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民间音乐奇葩
——码头调纵横谈
苗幼卿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摘要:码头调系内蒙古西部地区民俗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歌曲品种,主要用于内蒙古西部地区民间的“社火”中。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风靡一时。但由于种种原因,半个多世纪以来,码头调这一民间音乐奇葩似乎已被人遗忘,也未曾有研究文章关注。本文展示了研究码头调的初步探索,一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学者注意;二是呼吁抓紧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与保护。
关键词:内蒙古西部地区;社火;民间曲种;码头调
提起码头调,很多人们耳熟能详。凡接触过内蒙古西部区民间音乐者,不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民间音乐爱好者,或是从事民间音乐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都知道码头调是内蒙古西部区民间音乐中一个艺术品种。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其问津者却不是很多,有关它的研究文章更是寥寥无几。迄今为止,还未曾看到过一篇关于内蒙古西部区码头调的专题讨论。笔者暗自焦急,首次将自己学习码头调心得公布于众,一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学者及同行们的注意,二是呼吁:要抓紧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与保护。
一、码头调概说
“码头调”亦写作“马头调”是一首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流传的古老曲牌。早在清乾隆年间,由“颜自德(天津三和堂曲师)选辑、王廷绍编订,刊行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1](283)和清嘉庆年间,由华广生所编,刊于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的小曲总集《白雪遗音》[1](12)中,对“马头调”歌词都有辑录,且作品数量多达数百首,可见其当时流行程度。特别是《白雪遗音》集子中,还刊载了一首“马头调”的工尺谱,虽然乐谱中未点板眼(即节拍),但必定把近两百年前的时调之音保留了下来,尤为珍贵。
关于“马头调”形成及称谓,有专家分析:该曲牌清代既已盛行,最初流行于商业繁盛的水陆码头。由于这些地方系商贾们往来较多之处,因而,唱“马头调”者当以青楼女子为中心。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专家郑振铎先生在其《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就曾这样认为。查《白雪遗音》中所载“马头调”曲词内容,多达500余首,虽然题材包罗万象、无不歌咏,但还是以表现男女风情,反映底层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类题材居多。如《卖胭脂》《游春》《花容貌》《玉美人》《深深月儿》《开绣户》《变对蝴蝶》等等。又,我们从《白雪遗音》华广生自序:“自古儿女之私,英雄难免”,“春女思春之词,秋士悲秋之咏”等词语表述中亦能窥出,郑先生所说不无道理。
中国著名音乐史大师杨荫浏先生对“马头调”解读更进一步,在其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杨先生认为:“‘马头’二字是‘码头’二字的同音通假。码头的侠义,是指岸边停船的地点,那里一般有斜坡或石级,便于人们上船下船。古代交通,全靠河道。有河道,才有码头。交通便利的地方更容易发展成为商业都市。因此码头的广义,便引申而为‘商业都市’。如今天的上海市,在过去,也曾被称为‘上海码头’。马头调这一名词,系泛指在码头流行的多少曲调,并不是专指一个曲调,是多曲的类名,而不是单曲的曲名”。[2](775)杨先生准确地阐释了“马头调”的生成背景及名词定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作为古老曲牌的“马头调”在南方传唱最盛行的地方是位于长江北岸、直通南北大运河的扬州大码头。