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邢台民间音乐考察活动实录
赵书峰
邢台地方民间音乐考察活动于2015年2月25至27日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北省邢台学院主办,邢台市文广新局协办。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齐易教授的召集下,吸引了来自台湾成功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音乐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海峡两岸高等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约三十多人共同参与。活动主要分为邢台民间音乐考察、学术论坛两部分。在紧凑的三天活动时间内,学者们针对威县梨花大鼓、乱弹,广宗太平道乐,隆尧秧歌戏、招子鼓的表演形态、文化内涵、传承与保护现状,以及邢台学院音乐系的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研究。
一、田野考察篇
2月25日(初七)上午8:30分,考察队从邢台宾馆出发考察威县梨花大鼓和乱弹音乐。行车途中,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研究员介绍了田野考察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他谈到田野考察的“三光”政策,即资料搜集要做到音乐、非音乐、民俗等都要全部收入囊中,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大约90分钟左右,考察队来到威县影剧院观看梨花大鼓与乱弹两个非遗项目。首先展示的是梨花大鼓的两位传承人张君丽、张素芬女士演唱的【大闹菜园】【小两口争灯】节目。据了解,梨花大鼓,又称为“犁铧大鼓”,当地称“犁铧片”、“倒扒口”,是流行于冀南地区的板腔体、曲牌体性质的一种说唱音乐,是目前活跃于冀鲁交界地区的山东大鼓的“南口”一派,主要流行于河北邢台、邯郸的大部分地区。其后是威县东西路乱弹表演,学者们分别欣赏了【乱弹曲牌】,西部乱弹的【察白河】【海水鱼】【铁贯圆】,东部乱弹的【荷珠配】【忠报国】剧目。据考察得知,威县乱弹是至今流传于河北省清河、威县一代的汉族传统戏曲音乐,主要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乱弹主要流行在山东的临清、夏津、聊城。西路流行在冀南的威县、清河等地。东、西路乱弹男女均为本音咬字,假嗓拖腔。生角唱腔东、西路较为接近,旦角唱腔西路音调较高,尾音翻高时带“吼”,西路则相反。伴奏乐器主要有笙、唢呐、竹笛、司鼓、小锣、小镲、大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西路乱弹艺人张英超老人79岁,他唱的《铁贯园选段》声调高亢嘹亮,引来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学者们分别对梨花大鼓、乱弹的保护、传承、表演特征、唱腔特点、乐队配置等问题向演员展开了访谈。
25日下午2点,学者们来到广宗县件只乡金塔寨村考察太平道乐。走进醮会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神坛前面悬挂的一巨幅毛泽东画像,上写:“善男信女来进功、四面八方保平安”“金塔寨醮会”、“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在神坛对面的路上一支由小镲、钹、长号、大鼓等组成的礼宾乐队在吹奏流行歌曲《九月九的酒》。对面高台上的民间锣鼓乐表演,手持镲钹的乐手们不但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同时也伴随各种复杂的表演动作,呈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听觉震撼力。可以看出,广宗县金塔寨醮会是一个以民间世俗与神圣、传统与现代二元融合,集商品销售、娱乐、祈福、求财、保平安为一体的大型醮会活动。神坛前悬挂的巨幅毛主席画像更加彰显现代化语境中宗教仪式信仰体系的发展变化,同时以开国元首作为整个醮会的供奉对象,以彰显其民间宗教信仰的合法性。
本场太平道乐仪式是一个由请神、安鬼魂、请天师三部分构成的醮仪活动。高功的诵唱与笙管乐的旋律基本一致。乐器主要有管子、笙、竹笛、钹,小镲、坛鼓、铛子,其中笙管乐与打击乐分开使用。据李云豪先生说,整个道教音乐共有134个道教曲牌,而且全部是工尺谱,另有47个曲牌只有曲目不能演奏。300多幅神像。据史料记载,太平道教音乐是东汉末年,河北巨鹿郡人张角为推翻汉家王朝,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对神的祈祷编成《太平经》而创立的,于公元184年发动举世闻名的黄巾起义。早期的《太平经》是以召集信徒发动起义为目的,后来在逐渐演变为以祈福、求财、保平安为主的,集笙管乐、打击乐为一体的大型超度、打醮法事科仪。广宗道教属于火居道,仪式活动一般为三天。
在醮仪坛场后边的摆设了6个道教神坛,他们都有自己供奉的神袛,供前来的香客祈福求安,乡民们通常会拿出20元钱作为祭金。给以印象深刻的是,在醮场后面有一个玉皇大帝坛场,仪式主持者头戴微型扩音器,用诵唱腔调为香客们祈福、求财、请安,旁边的一位女士手持小鼓作为击节乐器为其伴奏。
由此看出,广宗金塔寨村醮会不但是以祈福为主的大型神圣性宗教活动,而且也是春节期间乡民民俗娱乐活动的一个重要文化载体。通过整个醮会活动,既能实现乡民祈福、求财保平安的美好愿景,同时以醮会为依托,借以展示地方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促进本地区的商业交流。
