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顾春军:再论 “生活就是民俗”

[日期:2013-02-21] 来源:民族艺术2013年第1期  作者:顾春军 [字体: ]

再论 “生活就是民俗”

顾春军

摘 要:民间生活是民俗的源泉活水,而民俗的陋雅之辨,随时代变迁而不同,最终决定民俗发生嬗变的是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代有一代之民俗,民俗随时代而变迁,官方应顺应民众心理需求,引导大众,移风易俗,塑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新民俗。

关键词:民俗 生活 雅陋之辨 民众 政府 移风易俗

一、 民间生活是民俗的源头活水

《说文解字》对“民”的注释是,“众萌也,从古文之象”;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认为“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梁启超在《太古及三代载记》云“百姓贵族也,民则异族或贱者也”。《说文解字》对“俗”的注释是,“俗,习也”;段玉裁注解曰:《周礼•大宰》云“六曰礼俗,以御其民”,注云:“礼俗婚姻丧纪,旧所行也,大司徒以俗教安,注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汉书•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民俗以民众生活为基础,民众生活也就必然成为民俗的源头活水。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即使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比起民族文化中的上层文化来,民俗文化同样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特别是在社会不甚发达的时代。但是,这种文化在扩布演进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形(乃至变质)及消亡的情况”。民俗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动,民俗也就会发生嬗变,所以在民俗研究中,要关注民俗的继承性,而更要关注民俗的变异性。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汉赋中能看到楚辞的影子,宋词中也有唐诗的余韵;元曲和宋词藕断丝连,明清小说也有诗词的意境。但应该看到,文学体裁随时代的转换而逐渐嬗变。在民俗的自然发展与演变中也有此类现象,那就是“一代有一代之民俗”:旧的民俗渐行渐远,新的民俗不断出现: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建立在这种生活方式及基础之上的民俗,也必然会发生代际嬗变。

鲁迅讲过:“因为中国古时天神,地祇,人,鬼,往往殽杂,则原始的信仰存于传说者,日出不穷,于是旧者僵死,后人无从而知。如神荼,郁垒,为古之大神,传说上是手执一种苇索,以缚虎,且御凶魅的,所以古代将他们当作门神。但到后来又将门神改为秦琼,尉迟敬德,并引说种种事实,以为佐证,于是后人单知道秦琼和尉迟敬德为门神,而不复知神荼,郁垒,更不消说造作他们的故事了”。旧民俗不断蜕变,直至死亡,新民俗层累地形成,这就是民俗源于民间生活的极好证明。

不同时代孕育了不同的社会风气,不同的社会风气必然孕育不同的社会心理,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的习俗。民国去今不到百年,但民国士风已与今天大为不同。学者王书奴在1933年出版的《中国娼妓史》中坦诚:“我在少年时代,曾经一度浪漫生活。十年旧梦,依约扬州。此中黑幕,十得八九”,以今天道德观而论,作者流连于烟花巷未必“骇俗”,但敢于直言自己所为,就迥异于今日之士风,一代有一代之社会心理,一代必然有一代之风俗。

民俗源于生活,民俗就是生活。研究民俗,无论对象是遗留在古籍中的民俗,还是对象为存在于生活中的民俗,研究者都要关照民俗存在的时代背景,关照那个时代的物质精神生活,这样就可以避免研究中出现偏差。

二、风俗的“雅陋”之辨决定于时代变迁

《礼记•曲礼》“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郑玄注曰:“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民俗是民众的生活习惯,民俗必然包括着公序良俗,也必然包含着陋俗;但雅俗与陋俗之标准,就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异。

今古不同,标准不一,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在研究中倘若以今天之道德观念去衡量古人,那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以今人道德评价的陋俗“纳妾”以论之。

纳妾的历史比较悠久。“纳妾之俗,始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妾’字。及到周代纳妾已成为上层社会贵族的常俗,《周易•鼎第五十》云:‘得妾以其子,无咎’。”

在封建社会,纳妾非但不是“陋俗”,而且是得到社会认可的正当做法。皇帝三宫六妾是得到法律保证的,而市井小民也是礼俗允许的。《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回中,老色鬼贾赦看上了丫鬟鸳鸯,贾赦的老婆<?邢夫人不但赞同,而且亲自出面给鸳鸯做工作,许诺她说:“你跟了我们去,你知道我的性子又好,又不是那不容人的人,老爷待你们又好。过一年半载,生下个一男半女,你就和我并肩了。”在贾赦看来,鸳鸯一定会喜欢上自己,在邢夫人看来,给自己年老的丈夫纳妾,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如果没有鸳鸯的反抗,贾母的拒绝,鸳鸯嫁给贾赦做妾,也就不是意外。

