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桂西北彝族服饰考

桂西北彝族服饰考

许 艳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桂西北地区的彝族从云南经贵州迁入,其传统衣饰习惯基本承袭先制。由于当地的彝族人口极少,且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杂居,至清末以后,桂西北的彝族逐渐与云南、贵州彝族传统相背离,并呈现了与同区域的苗、壮及汉族融合的趋势。民族服饰作为彝民族最前沿最敏感的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环境和时代精神面貌的体现。

关键词:桂西北;彝族;服饰;考察

桂西北彝族居住的地域包括百色市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以及田林县,有黑、白彝二种,由于人数较少且长期与周边各民族交错杂居,许多白彝逐渐融入到了周边的壮族、苗族、汉族之中。因此,现在人们常说的“桂西北彝族”多为黑彝,即传统所谓的“彝之贵种”。《隆林彝族》一书认为:桂西北的彝族分两批均从云南迁来,其中一支从“云南的东川、会泽、曲靖,后来迁到贵州盘县、普安、安顺、兴义、兴仁、安龙等地,到隆林的时间大致在隋唐时期”;[1](10)另一支在“明洪武年间,从滇西到滇东南,路经曲靖、罗平、师宗到贵州兴义,渡南盘江进入广西隆林”。[1](10)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情况来看,桂西北彝族也与临近的黔西南各县市、滇东罗平部分地区接近,属同一文化类型。

一、桂西北彝族服饰现状

现桂西北的彝族地区主要流行两种服饰风格。其中一种女装是上衣下裤结构的唐装,头系长巾或方巾包头,上衣朝右开襟,窄袖,衣长及臀部,前系围腰,并习惯在胸前挂灯笼型银链作装饰;下身裤长及脚踝,以舒适为度,服饰颜色以蓝黑色调为主,过去用土布手工缝制而成,现在也可以直接购买机缝产品。此类服饰是当地中老年彝族妇女的节日装束,平时很少穿戴,从款式结构、色彩、装饰习俗上看与周边的高山汉、布依壮以及南盘江北岸的布依族服饰极为相似,很可能是在改土归流以后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与时代特色的衣饰风格。

另一种服饰分男装、女装两种结构类型。女装上衣下裙,头戴长方形“瓦片帽”或者绣花帕子,上面绣以靓丽的图案,并配上珠花、假辫来做装饰。上衣为右衽大襟衣,立领,领上装饰假银片,衣身较窄,长及臀部以上,以显示女性身材的婀娜多姿,前襟、肩背、袖口周边装饰火镰纹、马齿纹、漩涡纹、羊角纹等纹饰,下身五色百褶裙长及地,颜色一般以大红为底色,配以黑、黄、白、绿、蓝等色。男子服饰无论老幼皆由帽子、对襟坎肩和“察尔瓦”三部分组成,常用黑、红、黄、白四色搭配。这类服装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相似,据说是80年代从凉山地区引进并改良而成的。

那么,当地彝族的传统服饰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先后4次深入桂西北彝区拜访了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包括两位近百岁的老人和70多岁的彝族知识分子兼毕摩王文魁先生,并采用访谈法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彝族传统服饰作初步考释,力求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二、清末及以前的桂西北彝族服饰

明清以前,滇东、黔西以及桂西北地区的彝族与今四川凉山彝族服饰习俗大致相同,只是到了改土归流以后,各地彝区人民在统治者与强势文化的双重压迫下服饰习俗渐渐有了细微变化。总体说来,都保持了“男椎髻,女披发,身披牛羊皮,跣足”的着装特征。由于当地的历史文献资料极少,其中关于彝族的记载更甚少。因而,这一时期当地彝族的服饰习俗只能从前述东川、会泽、曲靖、兴义等地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探知一二。

光绪《东川府志》上记载说:“黑玀玀披毡戴笠,壮者青蓝布裹头,短衣长裤,女则衣裙皆长,跣足。营长火目家多用锻帛,……白玀玀,麻衣麻裙。”[2](《户口.附种人》,193)光绪十一年《沾益州志》云:“白玀玀之种二,而男耕女织习尚简朴,衣冠礼仪一如汉人,惟彝语尚未尽改,居山者,男子裹头跣足,以草束腰,女彝耳带铜环,披羊皮,事耕鑿(凿),于诸彝中向化最先,盖其质性原与汉人不相远也。……黑玀玀……衣短青衣,髻向前,以布绕其髻,出入配短刀,性嗜酒……女长裙细褶……蛮娘能在织连钱锦贝,饰花裙百褶”。[3](卷2《风俗》,209-210)

