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老师微信观点摘录

方李莉老师微信观点摘录

2015.7.4-2104.1

巴寞曲布嫫是社科院的研究员,她常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保护的会议。今天她谈到了非遗的工作语言问题。她谈到了文物保护要强调本真,但非遗保护绝对不能用本真这个词。因为非遗的活态的,是发展的,很难用本真去圈定它。另外,谁确定其为非遗?如果是文物应该是有专家来确定,但非遗却需要当地社区的人们来确定。非遗既是民族的,更重要的是人类共人的。我觉得她的介绍非常重要,我们国家的学术界在这些方面还是概念很模糊,甚至有很多误读。

今天开的会议的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反思”。非遗保护工作在我们国家已开展十几年了,的确值得反思。非遗的概念是传统文化,并不是文物,文化是活水,不是固体。是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观念,如何保护?用法律将其固化吗?抽离其动态的生命将其变成标本吗?所以,我认为非遗最重要的是抢救、纪录,发展,传承。只有抢救和记录,才可以将这些活态的,非物质的变成固态的,物质的,将其保存下来,就好像是把基因保存在基因库中,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将其复活。重要的是传承与发展,既然是活态的,就不能让其固化,而是让其成为社会肌体的一部分,融化在我们的民族血液里。而不是将其和今天的社会发展分离开来,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分离开来。非遗不仅是活态的,也必须是未来的。要让它活着走向未来。

今天在大连图书馆做讲座,讲座的题目是: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与文化交流,看题目是将陶瓷贸易,但实际讲的是中国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

我今天在大连图书馆讲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正好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所关联,我一直在思考,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当年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的关系,因为那是一个引起当年欧洲文化经济变革的肇始之举,也是引起人类社会的变革之举。当然这也许很难相比,但我仍然忍不住要比。比它的不似之处和相似之处。不似之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知的,熟悉的世界,没有对陌生世界探险的部分;相同之处是以商贸为中心兼顾其他。中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拥抱世界的大国,岂能发展成一个文明大国,就在于它曾经有过的海纳百川。但请以后却开始关门锁国,近几百年只是在被动的接受外来的冲击,从未主动的出发到世界其他的国家。而一带一路却一反往常,是中国再次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其重大的意义也许我们今天还不清楚,在未来的几十年或上百年再看,也许这是一个改变了世界文化政治经济格局的壮举。我今天的讲座不谈这个,只谈历史,但历史始终让我们思考的却是今天和未来。丝绸之路是从中国出发的,但有关这条路的概念及名字却是由德国人提出来的。陶瓷之路和丝绸之路是重合的,因为这条路贩卖的不仅有中国的丝绸,也有中国的瓷器。但第一个沿着这条路去考察中国陶瓷贸易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中国的学者怎么了?为什么几百年来就没有一点面向世界的胸怀?今天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中国的学者将做如何的回应?我们能像当年跟着地理大发现的商船出发到世界各地去做研究的科学家及学者,到不同的地方和国家去做研究。以研究他国来达到重新认识中国,发展和完善中国文化的目的,让中国人开始有了世界性的眼光,开始看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让重新认识了世界的中国再次崛起,就像当年欧洲的崛起,当然这是我的愿望,能否做到,只能在若干年才能看到,但我认为,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中央美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论坛上有不少重要的学者发言,他们是:孙家正,冯骥才,吴良镛,金维偌,樊锦诗,靳之林,刘大为。我之所以也被邀请来参加这个会议并参与发言及讨论,是因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研究与此有关。一个是我做过“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及“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两个国家重大课题,在西部地区做了八年的考察,对陆地丝绸之路有所涉及。还有就是我的“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涉及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为了这一研究我到过一些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博物馆。

