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卢铭:生活中的企盼——“河南张泥娃娃”解读

[日期:2013-12-30] 来源:  作者:卢铭 [字体: ]

生活中的企盼

——“河南张泥娃娃”解读

卢铭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摘要:黄河三角洲的民间艺术品“河南张泥娃娃”,是发自民众心灵深处,满足着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它以物化的形态方式,诠释了当地农民祈子祈福的美好愿望。“河南张泥娃娃”的彩绘,用笔流畅,线条简练,色调热烈、鲜明,表现的题材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它独到的型制和色彩,不但展现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还缓解了人们精神的紧张,抚慰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寄托情怀的艺术品。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 ;河南张泥娃娃

“河南张泥娃娃”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民间泥塑,当地人俗称“泥娃娃”或“小泥人”,它属于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类别。

“泥娃娃”因出自惠民县河南张村,通常被称为“河南张泥娃娃”。河南张村地处山东省惠民县城西南约15华里的沙河南岸,他们的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有句民谣:“河南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早年间这个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做泥人,农忙时,他们抽空做泥胚,到冬闲春节期间,就涂粉着色,制成成品到集市上出售,外地十余县的客商也来贩卖,几乎传遍鲁北以及运往沦州、天津、济南等地。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泥娃娃现象的出现及发展与当地民众的诉求与精神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当地民众的诉求与期盼,形成了“二月二拴娃娃”这样的民俗现象,并成为当地延续至今重要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这样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抱龙子”,二月二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除了祈求风调雨顺,有好的收获,好的生活,还希望家族添丁,人丁兴旺,因此就有了“栓娃娃”既“求子”的习俗。在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乡火把李村,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当地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要来到这里赶庙会、“栓娃娃”,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不倒翁造型的娃娃,是这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泥娃娃。它上部用纸塑形,下部用泥,底部半球形的土球平衡着重心,经彩绘后成为憨态可掬、逗人喜爱的人物形象,推而不倒,所以当地人称它为“扳不倒子”。 “扳不倒子”造型的对称性和推不倒的特点,体现了这里人们有规律的起居耕作和安宁生活的习俗和状态。憨态可掬、逗人喜爱的人物形象,同时寄托了人们对“生命追求”的强烈愿望。莲花、鱼、桃、石榴、鸡、麒麟送子等形象,取吉祥之意,以希冀生命繁荣、生活更加美好。

几百年来,这一艺术传统能够绵延不断,并且在今天仍在传承,主要是它将人的那种纯真、质朴的情趣与美好的心灵复现了出来,同时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满足人的精神希冀与审美需求,帮助人们实现心灵的抚慰和超度。

一、“泥娃娃”的艺术特色

河南张的泥娃娃,造型整体、夸张,略貌取神,色彩艳丽。“扳不倒子”,主要由一个大的近似圆和一个小的近似圆建构,给人感觉浑圆简练,自成一统。在空间中它独立的挺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即使受到外力干扰,出现摆动,他依然会很快恢复原有的状态。它的纹饰也是以波状线条构成的圆形图案为主,面部的五官适合在圆形的面部中,弯曲的眉和眼,圆形的小嘴儿和眉心点缀的用于装饰的小花,圆形的发髻和围绕发髻的花草等,都依托中心圆塑造。身体部分的纹饰也是以圆为基本构成方式,用吉祥艳丽的纹饰和日常生活中的花卉、蔬果形象绘制,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氛围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祈盼,以及向心与独立的特点。

就地取材,寄托情怀,是民间艺术品制作的特点。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故道,是黄河淤积形成的平原。这里有取之不尽的泥巴,满足了制作泥娃娃材料的需求,成就了河南张泥娃娃的艺术特色。

泥娃娃的制作,先用泥土制胎,晾晒干后,糊上纸,绘画部分刷上大白粉做底,然后彩绘,最后用女孩的头发和彩纸制成发辫,插入泥娃娃的头顶部,一件色彩艳丽精神十足的泥娃娃就做成了。

不经烧制,保留泥土的自然特性,直接制成泥娃娃,是“河南张泥娃娃”区别于其他民间艺术品的特色。人们为此说泥娃娃“土”、“土得掉渣儿”,但是这一特征,体现了它与其他地方民间艺术品的不同,展现着它独到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不同材质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泥土的美,来自于它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泥土是生命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寄托乡情的重要媒介,泥土与家乡及人的乡情紧紧地连在一起,加上它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它所蕴涵的文化意蕴更加丰厚。

河南张的泥娃娃,是由村民手工制作描绘,它的制作状态是自由的、淳朴的,因此它呈现出大胆、古拙、质朴、简洁、生动的形态,尽管它的制作技艺的传承是以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手手相传方式传授,留有程式化造型的浓重痕迹,但是它制作的非功利性、随意性、随机性、意像性和手工制作的特点,使它呈现给我们的艺术面貌,依然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美。千姿百态的“扳不倒子”,面若盛开的花朵,百媚天成,置身其中观赏把玩,犹如欣赏晕晕众生的百面图,使人痴迷,使人陶醉。