咸丰四年所修《兴义府志》上也记载:“兴义县有苗四种,曰仲家,曰侬家,曰倮儸,曰僰人”,[4](卷41《苗类》,384)“倮儸男子服色青白布,女人辫发用青布缠之首,戴梅花,耳垂大银环,衣长,裙以二十一幅布为之”[4](卷41《苗类》,389)咸丰《安顺府志》说:“倮儸,男子服青白布,女人辫发。用青布缠首。戴梅花。耳垂大银环。衣裙皆长,裙以二十余幅布为之。”[5](卷15《风俗》,14)《皇清职贡图》中贵州威宁“猓玀”安氏土司的服饰描述为:“男青布缠头,短衣大袖,女辫发,亦缠以青布,银花贴额,耳垂大环,拽长裙三十余幅。”[6](卷8,979)另有画像对比,此画像中,男子左耳戴环,穿鞋绑腿;女子青布缠头,耳后有飘带垂至胸前,飘带上有装饰。笔者在隆林彝区考察时,曾采访两位近百岁高龄的老奶奶,她们说:“小的时候听老人讲,以前我们这里的女子有在脑后挂银饰,并有几串银链自然垂下,长至前肩以下。”

民国25年编撰的《册亨县乡土志略》上记载:“白倮儸尚白色,黑倮儸尚青色,但男人所衣与汉人无异,间有着耳环项圈者,此微又有不同耳,妇女服式相沿未改,白黑倮儸妇女穿裙扎边,衣亦喜用镶花缘边”。[7](第九章《风俗》,45)雍正《安南县志》曰:“彝属三种,佥以青白布蒙首不冠,蓄发不薙”。[8](卷1《舆图.风俗》)

上述文献中,对彝族服饰的描述大同小异。此时,彝族妇女尚能自制衣服,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黑彝服饰可用锻帛等高档面料,白彝只能用麻料;黑彝尚黑,白彝尚白。服饰的总特征为:男子椎髻向前,以布缠髻,戴(左)耳环,出入佩刀,女子上衣长,束腰,下穿百褶长裙,赤足(土司及统治者穿鞋),男女皆披毡或羊皮,喜用银装饰身体,如银耳环、银花额贴、银链等。到了清中期以后,白彝已有不同程度的汉化,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衣冠礼仪一如汉人”的情况。

三、“新”“旧”之间:清末民初桂西北彝族服饰

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隆林地区因大量种植鸦片而与外界往来更为频繁,这一时期是“新”“旧”文化不断交织、碰撞的时期,传统服饰作为最敏感的文化要素也自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一)“苗”化之中的彝装

《西隆苗冲纪闻》载:“住于苗冲者,尚有果羅及来子二种人,通常亦被曰为苗子,然除言语之外,他固无以异于汉人也。”[9](36)“苗族虽以服装而异,但苗男之服装,并无差异,即与一般客人,土著,及果羅,来子诸族,亦无二致。其服装多好蓝,白,青,黑诸色,与他族无大差别;盖别色无从购买也。其布多为麻制,不产棉故也;近来也有穿土布及洋缎者矣。其衣右衽,其裤脚宽大至一尺四五寸,亦与大多处地方之汉人无异。”[9](33)又说“巴结保旧名果羅亭,……果羅当与偏苗往来,多已偏苗化”[9](37)又据《岭表纪蛮》载:“镇边西隆之猓人,男子服饰与童子军衣逼肖,唯当胸对襟处,镕锡为花以饰之;裤短及膝,裤脚绣花辫;女子装束类苗人,而腰部裹以树皮,其状尤为特异。”[10](63)

上述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一时期西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状况。其时,在新桂系的强制政策之下,当地彝族男子服饰与周边其他民族已无明显的区别。具体的装束应为:头戴由长约八尺,宽约一尺的黑布包头缠绕于前额,并将头巾尾端交叉成“V”字形,最后留一端三寸左右的布带自然向上,名曰“英雄结”;左耳戴银耳圈;上衣右衽或对襟,窄袖,对襟衣门襟纽扣一般为单数,衣服的左片及下面肚脐两侧各有一口袋;下装穿合身唐装裤;颜色均为黑色。据说,清道光以后,当地“逐渐改赤脚为穿鞋绑腿”,[1](246)男子穿的布鞋分高帮低帮两种,有的上面还绣有精美的花鸟图案。

《广西通志.民俗志》上也记载了当时隆林彝族服饰的特征:“隆林德峨地区的彝族男子穿对襟衣,较短,下穿宽大的唐装裤,衣裤均为黑色。妇女平时穿宽大而长的唐装长裤,多为黑色,也有蓝色、浅蓝色、绿色的,节日的盛装黑底滚蓝边或黑底滚绿边,并于袖口处滚三道边,中间一道长约二寸,其余两道长约五分。老年人的衣服只滚前领和右衣边,背后的领圈不滚。青年妇女和小孩则衣领前后滚成圆形的边。”[11](101-102)当地彝族妇女还吸收了高山汉族“围腰”的服饰结构特点与苗族的银饰纹样,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围腰风格:其形状与现在常见的围腰颇类似,胸前沿边绣有几行三步针、蚂蚁针或是镶布的装饰边,围腰顶部靠近前襟两端各饰两面银牌,并用梅花状银链挂起系于颈端,其中一面银牌用蝴蝶纹装饰。蝴蝶是苗族的图腾,当地彝族长期与苗族相处,而彝族又没有自己的银匠。据此,笔者推测:苗族银匠在给彝族邻居打制银器时,自然而然的依自己的喜好在银牌上装饰了苗族的图腾蝴蝶纹。