上午在家读全球通史,读到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欧洲,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主义的发展,迅速地击败了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俄罗斯帝国、中华帝国。其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模式很快扩展到整个世界,这就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开端。读史明理,深感一个社会的进步是整体的进步,其中不仅是技术革命,还包括了社会的变革和新的价值观的出现。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哪一个国家就能取代旧的帝国,成为新兴崛起的国家。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问,常常是以田野个案来解释文化问题。早起由于考察的大多是静态而封闭的原始部落,所以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功能及结构问题。后来开始关注到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各地方文化,关注的是外来文化所引起的文化变迁问题。后来开始研究都市移民,关注这些都市外来人口的文化认同及同化问题。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景德镇和798以及宋庄等城市艺术区的研究。觉得人类学的研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需要关注文化的重建与再造问题。而且在文化的重建和再造中艺术家自觉与不自觉地参与其中。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最重要的不是给社会提供艺术作品,而是提供新的生活体验,提供新的观感经验。因此,艺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陡然提高了,其将带来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活跃期。

昨天参加了一个出版社的论证会,会议上讨论的是出版一套专业性历史性非常强的书籍,但出版社和媒体人都一再强调,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去专业化,要有故事,要好看,要能打动人。认为专家们大多被骂成砖家,写的东西古板,没人看。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两个挑战,专家辛苦的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和知识无法得到普及和社会认可,是专家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方式的问题吗?要不要改进?另一个问题是文化被娱乐化和浅薄化了,而媒体正在推波逐澜的娱乐民众,让民众懒于思考,对知识性,思想性的东西不再感兴趣。所以即使非常专业,具有高度知识性的书籍都要将其粗浅化,娱乐化,甚至冒着犯专业性错误的风险?对于学者来讲要反思的是,如何用更通俗的语言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对于媒体和民众来说,不要满足于文化的娱乐化,还是要让自己对具有知识性和思想性的东西感兴趣。不然,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有危险。

今天在鸟巢参加清华美院80、90水墨画展中的生活艺术研讨会。我发言的题目是:后现代社会中艺术生活化的发展趋势。所谓的趋势就是一种潮流,潮流最初往往是不知不觉被挟裹于其中的,到后来就会成为一种自觉。人从来就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文化的人,审美的人。所以在人的生活中不仅有物质设备系统,还有神话、宗教、人生礼仪等等文化系统。在农业社会,文化系统的表达大都是以艺术为符号的。因此,在那样的时代艺术和生活几乎是一体的,因为所有的仪式都与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有关。在那样的时代也许没有艺术家的概念,但几乎人人都是艺术家。但在工业社会中,艺术家开始和艺术分离。艺术被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入了美术馆、剧院、电影院等。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但人是需要诗意的栖居,需要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栖居。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为人类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工作与闲暇时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甚至可以在家,在飞机上,在旅行中工作,只要有网络就行。社会中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为艺术化的生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而且在过多物质生活追求破坏了人类的自然生存空间的今天,对精神化和艺术化生活的追求,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未来我认为最大的艺术品就是我们的人生,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艺术化的生存。

昨天在四川美院为学习艺术遗产的学生们做讲座,讲座的题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为例。讲座完,学生们问我,做艺术遗产研究下去做考察,应该用什么方法,我告诉他们,应该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学习撰写艺术民族志。在讲座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艺术人类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是以灵性而生存于世界,因此是透过灵性来理解世界,神话,神,天堂,地狱等构成了rendui历史,对世界及彼岸的想象。工业革命以后,人开始用理性来建构世界,从而是透过科学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了神话和彼岸,世界是由原子和分子所建构的物质世界。人的生命没有了延长线,没有了神的庇护,也没有了地狱的恐惧。人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此生此刻,人唯一可以依托的只有物质财富。所以知识成为力量、因为它可以帮助人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于是人的灵性,人的信仰离开了人。地球被人的贪婪所啃噬,人的心灵被人的贪婪所蒙蔽。当世界再次陷入困境,人类又开始回归灵性,寻找灵性的力量。也许未来拯救人类的不是科学,而是宗教。当然,或许人类已经走得太远,未来不再有救赎,只能走向万劫不复。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是科学,是可以研究并客观表述的,并不是可有可无,没有客观性,没有研究性。想怎么表述就怎么表述的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尊重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不能把其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长期以来由于人文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的文化已出现了大的问题。思想混乱,价值体系崩溃,道德无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研究也难以有新的突破,因为没有人生理想只为钱活着的人,是难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类所取得的成就皆因理想所推动,而人文学科的发展是人类理想产生的基础。

