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易扉:资本的渗透——克里斯托弗·斯坦纳与《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资本的渗透

——克里斯托弗·斯坦纳与《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罗易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29)

摘要:《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是美国艺术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斯坦纳关于非洲艺术的杰作。展现了流通中的非洲艺术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详细描述了资本通过艺术物品流通渗透的过程,并提出了原真性的问题。其隐形的文本中透出西方对于非洲的文化想象与殖民记忆,同时,亦体现了非洲本土人民在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的丢失。文本展现了在流通中的非洲艺术物品的“脱境”过程,从原住民的“物”而成为西方“艺术”的流通之旅,展现了“知识介质”在流通之中的力量。

关键词:克里斯托弗·斯坦纳;流通中的非洲艺术;非洲艺术;资本渗透;文化想象;知识介质;脱境

克里斯托弗·斯坦纳(Christopher B. Steiner),美国著名艺术人类学教授。其学养渊博,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哈佛大学,现执教于康涅狄格大学。斯坦纳教授论著颇丰,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艺术。其中《流通中的非洲艺术》[①](African Art in Transit)是其代表作,是当代艺术人类学关于非洲艺术研究的巨著。此外,他与罗伊·理查德·格林克(Roy Richard Grinke)合编《非州文化,历史与表征读本》[②](Perspectives on Africa: A Reader in Culture,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与学者露丝·菲利普(Ruth B. Phillips)合编《敞开文化:殖民与后殖民世界中的艺术与商品》[③](Unpacking Culture: Art and Commodity i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Worlds)。此外,他还撰写了几十篇论文,其中论文《贸易中的艺术:非洲艺术市场中的价值创造与原真性》(The Art of the Trade: The Creation of Value and Authenticity in the African Art Market)也是关于非洲艺术市场颇具影响力的文章。斯坦纳丰富的著述为当代非洲艺术的代表性作品,而斯坦纳无疑也是关于非洲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方面旗帜性的人类学家。本文主要解读斯坦纳教授的代表作《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流通之中的非洲艺术》

克里斯托弗·斯坦纳的《流通中的非洲艺术》[④]是一本风格朴素的著作。近年来西方关于非洲研究的书籍可谓是琳琅满目,斯坦纳的这本著述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本佳作,是艺术人类学领域中值得为之庆贺的一本著作。1994年的《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是一本关于非洲艺术物品的研究,难能可贵的是斯坦纳将非洲艺术置于艺术和经济的人类学视角中。斯坦纳不仅对于西非艺术物品做了一个重要而全面的描述,并且还用此领域的艺术活动来诠释相关当代经济学以及政治学领域人类学理论。因此,斯坦纳的理论是对从1920s到1930s人类学家关于小型社会早期物品研究的超越。

(一)文本结构

本书共六个章节以及序言和结论部分,225页篇幅的简洁深刻之作。内容布局如下:导论:在跨国市场中的非洲艺术人类学;1、商品出口与货物类别;2、劳工分支与资本管理;3、经济话语:洽谈与价值的社会生产;4、多元市场中的部族政治经济;5、原真性诉求与非洲艺术建构;6、文化经纪与知识的介质;结论:非洲艺术与价值话语。

绪论部分介绍跨国市场中的非洲艺术人类学背景,以及田野地点。他采取立体多维的研究方法,超越单纯的艺术史而结合人类学以及跨国经济研究方法。通过地区,国家以及国际商业状况的多重棱镜来考察非洲艺术。田野地点是西非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阿比让地区(Abidjan, Cote d'lvoire)。阿比让是科特迪瓦经济首都,总统府、政府、议会的所在地,也是西非地区金融和贸易中心。斯坦纳选择这个地理和跨国市场中心区展开了他结合艺术及经济的立体研究。