2月26日(初八)早上8:30分出发赶到隆尧县考察秧歌戏、招子鼓。途中,中国音乐学院的黄虎副教授介绍了他和乔建中先生共同参与的《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丛书。谈到了其中的影像制作方面细节内容,他认为民族音乐学者在自己的田野工作中务必要采集高质量的音视频资料,此举将会大大提高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其后,学者们来到隆尧县宾馆会议室观看秧歌戏剧团表演的《粉宫楼》《借髢髢》两出剧目。作为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小戏,隆尧秧歌诞生于明末清初,目前主要分布于冀南的部分县、市,山东省的聊城、夏津等地,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它主要起始于民间“花会”(或称“社火”),清代随着戏曲兴起,逐渐与“花会”脱离。从而搬上舞台独立演出。早期剧目是以“两小”(小旦、小丑)或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故事内容,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的,如《王小赶脚》《探闺女》《借髢髢》《休妻》等,后受到梆子戏、京剧等大剧目的影响,逐渐向大戏剧目靠拢。传统的隆尧秧歌戏均无文场音乐,或称为“徒歌”,多以锣、镲、司鼓、唢呐、梆子击节伴奏为主。隆尧秧歌戏的传承人为刘巧菊女士。本次观看的是隆尧秧歌戏的新老调唱腔,新调唱腔属于典型的豫北方言,通俗易懂,吸收、借鉴了京剧音乐的锣鼓经,老调唱腔是隆尧本地的方言俚语,戏剧内容与表演语汇诙谐、幽默、搞笑。学者们针对秧歌戏的唱腔、音乐、乐队改良等问题与演员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尤其是隆尧秧歌戏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是一大特色。通过采访发现,与中国其他地方民间小戏一样,由于受众审美观的影响,秧歌戏中加入了更富炫技性的京剧锣鼓经,以及中州韵方言为主的唱腔语言,扩大了戏曲传播的范围,也为剧种的发展带来美好愿景。
26日下午2点,学者们赶到隆尧县千户营乡,在滏阳中学的操场上观看千户营村的“招子鼓”表演。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整个场地被前来观看表演的乡亲们围的水泄不通,以至于整个演出无法正常进行。
“早期招子鼓的产生与祭祀“河神”仪式有关,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以注重娱乐审美为主的大型广场舞蹈。“招子鼓是舞者背后插高约170厘米高的木棍,顶端扎一鸡毛掸子,腰间系一面扁圆型革鼓的男性击鼓舞蹈。”它的基本步法主要以“小踩步”为主,基本动作是以晃动招子和力度较强的蹲、跳。招子鼓是流传在隆尧东部滏阳河、澧河一带,其中以隆尧千户营乡最为盛行。招子鼓以鼓招子为主要道具,由招子杆、彩盘、掸子座三部分组成。演员将小鼓挎在小腹前,舞动起来,鸡毛掸子左右摇摆,小彩旗、护身条随凤抖动,弹簧绒球上下颤动,小响铃叮叮有声。之后为了增加其艺术审美功效,千户营村的招子鼓请来河北省歌舞剧院的专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丰富了它的舞蹈语汇。上世纪70年代经河北省歌舞剧院曾以隆尧招子鼓为素材,编排了民间歌舞《庄户余秋》。2007年,隆尧招子鼓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隆尧文化局的杜振敏说,招子鼓早期称为“招魂鼓”,用于招来在外地死去的乡民的灵魂,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招子鼓”的文化功能发生改变,为了避讳“招魂”二字,后来改为招子鼓,用于民间节庆活动中,至今民间的婚礼仪式中一般都不用它,主要还是受到招子鼓早期文化象征功能的影响,后来为了扩大其影响力,赢得更多的商业利润,增加了很多可视性效果,在专业舞蹈专家的改编、创新下,从表演道具、舞蹈语汇、打击乐等方面进行了改良。从招子鼓的发展演变轨迹看出,隆尧民间乐舞的文化象征内涵与中国其他民间音乐舞蹈的发展轨迹相类似,由于现代化、商业性、审美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招子鼓的文化象征功能因素发展变化。由早期以祭祀性的,具有神圣性特征为主的“招魂鼓”,发展为在现代化语境影响下的,以注重表演、观赏、娱乐为主的世俗性乐舞文化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下多重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下,中国民间乐舞文化的神圣性文化表征在逐渐淡化,更注重乐舞文化的表演性、艺术性、娱乐审美为主题的美学呈现。当然乐舞文化表演形态的继承与创新,首先要基于原形态基础上的,既注重乐舞文化表演的艺术性、可视性、美学性,同时要坚守乐舞文化原生性元素,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才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得以延续。可以看出,招子鼓正是适应了当下民间世俗文化审美的需求,在基于原生性文化语汇的前提下,吸收、融合了其他艺术元素、打造出一种集娱乐性、表演性、流行文化为一体的再生性民间乐舞文化。
(图四:隆尧招子鼓表演,王东风拍摄)
整场民间舞蹈展演不但有声势浩大、气势恢宏的“招子鼓”表演,同时伴随有滑稽诙谐的跑驴、推太平车、二鬼摔跤等民间舞蹈展示,充分体现出隆尧县民间乐舞文化的多样性色彩。