人诗意的栖居,具有创造性的活着,活在一个想象的空间中,这也许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社会中艺术家会有许多新的工作,不仅仅是做一些仅供观赏的作品,而是要参与到社会环境及建筑空间的建设中去。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想法。

东埠村位于景德镇高岭山的山脚下,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输瓷土的码头。许多脚夫用独轮车将瓷土从高岭山运到东埠村,然后上船运到景德镇。从这里到景德镇水深时节需要一天半时间,如果是枯水季节则需要4天。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码头,许多做瓷土生意的人都集中在这里。这里有许多的客栈,商店、肉店,豆腐店、杂货店等,曾经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但自从运输改为汽车后,这个码头开始寂落,村里的年轻人都离开村庄到城里打工。村里许多房子已经空无一人,街道上难得看到人影,即使看到一、二个人也都是老人或孩子。这是一个真正的已经飘逝的古村落。这里的老人的记忆里还有一些古老的故事,但不久将会随着这些老人的逝去而烟消云散。最后的结局这里将会成为一个旅游区,供人们和谈论有关这一古码头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去记录这些故事。我真想组织一些学者和学生来做这些事情。但我们的人太少,要做的事太多。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研究队伍。

今天开车上街发现以前在安苑路街口的一个印刷厂关门了,改成了一排商店。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瞬间就成为了夕阳产业,不断在衰落。但我认为只有艺术不但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反而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因为未来人类越来越希望能诗意的栖居,只有艺术才能创造如此有意境的生活。反之脱离生活的艺术有可能被冷落,而能融入生活,启迪新的想象力的艺术才有活力。

@齐放 其实世界已经进入了相互学习的时代,不仅是东方学西方,其实西方也在学东方,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西方人就融入了许多东方的哲学理念。西方人从来都不在意向东方学习,我们为什么要在意向西方学习。普世价值观非常重要,全球一体化,没有共同的规则,世界就会动乱。普世价值观是人类共同自愿遵守的文化规则,我们一方面要遵守这些规则,另一方面也可以贡献有价值的大家愿意共同遵守的规则。未来的世界必须是温和理性,相互尊重和互相学习的世界。因为地球不再是圆的,而是平的,平的地球意味着,每一个民族将共享光明和黑暗,不再是东方黑暗,西方光明。人类只有携手共进才有可能共同克服,我们共同面对的生态问题,疾病问题,资源枯竭问题,战争问题等。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是问题全球化的开始。

我认为在这个时代不再有榜样,美国也不是。这是一个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像当年的文艺复兴,当今人类又处在一个新的社会转折点,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文化讨论的出现,然后产生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所有的新的文化的产生,都从复古开始。因此文化自觉很重要,所谓的文化自觉,一方面是说清楚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是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最后做到掌握文化发展的自主权。文化自觉是费先生晚年提出的重要思想,我认为文艺复兴是对人的自觉,把人从变成了大些的人,最后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产生了新的生产力。但这新的一轮的文艺复兴,也许是人类文化的自觉。最后会促使文化的进步,将文化转化成资本,转化成建立在新能源、高科技和互联网基础上的新的生产力。中国应该有机会成为这次新的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但这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气度和眼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习近平提出复兴传统文化,方向是对的。温故而知新,复兴传统不是为了走回头路,而是为了找到新的路标。

