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刘伽: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

[日期:2011-03-08] 来源:  作者:刘伽 [字体: ]

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

刘伽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花鼓灯是包括舞蹈、锣鼓音乐、灯歌以及具有一定情节的后场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衬子”是花鼓灯改革前女角“兰花”表演时的重要道具,为了有效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笔者于2010年8月期间,前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进行关于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考察包括“衬子”制作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间艺术;花鼓灯;舞鞋;衬子;手工制作

分类号:J722.21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838(2010)04 0039 05

花鼓灯是包括舞蹈、锣鼓音乐、灯歌以及具有一定情节的后场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根据《凤台县志》的记载:“花鼓灯,又名红灯,故事灯,历史悠久,从宋朝起就有了花鼓灯。主要流行在凤台,怀远,颍上一带,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1](395)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河南开封的汴梁城里,勾栏瓦舍中每天都上演着歌舞百戏,特别是每到元宵佳节,当时有一种被称为“合生”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被普遍认为是如今花鼓灯的雏形。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著名学者资华筠是舞蹈演员出身,在对花鼓灯进行深入研究后,她认为:“花鼓灯更具有宋文化的艺术特点,是宫廷文化衰落,散落到民间以后,相对繁荣时期的产物。”[2](32)

汴梁城下的惠济河、涡河蜿蜒流至安徽怀远县一带,于是汴梁城里的歌舞艺术也顺流南下,流传至淮河流域,花鼓灯应运而生。几经流转,至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开创明朝时期达到最盛。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中上游地区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南蛮北狄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其民间文化中较好地保留了汉民族独有的艺术形态,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和姿态中几乎不存在唐朝流行一时的胡舞成分,成为最能代表中国汉民族的民间歌舞艺术之一。同时花鼓灯保存了淮河两岸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画面和社会历史脉络,是淮河文化在舞蹈艺术方面的集中体现。

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了花鼓灯表演后,有感于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巧,写下《舞者词》一诗:“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3](242)花鼓灯深受淮河流域男女老少的喜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形成怀远、凤台、颖上三大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

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难度大,舞姿瞬息万变,花鼓灯运用丰富、系统的肢体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节,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极具观赏性。男角称“鼓架子”,手中的道具叫岔伞,所以又称“伞把子”;女角称“兰花”或“腊花”,手里总是拿着一条手绢和一把扇子。表演以舞蹈为主体,几人到十几人表演的集体情绪舞叫“大花场”;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或三人舞叫“小花场”,包括基本套路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主要表现青年男女谈情嬉戏的场景,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杂技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同时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后场小戏则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

花鼓灯表演的常用道具列举如下:

岔伞。伞象征吉祥如意,也意味着权力。饰红色和黄色伞衣,缀各色彩条,伞衣外罩五彩丝网,伞顶缀彩球或花,十分美观。宋朝时朝鲜人成伣等编的《乐学规范》中记载:“柄以竹之,朱漆,以片藤缠结,下端蜡漆铁桩,雕木头冒于上端,又用细竹一百个插于木头上,并朱漆以红丝束之,每竹端一寸许,裹以金箔纸、贯以水晶珠。”[4](61)这与花鼓灯岔伞的形状、做法十分相似。

折扇。解放前用纸折扇,现在广泛使用带绸边的折扇。

手帕。绸、布质的方巾,民间演出有时也用毛巾。

服饰上男装多以武术打扮,灯笼裤、扎腿、腰系板带,对襟中装、扎头巾(头巾为毛巾或布巾)、平底布鞋;女装以戏装为主,多为淮北农村姑娘服饰或当时农村新娘装扮,一般为斜襟、宽边大袖的红褂裤或百褶裙,包头,着油彩,顶球花,脑后扎长辫子,面部一般有勒子,戴遮脸羞,脚下踩衬子,只露假脚。“改革开放以后,花鼓灯服饰与现代民族舞蹈一样,趋于适应舞台效果和现代审美观念,得到长足发展。”[5](12)

1953年4月,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间歌舞汇演大会在北京举行,安徽民间歌舞花鼓灯是这次汇演的压轴节目。周总理在观看了花鼓灯表演后将其誉为“东方芭蕾”,这是因为花鼓灯表演中,饰演兰花的演员穿的舞蹈鞋与西方芭蕾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放前玩花鼓灯的都是男性,女角“兰花”皆是男扮女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通常裹小脚,穿小脚鞋,男演员表演时为了体现这一特点便要穿上一种特制的舞蹈鞋进行跳舞。由于鞋小,脚的大部分踩在鞋后面伸出的木板上,俗称“踩衬子”或“挂垫子”,穿上这种鞋跳舞时只能用前脚掌蹬地,难度相当大。

