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胜:一堂活着的水陆画

一堂活着的水陆画

呼延胜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观察牛王会活动及水陆画存留使用的真实场景及传承模式,感受到了宗教艺术在乡间庙会中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宗教艺术背后显现出的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认为,民间宗教美术的研究应走出庙宇和书斋,通过对活态的民间宗教艺术品的艺术人类学观察,通向民间艺术活动与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水陆画;牛王会;宗教艺术;艺术人类学观察

分类号:J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9838(2011)04-0036-6

水陆画是佛教举办水陆法会时所用的神像画,内容丰富,是佛教世俗化后所形成的一类宗教图像,元明清时期随水陆法会的流行而兴盛一时。民国以后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学界一般将水陆画作为退出生活的民间宗教艺术品加以研究,多着力于其艺术性和宗教功能的辨析。笔者在以陕北横山县为中心的乡村庙会考察中,注意到一堂卷轴式水陆画在“牛王会”活动中流传使用,随后翻检比对相关图像及相关水陆仪轨文献资料,加以观察牛王会活动中水陆画存留使用的真实场景及传承模式,感受到宗教艺术在乡间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力。

陕北横山牛王会是一个民间庙会,活动于陕西省横山县东南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举办,活动区域涵盖5个乡镇41个自然村,经长期发展形成八大会。该区域处于无定河中游,以无定河为界,北岸属毛乌素沙漠风沙草滩区,地势平缓开阔;南岸属黄土高原区,山大沟深纵横交错。整个区域海拔在1000~1400米,年降水量379毫米,无霜期146天,年平均气温8.6℃,沙尘暴日数约38天。此地历来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耕畜以牛、驴、马、骡为主;盛产皮毛、羊肉。大部分地方交通不方便(见图1)。

横山牛王会活动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又有悠久的历史。牛王会仪式中包含了礼仪、手工艺、雕塑、绘画、阳歌等多种文化形式,综合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形成一种在特定区域的民间文化空间。笔者在对该庙会考察中,注意到一堂卷轴式佛教水陆画在该活动中流传使用,这堂活着的水陆画极为珍稀,观察牛王会活动及水陆画存留使用的真实场景及传承模式,进一步感受到了宗教艺术在乡间庙会中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宗教艺术背后显现出的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

呼延胜图1.图1.牛王会活动区域图

一、水陆法会与水陆画>

水陆法会又称作水陆斋、水陆道场,是佛教中的一种盛大的仪式,举办时间最短有3天,最长的达到一个月,目的是超度亡灵,祈福免灾。水陆法会是佛教世俗化后在中国自创的一种法会,水陆仪文记载由南朝梁武帝创立并首次举行。

《释门正统》卷四:“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帝因志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觅,及祥阿难遇见面燃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三年乃成。遂于润州金山寺修设,帝躬临地席,命僧祐禅师宣文。”>

《佛祖统记》卷三十三:“于夜分时亲捧仪文,悉停灯烛,而白佛曰:‘若此仪文协圣凡,愿拜起灯烛自明,或体式来详,灯暗如故’。言讫一礼,灯烛皆明;再礼,宫殿震动;三礼,天上雨华”。>

宋代以后,水陆法会十分兴盛,特别是在战争以后,朝野常常举行。宋代宗赜在《水陆缘起》中说:“今之供一佛、斋一僧,尚有无限功德,何况普通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所以江淮、两浙、川广、福建水陆佛事,今古盛行。或宝庆平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由是富者独立营办,贫者共财修设。”[1](44)>有的水陆画题记中写出功德主的姓名,或叫管龛信士,他们是绘制水陆画的出资者。

水陆法会在明代起就有南北水陆之分,依据的仪轨和所请的神祇及图像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北水陆所用仪轨叫《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国家图书馆所藏明代版本的仪文出自山西省太原市文水县广报寺>,此地属晋中地区,与陕北榆林佳县一带隔黄河相望,属同一方言文化区。南水陆所用仪轨叫《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仪文》。[2](3)>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前提下,陕北地区的水陆画无疑属于北水陆的范畴,在图像释读、艺术风格分析时应该与《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来对应。