“清代时,扬州既是南北漕运的枢纽,又是盐的集散地之一。盐与纺织是清政府垄断的两大事业,它们在清政府全部经济收入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为此,清政府在扬州设有专管两淮盐务的巡盐御史。因而扬州也就成了一个以盐商为中心的各种商人、手工业者、运输工人与小商贩的集中地。”[3](206)扬州大码头为“马头调”的原生态发展与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场所。而在北方“马头调”则较早传播于贯穿南北大运河的北京、山东等地。《白雪遗音》开卷第一首便是《济南八景》,该曲最后两句“万颗珍珠往上起,趵突腾空实好看(奇景万古传)。”把趵突泉奇观描写得淋漓尽致。还有《秦琼》《临潼山》《穆阁寨》《东昌妓女》等曲目,反映的皆是与山东有关的内容。在北京流行的情况,可从清道光年间杨懋建编的《梦华琐簿》一书中获悉端倪。书中介绍:“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硁硁然,龂龂然,几与南北曲同其传授。其调以三弦为主,琵琶佐之。”[4](93)“马头调”在北京城区已流传近200年,有‘北板马头调’和‘南板马头调’之分,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有人会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曾录音播放。20世纪60年代后,“马头调”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以上所述,“马头调”是作为曲牌而言。而作为民歌形式的码头调在我国许多地方也有流传,如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由于传入形式不一样,其发展情况亦大相径庭。
二、内蒙古西部区流传的码头调
内蒙古西部区流传的码头调是由“走西口”人群带入到这一区域的,系内蒙古西部区民俗活动中一个重要歌曲品种。它主要盛行并流布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以及鄂尔多斯市的沿黄河一带,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曾风靡一时,主要用于上述地区中的民间“社火”。
“社火”在我国广为流传。内蒙古西部区盛行的民间“社火”,与我国内地流行的大致相同。数百年来,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或城镇,每逢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人们为了庆贺上年的辛勤劳动、五谷丰登,预祝来年的风调雨顺、事事如意,都要举办这一文娱活动。许多青壮年男女、老人儿童,他们成群结对,张灯结彩,身穿彩衣,敲锣打鼓,边扭边舞地巡游表演,群众称之为“闹三官”。其表演形式有多种多样,但主要以“跑圈子秧歌”“踢股子”等为主。“码头调”即是在这些民间艺术形式表演完后才进行演唱。演唱时多以锣鼓伴奏,很少用丝弦,曲调多达数十首,每一曲调,基本上有一个与该曲调同名的故事内容。
(一)歌词内容及语言特色
内蒙古西部区码头调歌词内容广泛,丰富多彩,属于纯民歌性的。这些歌词大多为人民群众自己所创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对已掌握的数十首码头调歌词梳理,大致概括为以下9个方面:⑴表现故事和传说类的有:《十二英雄》《水漫金山寺》《祝英台下山》《十出大戏》《洛阳桥》《画八扇》等;⑵表现男女爱情类的有:《十二离亲》《东庄探情郎》《王二姐思夫》《绣麒麟》《爬楼》《盼丈夫》等;⑶表现劳动生活类的有:《割韭菜》《李鸿泰安瓜》《姐妹挑菜》《称葱》《割红缎》《十八小姐打扮》等;⑷表现四季五更十二月类的有:《打四季》《五更》《金鸡五更》《红梅十个月》《冻冰》等;⑸表现自然景物、花虫鸟类的有:《十对花》《十爱花》《十样景》《飞鸟九九图》等;⑹表现踏青、游玩类的有:《姐妹踩青》《游河湾》《散心》等;⑺表现底层妇女哀怨、被冤、探望亲人的有:《审青阳》《妓女告状》《眊妈妈》等;⑻表现拜年、猜谜、观灯的有:《拜新年》《对铁牛》《大观灯》等;⑼配合民间舞蹈表演进行演唱的有:《跑圈子秧歌》《双墙子秧歌》《分工子》等。以上所举只是码头调在流传中的最原生状态下的基本唱词内容,因资料有限,还有很多未能总结,如《独立队出来好怕人》《大改良》等,皆因只有一首曲调,暂不列举。
码头调的语言特色首先是口语化,直白淳朴,通俗而生动。如《送哥哥》:
我送哥哥到临河,临河岸上两只鹅,
前面公鸡咯咯叫,后面的母鸡叫咯咯。