第一章至第三章是具体的科特迪瓦艺术市场和市场活动的细节描述。主要研究商品出口与货物类别、劳工分支与资本管理以及围绕洽谈与价值的社会生产的经济话语。在阐述了非洲艺术品贸易史之后,斯坦纳分析了象牙海岸多部族的科特迪瓦艺术市场的经济结构,劳工分配以及价值生产,描述了阿比让的非洲艺术贸易组织,物品销售范围区域,物品销售的社会背景,劳工组织,同时用大量的细节描述了关于商讨过程中的决定价格的贸易经济因素。他运用三个章节的大篇幅来揭示出贸易的内外幕,将艺术物品的销售目录以及贸易者分布进行分类。他对于贸易的方方面面做出了详细的记录,包括商人的社会网络,生产者的社会网络,商谈的过程,亲属关系以及部族关系。有序地描述了艺术物品从村庄到隐蔽的商店的过程,艺术物品通过科特迪瓦阿比让市场朝向大都会的目的地走向流通之路的过程。

第四章考察多元市场中的部族政治经济,并集中讨论了商品化问题。科特迪瓦约有60个部族,主要分4大族系:阿肯族系、曼迪族系、克鲁族系和沃尔特族系。全国人口的40%信奉伊斯兰教,27.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此地区多数商人是穆斯林,虽然穆斯林宗教中是拒绝偶像崇拜的,然而穆斯林对于仪式物品的贸易却没有内疚与不安。值得注意的是,斯坦纳在此例举的个案极其独特,他记录了不按非书面贸易规定来经商的穆斯林商人活动。此类个案研究体现了此地区贸易的特点,也体现穆斯林商人和非穆斯林生产者之间艺术交易现实状况,体现了此地区多部族的复杂以及贸易中不断协商的特点。因此,列举不按常规贸易的穆斯林商人,是为了阐明此地区贸易方式的多样灵活机动性,也是为了说明并非所有的贸易活动都是在书面的条款下进行的。

第五章讨论了原真性的问题,考察了原真性诉求与非洲艺术建构。原真性的观念是如何被理解以及被非洲商人所运作的。他讨论了市场中的多民族的政治关系,提出了“原真性诉求的问题”(“quest for authenticity”)。他提出“对于西方人来说,原真的非洲艺术是在过去存在,即在与欧洲有接触之前。对于商人来说,原真的非洲艺术只在当下存在,即在和欧洲人接触之后。当物品被带出非洲并且被西方认定为真品的时候”[⑤].,显然表达了斯坦纳对于原真性的焦虑。

最后,斯坦纳研究了文化经纪与知识的介质问题,考察了如何为物品营造背景的问题。这些知识的符号资本的填入,是如何为商品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的深刻分析。结论部分中表明了他关于非洲艺术与价值话语的观点,认为非洲艺术贸易印证了一个现代社会理论,资本在非洲的渗透,资本通过商品链“在一个时期内被不同个体锻造的个人链,每个个体都有他们自己的动机,诉求以及一系列目的”[⑥]。

(二)斯坦纳的方法论与“艺术观”

非洲艺术物品,灵巧地穿梭在区域与区域,大陆与大陆之间。一代又一代的贸易者的身影穿梭在西非国家的边界,贸易史上历来以欧洲地区为主的贸易,近来转移到美国和加拿大北美市场。斯坦纳的关于非洲艺术的研究,如同流通中的穿越边界的艺术物品一样,也穿越了学科的边界。他的研究没有限定在非洲区域之内,而是在非洲之外跨越学科和国家的边界,在非洲之内和非洲之外的立体全面关系中理清其中深刻而复杂的现实情境。

斯坦纳的方法论给予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启示是深刻的。他围绕非洲艺术物品作为其研究本体,采取艺术人类学为主线,同时采用多重视野,也运用了经济人类学,特别是市场,贸易和消费人类学。他详尽而灵动的民族志写作描述了在科特迪瓦阿比让艺术市场的现实情境,考察了中间商建构非洲艺术物品的价值过程。同时也考察了艺术品通过原真性来提升其经济价值的内幕。对于非洲艺术来说,这是一本标志性的艺术人类学的巨著。同时,他结合社会和经济理论来讨论剩余价值创造,考察了艺术品通过中间商的流通,通过艺术市场的“知识介质”("mediation of knowledge")而增强竞争力并提升价值。