超度亡灵的水陆法会是过去人们在遇到重大灾难时自救和互助的重要形式。水陆法会中供奉的神祇分上、下两堂,上堂供佛、菩萨、天仙等,下堂供护法众神、天龙八部、道教三清四御、三官五岳大帝、二十八宿星官、四值功曹、四方龙神、十殿阎君、往古人伦及受超度的六道四生、一切孤魂冤鬼等众。水陆画内容丰富,几乎包含了儒释道三教的所有神祇,还有部分来自生活中的灾难场景,是佛教全面世俗化后所形成的宗教图像。至今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寺庙中有大量水陆壁画和卷轴画遗存。

水陆画由于是用于水陆法会装饰佛堂的宗教绘画,分为卷轴画和壁画两种形式。壁画绘制于寺庙墙壁,在利用寺庙召开水陆法会时可用;卷轴画绘制在布或绢上,用于在战场、瘟疫村庄、家庭亡事等需要现场召开的追荐法会,张挂在搭建的临时佛堂内,为水陆法会仪式的一部分。卷轴式水陆画一般只在举行水陆法会时张挂,平时卷起存放。

画史中有关水陆画的记载,最早见于约在晚唐僖宗中和年间(882年~885年)成书的《益州名画录》:“府主陈太师于宝历寺置水陆院,请南本画天神地祇,三官五帝,雷公电母、岳渎神仙、自古帝王、蜀中诸庙一百二十余帧。千怪万异,神鬼龙兽、魍魉魑魅,错杂其间,时称大手笔也。”[3](14)>

明清水陆画大多是工笔重彩画法的,勾勒、渲染十分细腻,毫发入微,工稳谨严,即便是衣服上细小的纹样图案都画得十分精细,用色丰富,敷彩浓重,富丽堂皇。同时,水陆画中也有兼工带写,粗笔重彩、水墨淡彩或青绿山水配景等其他画法的作品。由于水陆法会的衰落,建国后水陆画被人们淡忘,一般人都不知道此画的内容和用途,甚至在文博单位调查时遇到水陆画都不知这类画的确切性质,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始有专家开始关注水陆法会和水陆画,近几年逐渐有研究成果发表。

二、恭请水陆画是横山牛王会准备阶段最隆重的仪式>

横山县位于无定河中游,这里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接地带,长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曾于县境内建大夏国,建都统万城。公元10~13世纪时为西夏属地。唐人陈陶有诗:“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和自然灾害对当地造成年馑,引发瘟疫。多灾多难、人畜不安是这一地区打醮、设道场超度亡灵等民间宗教活动盛行的重要原因。

横山牛王会正式会期为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共3天。会前正月初八,值会村全村开始忌口(不食荤腥),工作人员报到,开始做准备工作。有专人制作平安吊、大型纸扎宝塔;制作供品;布置九曲灯场、幡场;搭建戏台;建立会窑大灶;树立三丈六尺高的大塔撑杆。牛王会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搭建敬佛用的临时佛堂,佛堂由钢管作支架,盖上白色帆布搭成,四角扎起蓝色云纹图案,极有蒙古包装饰图案的风格。佛堂很大,超过一般农村庙宇的殿堂,宽6米,进深8米,高5.5米。该佛堂随会流转,每年转一个村,年年都要重新搭建。从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二搭建完毕,佛堂内摆上供桌,正月十二中午举行一个隆重的恭请水陆的仪式,将这堂在“社家”供奉了一年的水陆画请出来张挂于佛堂。

“社家”是牛王会所选取的敬佛之人,每年都会在值会的几个村庄中选出,有时申请“社家”的人多,就抬楼轿问神的旨意来决定一家。每年正月十六牛王会后,新旧“社家”交接。“社家”敬佛以一年为期,职责是在接到神像的一年里,在家里设立佛堂,张挂三官爷画像,供奉道教三官爷的牌位和装入箱中的水陆画以及銮驾仪仗一套。每天三次沐手上香,每天更换供品,不得间断。忌口一年,不食荤腥及辛辣之物。一般来说,当“社家”的都会有一定的具体原因。

