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战线》12年第4期目录

☆特 稿

1.关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

作者:何星亮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学术界有了对话的平台,但学术创新仍是这一学科中国化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创新,要有所创新就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包括理论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中国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主要目的是对世界学术提供独特的贡献。建构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既要适合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同时也要能够适合全人类不同社会和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人类学;学术创新;创新过程;创新方法

☆人类学与民族学 

人类学

2.作为文化的组织:人类学组织研究反思

作者:庄孔韶,方静文

摘要:对人类学组织研究的回顾和梳理表明,从家族、宗族等传统组织到企业等现代组织,人类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非正式组织的强调以及文化视角的采纳。将文化视角与认识组织的重要方式“隐喻”相融合,就得到“作为文化的组织”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组织的理解和文化诠释,并且能够被转换于应用实践。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隐喻;作为文化的组织;组织文化;组织研究

3.“作为文化的组织”的人类学研究实践

——Y市低价格女性性工作者和老年男客的组织文化解读

作者:宋雷鸣,汪 宁

摘要:“作为文化的组织”思想是人类学参与组织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能够有效连接理论思考和应用实践。其一方面力求深入挖掘具体组织中包含的各种文化内涵或特征,从而增强对具体组织的理解;另一方面尝试在对具体组织进行文化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性策略或措施。Y市低价格女性性工作者及其老年男客的组织行为特点包括:相关行为特点具有类家族模式和熟人社会特征,并且受到当地的集市周期及相关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这些性交易群体组织特点的文化解读,可有助于提出具备文化敏感性的疾病干预措施。

关键词:作为文化的组织;类家族模式;集市周期;熟人社会

4.观念、权力与文化图式的再生产

——以河南路村庙会为例

作者:李晓斐

摘要:围绕“差序格局”和公私道德的讨论,已经论及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图式。运用文化图式的视角,从文化角度来探讨社区内部自身的动力学,可为理解传统背后的驱动力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并可藉其对理解村落权力关系提供一种解释方式。在近百年的路村“麦货会”实践过程中,村民的文化图式得以再生产并发生变迁,而再生产或变迁了的文化图式又解释了不同历史时期“麦货会”组织者的变化。

关键词:文化图式;观念;权力;再生产;变迁

5.生命周期仪式与穆斯林移民文化变迁

——对纳萨里·德森关于荷兰穆斯林仪式研究的反思

作者:马 强

摘要:穆斯林的仪式可分为宗教崇拜仪式和社会生活仪式。生命周期仪式规范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行为和活动,包含了宗教和社会两方面的意义,“守俗”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有“守教”的意义。穆斯林移民的社会融入是保留了宗教崇拜功修之后的选择性融入,移民恪守生命周期仪式的意义在于塑造群体的认同,保持移民文化的伊斯兰核心价值。

关键词:荷兰;穆斯林;生命周期仪式;反思

 

民族学

6.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

作者:周 平,白利友

摘要: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单一民族国家相比,多民族国家是由多个民族共同构建的国家共同体,具有民族构成复杂、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不尽一致、国民身份多重等特点。但总的来说,民族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对特定对象相对稳定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纷繁复杂,其间充满了博弈、面临着挑战。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政治作为一种通过一系列的认同建构及建设来整合社会资源、追加合法性及寻求支持的政治实践,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它在政治上强调共同体、合法性与向心力。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共同体;政治认同;认同政治;民族

7.民族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

——以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为例

作者:徐黎丽,杨朝晖

摘要:长城以山脉为界、陆上丝绸之路以沟壑为界、藏彝走廊以众多河流为界,自然地将中国内部分隔为高纬度、高海拔和低海拔三大生态文化区。经过五千多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态与文化变迁,三大生态文化区的不同民族在融合与冲突间的关系中演化,长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成为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带,国家政权因有多元文化为基础而凝聚力加强,边疆随之向三大文化区的边缘拓展,并形成各民族共创、同戍中国边疆的格局。

关键词:生态文化区; 民族走廊; 国家边疆

8.民族·资源·国家:中缅边境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作者:白志红,柳 青

摘要:21世纪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受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和气候变化的冲击甚大。面对国际动荡、冲突和不确定因素,正确认识和分析边疆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对于安定边疆和建构和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重要。多年的田野调查资料证明,大量具有神话性质的历史记忆、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和佤族抗英抗日经历,再现了阿佤山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这两大不同层次的认同与民族历史记忆、资源和国家建构过程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佤族;资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9.从民族团结走向民族融合

——对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几点思考

作者:肖 宪

摘要: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战略,作为边疆多民族聚居的云南来说,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就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前提。随着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应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云南经验”。

关键词:民族团结;交流交融;云南现象;中华民族

☆社会学

10.中国企业都“富不过三代”吗?