二、学术论坛篇
2月27日上午9:00学术论坛开始。主要针对过去两天的考察活动,结合邢台学院音乐系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邢台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的相关工作,学者们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多实用性的想法与建议。内容涉及:其一,加快邢台民间音乐的数字化保存问题,包括建设博物馆、资料库,拍摄与制作民间音乐影像民族志电影;其二,以历史的视界观照、审视邢台民间音乐的发展、变迁与保护、传承问题;其三,地方院校在参与保护、传承本土民间音乐方面所呈现的现实意义;其四,构建高师乡土音乐教程对于传承与发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具体如下: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研究员首先发言,他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本次考察活动,有助于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性概貌,将会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学者以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助益。其次,结合本次田野考察活动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认为威县梨花大鼓、乱弹有很好的传承体系与表演队伍,为学者展示出了他们的文化名片,文化招牌,希望通过的地方文化部门与邢台学院的相互通力合作,建立邢台地方民间音乐博物馆,资料馆,文化陈列室,经过科学的处理,形成了较为规范化博物馆,为邢台学院音乐系的教学、科研、非遗保护做出贡献。其次,他对金塔寨村醮会的道教音乐、艺术、文化内涵给予很高的肯定,认为从各个角度都是非常好的博士论文选题。第三,谈到邢台地方民间音乐研究所工作设想时,他希望全国每个学校都应把本土传统音乐文化资料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整理,组织本校的学生、教师开展地方民间音乐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即“地方性知识”的搜集整理。最后谈到邢台学院音乐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他提出学院式传承,学院参与式保存,对于非遗产品保护、传承工作至关重要。建议把梨花大鼓、秧歌戏、招子鼓的表演纳入到邢台学院音乐系的教学课程之中,比如像新疆师范大学木卡姆音乐教学、演出一样,作为学院的招牌、文化名片来发展。
台湾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施德玉教授认为,她也十分赞同杨民康研究员有关邢台民间音乐的数字化保存问题。她认为,首先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等角度谈邢台地方民间音乐的田野考察,认为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应该是“保存”,如何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把他们原汁原味的记录、保存下来,需要博物馆、陈列室,原生态的历史背景、服装道具、历史图片等进行保存。未来需要创新的单位可以从这些资料馆内获取到相关的资料,用传统的根来做继续的发展,因此她建议首先有必要对针对威县乱弹、梨花大鼓、秧歌戏、招子鼓、广宗道教音乐做“过去是什么”的资料汇总,对于邢台地方民间音乐未来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奠基功能。其次,在传承与创新的部分。她认为比较令人担忧的可能是秧歌戏、乱弹、梨花大鼓,不担忧的是招子鼓、广宗道教音乐。认为前者与民间生活结合不紧,只是一种民间的娱乐休闲活动,比如隆尧秧歌戏《借髢髢》,以方言俚语作为唱腔语言,导致其受众范围逐渐缩小,意味着它会逐渐消失,因此保护、传承工作极为重要。而广宗道教音乐、招子鼓没有那么担忧,主要是因为道教音乐与仪式相结合,民间老百姓如果一直要祈福,随着社会的变迁不论你多现代化、多开放,老百姓的心还是需要保平安、祭祖宗,如果仪式存在音乐就不会消失,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道教音乐肯定要改变,还是需要博物馆、陈列室,来记录它现在的仪式与音乐内容。因为,道教音乐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发生改变,如果在每个阶段都注意保存、记录,那么它的发展就会是从传统出发的。她认为只要与生活相结合的艺术肯定要与时俱进,否则它会变成动态文化标本放在陈列室里头,而道教音乐与招子鼓在民间还有很大的需求量,所以不会担心它的灭绝。她以招子鼓为例谈到由专家学者参与改编的招子鼓,其原汁原味就不复存在,然而它的受众不用担忧,会有更多的观众群体,其生命力才会有流传。因此,要记录招子鼓原来的队形、道具、服装、乐队是什么?改变后的是什么?建议把招子鼓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变迁进行记录、保存,提出为什么这样子变?变的优点与缺点是什么?最后,她又结合台湾音乐教育的现状,谈到大陆音乐教育要建立定制型培养,逆向思考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台湾艺术大学舞蹈学系曾昭薰副教授认为,隆尧秧歌戏《借髢髢》诙谐幽默的表演形态与肢体语言值得舞蹈学专业吸收与借鉴。她认为,安塞腰鼓的发展状态可以作为招子鼓未来发展、借鉴的模式。为此,她提出两种发展思路:一种是原汁原味保存,另一种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发展创新。同时她以台湾艺术大学的教学与社团模式为例,提出将招子鼓作为邢台学院音乐系舞蹈专业课的训练内容,即将招子鼓从民间搬到专业性表演舞台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与创造,或以学校文艺社团活动为依托把招子鼓建制起来。
