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嘉: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功能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功能

景德镇陶瓷学院 詹 嘉

摘 要: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意义,浓缩了科技和艺术,文化和经济,是中国乃至陶瓷文明的典范。景德镇陶瓷工匠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建造坯房、窑房,制造精美的瓷器。考察陶瓷的文化遗存、生产遗址、生活遗物,通过案例比较分析,阐述瓷器是特定地域内的文化创造,揭示能量转换、生态演替和历史进步、经济繁荣的社会意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新的文本、新的视角。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功能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关注人们创造的有形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关注人们精神、技艺和创造无形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精神植被与灵魂根脉。瓷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金木水土火的结晶。景德镇是世界瓷都,浓缩了科技和艺术,文化和经济的文明,景德镇陶瓷工匠,调适自然环境,以获得陶瓷发展永久的物质基础;调适社会环境,以获得陶瓷发展永久的制度基础。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及工艺的特殊性、繁杂性所决定,洋溢着强烈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表现为尊重自然、兴业安帮;凝聚族群、传承技艺。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1.1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CO)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认为民间创作与无形文化遗产同义,形式有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1997年,UNSCO出台《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执行指导宣言》,2001年,评选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认19项隶属不同国家和地区无形文化的价值,从此实物性不再成为衡量文化遗产、设立保护规范的唯一依据[1]。2001年,UNSCO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创造性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证明历史,而且在于延续、创造人类文明:“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产品及其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空间和其他社会及自然结构;这些过程使现存的社区具有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意识,并注重对文化的认定和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保护。”2003年,UNSCO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完善了“文化遗产”的体系架构,将“文化遗产”从静态引申到动态,提倡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1.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条例》,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委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构。2005年,国务院又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成立国家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省、市、县政府设立相应机构。2006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第6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而此前5次公布的总数不过127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精神植被与灵魂根脉。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种种挑战,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不断毁坏与消失的厄运,抢救和保护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2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

2.1时空特征

UNSCO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有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空间和其他社会及自然结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把“文化空间”解释成“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扎根于传统文化或社区历史中,促进各社会集团接触,能够很好地开发技能,提高技术质量,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2]。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有赖于地理条件、空间特性的变迁,景德镇名称的演变,揭示其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

商朝——晋朝叫新平,以军事为中心,主要是自然环境的战略地位;南朝——唐中期叫新昌,以行政为中心,主要是农耕和茶叶加工;唐晚期——北宋叫昌南,以手工业为中心,主要是茶叶加工和陶瓷生产;南宋——清中期,以工商业为中心,主要是陶瓷和茶叶生产贸易[3]。家庭式制陶一般都以农村副业的形式出现;作坊式制瓷,反映了规模的扩大和具体的分工;产业化生产陶瓷,出现了大型窑场和集约化方式。陶瓷产业化出现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市郊或市区,品种较多、形制规范、分工细致、工艺复杂。宋代以前,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控制,驻军镇守,“镇”具有军事意义;宋代以后,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工商业发达地区的控制,派驻机构征税,“镇”具有经济意义。

景德镇以山为城,以水为池,临河筑窑、沿窑成市、集市成镇,街市走向与昌江流向一致,由北向南,纵列式发展,浓缩了古代工业城市的特征。景德镇“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三。凡食货之所需求无不便”[4],成为中国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标志和时代特征。

2.2制度特征

制度是组织人们生产、生活的保障形式,如法律制度、分配制度行帮制度等,其功能具有整合生产、销售、消费的调控力,如工艺制度、行帮制度等。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制度和自然生态作用的结果,陶瓷生产分工技艺成熟,合作规章完善,出现了许多行业,以生产制度、伦理制度为核心,规范了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景德镇陶瓷生产按产业性质分官窑、民窑,按行业性质分原料加工、成型作坊、烧制窑炉、包装运输、销售瓷行等类型。

景德镇御窑的规制体现了王权,反映王室制度文化;民窑规制体现了社会经济,反映乡帮宗族制度文化[5]。民窑不仅工艺技术,而且生产规模、产品数量也远远超过官窑,从生产规模、专业分工、雇用关系来看,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景德镇形成“官民竞市”、“官民争荣”的局面,官窑烧造朝廷及其对国内外赐赏和交换的瓷器,并派遣督陶官,后又实行官搭民烧的制度,“钦限”御器也在民窑烧造,官窑、民窑分工协作使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力水平。景德镇御窑依托珠山山势,按照皇家规制而建,是经典的官办工场建筑,分管理和生产两部分。

