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一席谈 ——安东尼·西格尔给亨利·金斯伯里①的复函② 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eeger)著 周丽青 译 罗易扉 校译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90024) 摘 要:民族音乐学学科的设立与否一直是学界的争论?设立此学科或许不一定是必须的,但是至少有一点...
论长调与马头琴的同构关系 布林 (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蒙古族的乌曰汀哆与马头琴是游牧文化的双胞胎姊妹艺术。一个是声乐,一个是器乐,两者旋律旋法及其审美本质特征最大差异只在于有无唱词之别。乌曰汀哆与马头琴的诺古拉、塔希拉嘎基本一致;然而,本文主张不能把塔希拉...
从洞经音乐到“纳西古乐” ——丽江洞经音乐的本土化与身份重构 杨杰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摘 要:丽江洞经音乐由原来的“道教音乐”先后嬗变为“文人音乐”“雅乐” “丽江古乐”“纳西古乐”...
摘要:“孛端察儿成了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拉施特的解释是“蓝眼睛”的意思。布里亚特蒙古人直到上世纪后期尚将狼称为“蓝眼睛”,并非由于成年狼的眼色在黑暗中看上去呈蓝色,而是源于未出满月的狼崽眼上蒙着一层灰膜,看上去“蓝汪汪的”。拉施特将“蓝眼红发
摘 要:理性、秩序的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具有美观、实用的功能,同时也衍生了教条、僵化的弊病。这似乎是设计上的一个悖论,即:运用精确的数学计算方法去设计版面,可形成工业生产的标...
摘要:歌德的魏玛古典主义最重要的特质在于倡导人性的尊严,耶拿浪漫派放弃歌德的立场而走向神秘主义,歌德因此将他们的精神看作是不健康的。浪漫派画家龙格与弗里德...
摘要: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简称三少民族。他们长期以狩猎、畜牧为生,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孕育和创造了...
摘要:作为一种古老而瑰丽的工艺品,壮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织锦中的一个代表。结合近期的田野考察,本文将追溯壮锦的历史,对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成为...
摘要:在当今中国,普洱茶是最流行的茶叶之一。本文要探究不同群体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对普洱茶本真性的不同理解。通过展现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本文认为,普洱茶品味上的差别是不同的自我言说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自我言说都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而是纳入了借来的、调适的以及被“再本真化”的多个因素。
前段时间,在哈布拉(印度,西孟加拉)的收藏品展示会上,我注意到了一件在禅爪克土各尔出土的赤土陶器,这件陶器底部稍微弯曲,上面逐渐变细,高10厘米,底部宽5.5厘米,顶部宽2厘米。禅爪克土各尔位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在帕尔加纳(北)的24个行政区内
摘要:在《秘史》《史集》和《元史》保留的感生神话传说中,《秘史》独有的“如同黄狗一般,摇摇摆摆〔飘升〕着出去”中的“黄狗”,果真是黄狗么?蒙古有一种习俗:忌讳直接提到狼的名字。如回避不了,往往以黄狗、天狗等代之。故《秘史》中的“黄狗”指的同样是狼、天狼。阿阑豁阿是感天狼而生孛端察儿。
中文摘要:在伶人家族的生存功能中,因为需要通过“交易”行为获取生存资源,一直面临着竞争性的职业格局。在竞争格局中获胜的核心是伶艺的技术性,它关乎伶人家族获得生存资源的基础条件。伶人家族为了获取生存资源,除了伶业的技术性,交易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基...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2012年第1期) 音乐民族志书写的共时性平台及其“显—隐”历时研究观 ——以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书写为实例 提要:音乐民族志书写以共时性研究为基础平台,以“社会—个体”一维为核心,其中也或隐或显地蕴含着历时性研究的意图和任务。结合文本符号学视角看,云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系统包含“当代共时研...
摘要:“201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术论坛——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于9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在北京及各地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预期的学术效果。经此笔者进一步认识到:在讨论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概念时,首先应该把它置放...
提要:《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大规模地使用内地和港台明星,呈现为一种政治民主以及向心力的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气象,演员的配置过程也不仅属于艺术范畴,而是形成构成一种表演政治的效应,形成了社会表演学的特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