冯国佩老人当年就最擅长演兰花,踩“衬子”扮小脚女人,正因为他男扮女装的精彩演技才得到“小金莲”的艺名。1949年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来冯嘴子村采风,冯国佩对花鼓灯进行了改革,把“衬子”去掉了,步法由过去碎小的“咯噎步”“软步”,发展了“上山步”“脚跟梗步”“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动作,服装也由原来宽边大袖的清代装束改为时装。[6](39)这时女性也加入到花鼓灯演出的队列中,1953年进京演出时,便有女演员参加,并且不再踩衬子,从此开创了男女同台表演花鼓灯的先例。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原生态的蚌埠花鼓灯已濒临消亡,像冯国佩这样极具影响力的民间艺人都年事已高,民间艺术亟待有效保护和传承。怀远县文体局发掘和整理了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此,在2010年8月期间,笔者前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进行关于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的田野调查,考察包括“衬子”制作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之所以选择冯嘴子村为调查地点,原因是该村在200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原归属怀远县,如前文所说,凤台、怀远、颍上被誉为三朵“兰花”,代表着花鼓灯表演的三大流派。从舞蹈特点上来说,怀远花鼓灯较为热烈奔放、大方洒脱,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怀远人冯国佩更是此中高手,现在掌握这种舞蹈技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由于花鼓灯改革,“衬子”已经不再是必需的表演道具,如今的制作多作为工艺品展出。丧失了实用功能的“衬子”,审美功能大大提升,制作时更注重观赏性和装饰性。目前会制作“衬子”的师傅很少,根据县文体局的调查结果,如今能熟练制作的师傅不超过10人。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有的师傅出远门不在家,有的师傅生病不能接待,其中,调查最为详尽的,是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的冯开皖师傅。

冯开皖本人也是一位玩花鼓灯的高手,是著名的“鼓架子”,他的大伯就是大名鼎鼎的花鼓灯老艺人冯国佩。冯开皖一家三口曾参加2006年第七届安徽花鼓灯大会,他们表演的站肩,高度和难度在淮河两岸无出其右者。冯开皖今年50岁,一家人在灯场下只是普通的农民,他们为了玩花鼓灯不能外出打工,全家靠务农维持生活,他们用对花鼓灯的热情来抚平生活的艰辛。其实在村子里并不存在所谓的专业花鼓灯艺人,也不存在专业的“衬子”制作工匠,对这些玩灯人来说,制作“衬子”只是一种乐趣。

笔者以冯开皖师傅提供的素材为主,结合其他村民的调查材料为辅,完成本次调查报告的。

“衬子”是花鼓灯改革前女角“兰花”表演时的重要道具,用前低后高脚形木板钉在做好的假小脚与绣鞋上,十分类似传统京剧旦角足下踩的“跷”。演出时,演员双脚掌各踩一块“衬子”,用白布牢牢地绑在小腿上,外套绣花鞋,着大彩裤遮住真脚,只露出假脚与绣鞋,从而模仿封建时代缠足妇女行走时的姿态和动作。

“衬子”实际上只是花鼓灯舞鞋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的鞋子与一般的布鞋或绣花鞋无异,只是为了突出“三寸金莲”,尺寸都较小。总体来看,制作花鼓灯舞鞋主要包括鞋子制作、“衬子”制作和上“衬子”三个步骤。