斯坦纳的“艺术观”是超出纯美学范围意义上的艺术观,这是典型的艺术人类学家的“艺术观”。他将流通中的艺术物品作为他的研究对象,在他目录中的物品即是研究的艺术本体,比如具有诱惑力的面具,雕像均是他讨论的本体。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物品的艺术性,更关注的是流通之中的艺术物品。他不仅关注超越艺术审美性之外的物品,更想关注的是艺术物品的价值性。阿尔弗雷德·盖尔(Alfred Gell)对于斯坦纳做出了评述,盖尔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艺术人类学在过去五十年来取得的进步是如此小的原因,当人类学家被培养成对于‘艺术’(‘art’)的错误的认识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只讲艺术限定在纯美学的范围,艺术人类学在实践领域便没有立足之地。直到最近开始出现了诸如布迪厄(Bourdieu),克利福德(Clifford)以及斯坦纳(Steiner)这样的学者,他们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取得了详尽的考察。)[⑦]这段话中体现了盖尔对于斯坦纳的“艺术观”的肯定。通过盖尔对于斯坦纳的论述,可见斯坦纳的艺术观是超出纯美学范围之外的。按照阿尔弗雷德·盖尔(Alfred Gell)的观点,正是艺术拥有的专门领域使得人类学家不能去艺术之“魅”。[⑧]无论在怎样的人类学方法之下的研究,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本体是围绕艺术物品而进行的。

流通中的非洲艺术论题

(一)资本的渗透与符号资本

近代欧洲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历史影响是深远的。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对非洲大陆的初步殖民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二战结束,欧洲殖民者对非洲大陆殖民巅峰期,1884年的柏林会议,标志着非洲大陆完全从属于欧洲。20世纪初,非洲90%以上的非洲领土被占领。二战后,非洲的殖民地开始逐步瓦解,在60年代到70年代,绝大部分的非洲国家已经脱离欧洲国家的控制成立了独立的政权,到1990年葡萄牙在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即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在非洲殖民统治的历史彻底终结。1990年之后,脱离欧洲土地殖民的非洲,进入后殖民时代。

那么黑非洲在经历了土地殖民之后,是否能独立于资本殖民或者文化殖民呢?斯坦纳的书给出了我们思考的线索,他对于资本在非洲的渗透作出了细节叙述。他从一个简明但是重要的西非艺术贸易开始叙述,来说明比他最初想象的要古老和复杂得多的一个贸易过程。这本书展示了“西非艺术贸易揭示的不仅仅是复杂的具有自我内部结构,逻辑以及规则的经济系统,同样也揭示了跨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非洲以及非洲艺术被大量市场参与者干预和限制并影响,然后扩展到世界上的过程”[⑨]。斯坦纳通过将艺术物品置于一个经济系统中考察,看到了在这个系统中资本的渗透与文化想象,物品文化价值通过文化的诠释因而增加其资本价值。资本从物品的制作到销售过程中无时不刻地渗透,隐形的力量在非洲艺术的流通中发挥着主角的角色。只是这个主角是隐形的主角,却有着前台主角更多的威力。

这本书表面上是关于一个底层的艺术作品的流通,从投机的商人流通到旅游者以及迷恋这些物品的收藏者,这个过程印证布迪厄(Bourdieu)的话语,认为这是一个不稳定的企图去创造和积累符号资本的世界。斯坦纳在书中提到他“我特别采用布迪厄的对于‘误识’(‘misrecognition’)的社会学分析,来展示西方的价值判断”[⑩]。在布迪厄的社会学分析中,符号资本是资本的其中一种类型。“‘资本的形式’(Bourdieu,1986b)展现了布迪厄关于资本或权力的主要种类的观念: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每一种资本的性质和效果,以及典型策略和资本转化的困境。”[11]此外,在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理论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符号资本,直接介入了权力分配和社会再生产领域,成为推动社会结构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力量,并且也以三种形式存在:1.具体的状态;2.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它是具体的文化资本外化的结果;3.体制的状态。”[12]显然,斯坦纳的研究本体即非洲艺术物品,是文化资本外化的客观状态的符号资本。

