有纸浆或者芦苇毛的泥包在外面一层,用力地按压,以便能把泥塑的细节部位都凸显出来,然后拿布子包住,待阴干后拿刀子从泥塑正反面的中心对称线割开使泥塑一分为二,掏出中间的部分留下外面的一层,一个模子就做好了,一般一个模子可以用好几百年(见图12)。图12

结 语>

武家泥塑完全起源于民间,又在民间得以发展。由一开始的单纯的生活娱乐的泥塑产品到带有宗教色彩的泥塑产品,这一民间手工艺散发出来的民俗和宗教气息为武家泥塑走到现在提供了依托。由此可以推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谋生而产生的手工艺产品,如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能传承并且发展,它必定已经偏离了原来谋生手段的轨道,而依附于一种新的载体。比如天津的泥人张,它的传承并不是技巧,而是一种对艺术标准的评判和审查。也就是说,会做泥人并不难, 难在要符合法度, 这靠的是口传心授, 除了下苦功外, 还要有悟性和很深的文化浸润[2](15)>。而惠山泥人,它所依托的是“地域性艺术群体”的传承,不只是一个泥人作坊,而是一个大的生产行当,有系统的结构,相同的行为方式>。而武家泥塑,它并没有我国其他知名的泥塑那样精致的表现技法和现代化的制作工艺,它的传承更多地保留了民间的气息。无论从造型、材料还是制作工艺上,仍然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原来的乡土气息。可以想象,如果利用现代化的加工工艺使得武家泥塑更趋于精致,那么供奉在娘娘庙的时候,会不会削弱了它的宗教色彩从而影响到前去祭拜的人们的心理承受度。

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地的手工艺产品都在蓬勃发展,包括我国的明代家具。而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设计都以手工艺产品为主,当时英国的手工艺产品可以说似乎已经达到美轮美奂的地步,体现出了手工艺者们精湛的技艺和无穷的智慧。但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注定在工业革命以后要面临倒闭,因为工业生产的魅力就是不仅仅可以生产更加细致精美的产品,还可以批量化的生产。这便是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它击退了大部分手工艺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一些民间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科技的脚步延伸的比较缓慢,当地的手工艺产品和民俗习惯得以保存,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的独特文化现象。武家泥塑便是这一现象的产物,它把汉族文化通过走西口这一人口迁徙活动引入蒙古族地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泥塑的造型外观上保存着山西汉文化的特点,选材上又体现了蒙地文化的粗犷豪放。在研究工艺的同时,实质上是对其文化背景的研究。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对产品的追求也更加趋于细节化和美观化。但是,在面对拥有浓厚地域性和历史性的手工艺产品时,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它所承载的民俗、生活或者是宗教的信息。因此,武家泥塑的粗犷蕴含了更丰富的内容,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u family Clay in Helingeer Inner Mongolia>

Huang Jun-jin

(Art Department of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sity,Hohhot 010 010,China )

Abstract>:> Wu family clay has been developed already three hundred years from the Qianlong early years, but almost los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Until recent years, more people are aware of this folk art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Wu Wensheng who is the seventh-generation descendant of the Wu family clay. Government also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is folk art. Wu family clay has been selected for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in 2009.

Key words>: >Wu family clay; folk art; technological process

日期:2012-11-27
阅读:
作者:黄隽瑾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内大艺术学院学报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