中国音乐学院谢嘉辛教授以自己所从事的国家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为例,对邢台学院音乐系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实用性的建议。同时他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木卡姆教学演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北京传统音乐节为例,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学校参与介入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问题。并指出当下高师音乐教育缺乏对于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关注与认知,希望地方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引入更多的本土民间音乐元素。最后,他以“太极传统音乐奖”获奖者河北屈家营音乐会传承人林中树为例,谈到研究者、学界、政府的介入对于非遗传承人所带来的积极与负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中国音乐学院刘勇教授认为,第一次看到用唢呐伴奏的,而且是没有文场音乐的秧歌戏十分激动。他认为,邢台民间音乐传承由于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强调专业队伍传承的必要性,光靠民间艺人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如广宗道教音乐。对于艺术性较高的传统音乐地方政府要有担当,光靠民间自发性的保护与传承前景极为不妙。同时强调有必要回顾与检视过往邢台地方民间的研究工作,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梳理,查缺补漏,以便于后期的完善工作。
天津音乐学院郭树群教授认为,本次考察活动增强了对邢台地方民间音乐文化历史的感悟,对于河北音乐史课题的考证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他从历史学的视角审视与回顾了邢台地理位置对于河北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邢台是一个多民族音乐文化交融之地。乱弹、招子鼓、隆尧秧歌戏渗透了当地的民俗风格,历史上是燕赵文化的过渡地带,是多民族文化带交错过渡民族融合之地。他认为,以往学者们对于邢台的文化历史关注很少,有必要用历史的眼界去关注这些东西,把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产生碰撞、思考。其次,他对当下非遗项目受到浮躁世风的影响进行了反思。认为,非遗项目还是要追求一种“历史的真实”,如太平道乐的打醮活动,有必要关注像台湾的施德玉教授所说的“过去是什么”的一种会诊,将其仪式化过程放到现代化环境中,有必要值得我们深思、注意。如仪式神坛的画像用到了毛泽东的画像,高台建筑用到了很多和平鸽,这样都是现代化语境的产物。这些东西在做非遗研究的时候有必要给予清醒的认识,要把非遗产品中学术含量给予充分挖掘出来。第三,他建议邢台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要建立系统的,扎扎实实的,符合专业规范的资料搜集工作,不要好高骛远。黄翔鹏先生一辈子都在做资料搜集考证工作,一直到晚年还在坚持做。在搜集资料的范围上,他赞成杨民康老师的说法,要做到竭泽而渔,要符合现代学术工作,田野考察资料要全面、具体、详细,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搜集资料、科研工作的经验,把它用到教学工作当中去,进一步提高邢台学院音乐系的整体办学水平。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齐易教授认为,隆尧秧歌戏地方性的小戏,第一个往大戏上面靠,第二靠是小戏保持自己的本色,也是非遗保护所要追求的文化多样性问题。谈到邢台学院的办学特色,他认为发挥邢台地方文化优势,把民间音乐文化纳入音乐系的课程内容中,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每个地方院校都应该这样去做,将会对于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有很大意义。
另外,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顾志良先生,强调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多学科互动参与的必要性。中国戏曲学院刘小梅副教授,从戏曲史的角度谈到隆尧秧歌戏《借髢髢》的表演形态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参军戏。
