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流变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地域影响下满族剪纸表现手法的传承与发展

流变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白山地域影响下满族剪纸表现手法的传承与发展

王纪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 吉林 通化市 134002)

摘要:满族剪纸传统表现手法有剪、熏、衬、烧、撕,其中剪的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由原来的“插剪”发展出“掏剪” “连接线” “短线”等方法。这些技法的产生源自民间艺人对空间表达的需求,更重要的它是在长白山地域、材料、满族剪纸传统的特定剪技的前提下形成的独特表现手法,也成为今天满族剪纸技艺的识别系统。

关键词:满族剪纸;长白山地域;材料;剪技;表现手法;传承;发展

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838(2010)04 0019 08

长白山区地处我国东北部,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这里植物种类繁多,山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满族人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因这种特殊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满族剪纸便是其中一种。

满族剪纸起源于其所信奉的萨满教,最初以祭祀功能产生,后经不断延续发展并应用于生活习俗及日用品等之中。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剪纸的材料、题材、幅面、表现手法等发生了改变,尤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剪技的变革为核心。

一、满族剪纸面貌的形成

1.满族剪纸的用途

满族剪纸作为纹样具有视觉审美价值,在民间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于地域性生活习俗、礼仪、信仰等方面。

(1)岁时节日,与满族剪纸相关的岁时节日主要有:春节、二月二、五月节。主要是以剪纸的方式装点墙壁和窗户,以求一年的新气象或剪成辟邪之物起到镇宅、祛病的作用。

(2)日常生活。满族剪纸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底样、服饰及儿童玩具中。这种形式多以非纸材形式呈现,材料以皮革、布帛为主。底样剪纸主要有:鞋样、帽样、手套样、衣裤样等,作为模具方便使用;服饰中剪纸应用于围裙、长袍、马褂、鞋子等处,多以镂空剪贴的形式对服饰进行装饰。儿童玩具剪纸的作用是用简便的方式制作玩具,以游戏的形式模仿现实生活。

(3)人生礼仪。主要有婚礼、丧礼等礼仪。满族人在婚房中要挂枕头帘子,上面摆放新娘为自己准备的几十对枕头顶。清明时节,上坟时要在坟头插佛头,佛头也叫“佛托”,用五彩纸剪成串串相连的铜钱形,系于木棒上,象征“摇钱树”。丧礼中焚烧的陪葬品“抬房圈”的剪纸纹样,是由多个拉手小人构成的圆形剪纸,象征来世依然人丁兴旺。

(4)民俗信仰。与满族剪纸相关的民俗信仰有祭祖、招魂。祭祀祖先时,祖宗板上挂着纸刻的挂笺。小孩子整夜啼哭不眠,被认为是孩子的灵魂让鬼魂引走,要剪扣夜星剪纸以扣住夜星便可还魂。

2.满族剪纸的传统纹饰及材料

(1)满族剪纸传统纹饰。满族剪纸所包含的纹饰有人物、动物、植物及抽象纹饰,人物有神和普通人,神包括嬷嬷神(即老太太神,满族信奉的神灵中有160位嬷嬷神)和灶王、招魂小人等。传统满族剪纸人物均为正面站立形象,左右对称,造型比较简单。动物剪纸纹样有龟、蛙、鹿、土龙(蜥蜴)、凤、鸟、猫、鸡、狗等,多为神灵和与人关系密切的家畜。植物剪纸纹样有树、盆花等。树代表萨满树,世界树是宇宙的阶梯;花是自然的象征,花长在盆中就象征家,家最重要的是生存和繁衍,而盆里插花象征阴阳交合、绵延不绝。抽象纹样有:云子卷、城墙字儿、钱纹、剪子等。

(2)满族剪纸的传统材料。满族人在有纸以前使用薄片材料进行剪刻镂空,应用于服饰、生活器皿、岁时、礼仪及信仰。有纸以后,由于纸张硬度、韧性、色彩等优点,很快成为部分薄片材料的替代品。但由于树叶、桦树皮、布帛、皮革、辣椒、苞米窝等材料使用的便利性,很多薄片材料的使用延续至今。