陶瓷生产的制度很多,典型的如宾主制。圆器、琢器主不得单方面更换坯刀店,坯刀店却可以更换主顾,生意忙可转卖宾主。模利店可以转变顾主,而顾主不改招牌则永远不能到别家修模。这种世袭的宾主制,叫“发枝生根”,匣钵厂、瓷器行、汇色、把庄、茭草、打络子都有这种行规。茭草工以“凳”为单位,计算工作量和工钱,凡偷盗瓷器要受“解围裙”惩罚,被逐出景德镇。收徒制度严格,四年一届,并固定全行业149.5个“脚”(即名额),没有“脚”不能收徒。打络与瓷商关系确定后,别人不得侵犯,父亲死了,儿子“顶替”。

2.3帮会特征

社会群体、政治形式、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形态,人文地理学形容为抽象的“氛围”[6]。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看,通常在地缘、亲缘、血缘的范围内延续、传播,通过个人、家族传承。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完善、传承过程中,吸收和积累人们的才智、经验、技艺。景德镇人口流动与行帮兴起、市镇化发展血肉相联,因为人口流动本身的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地域关系带有强烈手工业色彩。

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帮会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鼎盛于清乾隆年间,多数是同业、同行组织,制瓷业由于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加上宗族、乡土关系,行业特色鲜明,帮会主要由瓷行和瓷商组成,按地域分“帮”,按职业分“行”,二者关系密切。陶瓷帮会与政权融合,帮规与国法相对应,具有控制、约束、调解功能。帮会根据政治、经济、血缘三重标准,成员具有等级身分,强调伦常秩序,富有慈善性,在生产中的通力合作,生活中的互助扶持,提高了陶瓷生产技术,帮会形成了一种特殊区域的宗族文化。

专业化反映手工业制度进步,景德镇陶瓷专业化生产,主要是园器和琢器,其次是镶器和瓷雕:圆器专指在辘轳车上制作的盘、碗等圆形品种,以杖拨车,轮转成型,效率较高,厚薄均匀,主要是都昌帮;琢器即琢磨之意,拉坯和模印镶嵌,包括缸、瓶、坛、罐、壶、盅等品种,主要是抚州帮;镶器专指方型坯块镶接成的缸瓶等,不用辘轳车拉坯,主要是都昌、浮梁、抚州帮;瓷雕依其操作方法,可分圆雕、捏雕、浮雕、镂雕等,主要是都昌、南昌、新建、抚州帮。除上述主业外,还出现了许多辅助业,如包装、竹篾、刀具、模具、毛笔等。茭草业主要是吉安、南昌、新建帮;篾业主要是都昌、乐平、万年帮;坯刀店主要是高安帮;看色主要是新建、南昌帮。

2.4工艺特征

景德镇陶瓷发展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原则。不同地方原料不尽相同,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与之相适应的成型工艺、制陶技术、造型装饰不断演变。有的原料杂质较多,制品灰暗;有的原料杂质较少,制品洁白。胎质灰暗适合于刻、划和化妆土装饰方法;胎质洁白适合于施釉和彩绘装饰。宋代以后,景德镇瓷工特别注重坯胎的加工,分工越来越细,“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为的是“一其手而不分其心”,“以成其画一之功”[7]。陶瓷作坊“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秧然规制,各不相紊”[8]。

不同生产环节形成了不同工种,人人都有专门分工。工种主要有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印坯:印模的外型是按坯体内弧线旋削,将晾至半干的坯覆放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在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技术要求很高;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施釉:将坯浸入釉盆里,当口沿与釉面平齐时立即提出,或将釉浆注入坯内晃动,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然后迅速倒掉过剩的釉浆。每道工序又可细分,如装饰可分釉下与釉上两种。釉下装饰还可细分为青花、釉里红、五彩等;青花装饰又有描图、锥图、过稿、勾线、分水等;釉上彩是瓷器釉面上艺术加工,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绘画分动物、花卉、人物、山水等。

2.5生态特征

景德镇陶瓷工匠尊重自然规律,强调“天人合一”的关系,不断地完善生态调节机制,使植被的荣枯、河流的涨落,矿物的生成和风化为瓷所用,造福于人类,实现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一致。景德镇生态文明决定陶瓷生产方式,渗透人的意识,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体现了制瓷工艺的科技文明、生态文明[9]。