同时,“布迪厄对于艺术品收藏中的交换价值的否认”[13]。那么,非洲艺术物品是一种显性资本还是一种隐性资本呢?在布迪厄那里,“象征资本(符号资本)象征资本是一种隐蔽的、无形的经济资本形式。当行动者拒绝承认‘经济’实践的‘客观’”真实性,具体来说,就是当行动者拒绝承认“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利益最大化”的游戏规则时,经济资本若要发挥作用就要转化为象征资本。所以说,象征资本是在经济资本不被承认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资本形式,但它不像经济资本(如货币、债券、土地、牲口等)那样容易度量和计算。”[14]显然,作为非洲艺术物品的符号资本是一种象征资本,是隐形资本,是在非洲艺术物品流通中无时不刻的环节中渗透的资本。流通中的非洲艺术物品过程,是资本渗透的过程。

(二)艺术物品原真性问题

在艺术物品的流通中,物的原真性是一个焦点问题。其中体现着原真性的焦虑以及表征错误的危机。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曾著述《原真性的伦理》[15](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从理论上来专门论述无限复杂而混沌的原真性问题。斯坦纳在本书中也无比焦虑地利用其田野个案来讨论此问题,他在讨论市场中的多民族的政治关系中,提出了“原真性诉求的问题”(“quest for authenticity”)。

我们从书中可以找到斯坦纳隐在的话语与观点。其一:原真性是价值的基础。斯坦纳考察了非洲艺术物品的流动价值。在第三章中提供了详细的民族志叙述,研究了商谈过程中确立价值的过程。在讨论价格决定市场机制的市场时,他描述了四种商谈的模式:提成、批发、零售以及绩效。他写道“我将洽谈分为四种模式:提成(extractive),批发(wholesale),零售(retail)以及绩效(performative”)。[16]在每一个环节的商谈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其中多数都是按照最后一个模式即绩效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物品的原真程度则是价值的关键。原真性是收藏者所追求的,原真性也是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的理由,因此非洲艺术商人尽可能地迎合这种要求,即使其实他们不太明白为什么富有的外籍人如此渴望愿意购买这种神秘的物品。

其二,建构的原真性。因为物品的原真性是创造利润价值的基础,故商人在商谈时以及在对于原真性的鉴定时,他们表现出娴熟的知识,从而为物品的原真性缔造一个神秘背景。于是,物品在“神话”之后便会取得“神话”般的价值。当地的贸易商多数是穆斯林,穆斯林认为买卖神像是不虔诚的,但是谁会在经济的魅惑下去诉诸这样的问题,他们通过从外籍客户那里得来的讯息,刻意围绕艺术品营造非洲原真性的神秘性,他们不停地光顾内地村庄,即生产这种“原汁原味”(“raw”)艺术品的生产地,去收取大量的物品。在第六章中详细论述了原真性问题,铺开了对于物品如何变换成满足西方人对于原真性想象的陈述。他指出在旅游工业中的原真性的矛盾,实际上原真性是在生产过程中是被消解的。斯坦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在非洲艺术市场上,原真性是被建构的而不是本来就有的,原真性是流通过程中所建构起来的。

其三,差异的原真性的观念。在对于非洲艺术史上原真性的论争作出评论之后,根据原真性的核心观念来判断,斯坦纳认为在非洲艺术中原真性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表达。一方面,商人将这些看作是复制品的非洲艺术,将这些物品当做是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的作为仿制的复制品,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坚持这些均是“老”的作品。有趣的是这些话语出现在由里萨·巴尔巴什(Ilisa Barbash)和卢森·泰勒(Lucien Taylor)执导的电影《在非洲之内和之外》(“In and Out of Africa”)中。“我从未听到一个商人真正用过‘autentic’(法语,authentique)这个词。多数商人将他们所销售的物分成两类:老的(ancien)和复制的(copie)”[17]“对于商人来说,原真的(‘authentic’)非洲艺术仅仅存在于当下,即在与欧洲人接触之后,但物品带出非洲之时并被西方人认定为是真品之时。商人的对于真品的构想是取决于同欧洲人的接触,取决于欧洲人发现非洲艺术物品的内在本质的时候。”[18]显然,非洲之内的“原真”(‘authentic’)与非洲之外的“原真”是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之中的。