河南张泥娃娃的色彩,用色单纯浓艳,富有装饰性,用笔流畅,线条简练,多用大红、挑红、绿、黄、紫等单色或间色,另少加墨、金。先涂带胶的白粉再着色,着色后再用胶水敷罩一遍,增加亮度,以平面化的装饰手法,取得五彩摈纷,协调绚丽的效果。

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独特的色彩使用和搭配经验,总结了许多关于色彩使用及搭配的口诀,像“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和“红配黄,喜煞娘;红配绿,一块玉”等说法,这些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河南张的泥娃娃使用的色彩是当地民间艺人自制的土颜料,大红、挑红、绿、黄、紫的纯度较高,非常艳丽,质地粉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非常醒目。但是它的保存时间不长,在正常的日光照射下,艳丽的色彩两三个月就会逐渐消失,只留下一些痕迹。但是,这已经可以满足人们在特定时间段内精神上的需求和民俗活动的需要,显现了河南张的泥娃娃与用来收藏的艺术品不同的特性,既它是非常纯粹的用于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在使用中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

河南张泥娃娃的艺术语言和描绘的形象极具表现性和夸张性的特点。民间艺人在描绘花草、果蔬图案时,不受现实对象形态的约束,而是依照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有选择的整体的取舍把握,按照心灵感悟的指向,把自然物的形态面貌简化与更改,凸显对象的神态特征,整体生动的塑造形象。艺人创作时,随机应变,形象随艺人的心境通过笔端自然流出,他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随心画”,画面笔笔相生,气韵贯通。 随意自由的造型方法、生动形象的表达、圆满均衡的构图形式、鲜艳热烈的色彩追求,使泥娃娃既保留着传统的古拙而质朴的美,也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观念相吻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二、“泥娃娃”的文化诉求

追求吉庆祥瑞,辟邪去灾,福寿平安,是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作为一种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千年来延续不断,传承至今。

河南张村隶属于惠民县灶户李乡,地处于沙河南岸。河南张村在历史上是一个由外来移民聚集形成的村落。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历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一是明朝洪武和永乐年间,为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因战乱导致的地广人稀的状况,从山西省洪洞县和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大批移民在此此定居生活;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山东西部迁徙来次定居生活的移民;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胜利油田开发,来自鲁西和各大油田参加胜利油田建设的移民。外来移民的迁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移民社会的特点,而明初移民因其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覆盖范围广泛,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及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最大。[1](107)

民间艺术与社会活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的需求及生产活动和生存的需要。黄河三角洲由于历史的原因,呈现突出的移民文化特征,而作为移民希望平稳幸福的生活状态。河南张泥娃娃被赋予了这里的农民美好的愿望和精神诉求,成为这里的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艺术品。

过去,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区长期处于经济落后、贫穷和封闭的状态,这里的人们生活很苦,加上黄河淤沙导致的河水不断改道与洪水侵害,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渴望愈加强烈。这样的处境和心理与期盼,反映在民间艺术创作中,就出现了大量表现求子、祈福、辟邪题材内容的作品,人们将心中的愿望融入到泥娃娃中。

“拴娃娃”是当地农民求子纳祥的一种方式,在二月二这天到火把李庙会上买泥娃娃,以期实现多子多福的愿望。“拴娃娃”这类民间活动,与原始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不同,他不需要特定的仪式,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自发的聚集到集市上来,动力源自每个人内心的期盼和愿望,在非常自然和快乐的状态中选择泥娃娃,完成自己的心愿。

社会动荡匪患猖獗时,人们也把泥娃娃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当地百姓遭受强盗骚扰,民不聊生。后来,有个道士路过此地,告诉村里的人们在二月二这天做成9999个泥娃娃,就会消灾避邪。人们按道士的说法做了,果然,泥娃娃显灵,9999个泥娃娃变成了“天兵天将”,强盗再也不敢来骚扰这里的百姓,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自然环境也催生和造就了“泥娃娃”。 早年间,这个地方贫困落后,每到春天,黄沙漫天,整个世界只有黄色。这时的麦苗还没有返青,树木光秃秃的,农舍是用黄土制成的土坯搭建的,屋顶盖着厚厚的苇草,寒风瑟瑟,风沙不断,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世界是灰灰的土黄色,看不到生命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道新的一年是否风调雨顺,是否能够有好的收成,是否能够温饱,人的心灵和精神需要一种寄托,需要一种抚慰。河南张泥娃娃充满活力的可爱形象,热闹艳丽的色彩,打破灰色环境的沉寂,带给人们一缕亮丽的色彩和希望,缓解人们焦躁的心境,满足他们心中的希冀。

“泥娃娃”在内涵与形态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寄托了人们对“生命追求”的强烈愿望,“乞子”“平安”“福寿”,希冀生命繁荣、生活更加美好。