人们开采瓷石釉果,以薪柴附石焚烧,矿石受热膨胀崩裂,然后再凿取。人们把开采加工连成一体,利用山岭的坡度和溪水的冲力,将瓷石釉果运下山来,把高岭土倒在沟里,用水沟或竹枧连接水源,淘洗冲刷高岭土,利用水的冲击力,将溶化的泥浆冲入窖中。根据山区多陡滩急流,沿涧两岸分别装置缭车、下脚龙、鼓儿三种碓,夜以继日舂碎矿石,响声震遍山川。粉状瓷石釉果经过淘洗、沉淀、除渣、化稠去水,制成砖状的不(读音:dun),运到作坊。陶瓷作坊内设置晒架塘和泥料淘洗,一年四季都有充分的日照时间。晒架塘在内院与坡阶的临近地段挖设,由晒坯架与水塘两部分组成,与坡阶平行呈长方形,晒坯架与水塘同设一地,减少占地面积,水塘以天然水为源,供淘洗原料之用。在晒坯架下靠近水塘处放置淘泥桶与搁泥桶,便于陶工就塘取水,坯泥滤出的水又返回塘内,形成了循环利用。洗涤工具留下的泥料在塘中沉淀,定期取出加工另作他用。塘内水气蒸发随温度而变化,夏季水蒸气对坯体的干燥起到了调节作用,也降低作业区的气温。

景德镇瓷窑建筑因地制宜,从窑炉结构改进到烧成技术提高,典型的如龙窑。烧制是陶瓷最重要的工艺,关键是窑炉的结构,景德镇龙窑依托山坡建造,与地平线构成7—23°角,一般窑长为10—30m,窑室高度为1.8m。前端低为窑头、火膛,后端高为窑尾。因窑身呈长条形倾斜砌筑,宛如一条火龙故叫龙窑。龙窑的窑背或两侧每隔1m左右开一对投柴孔,陶瓷放置在窑床上,窑工将燃料投入坯垛之间的火道燃烧,自下而上逐排焙烧,形成移动的火焰。因为倾斜的窑身起到了烟囱的作用,窑炉依靠坡度大小控制抽力及火焰温度和气氛,并使火焰流向与窑身平行[10]。

2.6活态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物质的因素、物质的载体,但其价值并非主要通过物质形态体现出来,而是借助于人们行动才得以展示出来,其生产的环境严谨而科学,赋予了活态流变的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工艺技能的操作者,是其“活态”文化创造的主体,最具有能动性。

景德镇陶瓷作坊由正间、廒间、泥房构成,正间为操作处,坐北朝南;廒间为原料仓库,坐南朝北;泥房坐东朝西,与廒间相接。中部为矩形庭院,各“间”向它敞开,便于从廒间取出原料到内院淘洗,把精泥送入泥房,在正间凉晒坯胎等。以坡阶为界,作坊被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包括廒间、泥房和内院,属原料精制和干燥区。北区为正间,属成形制作区。工艺流程衔接成流水作业线,成为综合性生产体。使揉泥、做坯、印坯、利坯、施釉、挖坯、刻花等工序间距缩至最短,形成南来北往、东成西就之便,降低劳动强度、缩短运输距离、提高工效。

正间各工种坯体传递量较大,即可满足坯体转换传递,又可通风晾晒,弥补雨天干燥的不足,也便于坯体在湿态下作业。鉴于光线自东而来,工匠多用右手操持工具的习惯,为顺光工匠故多数坐西面东操作。正间檐下贯通东西门的走廊,是作坊的主要过道。由于坡阶高出地面,相应地缩短了檐架与地面的距离,工匠操作无须移步,晒收十分便利,取得了距离最短、速度最快、强度最低的效果。廒间较低,靠近作坊东门,方便原料进出,减少搬运距离。泥房位于正间西端向南延伸至墙的地方,低于地面30-40mm,连接正间揉泥、作坯的工位。最短距离地将泥料传给揉泥工和做坯工,减轻劳动强度,也避免西晒,控制夏季泥料蒸发的速度。

3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

研究其的空间格局,选取能够将生物、非生物和人类过程相关联的最佳尺度[10],必须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空间相关是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它柴薪景观、坯房景观、窑房景观组成,并在空间上形成森林——矿物——坯坊——窑房的垂直分布格局。自然因为人类而具有价值,人类因为自然而具备活力,因此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陶瓷文明的典范,具有古老性、独特性、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

5.1系统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其时代背景、政治秩序、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习俗风尚具有时空特色,其独创的地方体系功能完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地域独特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作为物质因素决定了其存在或消亡。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丘陵山坡,以水、柴薪、高岭土、釉果的流动为主,从森林、矿石到坯坊、窑房,陶瓷借助河流运输流入销售市场,给人们提供物质器皿和精神器皿,包含了自然与社会的驱动因素,使系统能量和物质流动保持连续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系统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于森林、矿产、河流,森林为陶瓷生产提供燃料、建筑材料、工具材料、包装材料;矿产为陶瓷生产提供石英、长石、高岭土、釉果等,河流不仅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还提供水利和水力资源。形成了系统内独特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维持景德镇陶瓷文化系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烧成是制瓷业最重要的环节,将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不同地方的原料燃料,有时也不同,因此窑炉构造和烧成工艺必须与之适应,正确使用窑炉和气氛烧造。