为丈夫纳丫鬟为妾的妻子让今人纳罕,为丈夫纳妓女为妾的妻子就不免让今人震惊了。清朝的沈复在自传体笔记就有这样的记载:芸曰:“今日得见美而韵者矣,顷已约憨园,明日过我,当为子图之 。”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 ,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 ?况我两人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子姑待之。”……“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 沈复的妻子为其谋划娶妓女为妾,最终失败,妻子芸竟然因失败而死去,这在今天看来是很骇人的。

如果说《红楼梦》尚是小说家言,那么作为自传体笔记的《浮生六记》就足以证明:纳妾不是封建社会的陋俗。

纳妾制度反映了在男子主导的男权社会下,男子为满足个人情欲的要求,但更有明的一层,纳妾之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传宗接代就是最大的“孝”。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使得男子在妻子没有生育子嗣情况下要纳妾,但即使妻子生育了子嗣,为了壮大家族势力,倘若财力允许,男子也同样纳妾。

陈寅恪在曾说过“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

杨奎松认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语境,连同思维方式全都变了。如果我们不能让自己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语境的背景中去,就无法合理看待和理解我们所要研究的历史现象”。

今日之陋俗或许就是昨日之雅俗,研究民俗,就应在民俗产生存在的历史背景下关注研究民俗,而不是以今日的生活为基础,以今日思想为视角,否则就会下笔千言,失之千里。

三、生产生活方式决定民俗的兴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就必然有与其相匹配的生活民俗。 “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中国因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凶岁饥年居多,所以作为岁时节日的春节,其内容必然以“庆贺、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产生于农耕社会,但今天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已走出了农耕社会,与农耕社会千丝万缕的春节,其存在的基础就越来越薄弱。比如,农历腊月二十三的送灶神,接灶送灶仪式需要在乡村的火灶前举行;正月初五送“无穷土”, 点燃鞭炮送出大门,寓意一年没有贫困,就需要从自家炕席下面取尘土;正月初七的“送火神”,人们要在自家院子里点燃一堆篝火,把火神送出家门,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这些仪式,只有在农村居住条件下才能实现,现在城市里放鞭炮都受到限制,还怎么能举行这些仪式呢?

民俗受生产方式制约,同时还受到民众生活方式的决定。“殷以上而婚不隔同姓。周制,则不娶宗族。礼记曰:‘娶妻不娶同姓,以厚其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许慎五经异义:‘诸侯娶同姓。今《春秋公羊》说:‘鲁昭公娶於吴,为同姓也,谓之吴孟子。’春秋左氏说:‘孟子,非小君也,不成其丧,不当讥。’又按易曰:‘同人于宗,吝。’言同姓相娶,吝道也。即犯诛绝之罪,言五属之内禽兽行,乃当绝。”上古时代,同姓即为同一血缘关系之氏族,姓是用来别婚姻的,在殷代汉族还有同宗联姻的现象,而到了周代之后,这种行为就由民间的禁忌,伦理道德的禁止。其原因就是人们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已经认识到了同宗联姻给繁衍后代带来的问题,“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即子孙昌盛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之后,这种同姓婚嫁的禁忌就成为一种民俗,“不娶同姓者,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也。”(《白虎通•嫁娶》)

民俗的的稳定性又决定了新民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旧民俗与新习俗往往是并行不悖的。

梁启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梁启超是晚清曾经倡导新习俗的健将,反对女人缠足和男人纳妾,与志同道合者发起了戒缠足会,并曾撰文《戒缠足会叙》并起草《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与谭嗣同创立“一夫一妻会”,然而梁启超却没有坚守自己的倡导,娶妻又纳妾:“王夫人虽然对梁家贡献极大,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隐身幕后,甚至名字亦不见于各种梁启超传记、年谱中。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首次在大陆出版半个世纪前编纂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修订本。细读这部易名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大书,可以发现在梁氏的家书中,常会提到一位‘王姑娘’,后又改称‘王姨’。当李夫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她显然承担了照顾梁启超起居的责任,而且为梁氏生儿育女。但通读全书,编者丁文江与赵丰田却始终未对王氏的身份有任何说明。”

以梁启超论之,不免有言行不一,首鼠两端之形象;但愚以为,就习俗没有退却、新民俗未有普及之时,即使是习俗的倡导者,都往往会落入旧的窠臼,真是无可奈何。

四、官方在新民俗发育中的作用

民俗起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所以民俗的生命力就在于民众的认可;无论是 “陋俗”的剔除,还是“良俗”的培育,都要从改变其产生根基的民众心理入手。没有民众心理的认同,任何强制手段的“移风易俗”,最终都是徒然。