2001年正月初十,时值第七会铺坛,笔者专程采访了家住横山县党岔乡杨口则村的“社家”。在村里要找社家非常容易,社家的窑洞脑畔上面插一杆黄颜色的三角旗,上面书一个大字“社”,这杆旗告诫别人这里是佛堂所在地,闲人不得随便出入。马章业是一位76岁的农民,从去年正月十六开始当“社家”,在家祀奉佛祖和牛王菩萨整一年,他说:“我的老伴叫王三女,今年65岁,从五六年前开始得病,榆林的医院诊为癌症,病的下不了床,人都瘦成了干条条,刚好牛王会打到我们会上,我就请求当社家,前年腊月二十三抬楼子将我家确定为社家,去年正月十六将三官爷牌位、銮驾仪仗和水陆画接到家,我在家专心敬佛,照顾老伴,一年来老伴的病就逐渐好转,现在已经可以下地干活了,年前去榆林二院复查,肝腹水已经消了”(见图2)。

呼延胜图2.图2.社家,横山杨口则村农民马章业、王三女夫妇

正月十二中午,在会长和几个抬楼轿的小伙子来到社家的佛堂,烧香祭拜后,告知三官爷今年又要打醮了,佛堂设在山上的平地,请三官爷即刻动身前往。随后将三官爷牌位安放进一顶楼轿,又有两人抬起水陆画的大箱子,一起前往搭好的临时佛堂。三官爷楼轿到达佛堂后,在空的佛堂里转两圈后与会长对话。会长跪问是否允许开始挂画,楼轿前进两步,示意允许开始。会长跪于佛堂门口磕头致谢后楼轿又回到社家,众人这才打开水陆画的木箱,搭起梯子,依照画上的标号按次序张挂,水陆画挂完,佛堂内洒水洁净,此后到佛爷和牛王菩萨到来之前,除会长外,旁人一律不许进入挂好水陆画的佛堂。

正月十三清晨,我随会长和一干人马去“社家”佛堂,要将三官爷请到幡场供奉,銮驾仪仗也一起离开“社家”,“社家”在随后几天与众人一起在牛王会临时佛堂敬佛,正月十六办交接然后转到下一会“社家”供奉。当我们到达马章业家后得知,76岁的老人昨夜在家中佛堂跪了一整夜,表达自己虔敬之意,隔一个时辰上一次香,儿子怕他身体吃不消,要替他跪香,老人坚决不肯,坚持要最后好好送走三官爷。最后儿子陪着父亲跪了一夜。

三、牛王会水陆画的内容反映了超度亡灵、禳灾祛疫的主题>

牛王会的这堂水陆画没有脱离水陆法会的水陆画谱系,共有36轴,佛堂每次张挂32轴,正面墙上是三个佛像,左边是起教大士面然鬼王,右边是阿难尊者。东壁悬挂内容为天仙、二十八宿、天府星君、往古人伦等神祇;西壁为四方龙王,地府判官、阎殿十君、孤魂冤鬼等,图像布置与陕北地区庙宇中水陆壁画的图像位置基本相似,也符合《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的神祇名号。牛王会布置水陆画时,将孤魂鬼王挂在佛像旁的正面墙上,是民间对牛王会主题的一个最好诠释,起教大士面然鬼王在水陆法会中的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佛经中记载他们是水陆法会的起源的倡导者,虽然古代水陆法会图的图像配置中将这一组图像作为引导者置于西壁中部的孤魂冤鬼、六道四生之前,但牛王会中卷轴水陆画的张挂方法强调了面然鬼王在法会中的地位。这种图像的配置方法正反映出牛王会与水陆法会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见图3)。

