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北海道胆振地方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为调查对象,从其“古式舞蹈定时公演”的展演形式、文化内容、音乐形态等方面,介绍、分析了该馆内长期进行的有关日本原住民——阿依努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
摘要:有清一代,敦煌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内地民俗信仰、神庙演剧等被带入敦煌,促进了敦煌民间文化逐渐走向繁盛。由于神庙戏场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清代敦煌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大致有四:第一、时间...
摘要:以往讨论民间小戏,大都以戏曲表演为参照,其实,民间小戏有形成自己独特品质的文化渊源和演进轨迹。根据钟敬文对民间文化空间的再分层理论,通过对流播于明清甘、陕乡村民间小戏的考察,民间小戏主要是“...
文章作者: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说起彝族火把节,便想到凉山,想到布拖,凉山布拖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的美誉。当地人亲切地称本民族年节为“眼睛的节日”、“嘴巴的节日”,在我看来,欢意浓浓的火把节归根结底是“‘人’的节日”、“‘人’的颂歌的节日”。2015年10月在布拖举行的关于彝族火
内容提要: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强调走向“历史的田野”,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的双向贯通,可以直观地感受“历史文献”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性原因之所在,也可以重新审视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下多元化社会语境中的发展、变迁问题。为此,本课题将针对瑶族婚俗仪式音乐展开“历史与田...
内容提要:随着人文社会学科跨界的不断拓展,以及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在中国音乐学界的逐步深入,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研究提供了相当宽广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近些年来的学科研究中涌现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与个案研究成果,丰富与弥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性研究。但是,综观中国少数...
湘、粤、桂过山瑶音乐中的“族性歌腔”(如“纳发调”)鲜明地隐喻出瑶族漂洋过海,被迫迁徙的悲苦生活场景,用哀婉忧郁的下行旋律音调表征了过山瑶逃避历代王朝统治的“艺术”。通过“族性歌腔”构建的系列音乐叙事重拾过山瑶族群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然而,虽然面临被汉化、现代化同化的不利境况
宣纸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手工制作纸,作为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优良载体,宣纸在传承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宣纸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宣纸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宣纸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有关对策。
摘要: 热贡“六月会”,以其独特的人文、民俗与历史等诸文化事项,与多元复杂的原始面貌交织而成的文化现象相融合,成为热贡地区藏族、土...
摘要:江西夏布绣是以绣底夏布命名的刺绣,由民间麻绣发展而来,在2014 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论文通过对江西夏布绣的历史追溯和当地渝州夏布绣坊的走访交流,揭示江西夏布绣的关键技术要点,归纳江西夏布绣的艺术特征。研究表明,在传承与发展中,江西夏布绣以夏布绣底与书画相融合,形成了粗中有细、醇厚典雅的艺术风格。
摘要:陶瓷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瓷窑烧造是核心环节,在景德镇陶瓷生产中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民窑生产出现了新的特征。探究新民窑生产的特征和重要作用,进而折射出现代...
摘要:尚“雅”卑“俗”审美观念贯穿于《长物志》始终,成为文震亨赏鉴一切物品尤其是器物的核心标准。此种器物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对器物材料、形制以及工艺装饰等三个方面的品鉴上。文震亨人文精神的物化与其对所处特定时代之社会风尚的理性批判共同促进了其尚“雅”卑“俗”器物审美观的形成。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湘、桂、滇瑶族婚俗仪式音乐作为考察对象,针对其仪式与音乐的文化隐喻,以及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传统与变迁问题进行思考。笔者认为,瑶族婚俗仪式音乐呈现出鲜明的道教色彩;其次,婚礼中的【朝天子】【大开门】【小开门】等唢呐曲牌是瑶、汉文化互动、交流的产物;第三,地域与...
摘要: 甘肃永靖一带自古就是多民族居住地,而不同民族信仰上的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由此在甘肃永靖傩舞戏的民间叙事表演上也浸染了浓厚、丰富的多元性文化色彩。道教、佛教、西域文化、三国历史等构成永靖傩舞戏民间叙事文化多元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