昨天应邀在深圳凤凰书院做讲座,题目为:全球化背景中,中国文化之路的探讨—以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研究为起点。这是一个当前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又觉得目前大家的目光没有聚焦在这里,人们最担心的是经济的滑坡,环境的污染,社会转型所遇到的困境等等。但实际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人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是人行为的指南和生活的指南,也是对社会思考的指南,包括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由文化的观念所决定的。因此,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加强对于文化发展的讨论。

敬业是一个最重要的民族素质,每个人都能极其安静的,耐心地做好手头的工作,这个民族一定是有希望和有定力的。宁静致远,反之,则昙花一现。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这种敬业精神,所以我们的房子大都是豆腐渣工程,我们的食物大都是偷假冒伪劣食品,我们的学术大都是重复剽窃论文等等。如此种种,怎能产生足以让人自信的思想,自信的理论,最后走向一条让人进步的道路。

伦敦的当代艺术。伦敦是一个设计之都,艺术之都和时尚之都。如果说一百多年以前伦敦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产业中心,现在却成为了世界的创意中心。当其是产业中心时,也曾经是世界的雾都,当年的雾霾不亚于今天的北京。也许她今天的路也是明天北京的路。

今天莱顿教授在“今日人类学“杂志上复印了一篇文章给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费孝通—共产主义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作者的名字叫W.JohnMorgau(即W,约翰摩根),据介绍他是一位在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工作的大学教授。费孝通在英国人类学界的地位很高,他的书是所有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和学生的必读书目,也是许多人类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我很高兴至今还有英国学者在继续研究他。正如费先生所说的,人作为生物体是必定会消亡的。但当你的学术思想进入了人类的人文世界,你的生命就长存了,因为你的思想在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所以你的灵魂是不朽的。我想,费先生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在被大家讨论着。今天上午我就和莱顿教授讨论了一上午有关他晚年提出来的文化自觉的思想。他的许多观点都得到了莱顿教授的共鸣,认为他对文化的认识比亨廷顿的”文化的冲突”更有前瞻性。现在外研社正在把费孝通晚年有关“文化自觉“论述的系列文集,翻译成英文,这些英国的学者们都很期待能早日看到。在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学者的平等对话越来越重要,所谓平等的对话就是要站在同样的高度,以及有同等认识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中国的学者具有挑战性,但也很有意义。在过去我们在西方学者面前总是充当学生,因为觉得他们先进我们落后。但今天我们要成为同学,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地球已经成为平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共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携手共同讨论与合作,理性温和,共同合作应该是人类未来的趋势。我希望在这一趋势中,中国学者不要再一次失去发言权,而被抛弃在世界之外。

一个女人一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美,这种美是要伴随自己终身的,没有年龄限制的,所以非常苛刻,要非常努力和坚持才能做到。这种美既需要外在有需要内在。所谓的外在是优雅的体态与举止,高品位的衣着打扮,健康的肤色与愉快的表情等。内在的美是读书所形成的书卷气,睿智及从容,对人的同情包容以及爱,让人感到的温暖,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还有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让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具有哲理性,从而散发一种智慧之美。这两种美都不容易达到,前者的美需要不断坚持锻炼身体,学会养身,没有健康就没有美。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一个不会搭配衣服和首饰的女人是称不上美的。后者更难,需要不断地读书,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一个知识陈旧,见识短浅的女人永远称不上美。还有对人的包容以及爱,那需要多大的肚量,因为这种包容和爱,不仅是对你的亲人和朋友,还包括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终身美丽的女人是遥远的目标,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她不是天生丽质,而是终身的修炼,不宜不在乎年龄,只是在乎于你是否尊重你的生命。