——对“老字号”企业长寿秘诀和发展前景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继焦,李宇军

摘要:中国现有的企业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富不过三代”,都是“短命郎君”,其实,中国有为数不少的“老字号”企业,它们在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商业竞争之后,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转换的影响,中国“老字号”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市场全球化和本土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老字号”企业不但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双重市场变化趋势,而且需要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优势相结合,将已有竞争力与新生竞争力相结合。

关键词:“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11.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拓展与经验研究

作者:臧得顺

摘要:李培林研究员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社会结构转型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成长的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较好的学术脉络传承性和较高的理论体系开放度,是一套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之上、具有独特魅力并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派”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把社会结构当做社会学学科研究的主题和重点、推动一种新发展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非正式制度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12.意识形态嵌入与认知合理性生成

——以阿尔都塞悖论为考察起点

作者:马俊领

摘要:社会学科知识建构语境可分为意识形态主导型和学理研究主导型。学理研究与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相即相入;社会学科对实践行为知识建构结论的正确与否,虽然和基本语境之间有相关性,但并不必然具有因果关系。在意识形态限定下对社会实践进行知识建构的合理性寓于它们有可能产生的科学后果、理论的逻辑自洽性和由诸理论沟通所产生的共识之中。

关键词:意识形态;知识建构;语境;合理性

13.对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作者:卢永欣

摘要: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思潮中一个重要派别,借助其结构—功能的分析法,能够深化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依照该方法的启迪,意识形态亦包含三层基本结构:认知—解释层、信仰—价值层、策略—筹措层。意识形态是社会矛盾的补偿形式。这样,在如何应对社会矛盾上,意识形态的三层结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对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深化对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将为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启示性思路。

关键词:意识形态;结构功能主义;社会矛盾

 

新视野

14.俄罗斯转型教训与启示:基于制度陷阱问题的分析

作者:刘 燕

摘要:转型国家存在着转型危机,表现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领域执政秩序、经济秩序、交易规则与公民社会的混乱。俄罗斯的转型教训表明,无效率的制度均衡是系统性制度困境的产物。这既源于转型的初始条件所设置的发展轨迹,又是国家转型期间“政府俘获”与“权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亦取决于政府发展策略的选择倾向。同时还表明,制度转换中保持“强政府”主导的重要性,适度调整的改革目标、务实的变革决策以及积极的公共政策有助于在制度转换中架设桥梁,降低转型风险和改革阻力。

关键词:制度变迁;制度陷阱;“华盛顿共识”

15.基于个体投资者行为分析的证券市场监管:一个新干预主义的视角

作者:尹海员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的散户特征十分明显,个体投资者已经成为庞大的社会存在,任何维护证券市场稳定的监管政策,都必须建立在对个体投资者行为规律以及导致其产生的深层次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证券市场监管的新干预主义思想,承认市场机制对资本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也认为过度监管将导致资源浪费和无效率,主张在深入分析个体投资者行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监管,最终目标是通过改善个体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以建立一个高效的证券市场。

关键词:个体投资者;行为分析;证券市场监管;新干预主义

16.国家能力、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

作者:杨海滨,杨先明

摘要:经济转型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而变得不确定。其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比较优势的形成不只是要素的简单聚集,而更多来源于国家的内生性能力。我国在技术上属于后发国家,在经济上正处于转型期,如何通过实施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来提升国家能力,就成为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国家能力;比较优势动态化;经济转型

17.从作家诉百度案看避风港规则的适用

作者:邬 跃

摘要:避风港规则是一项移植的法律规范,其立法本意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赔偿责任予以限制,平衡网络环境下各方的利益,促进新兴网络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对避风港规则的准确把握和适用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避风港规则的适用,不仅要看主体要件是否符合、是否构成间接侵权,还要具体分析是否符合标示要件、旁观要件、主观要件、获利要件、删除要件。尽管避风港规则是为了限制侵权责任,但避风港规则不能滥用,只有正确理解和适用避风港规则,才能真正实现其立法目的,促进网络产业发展与版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避风港规则;立法目的;构成要件;法律适用

☆学术史论

18.功能学派与英国人类学的国家传统

作者:张丽梅,胡鸿保

摘要:人类学存在不同的国家传统几乎是业内的共识。英国人类学的国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功能学派所塑造的。这种传统有若干明显的特征:功能主义的田野作业,个人魅力型的领袖人物,家族特色的学术圈子,“伦敦—剑桥—牛津”三角的学术霸权,与殖民主义的密切关系,等等。这一传统自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形成,并在整个20世纪一直维持对内对外的深刻影响,成为英国社会人类学当代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功能学派;国家传统;英国;人类学史