(二)传统裙装与舶来汉装

从田野考察的情况来看,清末民初时隆林彝区还并存着三种风格独立的衫裙形式。

第一种是当地彝族盛装百褶裙,彝语称为“he”。据德峨95岁老人黄阿妹与91岁老人王阿湾回忆说:小时候,听老人讲我们这里的女人以前都是穿裙子的,裙摆很宽,上面的褶大而自然,裙长及脚跟,腰部用布条系紧,根据经济状况不同在腰间系一圈银链,并有银铃缀饰,走路时银铃随脚步叮铃作响,富于节奏韵律感。这种裙子比普通的裙子“yingbei”要有档次,颜色上日常穿蓝黑色,婚礼等喜庆活动时还有红、蓝、黄、绿等鲜艳的颜色,如今这种裙子在当地已绝迹。与之搭配的上衣为右衽大襟立领结构,衣领于前襟周围用布条饰两到三圈色带,衣服为双层或三层结构,衣长及臀部以下,外层衣服为7分袖,以露出里层衣袖颜色,中层衣服衣袖长至腕,颜色与外衣不同,内层衣为白色,名为“弯龙”,当地人认为这样更为美观。最后,再戴上镶有银泡的头巾①,就是当时彝家女子最为体面地装束了。

另一种是从汉族地区传入的裙装——“马面裙”。该裙现存两件,藏于隆林县民族博物馆。这两件裙子颜色均为明黄色,用多幅布条拼接镶锟而成,裙面绣有花鸟纹、故事画。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两件裙子都收集自彝族地区,过去曾作为当地彝族女性的盛装礼服。笔者在当地考察的时候也问过多位老人,大部分人都表示这件裙子是当地彝族传统的裙子,并说:“以前在婚礼节庆等场合,有8人或16人,两两服色相同,围坐一桌或是两桌,有红色、绿色、黄色等,但这种裙子不是人人都有的,有时候有人结婚,需要向别人借裙子穿。”但从这两件裙子的结构、色彩及装饰风格来看,与明清时期流行的汉族女子裙装并无二致。众所周知,在等级制度极其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只有帝后服饰才能使用明黄色,民间使用此色最早应在清末民初,而当时隆林彝区大量的鸦片种植与交易为当地上层人士积累了较多的财富。因此笔者认为,该“马面裙”应为清末鸦片贸易时期传入桂西北彝区,并以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当地彝族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

最后一种服饰便是清末民国时期颇为流行的男士礼服——长衫马褂。在今德峨阿稿彝寨保存有一张彝族地主杨廷凤②的照片,照片上,杨廷凤头戴宽沿圆礼帽,身穿对襟小立领上衣马褂,前胸门襟有7颗盘扣③,内穿长衫,长衫下配长裤,与当时汉区流行的礼服一致。据说,这样的服装在隆林彝区流行了很久,有的在长裤的外面只穿一件右衽大襟的长衫衣,腰间用同色布系一根腰带,布料通常为黑色粗布。

清末民初,由于传统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规章制度被打破,民众一方面因袭传统,承继先辈们的生活智慧,另一方面又敢于为本民族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地吸收、调适、融合与发展。鸦片种植与鸦片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当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作为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先进的绫罗绸缎、时髦的服饰风格在当地的上层阶层中流行开来。

四、结语

服饰作为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是该民族展示自身文化、刻印自身历史、传承文化习俗乃至凝聚民族认同的外显文化类型,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桂西北的彝族在这里生活了至少有600年以上的时间,但由于人口极少,周边还杂居者壮、汉、苗、仡佬等族,在不断的交流交往过程中,当地彝族服饰不断地吸收融合了他民族的服饰风格特征。清末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变化,桂西北彝族文化面临着多种文化交相混融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化的变异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服饰作为最前沿最敏感的文化类型,是时代社会环境和精神面貌的体现。

注释:

①现在隆林县民族博物馆还有收藏。

②杨廷凤生于清朝末年,卒于1949年。

③门襟上的纽扣为单数,根据年龄与身长的情况通常设置为5、7、9颗扣。

参考文献:

[1]《隆林彝族》编纂委员会.隆林彝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2]梁晓强校注.东川府志.东川府续志(校注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3](清)陈燕,韩寶深修,荘致和,马文忻等校.沾益州志[M].沾益县文物管理所复印,光绪論十一年重修本.

[4](清)张镆修,邹汉勋,朱逢甲等纂修.兴义府志(一)[M].民国三年贵阳文通书局据刻本铅排本.

[5](清)常恩修,邹汉勋,吴寅邦纂.安顺府志[M].咸丰元年刻本.

[6](清)傅恒等编著.皇清职贡图[M].沈阳:辽沈书社,1991.

[7](民国)罗骏超纂.册亨县乡土志略[M].册亨县档案馆藏铅印本,册亨县政府编印.

[8](清)何天忂修,郭士信等纂.安南县志(雍正九年稿本,据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复制油印本)[M].贵阳:贵州图书馆,1996.

[9](民国)雷雨,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M].广西民政厅秘书处出版,民国八年.

[10](民国)刘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民俗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日期:2014-10-21
阅读:
作者:许艳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