我送哥哥清水河,清水河里两只鹅,
公鸡展翅飞过河,母鸡咯咯叫哥哥。
又如《分工子》:
我唱秧歌头一天,我老婆骂我不要脸,
我有心打她两牛鞭,又是心疼又可怜。
锣鼓大镲刹了个好,要看秧歌由我挑,
这班子秧歌该谁唱,掌灯人儿替我叫。
二是多用虚词、衬字在唱词子中衬托,使之乐句得以扩展,旋律富于变化。常用的虚词衬字有“那个”、“呀么”、“么那”、“哎咳哟”“哟咳哎咳咳”、“那嘶咿哟咳”、“嗯哎咳哎咳哟”、“一个月儿圆”“哎哟哎哟”、“那个咿子圆”等。这些虚词衬字在码头调中占得比例非常大,比比皆是。如《送情郎》:
送情郎(那么)送(至)在(咿哟哎圆)大门外(呀哈咿哎咳哎咳哟呀),亲口口(么那)问哥哥(那个咿子圆)多会儿(个那)回来(咿哎哟)。
第三,方言土语的嵌入,使其更具泥土芳香。如《双墙子秧歌》:
双墙子秧歌过来了,大姐姐吼,二姐姐叫,就把三妹妹着忙了,左手(就)放下个舀水飘,提上鞋子往外跑。一出门(来)绊拦倒,红鞋冒下丈二高。大姐姐寻,二姐姐找,寻不见(这)红鞋好心焦。寻不见红鞋也还罢,小女婿回来他不饶。
以上唱词中“舀水飘”、“绊拦倒”、“冒下”、“寻不见”等词汇,皆是内蒙古西部区典型的方言,使人听后既不艰涩,又还感到特别亲切。
(二)曲调特点
内蒙古西部区流传的码头调,因大多是由“走西口”人群带入此地的民间歌曲,且多在民俗节日里演唱,其曲调特点亦呈现出多样性。
首先表现在演唱形式上,它既可以一人演唱、二人对唱,也适于多人齐唱。其演唱伴奏,因多用锣鼓,少用或不用丝弦,故在很多曲调中间或结束时都加有锣鼓点,节奏性很强,这是码头调的一个重要特征(见谱例1)。如:
谱例1.
其次,码头调曲式结构大多以规整均衡的单乐段为主,但句与句之间不太均衡的曲调也不乏其例,如《十杯酒》即是由二拍子的三个乐句组成;《审青阳》是由二拍子的五个乐句组成;而《东庄探情郎》则既是三乐句组成,又结束句——第三乐句的小节数,还要比前两个对等乐句的小节数少两小节,无论是句与句之间,还是节拍之间都不对称,但听起来并不拐腿,也很舒服。码头调常用节拍为二拍子,也有二拍子、三拍子混合使用的,如《拜新年》《泪盈盈五更》等,四拍子的曲调还未曾见到,这可能与其总体音乐风格:粗犷、质朴和具有欢乐气氛的演唱场所有关。歌词结构以七字句为主,五字句、七字以上的句子也多有出现。
第三,码头调的调式特征基本属于五声音阶调式性质,也有六声和七声音阶的为数不多。其中,以五声徵调式构成的曲调最多,约占码头调总数的57%;商调式次之;宫调式歌曲仅有9首;羽调式和角调式各2首。除单一调性的单一调式结构外,也有不同类型的调式转换。其旋律进行多级进和小跳,起伏不大,少滑音、装饰音修饰。
此外,笔者还要特别介绍码头调中的两首曲调:《大观灯》和《对铁牛》。前者是一首循环往复带有说唱性质的五声徵调式民歌,表述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姐妹二人一同上街观灯的情景。其中,唱词内容既有绕口令,也有历史、神话人物和各式各样的灯展,曲调多达百余小节,但实际上只有上下两个乐句在不断反复,而且还是二拍子和三拍子混合使用,使人听来没有没完没了的烦腻感,又还形象逼真朗朗上口(见谱例2)。
谱例2.
后者是一首五声角调式的民歌。在内蒙古西部区汉族民间歌曲中,角调式的歌曲到目前发现的只有三首:一首是在爬山调中,另两首即在码头调里。《对铁牛》就是其中之一。该曲是一首问答式出现的民歌。此类形式民歌多见于南方的歌种,如家喻户晓的广西民歌《刘三姐》等,而在我们内蒙古西部区除了漫瀚调有此特征外,其它民歌中实属罕见。因而,极其珍贵(见谱例3)。
谱例3.
结语
“码头调”系内蒙古西部区民间“社火”中演唱的所有民歌的总称,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西口路”音乐、民俗文化中保存较完好的民歌活化石。它既能体现出这类民歌在内蒙古西部区民俗活动中原生状态演唱的突出特点,又能传达出码头调在内蒙古西部区生存、传播、发展并被该地区各族人民所共同喜爱、共同拥有的审美特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码头调关注,少之甚少,致使其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除了一些曲调被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吸收、融化,还有很多曲目未能浮出水面,甚至濒临失传。对其抢救已刻不容缓。保护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加强自治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4]李家瑞.北平俗曲略[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