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吴涤:浙江景宁畲族婚俗仪式民歌《借锅歌谣》音乐形态探析

[日期:2015-07-12]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作者:吴涤 [字体: ]

浙江景宁畲族婚俗仪式民歌《借锅歌谣》

音乐形态探析

吴涤

(浙江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畲族民歌是在畲族漫长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演变和成熟的。而在全国各地众多的畲族民歌中,浙江景宁畲族婚俗仪式中的民歌《借锅歌谣》①尤为特别,无论从音列、变化音、调式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畲族民歌对比明显。本文对畲族民歌《借锅歌谣》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和其音乐形态进行梳理剖析,力求对畲族民歌《借锅歌谣》的形成要素以及音乐形态特点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畲族;景宁;畲族民歌;婚俗仪式;借锅;变徵音;三声腔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畲民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贵州等地的山区。1984年地处浙江省丽水市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目前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一、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具特色的民歌从产生之初就与日常生活、劳动民俗、节日庆典和宗教仪式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畲族人民常常以歌为乐、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以歌代哭。但凡婚嫁喜事、劳动生产、谈情说爱、丧葬白事,均以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由于畲族居住环境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生活分布于山区,虽与汉族相互毗邻而居,但交通不变,相对封闭,故不论远近数百年畲族民歌旋律都能够保持基本不变的独特风格,不过这也客观的造成了畲族民歌旋律的单一性。

畲族民歌主要以山歌为主,大都运用传统的五声音阶,少数也有四声歌和三声歌。商调式是畲族民歌的主要调式,徵、角、羽、宫等调式只分别局限于某一地区范围内流行。而在旋律进行上,无论什么调式,绝大部分都是以宫音为中心,先向上方做五度、六度或者七度的大跳,然后迂回下行至调式主音。典型的旋律进行时:商调式、角调式中的大六度1—6、6—1和纯五度1—5、5—1的跳进;徵调式中的小七度3—2、2—3的跳进;羽调式中的小六度3—1、1—3的跳进。这种直上直下的大跳间以迂回级进的旋法,最能体现畲族山歌调的风格特点。

谱例1.②

畲族民歌按照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杂歌和仪式歌三大类,其中仪式歌主要有婚仪歌、祭祖歌和功德歌三种,而畲族婚俗仪式众多的民歌当中,《借锅歌谣》尤其具有畲族民族特色。

二、民歌《借锅歌谣》的产生背景和婚俗渊源

畲族的传统婚俗仪式就是一场畲族民歌的盛会,2008年畲族婚俗仪式被批准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文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景宁县的畲族婚俗榜上有名。畲族婚俗也成为景宁畲族自治县继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之后第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景宁畲族婚俗仪式环节众多,大致分为:拦路(门)、举礼、喝宝塔茶、脱草鞋、借锅③、杀鸡、撬蛙、对歌、对盏、留箸、留风水、行嫁、拜堂、传代、回门等。由于在婚俗仪式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都要有歌相伴。因此在准备迎亲之前,男女双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请到当地最好的民歌手,这些民歌手会代表本方向对方挑战或应战对歌,男方请到的男歌手叫做“行郎”(兼抬轿)和“赤郎”(兼司厨);女方请到的女歌手叫“妗母”“阿姨”或“赤娘”(兼招待)④。这也是男女双方在整个婚俗仪式中最为重视的部分。

在畲族婚俗仪式的众多环节中,“借锅”仪式可谓是最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的精彩部分。这一婚俗仪式在1924年沈作乾的《括苍畲民调查记》浙江丽水畲民婚俗中便有记载:“婚礼极简,届期,新郎着新衣,诣岳亲迎,岳家款以饭,但就席时,席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而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有一物即有一物之歌。其歌甚简,仅三数句而已。新郎唱之,司厨和之,其物即应声而出,谓之‘调新郎’。”[1]可见整个“借锅”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幽默风趣,而仪式中的亮点无疑是“借锅歌谣”中民歌手用谜语歌的形式以歌斗智,以歌讨物,展现了民歌手的智慧,也为畲族婚俗仪式增添了不少乐趣,极具畲族传统特色。

三、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不同于其他畲族民歌的“另类之处”

2012年8月,笔者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搜集整理畲族民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首由畲族雷延振⑤先生记谱的景宁畲族婚俗仪式中的民歌——《借锅歌谣》,谱例如下:

谱例2.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借锅歌谣》无论从变化音处理、音列形态、调式色彩、节奏特点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畲族民歌大不相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偶然发生的,还是人为造成的,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变徵音#4的频繁出现

首先,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中变徵音#4并不是个别出现,而是出现大量的变徵音#4,查阅我国各地的众多畲族民歌中很少会在音级中出现变徵音#4,笔者搜寻了大量资料,只发现在浙江衢州市的部分畲族民歌中相对较多的出现了变徵音#4。

谱例3.⑥

以上畲族民歌《水牛相打》中偶尔有变徵音#4的出现,但是贯穿全曲始终并频繁出现变徵音#4的畲族民歌据笔者查阅是几乎没有的。这种在畲族民歌中变徵音#4大量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1.因口传心授而出现变徵音#4。畲族民歌传承至今的形式和内容也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逐渐丰富,传承的方式随着畲族的迁徙,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如家庭传承、师徒传承、仪式传承、风俗传承、也有以汉字畲语语音记录的手抄歌本传承,并且各个畲族村都会自成民歌传承谱系⑦。以景宁县民歌手为例,畲族在漫长的民歌传承中基本采用口传心授不存谱例的方式,民歌手在代代传唱民歌时难免由于身体不适或者由于年事已高等情况,导致演唱气息不足、音准控制不稳,使民歌在传承过程中旋律不能达到完全准确无误。从而出现变徵音#4的现象,久而久之便这样固定和延续下来,当然类似的现象并不是非常多见2.因丰富现场气氛而出现变徵音#4。由于“借锅”仪式是以谜语歌的形式出现,期间女方会认真听辨,百般挑剔,男方更要急中生智,见招拆招,但由于畲族民歌旋律相对单一,乐句间的变化起伏并不大,演唱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一些听觉疲劳和乏味,因此为增加演唱民歌时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加现场气氛和效果,因此,歌手会主动将清角音4故意升高到变徵音#4,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因畲语语调高低而出现变徵音#4。由于畲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因此歌手更加重视如何将语言更生动的在民歌旋律中得到体现,同时畲族语调的高低也间接的左右和影响着旋律中音准的高低和变化,同时,畲族民歌大量的歌词是要现场即兴编唱的,变徵音#4的出现可能也由于歌手即兴编词的需要而产生的;4.因丰富调式色彩而出现变徵音#4。民歌常用音列、音阶包括两声、三声、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甚至多于七声的“位”的系统,但多依附于强势的“五正声”这个“位系统”的观念;“偏音”中除了能成为新“五正声”之一员的音位(如变徵、变宫、清角)外,其它都只有“调扩展”的作用,一般不能立调。[2]当然有些畲族民歌音级中有升、降、微升、微降的现象,或者尾音有上、下滑音的装饰,也使其民歌调式具有游离的色彩。

(二)独特的“三声腔”民歌旋律进行

景宁畲族民歌的音列常见的是1、3、5、6四个音,偶尔也会有商音2出现,而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整首民歌则只采用了1、#4、7三个音,形成了畲族民歌中少有的三音列形式“三声腔”。三音列是五声音阶的核心,民歌调式音列最初形成的简单形态是三个音的旋律,即所谓的“三声腔”(即以三声音列为歌),指在一首民歌中的乐音只有高低不同的三个音所组合而成的曲调旋律,也称“三音歌”,[3]即以三声音列为基础,既可确立调式。时至今日,我国56个民族中,至少还有25个民族尚存有“三声腔”。如汉族、畲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传统民歌旋律中的核心三声腔的种类如下:大三声【135】(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613】(小三度+大三度);宽(四二)三声【512】(纯四度+大二度);宽(二四)三声【562】(大二度+纯四度);窄(二三)三声【561】(大二度+小三度);窄(三二)三声【612】【123】(小三度+大二度);近三声(大二度+大二度);减三声【61b3】(小三度+小三度)。三声腔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下:单一型三声腔,即用一种单一的大、小、宽、窄、近为旋律;交替型三声腔,两种三声腔相互交替出现,多出现在四声音列的民歌中;混合型三声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三声腔混合出现,多出现在五声、六声音列的民歌中,混合型三声腔必然会偏重某一种三声腔的色彩;转调型三声腔,比较复杂,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转调,第一种是同一种类三声腔转调,第二种是不同种类三声腔转调。[3]