1.鞋子制作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鞋底制作、鞋帮制作以及绱鞋三部分。

(1)鞋底制作。首先是制作千层底。需要的底料有:小芯七个,经过包边处理的大芯五个,大芯小芯之间相差一个号码,后跟两个,还有一个完全用白布包裹的大芯,通常每个芯至少由三层布制成,所以千层底虽然没有成百上千层,也能够达到四十几层。将制作好的千层底进行简单固定后便要进行圈底,需要准备的材料是麻绳。冯师傅选用天然黄麻做坯,选两股长短一致的麻坯在小腿外侧交叉揉搓使其均匀绞在一起。用做好的长度适宜的麻绳,穿过针眼打一个结。为方便圈制,要将麻绳和千层底打湿,先沿千层底的边缘大约1.5毫米处纳上一圈,然后使用夹板,将鞋底放上去夹紧,在鞋底一侧起针,用直锥引路,采用对针法进行圈制,圈到起针位置后收针。接下来进行纳底,为保证针码均匀要先在鞋底打好底页,纳制中用力要均匀,这样纳出的鞋底才能结实平整。最常见的针法是一字针,简单实用。人字针比较漂亮,不过耐磨性稍差些。十字针纳制的鞋底最防滑耐磨。纳鞋底是鞋子制作过程中最耗时的活儿,即使像冯师傅这样熟练的师傅一天也只能纳出一只鞋底。最后用锤子将鞋底捶平,为避免发霉还要进行晾晒。

(2)鞋帮制作。制作鞋帮前首先要准备好鞋样,花鼓灯舞鞋固定采用淑女鞋的鞋样。鞋帮由鞋面、衬里和鞋面衬三部分组成,鞋面通常选用绸、缎等优质布料,衬里选用质地结实的白布。如果是绣花鞋,在制帮前还要多一道手工绣花的工序。

首先在鞋面衬上刷上糨糊,把它平铺在鞋面上,然后沿鞋面衬剪开。接着将鞋帮面对面折好,放在石头下压制,同时进行晾晒,使其干燥。缝制鞋帮前先将衬里与鞋面粘合,剪去多余的部分,在帮宽5毫米处走双趟线。接下来把做缝劈开,将提前做好的衬跟垫好,再走双趟明线。将里子的两片对好,做缝为5毫米,最后翻过来用口条将鞋帮上口包好,鞋帮就制作完成了。

笔者手绘画

(3)绱鞋。绱鞋是将鞋帮与鞋底进行缝合的过程。将鞋楦放在千层底上,鞋楦要比鞋底小两个尺码,鞋尖处对齐,鞋跟的中心与鞋帮的中缝对齐,用两颗钉子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用鹰嘴钳撑紧鞋帮,鞋尖处用三颗钉子固定以防止鞋子出现不跟脚现象,钉两侧的钉子时也要将鞋帮用力撑紧,才能保证鞋面平整和鞋口位置不偏斜。所用的针是特制的弯针,所用的线是九股麻线,也是采用对针法,不同的是弯针插入后在内侧要打一个结,使线紧实不松动。针码既要密还要直,与内侧距离保持一致,边上边起钉,到起针处收针。卸楦时先将钉子取下,然后用一个专门的工具勾住鞋楦上的小孔将鞋慢慢取出来。最后将鞋翻过来,将鞋帮多余的部分清理一下,用锤子把针码砸一砸,使鞋平整挺括。到此为止一双一般意义上的“三寸金莲”小脚鞋就做好了,但作为花鼓灯舞鞋还要缝上一片鞋舌,鞋舌前端垂下两条长布条用来绑在小腿上。花鼓灯舞鞋的传统是鞋头还要装饰彩色绒球。

2.“衬子”制作

“衬子”的原材料通常采用水曲柳、松木、杨木、云杉等柔韧性好的木材,冯师傅使用的是石榴木。之所以选择石榴木是因为临近的怀远县是全国著名的石榴产地,取材比较方便。首先根据鞋子的大小在原材料木板上画出适当的衬板图形,先用锯子裁出长短不一的大致小块,再用凿子、锉刀雕出脚的具体形状,接着再用凿子和锤子在衬板的脚后跟处凿出两个衬眼,有时也在衬板的中心位置多凿一个,用来穿绑在腿上的布条。然后用砂纸把表面打磨光滑,放入沸水中反复煮,增加其韧性。煮过的衬板要及时晾晒,使其充分干燥。根据需要这时可以雕刻各种花纹图案,此道工序不是必需的。最后涂上透明漆,晾干即可。

“衬子”的原材料并不昂贵,可说是就地取材,随手可取,所以传统的“衬子”因为款式简单都很便宜,但现在制作专门用来收藏陈列的“衬子”,雕刻的工本费增加,价钱也水涨船高。雕刻越精细,售价就越高。当然使用的木材高低档次不同,价格也不相同。