其四,焦虑的原真性。在分析了无数个个案之后,斯坦纳在寻求“authentic”(原真)中的“real”(真实)表示了忧虑。他在理论上探讨“real”(真实)问题,因为他无法假设市场充满着“赝品”(“fakes”)会发生什么。他认为商人辨别真品的能力在市场上也是其竞争力体现,是获得成功的商人的基本技能。通过制作当作真品的物品,商人用一套熟悉娴熟老套的话语来给物品创造意义,以此来满足购买者对于非洲艺术的想象与期待,为了追求非洲物品的“genuine”(“真”),旅游者以及商人与收藏者,常常寻找物品中“original”(原本的)的迹象。他们必须从商人对于物品的“神话”中找到“the real thing”(“真物”)。虽然通过斯坦纳清楚的叙述与考察,实际上真品的出现是罕见的。在此,斯坦纳对于非洲艺术物品的原真性表现出焦虑的态度。

最后,斯坦纳彻底消解了原真性“光晕”。通过大篇幅的民族志和历史学的章节,详述了科特迪瓦艺术市场的背景,目的是为了建立讨论原真性的背景,研究了非洲艺术贸易史中原真性观念的发展以及文化经纪问题。通过有限的相关文字记录,根据非洲仪式过程中艺术制品的实际用途来找到原真性的特点。通过构建的新型的本土非洲艺术,用他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来质疑原真性。他写出了“赤裸裸的事实”(“naked truths”),揭示了模拟原真的技术和话语。认为欧洲对于他方异国情调与原真性的品味加剧了这个市场的存在。斯坦纳认为原真性仅仅是西方观念,是西方人建立在文化霸权规则之上的观念,当今非洲艺术中的原真性是马克思笔下所想象的拜物主义以及物神崇拜。他总结了相关的神秘化问题,通过这种理论上对于市场的描述,他相应地记录了原真性是如何在“原始主义”上西方对于非洲的想象,这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霸权动机。斯坦纳“彻底论证非洲艺术的原真性是基于强有力的经济与文化霸权动机的西方建构 ”。[19]

人类学家弗雷德·迈尔斯(Fred Myers)在《绘文化》(Painting Culture)中写到“如果它们不是真正为当地消费而生产的,特别不是为仪式而用的,对收藏者来说,它们就与制作者的生活世界不那么联系密切,因此把它们看作是‘真实的’‘原始艺术’是成问题的。”[20]人们通常都是抱着谴责的态度来指责商人。但是斯坦纳对于非洲贸易商的角度表示了同情和理解。那么,斯坦纳所描述的范式是通常意义上的阿瑟·丹托(Arthur Danto)艺术世界的普通范式呢?亦或是与后殖民时代冲突之下产物,一个完全拙劣模仿的艺术世界呢?这是一个留给所有艺术人类学家的当代问题。

反思流通中的非洲艺术

(一)殖民记忆与文化想象

在斯坦纳那里,类似于科特迪瓦的非洲制品不仅仅是吸引“西方消费者”的生产,而是培养了大批类似于纽约这样的西方市场。斯塔纳写道“在他们的贸易追求中,艺术品贸易者不是随意的将物品从一个地方销往另一个地方,他们同样也翰旋在艺术品生产者和艺术品消费者之间——为他们所销售的物品添加经济价值,他们通过对于物品的诠释来增加物品的经济价值,通过将文化价值进行资本化,从而从双方均获得利益”[21]。从消费角度来看,为欧洲市场特定消费群体而制作的非洲艺术物品,是为培养起来的消费群而制作。斯坦纳采用大量章节来描述对于艺术作品的文化想象。因此,斯坦纳在此给出了关于物品资本渗透中的文化想象的真相。“当商人给艺术家传递西方客户的某些倾向品味时,他们也同时传递给客户关于非洲艺术与文化的图景”[22]。文化想象“它显示出了一个在现代商业交易中的一个深刻的问题,即对于原真性的焦虑以及表征错误的危机”。[23]