呼延胜图3.图3.临时佛堂中的水陆画,突出面然鬼王和起醮大士目连高僧的地位

正月十三清早,牛王会的主神老佛爷和牛王菩萨分乘两座楼轿,每座楼轿有四人抬起,从华严寺出发前往主办村,楼轿所过之处,沿途百姓自愿在路边跪拜,烧香烧纸放鞭炮,人们向楼轿磕头,楼轿也快速跑向群众摸顶回礼(见图4)。

呼延胜图4.图4.牛王菩萨楼轿过村时与迎神的百姓互动

牛王菩萨到达値会村后被安放在临时佛堂,佛堂墙上挂满水陆画,神像安放后马上开始上供品,随后三天,牛王菩萨在这里接受礼拜,轮番上贡,念经,唱戏,充分表现了百姓们对牛王菩萨的信仰。牛王会的贡品十分讲究,上贡仪式繁琐,从正月十三开始上贡,三天三堂贡,名为“蒸贡”、“高贡”、“水贡”,每堂贡有一百多碟,分装在48个红色木盘内,由48名男性村民顶在头上,跪成长长的两行,在念经声中依次递入佛堂。会毕后贡品分给主办会的几个村的村民,每人有一份。分食供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村民认为食物来自老佛爷的供桌,具有非凡的法力,能保佑人们一年无灾无难,康建平安。这一心理应该是牛王会能够在无定河畔流传百年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念经和骑马放赦是牛王会的主题,融合了游牧文化的骑马放赦,把写有本会每位村民名字的赦单由村民骑马向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送出,之后由忌口人骑马圈庄,结合转九曲、迎幡、推幡、升大塔等仪式,为的是祭奠“三代亡灵”,超度亡故众生,去除污秽之气,显出了民间宗教的人文关怀,也与佛教水陆法会的施食、放焰口等仪轨有类似之处。在水陆画中有一部分属下界神祇,一般置于佛堂西壁,内容有往古人伦、帝王将相、孝子贤孙、孤魂冤鬼等图像,直观的绘出了各个社会阶层鬼魂的形象,点出牛王会的主题,水陆画与牛王会活动都有追悼往昔年馑、瘟疫中死难人员亡灵、安抚人心之意,又有祈求牲口平安健壮、生产繁衍的禳灾目的。

四、百年牛王会水陆画,宗教艺术在传承中演变>

横山马坊牛王会口头传说起源于宋代。该会一直在用的一口清代铁钟(直径25厘米,高30厘米),外壁铸有三面铭文“胡家石窑习家湾敬赠,牛王会金钟一口,光绪九年四月吉立”。以此判断牛王会活动起始的时间下限,距今也有120余年的历史了(见图5)。

呼延胜图5.图5.牛王会铁钟,三面铭文:“胡家石窑习家湾敬赠,牛王会金钟一口,光绪九年四月吉立”

据民国十八年《陕西横山县志》会社卷记载:“(民间会社)为民间自由结合,以祈祷农岁丰稔为目的,每岁届期恒斋戒清洁,集僧拜忏,必联合多村,轮流铺坛,歌舞喧天,备极繁盛,如牛王会期为上元日……”由此可见,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横山牛王会一直在活动,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后历经战乱、政治运动,虽有短期中断,但劫难一过很快就恢复活动,活跃于周边各村,成为无定河两岸百姓迎春风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牛王会的形成与牲畜在当地人民经济活动中占有位置之重要有关。无定河沿岸地理环境复杂,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区域,明代余子俊所建的古堡仍有很多遗存,说明牛王会与战争灾难和自然灾难有密切关系。牛王会最大的社会价值就是它在重大灾难后服务人们心灵重建和基层社会重构,鼓舞人们挺过难关,迎接未来的平安与美好生活,彰显了人的抗争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民间宗教是最为古老、最有活力和最为普及的中国宗教,它与上层宗教虽有呼应,却更为植根在下层民众生活中,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精神世界。

