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
——让原生态唱法走进高等教育
田彬华 ,余艺芸
(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绵阳,四川,621010)
内容提要:2006年和2008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在带给人们众多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争论与思考。为了促进民族歌唱事业的发展,应该在高等音乐院校招收原生态唱法的学生,培养既有较为全面的文化知识和较宽的艺术视野、又有很好的原生态民歌演唱能力的全新原生态歌手,以促使我国民族歌唱事业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歌手大赛 原生态唱法 高等音乐教育 招生
一、歌手大赛的启示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盛况空前,作为大赛的一大亮点,首次举办的原生态唱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央视的这一创举,使得众多的电视观众与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及各民族文化有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既是原汁原味、土得掉渣的民间艺术的展演,又是精彩纷呈、美妙绝伦的音乐盛会;既是歌手或婉转清脆、或朴实粗狂的精彩演唱,又是鲜艳多姿、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与民俗的一次集中展示。大赛的热播使得许多人吃惊的发现,原来我们民族的歌唱艺术竟是如此的高超!我们的民歌竟是如此的动听!而在结束不久的2008年央视青歌赛上,原生态歌手们的表现再次让人们赞叹不已。
随着近几年来逐渐升温的原生态唱法热,央视的这一做法既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又起到了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对许多人来说,如此丰富多彩的高水平的民间歌手的演唱真是闻所未闻,民族音乐学家们长期以来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赞美得到了一次集中而有力的证明,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对我国民族民间唱法的概念,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强势媒体的巨大传播效应,在全国上下、音乐圈内圈外掀起了一次对原生态唱法的热烈讨论,人们在充分肯定原生态歌手们美妙的歌声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的疑惑与不解:具有如此高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的民族唱法为何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媒体充分宣传和挖掘?我国数量众多的音乐院校及音乐系科所大量培养的“美声唱法”歌手真就有那么多的听众和知音吗?我们所熟知的金派民族唱法(笔者姑且以此称之)他们的艺术水平就一定比这些民间土生土长的歌手强吗?原生态唱法能否以其丰富多样的唱法与美声、民族、通俗所谓三大唱法并驾齐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建国初的土洋唱法之争到八九十年代美声、民族、通俗的三足鼎立,到如今原生态唱法的异军突起,我们看到任何一种唱法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当时的特定时代背景,离不开一大批杰出歌唱家的积极探索和广大的声乐教师的默默奉献,离不开大大小小各种传播媒体的宣传与推动……总言之,是音乐界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特定的时代及经济文化水平的产物。如今,原生态唱法令人耳目一新,如何将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财富更好的发扬光大,是由它自生自灭,完全保持它的原生状态呢,还是采取更为积极的对策来保护、挖掘?
从音乐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更应该保护它的原生状态,而不应该由所谓的音乐专家来干涉它的发展,更不能有商业化、市场化的操作。如美国人类学家J·麦康纳认为,民族文化的商品化不仅会贬低民族文化在当地居民心目中的价值,也会导致旅游者对“原真性”追求最终走向失败。格林伍德甚至认为,“文化商品化只需要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1]。社会的发展促使原生态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我们的学者们则希望为了能保护原生态音乐文化而保持原生态环境——这也就是有人提出保护原生态音乐文化所存在的矛盾之一[2]。试图让社会维持不变显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原生态音乐也只可能会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绝不可能维持不变,这就为我们提出了重大的现实问题:原生态的唱法、歌手如何来应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如果不想坐以待毙,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传承、促进原生态唱法的进一步发展。