整个制作过程从选材、断开、打磨、抛光全部为手工制作,体现了手工工艺天然质朴的特点。制作一些作为收藏品用的“衬子”时,要在其上精心雕刻出各种复杂的图案。木板上的装饰纹样,也都是冯师傅自己手工雕刻而成,开始只是简单的花卉、几何纹样,到后来则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动物纹样和八仙纹样等,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各种图案反映了玩灯人们的生活和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如此粗犷、古朴、率真。装饰手法除去雕刻以外,还有镶嵌、绘制等工艺技法,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效果。

“衬子”通常应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结构比较稳固,二是重量较轻,三是体积小,四是成本不高。通常选用的材料为轻质材料和易工材料,稳定性比较好,在装饰方面尽量追求颜色鲜艳,设计巧妙,做工精致,简洁大方。

3.上“衬子”

鞋子和“衬子”部分都制作好了之后,最后就是对这两部分进行黏合,即上“衬子”工序。用鞋拔将鞋子的后跟稍稍向下按,鞋子和“衬子”的相应部位对齐,用强力胶充分黏合,一定要保证均匀整齐美观。为了使两部分不易脱落需再用钉子在四个角上加以固定,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衬子”上好后,对舞鞋进行最后的修整,剪掉多出来的针头线脑,溢出的胶水可以用湿布蘸少许清洁剂擦拭干净。将事先准备好的白布条穿过衬眼,这样一双精巧美观、造型独特的花鼓灯舞鞋就算最终制作完成了。

冯师傅制作花鼓灯舞鞋所用的主要材料和工具,可参看下表:

归纳这次实地调查的结果,有两点想法简述如下:

1.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看,这样从事纯手工制作的人与物件越来越少了,保护是关键。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深入研究花鼓灯的文化渊源、审美情趣和技术特点等,对研究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大意义。汉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如何在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面对各类良莠不齐的文化娱乐活动冲击下,今天保护好这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文化遗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起以保护传承人——艺人和手工艺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机制。考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祖传式活体传承是主要渠道。个性鲜明的民间艺术,它的存储方式不能仅仅在文献影像中,更应该在艺人的头脑里,在艺人的肢体上。如今一些会“衬子”制作的老师傅仍健在,以及一些花鼓灯班子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涂山庙会赛灯会都为冯嘴子村保持原生态的花鼓灯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要求较高,完全依靠当地村民仍显得不够得力,相关专家应主动参与对这些民间工艺技法的发掘整理,并建立资料库。

工厂里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满足了我们对物质不断膨胀的欲望,却也因此丧失了在对“物”的精雕细琢中保存“时间”的能力,丧失了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感受生命的能力。每一件纯手工制作的物品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手艺人们肯花时间的坚持,它留下了物与人共同度过的时间痕迹,收藏进一位手艺人生命里的一段时间。

2.当初认为是封建陋习,将“衬子”去掉了,今天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老一辈艺人的创造,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作为后人不应当一概抛弃,应好好继承发扬才是。就像芭蕾,作为欧洲传统的宫廷舞蹈,经久不衰,已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一支重要的艺术门类,难道也是在提倡妇女用足尖走路吗?现代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些是国粹是奇葩,而不是糟粕。

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安徽省的参赛节目之一是由花鼓灯传人、国家一级编导高小平老师编导和主演的《踩衬子》,这是一次对传统艺术的重要回归与尝试,也因此获得了“保护传统舞蹈文化贡献奖”这个举足轻重的奖项。 听村民说,花鼓灯演习所里陈列着很多以前用过的“衬子”,但普通人是不让随便进入更不允许拍照的,因而也使本文有了缺憾。

参考文献:

[1]凤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台县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8.

[2]资华筠.舞思:资华筠文论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2.

[4]童忠良.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5]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6]安徽省文化局花鼓灯研究班编.花鼓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收稿日期:2010-11-01

作者简介:刘 伽(1989- ),女,广东省佛山市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09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徐英】

The Fieldwork of Making of Huagudeng Shoes “Chenzi”

LIU Jia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University, 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Huagudeng is a traditional folk dance performing art with dance, percussion music, light songs and some plays with the plot and other art forms .“Chenzi”is the important prop of performance in pre-reform Huagudeng female character“Orchid”. 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heritage and folk art, in August 2010, the author went to Fengzuizi Village of Bengbu, Anhui Province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on Huagudeng shoes“chenzi, ”produced by study including the“chenzi”production of materials, tools and processes.

Key words: fieldwork; folk art; huagudeng; dance shoes; liner; handwork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