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的旋律进行主要采用了相对协和的#4—7纯四度音程、以及不协和的1—#4增四度和1—7大七度三种旋律音程的跳进方式,而这与传统的畲族民歌旋律1—5五度、1—6六度的音程跳进方式大相径庭。对于1、#4、7这三个音列进行所构成的“三声腔”,是否可以暂且叫做“增三声【1#47】(增四度+纯四度)三声腔”,而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中所出现的独特“三声腔”现象,是否不属于之前四种的组合方式,而是一种新出现的“三声腔”组合方式,当然这还有待需要各位业内同仁进一步斟酌和考究。

(三)畲族特色的说唱音乐节奏

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的节拍相对稳定,带略带自由,主要节奏为×××××××,节奏为连念带唱,带有强烈的说唱性和宣叙性。而在景宁畲族祭祀仪式中所唱的曲调,其中一种为“念诵调”,主要由两三个音构成,有节拍的念诵经卷、经文,如下:

谱例4.

仔细对比《借锅歌谣》(例2)和《造金井》两首畲族民歌,发现第一首前两小节与第二首前四小节的节奏惊人的相同,都为×××××××。这是否暗示着畲族婚俗仪式中的曲调与畲族宗教祭祀仪式中所唱的曲调有内在的联系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浙江省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是畲族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演变和发展而成的。199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中共收录浙江省民歌835首,其中汉族民歌710首,畲族民歌125首、1998年由马骧老师所编写的《畲族民间歌曲集》中浙江畲族民歌共编录110首。而景宁畲族民歌《借锅歌谣》谱例首次出现是在2010年雷延振主编的畲族民歌集《布谷闹春》⑧中,因此都不在前两本歌曲集中,这是个小小的遗憾。但是《借锅歌谣》的出现又是个大大的惊喜,因为这首畲族民歌中蕴含着大量的新鲜元素不同于以往发现的畲族民歌,这些新鲜元素有待于更多关心畲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专家同仁们发掘、传承、整理和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畲族民歌这颗畲族文化的珍珠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注释:

①也有称“借镬歌”或“赤郎歌”

②谱例1、2资料选自《凤凰大音——浙西南畲族活态礼俗音乐艺术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③“借锅”,畲族传统婚俗仪式中的重要部分,意为借女方家炊具办酒席。以前畲族是男方带来厨师,叫“赤郎”,“赤郎”进行“借锅”仪式后自己动手开始烧菜。现在是歌手代“借锅”,请女方厨师帮烧。“借锅”时,“赤郎”来到厨房先叫声“来借锅了啦!”,首先念唱开场白,表示对女方家的客气,接着念唱“借锅”词,第一段是对岳父家环境的赞美,以示讨好女方,第二段是借各种炊具的谜语词,这之间女方会认真听辨,百般挑剔,一是看谜语词编的像不像,二是看借齐了没有,如认为歌词不像或者没有借齐炊具,“赤郎”就要重新唱一遍。炊具借齐后要进行杀鸡,刷锅等程序后,“借锅”仪式才算结束。

④参见《广播歌选》,广播歌选杂志社出版,2012年第7期。

⑤雷延振,1936年出生,畲族,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大张坑村人,自幼爱好畲族民歌,1956年参加教育队伍,先后在东坑、英川、沙湾区中心小学、景宁民族中学等地工作。曾任沙湾中心区小校长等职。1996年退休。退休后仍积极从事畲族语言、文字、民俗、歌曲等方面研究。其中畲族歌曲作品有《历史就是一首歌》《定亲歌》《布谷闹春》《借锅歌谣》《对对歌》《谢恩经》《娘是那边郎这边》《畲家豆腐娘》《惦念綦切“兰考”村》《小小花草吐芬芳》等等。

⑥谱例3、4资料均选自《畲族民间歌曲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⑦同“注释④”。

⑧《布谷闹春》是2010年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民歌编委会编辑的一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畲族民歌集。

参考文献:

[1]马骧.畲族民间歌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第五届钱仁康学术讲坛:沈洽教授“音乐形态学问题”之六综述[DB/OL]中国音乐学网http://musicology.cn/lectures/lectures_3150_2.html,2008.

[3]华东地区汉族民歌三声腔调式[DB/OL]http://www.docin.com/p-398874850.html,2005.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