而另一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民族歌唱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将来民族歌唱事业的百花齐放大发展,可能最终也要靠民间歌手们的原生态唱法。著名音乐学家田青在记者问及青歌赛民族唱法评委对刘和钢演唱合乎“规范”的看法时,他说:“我想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要知道“规范”二字在艺术里决不是褒义词。这表明了民族唱法在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和成功之后,已经开始变得僵化,它把“规范”当作最高的追求,这让搞艺术的人觉得很可笑,过于强调“规范”其实是扼杀艺术,艺术讲究的是个性、创造性,艺术就是要与众不同[3]”。我们的“民族唱法”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不断吸收新鲜营养,而原生态唱法则如一股新鲜血液,必将会给民族歌唱事业带了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保护原生态唱法的角度抑或是发展民族声乐角度来说,我们都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保护、发掘、发扬这一民间瑰宝(我们是在对自己本民族的活生生的文化进行着重新思考与定位,要传承、发展,不是狭义上的保护)。但是,纵观以往对民间音乐的支持措施,往往是停留在国家拨款、政府行政命令、专家指导等措施上,如今一些文章中提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动辄就是要政府成立所谓的专门机构、依靠国家大量的拨款来进行所谓的保护,但是这样的措施能有多少效果?背后掺杂了多少利益关系?就如国家扶贫工程一样,只是“输血”是不能够挽救危在旦夕的“老人”的。
二、出路:原生态歌手走进高等音乐教育
近几年的新举措如民歌节、民俗旅游等与经济活动挂钩,虽然好像给了民间音乐重新获得社会功能和发展的机会,但事实上的结果是原本纯洁的民间艺术染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和明显的外来文化影响,发生了众多的异化、“污染”。笔者2007年赴四川平武县白马藏族区考察时对此深有体会,由于所谓民俗旅游导致的商业化操作,当地村民为我们表演的所谓白马民族风情歌舞已完全是被外来文化改造后不伦不类的产物,格林伍德的论点得到了极好的证明——原本纯朴、具有独特风情的白马人民间歌舞已是面目全非!而从广西南宁已举办多届的民歌节来看,更是反映出了商业化对“歌圩”这一民歌原始形态的异化。而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广西、四川等地,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早就有人撰文指出这种商业化倾向带来的巨大的负面效应——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民间音乐“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在笔者看来,靠这样饮鸩止渴的方法来促进民间音乐的发展,无疑是弊大于利。可以这样说,如果靠这样持续下去,那我们的原生态音乐就会变成了“市场态”、“商业态”!
要使得民间音乐有大的发展,不是靠我们的音乐学家的采风活动及撰写的论著,也不是靠我们的商业化、市场化的操作,而是要靠我们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们——要使得流传在民间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最终要靠这些原生态歌手自己,外部的力量只能积极影响、推波助澜,而不能取而代之。而原生态歌手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则必须要有一个现代艺术家所必备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全面的文化素养。但在青歌赛上,我们看到原生态歌手普遍暴露出了较低的文化素质与音乐理论水平、艺术视野——恰恰是他们最为欠缺的这些知识极大的限制了他们在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大量的民间歌手长期泯灭于世的原因所在(民间歌手的三类人中有两类都属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而职业的歌手往往又是被改造、被异化的[4])。非常明显,歌手们这样的文化状况是无法承担起在飞速前进的现代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音乐的重任的。如果还是让他们处于这样一种现代文化上的劣势地位,处于一种类似于博物馆、类似于“动物园”被“猎奇”的处境,再过几十年,我们现有的原生态歌手、乃至整个原生态音乐文化可能将完全消失——或者说是完全的被异化,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任何一个当代民族学家都不会切实感受不到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迅速消失和异化,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难道就只有在西方音乐文化“侵蚀”后残缺不全的“传统音乐”吗?
如今,原生态歌手们的最大隐患就是后继无人。环境的变化促使以人们不想唱、不喜欢唱、不敢唱,直到最后的完全不会唱。采风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演唱演奏原生态音乐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年轻人非常少,问及原因,年轻人都说不会唱,但是他们却能熟练的演唱当下的流行歌曲!这样状况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变迁给人们带来的观念、审美情趣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在强势媒体巨大的冲击之下,原生态音乐的脆弱性和岌岌可危的状态。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高等音乐教育!我们的音乐高等教育应该担负起主要的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责任,培养出既来自于原生态环境、对传统的原生态民间唱法有着非常好的掌握,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现代中西方音乐知识素养、具备现代人素质的新型歌手。为何要如此?