“河南张泥娃娃”所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戏曲故事,如“梁祝”“牛郎织女” “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有各种形式的娃娃,如“躺躺娃”“坐娃”(坐在莲花上:抱着鱼、桃、石榴等)、“响娃”(带哨音的)、“叭嗒娃”(手一摇叭叭响的)等;有动物,如“老虎”“对狮”“摇猴”“鸣鸡”“金鱼”“青蛙”“秋蝉”等;还有动物和人物在一起的,如“骑马人”“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另外,还有果实类,如“桃”“柿”“杏”等。泥娃娃表面具象的花卉、蔬菜、水果,使泥娃娃的形象与自然物象巧妙融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泥娃娃还有不倒江山之比喻。传说早年间为给皇帝准备贡品,因为穷愁坏了这里的百姓。但是穷归穷,进贡的礼品必须得送。当时的百姓,就用泥巴做了一个很大的“扳不倒子”送给皇帝。因为不是奇珍异宝,只是一块泥土,皇帝看后不以为然,随手一拨想把它弄到一边去。这时“扳不倒子”晃晃悠悠不但没倒,还转了个个儿,“泥娃娃”后面一行醒目的字“大清江山扳不倒”映入皇帝的眼里,皇帝看后龙颜大悦,赏了来送礼的官吏,还给了制作这件礼品的艺人“河南泥人张”的封号。

“不倒”为“顺”。“不倒”为“福”。《左传》上说“福,佑也。”意为神灵保佑,事事顺利,逢凶化吉。大姑娘小媳妇到庙会上“栓娃娃”祈求多子多福,老人和孩子买娃娃,图的是吉利和好玩儿。“多子多福”与“祈求长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和人生观,血脉传承、家族本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父系血缘主导的社会,个人的一切都与家庭、宗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而父系血统的延续最为重要。中国的传统婚姻,本质就是血脉传承,繁衍后代,香火永继。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家业的发达离不开宗族的兴旺。

泥娃娃蕴含了人们祈望的福运、多子、平安的内容,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也使它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生生不息,经久不衰,不断延续。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泥娃娃的发展与当地民众的诉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二月二拴娃娃”成为了这一区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有这样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抱龙子”。二月二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除了祈求风调雨顺,有好的收获,好的生活,还希望家族添丁,人丁兴旺,因此就有了“栓娃娃”既“求子”的习俗。当地还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二月二,龙抬头,逛庙会,买娃娃,回到家,种地啦。按照这里的习俗,逛完庙会,买了泥娃娃,才算过完年,赶庙会、买泥娃娃在这些农民的心里是一件很大的事。

据老艺人介绍,河南张的“泥娃娃”不仅象征着吉祥平安,更重要它是人们祈福、纳祥、求子的一份寄托和祈盼。在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乡火把李村,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火把李庙会成为当地最热闹的地方。火把李村在河南张村西南大约5公里的地方,农历二月二这天,方圆几十里甚至百里以外的人们都来这里赶庙会,他们先到娘娘庙烧香求子,然后在泥娃娃摊上选一个或一对“泥娃娃”,摊主给“泥娃娃”插上系着红绳的小辫,买后高高兴兴地抱回家,以此满足自己的愿望。

庙会是中国民间特有的节日庆典形式,火把李赶庙会拴娃娃的民俗活动,是出于人们祈福求子的实用心理和功利目的,加上它的美和趣味性特点,这种娱乐、实用和功利作用的重合,刺激了河南张泥娃娃的出现和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虽然河南张的泥娃娃,不是礼器,不是祭器,也不是冥器,但他被赋予了祈福求子、幸福平安的内涵,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泥娃娃作为玩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它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是根植于乡间的一种质朴的情怀,这种情怀是当地的人们长久延续这一民间习俗的重要根源,因此二月二赶庙会、拴娃娃的活动经久不衰。

“河南张泥娃娃”的型制,抒发了这里人们的心声,生活就像“扳不到子”,永远不倒,永远和顺。亮丽的色彩,舒缓了人们心情,摆在厅堂蓬荜生辉。栓娃娃抱龙子的内涵,满足了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心愿。这一切使河南张泥娃娃成了这里的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寄托情怀的艺术品。

过去,艰苦的生活,辛勤的劳作,遮挡不住人们追求生命繁荣、辛福生活的愿望、理想,他们用身边廉价的物质材料,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泥娃娃形象,呈现了他们内心理想的神奇世界,表达出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且把护佑平安健康、传宗接代、永继香火的愿望,通过自己的创造,自由发挥到极至,表达到最高,用泥娃娃具体的形象,以最直接明了的物化形态方式,诠释着传统文化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靖莉.明初移民对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渗透影响[J].理论学刊.2006(11).

Expectation in the Life

——Interpretation of "Henan Zhang Clay Doll"

LU Ming

(College of Medical Humanities,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

Abstract: The folk artwork "Henan Zhang Clay Doll"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mes from the soul of the peopl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eople. The way of its materialized form interprets the local farmers' good wishes of son and good fortune. "Henan Zhang Clay Doll" is painted with smooth and simple lines and warm and bright colors. The theme also expresses the desire and pray for a better life from different angles. Its unique shape and color not only demonstrate a unique artistic charm, also ease the people's mental tension, soothe the people's hearts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rtwork to have people's feelings sustenance.

K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Folk arts; Henan Zhang Clay Doll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