因此,满族剪纸面貌的形成来源于其功能性、表现形式及使用材料三个方面:一是满族剪纸具有表现其价值观的重要功能。满族剪纸纹样的选择来源于其功能性,具有单纯欣赏功能的只有墙画剪纸,通过由上至下分层置放不同的神灵、动物、植物、人物,表现满族人的时空观。另外,满族剪纸表现的内容多以所信仰神灵为主,其次是与人关系密切的动植物。所以,表现农耕时代价值观成为满族剪纸的重要功能;二是单独纹样是满族剪纸传统的表现形式。满族剪纸在习俗中使用从初一的雄鸡、五月初五的葫芦到儿童游戏的玩具,再到大幅的墙画剪纸均为单独纹样的表现形式。这也为满族传统剪纸剪技构成因素之一;三是非纸材料成为满族剪纸技艺形成的基础,树叶、桦树皮、苞米窝、皮革、布帛等作为剪纸材料,树叶、树皮、苞米窝厚薄不均、容易折断;皮革厚不易镂空;布帛剪裁会出现飞边影响造型等。这些问题给剪技带来了局限,满族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有风格特征的剪技。

二、满族剪纸表现手法的传承与发展

1.满族剪纸的传统表现手法

满族剪纸由于材料和习俗中使用的特性,形成了独有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传承下来,有的已经濒临消亡。

(1)熏。熏在很多民族中作为留样子的方法使用,称为熏样。满族也采用这一手法。更重要的是,满族人喜欢黑色,会将熏黑的剪纸直接贴于墙,作为装饰。由于色纸的普及和拷贝底样方法的更新,这一手法如今已渐渐淡出生活。

图1 图2

图1. 73岁的宋春霞老人正在教外孙女剪、贴熏黑的墙画剪纸

图2. 83岁的袁秀琴老人正在熏剪纸

(2)衬。这一手法来源于刺绣,满族人最典型的刺绣是补绣,即:用黑色布或皮阴剪出物象的轮廓,再在物象上进行镂空,后用各种彩色布或皮放于镂空部位下方,起到衬托、靓丽的作用。这种方法后来应用到剪纸中,形成利用各色废弃包装纸衬托黑色剪纸的传统。由于时代崇尚之风的原因且因该法繁琐,所以这一手法在满族已经不再使用,濒临消亡。

图3 图4图5

图3.用补绣的方法制作的满族枕头顶

图4.在剪纸的镂空处衬彩色纸

图5.剪纸反面可见衬托的彩色碎纸张

(3)烧。这一表现手法也来源于刺绣,衣服等处的边角往往绣上纹样,既美观又耐磨。为解决布剪后会飞边的问题,满族人使用香火烧烫的方法处理边缘和中间镂空部位。剪纸由于运用苞米窝、树叶等材料不易折叠进行留空,所以后来将“烧”这一手法运用到剪纸中,解决镂空花纹的问题,逐渐地,“烧” 成为满族剪纸独特的表现手法。由于材料的发展,香火烧表现力的局限性,这一手法也很少使用,濒临消亡。

图6图7

图6.包袱皮角花使用烧烫的方法进行镂空

图7.满族剪纸“梅花鹿”使用香火烧出身上的梅花点

(4)撕。经田野考证,“撕”产生于丧葬习俗,送葬时为便捷通常在墓地为死者撕出人或器物,经燃烧后为死者在阴间使用。这种方式虽留存下来,使用却不普及。在剪纸教育中,“撕”这一满族剪纸传统的表现手法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5)剪。剪是满族剪纸的主要表现手法,由于长白山地域影响使满族剪纸形成了材料和功能特征,带来剪技的个性特征,即阴剪和插剪。

阴剪。前文提到满族剪纸传统表现形式是单独纹样,越是简单的单独纹样,轮廓的形就越重要。另外满族剪纸材料均较厚,不适合内部较多镂空,所以用阴剪外形,内部做简单镂空成为单独纹样的剪技手法。

插剪。插剪是将纸对折,从折口处入剪,沿纹样轮廓剪形,后沿形体镂空后从入剪旁出剪。这一方法可避免由于材料较厚不易掏剪镂空、易变性等问题。插剪非常适合剪纸语言的使用,随着纸张使用的普及,插剪这一技艺得到传承并不断发展。