关于牛王会水陆画的传承,牛王会90岁的老会长刘起成说:“牛王会一直供奉水陆画,我小时候记得原来的水陆画相当精美,是明代的画,到民国年间一次天火烧掉了牛王会所有物品,銮驾、水陆画都被烧。到民国十九年,时任会长的王庆红请榆林民间绘画名手万启运、儿子万德清,为牛王会绘制了布质水陆画全套36幅。这堂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只留了7幅,现在保存在华严寺,‘文化大革命’后我当了会长,恢复牛王会活动,1984年请来榆林画匠宋生财画了现在这堂水陆画,也是36幅,内容与原来一样。”老会长对他所见到的几堂水陆画也有评价:“万画画的虽好也比不上原来的古画,现在这堂是榆林宋画(宋生财)画的,比万画那套差得远。”

可见不仅水陆法会变成了民间的牛王会,水陆画的艺术性也随不断地毁坏和重新绘制水准降低,但它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和民间信仰却会在一个区域长久的保留,不容易改变。

五、结语>

超度亡灵的水陆法会是过去人们在遇到重大灾难时自救和互助的重要形式,对安抚人心和稳定社会有积极的作用,牛王会期间在临时佛堂张挂水陆画,三天会期所念经文以《慈悲梁皇宝忏经》为主,说明在形式和内容上水陆法会和牛王会有许多相似;水陆画和《梁皇宝忏经》为古代水陆法会所用,今天又用于牛王会,都凸显了水陆法会超度亡灵的主题。明清时期,水陆法会活动在陕北民间极为兴盛,但现在已难寻踪迹,古代水陆法会部分内容移植运用于民间庙会,出现在牛王会等庙会活动中,这种传承和演变的形态,对于艺术人类学、民间宗教艺术的研究颇具价值。

通过对横山牛王会活动中水陆画的活态传承情况的调查,使笔者认识到民间宗教美术的研究应走出庙宇,进入乡村百姓生活中寻找活态的民间宗教艺术,在民间宗教艺术与艺术人类学研究视角下去认识研究,才能通向民间艺术活动的本来目的和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惟其如此,才能探究艺术品背后的文化传承脉络,了解当地的灾难史以及灾后心灵慰藉方式,彰显出民间文化和艺术研究的意义。

注释:>

①CBETA电子佛典:续藏经57册,No. 0950,宋遵式述,慧观重编《金园集》卷中,页10,台北:CBE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页。

②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9 册No. 2035,宋,志磬《佛祖统纪》,台北:CBE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页。

③关于《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版本,据戴晓云《佛教水陆画研究》页28-30的考订,共有普林斯顿大学藏本、国家图书馆藏本、北师大藏本、中国人民大学藏本、北京大学藏本、日本私人图书馆藏本、湖南社科藏本等七处。七处均为明代版本,笔者专程前往查阅了国图本和北师大本两处,国图本内容包括仪文上、中、下三卷,杂文两卷,为寺院流传之刻本;北师大藏本有仪文三卷,天地冥阳水陆坛场式一卷,仪文内容与国图本相同。

参考文献:>

[1]李小荣.水陆法会略说[J].法音,2006,(4).

[2]戴晓云.佛教水陆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宋黄修复.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收稿日期:2011-05-12

作者简介:呼延胜(1967-),男,陕西省清涧县人,陕西国画院,助理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彩娜】

A Living Drawing Water and Land Painting

HUYAN-Sheng

(Xi'anAcademy of Fine Arts, Xi'an 710100, ShaanxiProvince)

Abstract: To observe the real scene and the mode of inheritance of Niu-wang-hui and use of land and water paintings scene helps 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feel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us art in the rural temple, and the spiritual needs of ordinary people shown behind religious art. Folk religion art should go out of the temple and the room through the anthropology observation of the living state of folk religious art, to get to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hrough folk art activities.

Key words: land and water paintings; Niu-wang-hui; religious art; anthropology observation of art

日期:2012-02-17
阅读:
作者:呼延胜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