最后,广宗县政协主席,太平道教研究者李云豪先生简要介绍了太平道教音乐的起源、发展、传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据他讲,目前正在组织、策划举办一次“广宗打醮研讨会”,诚恳邀请诸位专家学者参与对广宗太平道教的仪式、民俗、音乐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最后将编辑、出版论文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三、感想篇
首先,本次田野考察活动与学术论坛相结合的模式将会为地方区域性音乐文化研究模式提供一个很好的师范作用。它完全抛弃以往单一性的学术论坛模式,将田野考察与学术论坛相结合,尤其注重考察在前,论坛在后,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一地方民间音乐的发展、保护、传承问题进行广泛会诊;
其次,本次活动是由地方院校主办的,以地方区域性民间音乐作为考察主题,其意义在于可以邀请专家们为地方高等艺术院校的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培训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出谋划策;
第三,本次活动吸引来自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不同视角来解读邢台民间音乐文化,为实现跨学科学术思想的碰撞、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地方院校的本土音乐文化研究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彰显区域音乐文化田野考察与学术论坛的有效性,实用性;
然而笔者认为,通过调研与文献检索发现,有关冀南民间音乐的考察研究目前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全面、具体、深入性的考察研究工作,因此期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
最后要十分感谢邢台学院音乐系的老师们,他们从前期的考察路线到食宿安排都做了精心、细致、周到的准备,才以得使本次活动圆满顺利地结束。
(本文原载《人民音乐》2015年第9期,第50-53页,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赵书峰,河南项城市人,现居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文学(音乐学)博士,现任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神奈川大学一般社团法人瑶族文化瑶族项目研究员。
每年利用大量的时间行走于田野中,获得了丰富的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兴趣主要关注于两岸音乐学学术交流史、南方族群与西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是瑶族传统音乐)、冀南道教音乐、冀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考察研究,尝试以历史民族音乐学、音乐口述史、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理论对田野考察文本进行阐释与解读。截止目前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黄钟》《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交响》等刊物上发表39篇学术文章。论文曾获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二届“学会杯”论文评选“评论类”三等奖,2010年“人音社杯”第四届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比赛二等奖(第一名)。出版《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专著)、《踏歌而行》(论文集)2部。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瑶族婚俗音乐的跨界比较研究——以中、老瑶族为考察个案”,批准号:15BD004)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课题3项,广西民族大学瑶族研究中心课题1项。参与其他省部级课题研究3项,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课题(《基盘研究[B]“瑶族的仪礼与仪礼文献的综合性研究”》)1项。
独立开设《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音乐学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等课程。曾在海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从事多场学术讲座。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傩戏学会会员。
个人邮箱:musicologyshufeng@163.com QQ:344819827
附录:个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