杜伦大学有一个文化进化的系列课程,由不同专业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昨天我去听了一次,老师讲的是语言的进化。开始我一本正经的准备做笔记,谁知老师先不讲课,而是要同学们两人一组做实验。他发给每一组一叠写着英语单词和号码的纸,一个人拿桌号码,一个人拿着单词。拿单词的那个人要用肢体或声音表达出单词的意思,但不能用语言,拿着号码的人要用号码把单词记下来,因为没一个单词都有号码。两人替换着做,一共有12张纸都是同样的单词,但不同的编号。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可以反复做十二次同样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需要表达的单词的意思。通过这样的反复动作,在两个人之间建立一个约定俗成的交流系统。这样的实验花了一个小时。第二个小时是大家回答老师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动作得到了反馈吗?第二个问题是人类的交流系统是如何建立的?由此如何理解文化进化理论框架的形成。听到同学的回答是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其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我的理解是人类的交流系统是在反复的相互理解中逐步形成的,人类只有相互理解杜芳的意思,才可以共同协作,人只有共同协作才可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交流系统覆盖的面积越大,人类学做的群体就越大,文字的发明就是扩大了的交流系统。世界不同语言的学习也是也是交流系统的扩大。当今人类社会力量的增强和互联网,电视等通讯系统的出现关系也很大,是交流系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上是我自己思考的,并不是老师所讲,但是他的课程和提问促使了我的思考。所以什么叫启发式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老师不一定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事物的存在和演进方式。

今天还是继续上莱顿的艺术人类学课。主要讨论的是价值转型中的澳大利亚艺术,在他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上世纪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如何受到商品化的影响,还有西方文化的影响,这里还存在着一个文化的所有权的问题等。他讲的这些现象和我在贵州苗寨的考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商品化以后的民间艺术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仅仅成为一种审美艺术。

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以思想的进步,思想的变化为先兆的。是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而引发了欧洲的工业革命,进而波及到整个世界。现在工业文明正在面临新能源,新技术,新的信息传播等方面所带来的转型,而这一系列的转型也必须要产生一种新的思想,没有思想认识的飞跃人类的进步是很难平稳进行的。这一新的思想形成的发源地仍然是欧洲或美国吗?中国人能否参与其中,仰或成为其发源地?这是费孝通先生所期待的,所以他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思想,就是试图引发这一思想的革命。当时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这将是历史绛任给中国人的伟大使命。但今天我困惑的是中国的经济是发展了,但学术研究的困境仍然很大,一切以长官意识为转移。因此这样的历史机遇也许又将不属于中国。中国仍然会排除在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外?但在今天,整个的世界需要东方的智慧,只有东西方智慧的共同启动,世界的发展才会完整。近百年中国的发展采取的是拿来主义,即使马克思也是西方的,发展到今天我们中国或许也能贡献一点思想给世界。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需要做,也希望做的,但是我们能有这样的能力和机遇吗?

今天是星期一,是物质文化人类学的第二个课程。在这一堂课里主要讲的是人类技术传承及传播方式的演变。里面谈到了文化系统与生物系统的遗传关系。谈到了人类早期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主要是垂直性的,向父母和同行之间学习。后来逐渐发展成斜向型和横向型。在文化和技术传播中,语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越是早期共同使用语言的范围越小,技术和文化传播的范围也越小,所以主要是垂直型的。越是到现代语言传播的范围越大。在当代社会人们几乎打破了语言障碍,包括交通障碍。促使了人类技术和文化的飞速发展。这一讲座非常注意引用来自不同民族志中不同手工艺的研究资料。有来自编织的还有来自制陶的。有许多研究方法和视角值得我们这些研究传统手工艺,当代设计,艺术人类学的学者们借鉴。