1、歌手文化素质的低下,反映出当地文化教育的落后,落后的教育导致众多歌手不能进入大学深造——事实上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以适当的机遇和条件。作为原生态歌手,他们的音乐潜力不一定比音乐院校的声乐专业高材生差,甚至能为他人所不能为。我们首先应给他们以机会,让他们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有可能从歌手内部产生出真正的大师、学者,做出外人所不能做出的贡献。
2、现代文化的缺失导致原生态歌手的整体地位低下,他们出于一种被研究、被怜悯、被猎奇的地位,没有一种主动的学术、学科的发展意图。更丧失了进一步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当然笔者的观点可能有点偏激,但是严酷的事实就是如此),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却能给歌手一个氛围、一种环境、让他们能够进入一种新的“生态系统”,让他们具备和其他人一样的现代艺术人的文化素养——当然,这一切不能脱离原生态唱法这一中心环节。
3、现实角度:
要让原生态的唱法真正走出“原生态”,超越“原生态”,惟有给原生态民歌歌手们以相应的社会待遇、社会地位。我们需要的不是像阿宝那样极个别民间歌手,而是一大批有影响、有水平的原生态歌手团队。如今社会现实就是原生态歌手面临的众多现实问题,包括用人单位的学历、职称限制、对原生态歌手的偏见等等——没有大学文凭,在如今要找到一份工作谈何容易。而原生态歌手要想长期保留,长期存在,专业化、职业化是必然趋势,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形成培养的系统化、多样化、规范化。
4、深层音乐结构调整
经过百年引入西方音乐,现今我国的音乐状况经历所谓现代化以后的音乐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歧路现象,专业团体、院校以及为西方音乐所占据,音乐舞台则被西方音乐、通俗音乐以及异化的所谓民族音乐所统治,传统的戏曲、说唱等艺术岌岌可危,山河日下;而近年来所冒出的原生态民歌更是处于随时消失的边缘。尽管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积极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国家也一直在采取相关的一些措施,但是却一直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
如果高校能够招收原生态唱法的学生,就如同央视举办原生态唱法的比赛一样,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国家态度,就是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土得掉渣的歌曲和自己身边的“土”唱法,是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民族财富,是和所有的唱法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的艺术,它更能让自己的或者是自己的孩子顺利升入大学深造,将来有更好的发展——这种实实在在的号召力比起各种空洞的说教来更加具有推动力。既然高考早已被人们看作是指挥棒,为何我们不充分的利用它来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服务?
三、具体设想
1、教学内容与师资:
歌唱主课应以学习各民族的民歌为主——必须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歌曲,否则就与普通声乐学生没有差别。课程内容决定了师资应以高水平民间歌唱家、民族音乐学家为主。回溯上世纪初,在我国的新音乐的发轫阶段,以刘天华为代表人物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民族音乐家在高等艺术院校担任教师,他们开拓性的成就为我国二十世纪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现今,作为音乐高等学府,应主动放下架子,请高水平的民间艺人进大学,打破文凭、职称、社会地位的限制,给与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待遇,须知艺术无卑尊、术业各相异。而现有的师资力量在教授时需要改变观念,探索新的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理论则应以学习中国的传统乐理知识为主,兼学习西方的理论知识,其他通识类知识则与其他大学生同一要求——须知这是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常识和能力,也是高等教育所能改变、提升原生态歌手所做的最大努力。
2、教材:现有教材和新编教材相结合。现今音乐高等院校的教材对原生态民歌手们并不是不需要的,他们同样需要了解中国传统的、现今的音乐,西方的音乐及音乐理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各种音乐文化在碰撞、交流中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样,原生态也需要发展,现今原本的生态环境如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等变了,许多原生态音乐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没有发展的原生态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新编教材则可能就需要组织相关的民族音乐学家与民间艺人们共同来完成。
3、招生:面向广大农村、广大少数民族等,应以专业主课成绩为主,针对农村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文化课应相应降低要求。专业科也主要是指原生态的演唱,而不是所谓经过科学方法训练所成的歌唱。
4、培养目标:这些原生态唱法学生的培养目标既可以是各级文艺团体的演员,为民族演唱事业出力;又可以是将来研究民族音乐的行家里手,如研究信天游与花儿的李民雄博士,他来自于民间歌手世家,本人又是民间歌手,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能为他人所不能。
当然,离开了特定的生活环境,离开了特定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传统的流传演变方式,原生态民歌还能否继续实至名归,这就是另外需要论证探讨的。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仅仅停留在“保护”、“拨款”等等措施的层次上,是绝对不能让我们的原生态民歌得到真正的发展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纵观全国高考音乐招生越来越火爆,音乐院系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但愿我们的原生态歌手们能够早日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张俊仁,论民间歌手(下) [J] ,中国音乐 2005/02
2、熊关,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质疑[J],商业时代, 2007/19期
3、金燕, 王珍. 保护还是污损?——原生态进青歌赛引起中国文化界大辩论[J]. 艺术评论 , 2006/08
4、张云平. 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4
5、付晓玲. 原生态民歌的理性思考——有感于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设原生态演唱组[J]. 民族音乐 , 2006/03
6、贾舒颖,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析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J],艺术评论,2006/06
作者:田彬华,男,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教师,音乐学硕士;余艺芸,女,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教师,艺术学硕士。
[1] 转引自:熊关,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质疑[J],商业时代, 2007年19期
[2] 熊关,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质疑[J],商业时代, 2007年19期
[3] 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析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J],艺术评论,2006/06
[4] 张俊仁,论民间歌手(下) [J] ,中国音乐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