5.2生态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了自然和社会因素,具有科学实用的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创造力,人们的技术、技能通过特定的场所活态的展示出来,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思维方式,在生态系统层面上,由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而形成的功能特征。景德镇陶瓷生态文化遗产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与工艺技术,物理变化与生态变化的非常协调。景德镇坯坊由正间、廒间和泥房组成,结构及工艺布局紧凑。“人”字形屋顶,利于排水散热。中部为矩形庭院,各“间”向它敞开,便于从廒间取出原料到内院淘洗,把精泥送入泥房,在正间凉晒坯胎。以坡阶为界,作坊被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包括廒间、泥房和内院,用于原料精制和干燥,北区为正间,坐北朝南向,属成型制作区。鉴于坯体成形、整形在泥坯状态中进行,原料淘洗要经滤水、晒泥,坯体流转的每道工序都需干燥,作坊的建筑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干燥条件和宽敞的干燥场地。塘架晒坯,塘内蓄集雨水和余水,净化环境;既可通风、又可避尘;既可采光、又可避雨;既可保暖、又可避寒。

5.3整合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艺术或文化的表达形式,体现了特定行业、工序的技能,其物质成果,行为方式表现了人们的情感、意识。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性了地理、水文、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社会、产业的多样性,陶瓷生产主要分原料、成型、装饰、烧制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赖于利用自然资源,各种工艺、技能、技巧等,凝聚了人们无穷的智慧,生产出各种工具、用具、器皿,形成了不同行业和帮会。景德镇帮会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具有控制、约束、调解功能,把持行业,垄断技术,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了上述元素,形成了合理有序的生产关系。为了生产更加精美的陶瓷,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工匠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规律,改进工艺流程,引发陶瓷文化遗产的演变,创造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品,进化人类的文明。其空间尺度和空间结构的变化是人们对环境的主动适应,陶工在实践中产生的行业技能、专业术语、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包含了人们行为和思想,生产工艺是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的驱动力,窑房和作坊是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识别的主体特征。如从堪舆的角度讲,选择作坊窑房位置符合求吉避凶的观念。

5.4持续功能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生产效率与社会效用一致。首先,槎窑燃料以生蕨类狼萁柴为主,还有小灌木、藤本植物,可一年一割,或一年二割。充分利用地表的瓷土,避免了由雨水及溪流携带流失,或风化。其次,柴薪、矿物、坯坊、窑房在不同高度错落分布,减少了人对环境的破坏,形成生态运输系统。再次,利用河流的水力,装置水碓粉碎矿石,利用河流的水利,运输货物。最后,速生的稻草及竹蔑用来包装,大量的窑柴灰可以作为农业肥料。有效地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减少了瓷器的变形率,强化了瓷器的硬度,增强了瓷器的透明度,是景德镇陶瓷工艺划时代的进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一旦停止就意味着死亡,口传心授,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家族的烙印,传承人的选择取决于和被选择者的亲密关系及保密的认可程度,使技能、技艺、技巧由前辈流传到晚辈。景德镇陶瓷帮会联合宗族势力,形成人力、财力上的优势,使族人乡党势力不断发展,达到排斥异已的目的。他们凭恃雄厚的资本,采取一致行动,挤垮本薄利高的异帮。“金木土陶之工,仅能营宫室,制耒耜,无淫巧奇技侈观听”[12]。“淫巧”指技术革新,许多帮会将工不作淫巧作为族规,竭力禁止。帮会利用血缘关系垄断、封锁传统技术,即“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

参考文献

[1]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南京大学学报[J].2007.3.

[2]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文物世界[J].2006.1.

[3]詹嘉.景德镇陶瓷之路遗产与生态的研究.宣读入选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张玉台院士主编,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

[4]景德镇陶录·卷八.

[5]詹嘉.构建陶瓷文化遗产廊道.景德镇党刊.2003.6.

[6]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7]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8]元·蒋祈.陶记.

[9]詹嘉.江南旅游都市与陶瓷文化.中国陶瓷.2005.3.

[10]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1]陈佑启,杨鹏.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地理.2001.

[12]同治饶州府志卷三.乐平邑志.

日期:2012-07-03
阅读:
作者:詹嘉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本站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