图8图9

图8.插剪法缝制的补绣纹样

图9.对折后使用插剪法剪布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出,满族剪纸的传统表现手法只有撕和剪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而撕的技艺方法与剪技的思维相同,所以本文只对剪技的传承与发展做详尽论述。

2.满族剪纸传统剪技——心象空间的表达

技艺不会单独发展,它需要依附于表达物象的形式与空间。

(1)以剖面和个性表达空间。单独纹样的满族剪纸造型多选取物象剖面的视觉角度,如人物由正面头、对称下垂的手臂和腿构成,鹿由完整的侧面鹿头、鹿颈、鹿身构成。这些角度的选取与突出物象个性特征相关,同时强化局部特征。如鹿角、鸡尾等。

图10图11

图10.正面站立人物取中间剖面和个性特征表达空间

图11.侧面站立的鹿取中间剖面和鹿角、鹿耳的可识别特征表达空间

(2)表达“内心真实”的空间。满族人对某些现象的表达并不遵循视觉的真实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如满族剪纸中人物均剪正面脸,原因在于人的脸是完整的,当表达侧面脸时,通常会通过粘贴的方法剪出四个面,两个面为脸,两个面为头发,单看两个脸面构成一张正面完整的脸,单看一个脸面一个头发构成一个侧面脸。这种观念是侧脸为正脸的一半,侧脸时一定会看到后脑勺。剪人物衣裤,老人会像平日做衣裤一样裁剪,再按照视觉外观粘起来,而不会直接剪一个外形。当表现人物抱拳时,会将伸开的手臂合拢粘到一起。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表达这些事物的现象并非力求形似,而是为传达内心的真实。

图12 图13

图12.人物玩具剪纸——头和身体的表现手法能够传达内心的真实的空间 图13.抱拳的人物造型

(3)“时空观”的表达。《经说》中记载:“东、西、家、南、北”或“东西、家、南北”这些方位场所,这里的“家”,是人们生活时间的中心,有家室后才能定四方,人们以此为中心来划分东西南北的方位。在满族,墙画剪纸均表现以家为中心的时空观念,上为天,天上有神灵、飞鸟;下为地,地上有家禽、野兽、水生物;中间为家,家可以有三代人来表现,也可以用盆花或家禽来表现。这种以单独纹样组合构成的时空观念源于民间信仰,这些与萨满教的神灵崇尚的观念相关。随着信仰的改变,满族人对时空观念的表达已由关注神转向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

图14图15

图14.以家族为中心的时空观年画剪纸

图15.以盆花作为家象征的时空观年画剪纸

可见满族剪纸传统剪技对空间的表达从单独纹样到组合纹样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实物象,而非现实生活中的视觉空间。而满族剪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审美方式、信仰等不断发生改变,剪技逐渐向表现视象空间转变。第一点和第三点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3.满族剪纸发展中的剪技——视象空间的表达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满族剪纸由发现并不断推广而得到传承。但满族剪纸也逐渐脱离民俗成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幅面增大,材料改为纸张,内容以表现传统民俗生活、故事传说为主。这些改变导致剪技必然产生大的变化。

(1)简单纹样。与传统单独纹样相比产生了表现生活习俗的场景,如担水、拉磨、打柴、捕鱼等,这些场景并不复杂,这样的纹样称为简单纹样。这些简单纹样在剪技的处理方法上有所发展。

图16 图17图18

图16.春耕犁地

图17.打柴归来

图18. 秋收推磨

叠加后突出处理主体部分。简单场景往往存在局部空间叠加问题,如抱拳,手部的处理;骑驴,脚部的处理等。这些叠加部分可以通过掏剪的方式剪出,这种方法往往选择突出主体的部位。

图19图20

图19.掏剪出手部的正面人物

图20.掏剪出脚和蹬的骑马人物

叠加部分向外挪移。简单场景叠加部分的处理,另一种方法是将叠加部分以体为单位向外挪移,如背孩子的母亲,孩子与母亲交叉的手臂和腿很难处理,老人将孩子整体向外挪移,但由于母子相连接,通过人们的固有认识便可以知道纹样内容。