缠足是“陋俗”,即使缠足盛行的清朝,废止缠足的呼吁都很强烈,比如清朝学者钱泳就认为“天下事贵自然,不贵造作,人之情行其易,不行其难。惟裹足则反是,并无益于民生,实有关于世教。且稽之三代,考之经史,无有一言美之者,而举世之人皆沿习成风,家家裹足,似足不小,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妇女者,真所谓戕贼人以为仁义,亦惑之甚矣!” 舆论有废止的呼声,而清朝统治者也采取了一系列取缔缠足的措施,“本朝崇德三年七月,奉谕旨有效他国裹足者,重治其罪。顺治二年禁裹足。康熙三年又禁裹足。七年七月,礼部题为恭请酌复旧章,以昭政典事。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熙疏内开顺治十八年以前民间之女未禁裹足,康熙三年遵奉上谕,下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官员会议,元年以后所生之女,禁止裹足。其禁止之法,该部议覆,等因。于本年正月内臣部题定,元年以后所生之女,若有违法裹足者,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议处,兵民则交付刑部责四十板,流徙,十家长不行稽察,枷一个月,责四十板,该管督抚以下文职官员有疏忽失于觉察者,听吏兵二部议处在案”。

然而废除缠足失败,钱泳将其归咎于规定太过严厉,造成民间诬妄举报,牵连无辜,但在我看来,满清王朝统治者虽然看到了缠足的弊端,并采取了暴力手段禁止缠足,但移风易俗没有从改变民众心理认同入手,所以事倍功半;发展到极致,满清王朝成为历代王朝中缠足现象最突出的王朝,而且本来流行于汉民族的缠足之风,最后同化了满清贵族,在皇宫中也出现了满族妇女缠足现象。

民国时代的改换历法的失败又是一例。“1914年1月,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但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并按传统方式庆贺。民国政府十分不满这种二元历法状况,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一直到1930年,仍然是‘二元并行’,于是政府重申:放假及各种礼仪娱乐,如贺年、团拜、祀祖、贴春联等活动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为了强化这一规定,春节期间政府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有的还处以罚金,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但这种做法仍然成效不大,人们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当局无可奈何。1934年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停止强制废历行为,民间名正言顺过起农历春节”。

政府可以倡导新民俗,但没有民众的认同,任何民俗都没有生命力。

康保成先生认为“早在先秦时期,著名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都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产物。这些儒家经典对我国民俗的影响之大,如何估计都不会过高”(《民俗研究》2012年第一期第25页),对此意见我极为赞同。中国人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却不缺宗教情怀,弥补宗教情怀这个空白的往往就是传统民俗。

事情的另一面,就是礼俗的制定者或执行者,往往又成了其最大的破坏者,所以所谓的“移风易俗”就成了泡影。

《周礼•媒氏》云:“禁迁葬者与嫁殇者”。郑玄注曰:“迁葬,谓生时非夫妇,死既葬,迁之使相从也”。也就是说,冥婚是不合封建礼俗的行为。据赵翼考订,“《周礼》地官有嫁殇之禁。注谓生时非夫妇,死而葬相从者。曹操幼子仓舒卒,掾邴原有女蚤亡,操欲求与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然终聘甄氏亡女与合葬。魏明帝幼女淑卒,取甄后从孙黄与之合葬,追封黄为列侯,为之置后袭爵。陈群谏曰:‘八岁下殇,礼所不备。’《北史•穆崇传》:崇玄孙平城早卒,孝文时始平公主薨于宫,追赠平城驸马都尉,与公主冥婚。《旧唐书•懿德太子重润传》:中宗为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合葬。《萧至忠传》:韦庶人为亡弟洵与至忠亡女为冥婚合葬,及韦氏败,至忠发墓,持其女柩归。《建宁王琰传》:代宗立,追念琰死非其罪,乃追谥为承天皇帝,以兴信公主亡女张为恭顺皇后,冥配焉。”。

“三礼”在封建社会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宪法”, 以上均为正史记载,三国的曹操,北魏的孝文帝,唐朝的唐中宗、唐代宗等统治者,都破坏了《周礼》禁止冥婚的规定,所以冥婚在民间就是屡禁不止,如今北方民间冥婚依旧大行其道。所以说,“礼崩乐坏”往往发轫于统治者,然后上行下效,陋俗就难以剔除。

《周礼》“俗,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儒家历来认为,人文化成,政府有责。荀子云:“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司马迁认为:“乐者,所以移风易俗也。自《雅》《颂》声兴,则已好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所从来久矣。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史记•列传•太史公自序》)。儒家认为对公序良俗的生成,应该以乐教人,也就是从安顿人心入手。这样的观点对今人依然有借鉴作用:对于政府来说,以文育人,和风细雨,从而形成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民俗植根于民间,民俗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一代有一代之风俗。公序良俗对社会的和谐有着推动作用,作为政府,就要从安顿人心入手,让民众摒弃陋俗,倡导公序良俗;而不是想当然地用公权力去构建民俗,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