19.中国民族史学发展述论

作者:王文光,施 芳,李艳峰

摘要:中国民族史研究滥觞于商周时期,从司马迁开创中国民族史的系统研究,到近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的中国民族史研究,都与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发展历史相生相伴,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史学史

☆文化研究

文化哲学

20.中华文化传统及其哲学的反思与重构

——张尚仁先生《道家哲学》的启示

作者:武经伟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及生存智慧。张尚仁先生《道家哲学》,深入阐释了道家哲学范畴体系及道家和道教中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和谐宽容等中华文化精髓,揭示了其对重构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理论的时代价值。这是中华文化传统及其哲学的反思与重构,对于认识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的自身特性,自觉把握民族复兴的精神品格,“觉解”“中国性”,并在批判现代性缺失中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建构和谐中国及和谐哲学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中华文化;觉解中国性;反思与重构

21.媒介文化的政治伦理审视:基于马克思的政治伦理观

作者:葛彬超

摘要:政治属性是媒介文化与生俱来的一大属性,这决定了媒介文化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培养人们的政治认知、传播政治文化,监测政治环境、实现政治沟通,设置政治议程、加强政治控制等方面。媒介文化政治功能的发挥需要伦理思想的规范。媒介文化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重要命题,重视人民价值的主体性,同时充分肯定国家价值的合理性,建立一种新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并有效发挥其意识形态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马克思;政治伦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22.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媒介参与”

作者:项江涛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媒介的参与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更应是“主动性”的。所谓“媒介的自觉”,指的是把媒介参与的“主动性”有的放矢为深入挖掘、真实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及生成、发展的规律性,并使其转化为大众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形成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创新、认同的社会信息环境。保存“原真性”,发现“规律性”,应是媒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本质表达,也是媒介参与的社会、文化功能的深刻体现。

关键词:媒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自觉;文化认同

23.穿越现代与传统的藩篱:非物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相对论

作者:田 阡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定本身体现了文化相对论思想,并且,对文化相对论的反思,还需回到解释文化的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在对文化相对论与非物质文化研究的关系进行充分反思的基础上,坚持以文化整体观视野下的田野工作为认识文化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单方面强调“文化特殊主义”而带来的困扰。

关键词:文化相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

城市文化研究

24.城市帝国主义及其文化逻辑

作者:徐 翔

摘要:在当前全球文化体系扩张和文化政治格局中,需要重视“城市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逻辑和强调“回到城市”的文化诉求。城市帝国主义具有不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其文化“后殖民”的手段和标的不是文化而是城市,不是文化的本土性而是城市的本土性,对城市生态、话语、安全等带来重要冲击和潜在风险,应成为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构建中加强重视和前瞻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在城市崛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城市文化价值和“城市自觉”,避免城市地位的日趋重要以沦丧文化与城市的关系为代价。城市文化研究要注重从文化帝国主义的城市谱系转向城市帝国主义的文化谱系,从文化城市性转向文化城市间性,从城市文化学转向城市政治学,从城市再生产转向城市再生产方式的再生产。

关键词:城市帝国主义;文化权力;意识形态;后殖民城市;城市自觉;文化安全

25.差异的正义: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诉求

作者:王志刚

摘要:空间正义关注的是空间生产实践的总体性伦理问题,所谓城市空间正义,就是存在于城市空间生产实践中的公平和公正,是不同(差异)城市主体能够相对自由、平等地享有城市空间权益,不受支配地进行城市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的理想状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空间正义,把消灭城市空间矛盾、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引导人们将生活的目的,从对外在物化空间的关注转向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上来。现实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资本同质化逻辑和主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应该把“差异的正义”作为其价值诉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空间就是要承认差异性,通过价值指引和制度安排,推进对无压迫的群体差异的再生产和对无压迫的群体差异的尊重,谋求多元利益群体空间的“重叠共识”或“交叉共识”。

关键词:城市空间正义;社会主义本质;主体性;差异的正义

☆学术要览

增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思考

刘 荣,周银燕,刘光顺

贵州威宁彝族“果”支系通婚圈变迁趋势研究

卢春梅,高发元

阿昌族的族群分化与语言变迁研究

袁 焱

社会学视野中的乡村司法运作逻辑

 

——以鄂西南锦镇人民法庭为中心的分析

牟 军,张 青

萨金特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贡献

王少枋,李 贤

威廉·燕卜荪笔下的W.H.奥登

龙晓滢

语言接触:一个多维度的分析路径

邹晓玲

清朝对新疆地区基层社会的治理

杨 军

民族政策价值取向调整视野下的国家认同

张会龙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涉外经济的影响分析

张 峻

民族村寨民间风俗变迁中的政策影响

 

——以石林撒尼村寨为例

吴燕怡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

 

——以公共医疗卫生供给为例

薛 凝

日期:2012-07-27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