图21图22

图21.将孩子向外挪移表现背孩子的情景

图22.将手臂平移表现侧身行走的老者

(2)复杂纹样。与简单纹样相比复杂纹样是表现大场面或内容繁多的场景。如神话传说、秋收打场等。如今基督教在东北传播很快,很多老年人晚年开始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圣经故事成为剪纸的表现题材。老人剪这类题材多是参考图文并茂的书籍,所以在大纸上处理众多人物、故事情节、表现前后空间,成为满族剪纸技艺新的难题。掌握传统技艺的老人们,在传统剪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产生了以下几种表现方法。以掏剪的方式表达空间。掏剪是在传统的插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插剪是由于材料厚,才从折口处入剪,但突出的是纹样的轮廓。如今使用的是纸张,薄而有韧性,入剪不必受局限,出现了在所需部位直接插入剪刀,掏出物象边缘形,称之为掏剪。这种方式很容易将多个物象组织到一个空间中,形成较大画面。这种空间中的物象是平铺的摆放,不存在遮挡现象。

图23图24

图23.掏剪法创作《满族祭祖》 宋春霞 (已故)

图24.掏剪法创作《山乡新貌》 纪新雪9岁

以线的方式表现和分割空间。掏剪的缺点是物与物之间缺乏连接,减弱了空间的叙事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局部掏剪的基础上产生了单纯的连接线,这些连接线可以起到分割空间和装饰空间的作用。连接线并不代表物象,只起连接作用。连接的位置和方向以不妨碍主体造型、审美习惯和方便悬挂为佳。

图25图26

图25.《回家》 以线的方式连接表达空间 倪友芝73岁

图26. 《端午节插艾蒿》以线的方式连接和分割空间 倪友芝73岁

以短线分割前后空间形成新的平面视图。剪纸是以平面的形式表达空间,要避免空间透视的规律。对人物众多前后叠加的场景,既要表现前后空间,又要避免透视减弱平面性。老人在掏剪的基础上发展出短线镂空分割形体,忽略叠加部分形体的方法,多个镂空整体上形成了新的平面对比关系。这种短线是在围绕物象外形基础上的多个镂空,起到突出造型和分割空间的作用。这一剪技的产生是满族剪纸在处理大幅复杂空间上向前迈进一步,形成了与中原地区大幅剪纸靠物与物搭接、碰撞连接的单一局面。

图27 图28

图27.倪友芝按照《圣经》插图创作的剪纸作品,以短线分割的方法处理前后叠加空间

图28.连环剪纸作品《采参风情》 倪友芝73岁

结 语

熏、衬、烧、撕、剪这些表现手法的产生,来源于满族人世代生息的长白山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环境,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满族剪纸表现手法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我们今天关注的焦点。在这几种表现手法中,只有剪和撕的方法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今天我们研究剪技的发展,是掌握传统技艺的老人在生存方式改变的今天自然传承发展轨迹的记录与总结,而非无端的分析。这种由非纸材到纸材,由小幅到大幅,由单独纹样到简单纹样再到复杂纹样,由阴剪到插剪、掏剪再到连接线和短线分割,形成了满族剪纸技艺传承的轨迹。这一技艺还将继续发展,但无论怎样发展,我们只要从作品中读出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子,才不失民族文化发展流变之根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09AF006)和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满族民间美术传承与流变研究”(项目编号:2007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0-11-14

作者简介:王 纪(1975- ),女,通化师范学院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讲师;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徐英】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anges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nchu paper-cutting performa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angbai Mountain region

WANG Ji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TonghuaTeachers College,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134002)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Manchu paper-cut has the technology of smoked, lining, burning, tearing, among which cut has be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original“plug cut”developed into“dig cut”, “cable”, “short line”. These techniques have developed from the spatial expression of folk artists, more importantly, the uniqu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bai Mountain area, materials, and Manchu traditional paper-cutt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premise of a particular cut formation, and it has become today′s Manchu paper-cut art identification system .

Key words: Manchu paper cutting; Changbai Mountain area; materials; cutting technology;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日期:2011-03-08
阅读:
作者:王纪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