这个星期上莱顿教授的课,讲的是人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和平的居住在一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无私奉献?他认为有两个基础,一个是合作,一个是互惠,也就是以相互之间的利益为基础。当然在这里避开了宗教,只是纯粹从人性上来谈,其实有时候信仰宗教也是牺牲眼前利益,而来换取天上的未来的利益。他认为讨论这个问题的有三大领域,人类学、生物学、经济学。他例举了三个领域的许多学者的观点,还有来自人类学民族志中的例子,冷战时期的苏美博弈,中东的战争,以及全球化下的民族认同等方面来讨论这一问题。引用的书目和观点很多。这是一门选修课,听课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课时一共三小时,老师讲一小时,然后一共三十个学生分成六组,讨论四十分钟,然后一个组一个或几个代表上台讲十分钟,最后老师总结。在中国三个小时都由老师讲,时间太长难免有许多废话,学生难以参与有时听久了难免疲倦和走神。英国的这种上课方式要求老师讲课必须精炼,而且层次清楚,介绍的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精华,而不仅是老师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其实对于我来说,听课不仅是学习某种知识,还是学习某种教学方式。学生们都很投入地参与讨论。我发现上这个课的基本是西方人,只有一个非洲人和中东人,他们的英语有点口音,但也很热烈地参与讨论。在这里我没有看到中国学生,我发现中国学生大都喜欢比较实用的学科,有关这种宏大问题的讨论较少参与。其实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最缺的不是技术性的人才,而是对社会,对人自身有整体认识的思考者。

昨天晚上和莱顿教授一起吃晚饭,他问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我谈给他听,他很感兴趣。但因为有些英文单词不会说,所以表达得不够完善。今天上午到他办公室我们又接着昨天的话题。回去后我查了一下昨天不会说的单词,今天我们的谈话就顺畅多了。莱顿教授说,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不同的文化对话和相互了解,因此从自身开始,他希望我能不断地向他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思想,帮助他理解今天的中国。他也向我介绍最新西方的人类学动向,帮助我了解当今的西方世界的一些思考。今天上午我们谈了两个半小,虽然我的英文单词量有限,谈到深处时往往表达得不是很准确,但这一点不影响我们谈话的兴趣。我的感受是个西方人对话,你必须不仅要从他的谈话中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同时也要能给予对方一些他得到东西,这样的对话才可能进行的下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到国外来学习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学好自己国家的文化,尤其是历史和哲学,这是我们最可以拿得出来的中国文化。同时,即使我们做人类学研究也必须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然对于中国的当代文化也难以研究得清楚。

在中国人类学界普遍接受的是进化论理论已经过时,但在杜伦大学人类学系听课才发现进化论仍然在影响着人类学对世界的认识。尤其是物质文化人类学,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进步是从发明工具,发明技术,改造工具和改进技术而来的。其认为人类社会一直在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技术的演进与文化的积累。而这种演进和积累提高了人们的学习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从而让世界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文化也日益复杂。技术的演进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滋生了一些有闲阶级,艺术的活动也由此产生。奢侈品的制造促使了一些新美学观的出现,从某种程度来讲,奢侈品是权力和财富的炫耀。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讨论社会的进化,以及社会审美的演进有点意思,我还是刚接触,需要继续上课和进一步理解。我还听了一次莱顿教授的课,他讲的是人类冲突行为演进的笵式,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讨论,人的本性究竟是暴力的,还是趋向于和平的。人是凭着理性在生活还是凭着本能在生活,谁来评判人的行为是否正确?人为什么会出现战争等。我觉得这些讨论都非常有意思,西方人类学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挖掘得比较深,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判断力。我觉得当前的中国非常需要这门学科,其实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对人自身的觉醒和认识,在这一方面中国还有欠缺。

今天在人类学系听课,讲的是物质文化人类学,非常有意思。这位上课的老师研究的是当代设计。他的课从生物学的本能开始,讨论了从动物到人的物质利用方式。讨论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他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也许人类的美术是从制造工具开始,从石器时代人们把审美用在工具的制作上。杜伦大学的人类学系力量非常强,有四十多位老师,将生物学和文化学结合在一起研究是他们的强项。从物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工艺史,设计史乃至美术史以及人类在这方面的创造动力,非常有意思,所以我会一直听这个课。

日期:2015-07-06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