文化想象的培养,是知识介质介入到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正如赫茨菲尔德所言:“把非西方艺术形式纳入到西方美学领域是一个有着复杂经济和政治原因的过程———殖民主义、旅游业以及国际艺术市场全都重新定义了许多当地美学的原则。”[24]商人把握着欧洲人对于非洲的异域想象,他们将这种想象传递给制作方的非洲,这个过程是培养西方对于非洲的文化想象过程,然后制作符合文化想象之后的物品。人们在得到符合自己文化想象的物品后,便会满足自己对于物品的期待,然后认同物品。如同旅游者中所购买的旅游品,购买的是旅游的记忆,将旅游的记忆载之而归。保尔·斯托勒(Paul Stoller)在他的著作《殖民记忆的表达:精神拥有,权利与西方的Hauka舞》[25](Paul Stoller .Embodying colonial memories: spirit possession, power, and the Hauka in West.)中研究了关于殖民记忆问题,他认为西非“Hauka(胡卡)”舞在西方的一度流行是人们对于殖民记忆的怀念。模仿过去时代的“仪式”似乎是对于西方人的一种“恋物”情结。同样,斯坦纳笔下的西方人对于非洲仿制雕塑的热爱,也体现的西方对于他们殖民时代的往昔的怀念。收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记忆的收藏,西方人对于非洲物品的收藏实际是一种文化的想象,是对于非洲的想象,也是对于他们殖民时代的追忆。这便是西方对于非洲物品追求的驱动力。解开物品的面纱,非洲物品是非洲传统与西方他者的双重镜像之物,这不是任何一方的单行度行为,而是在一个后殖民时代里穿越空间的文化和政治产物。

(二)非洲身份认同危机

在关于非洲“复制”(“colon”)雕像风格研究中,斯坦纳发现非洲雕像采取模仿欧洲的形式和服饰的风格。在描摹这种风尚中,斯坦纳写到:“曾经一度是携带着对于西方殖民侵略排斥意味的复制雕像,现在变成了希望吸引西方消费者的物品”[26]。这种复制雕塑体现了非洲的身份认同的危机。日本人类学教授福井(Katsuyoshi Fukui)与约翰·马卡吉斯(John Markakis)编辑的《非洲之角的种族与冲突》[27](Ethnicity and Conflict in the Horn of Africa.)探讨了“种族之间模糊关系的冲突”[28] ,他认为冲突来自于身份认同的危机。非洲艺术物品的复制体现了非洲之内的本土人民身份认同的危机,同时体现了非洲之外西方人的浓厚的殖民记忆,也体现出非洲艺术物品沦陷于欧洲政治文化权力体系之中。戴维·理查兹(David Richard)在《差异的面纱》中说:“他者总是被观察者制造的叙述、结构和意向‘戴上面具’。被塑造和再塑造的是权力的委婉化;表面上声称描述他者的材料,实际上与欧洲人的自我再现和身份有关。”[29]强大的西方权力话语使得非洲艺术物品制作的主体性丧失,“身份认同”的概念更是模糊的。

大卫·内皮尔(David Napier)描述了后现代时期原住民艺术的命运,“土著人民在仪式上曾经使用的古老器皿被卖给游客用作烟灰缸,巴厘的雕刻家正忙于雕刻非洲的艺术品用于出口。”[30]在原住民艺术的这样一种情境中,体现出了原住民族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的缺失,他们迷失在西方市场的航标之中。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 )认为“土著人民长期‘被表述’的历史状态其实是西方话语霸权的象征性体现,是一种“权力的委婉化”,这种长期的“失声”情形在某种程度上是土著人民身份认同概念缺失的必然结果。对于土著人民来说,在前现代社会,人们并不谈论“认同”和“承认”,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我们所说的)认同,也不是因为他们不依赖承认,而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完全不成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我们那样的主题化(thematized)。[31]因此,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是后现代时期原住民艺术的代表性写照。

(三)脱境与知识介质

斯坦纳在书中出现两个特别的词语。“decontextualization”(“脱境”)与“Mediation of knowledge”(“知识介质”)。这是两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词语与问题。

斯坦纳用具体的个案来解释物品的“脱境”。在斯坦纳那里,新形式物品间隙性地流入市场的过程,这些“物品”被提升为“艺术品”(“artwork”)的过程即物的“脱境”过程。“脱境”是物脱离本有的语境而进入另一个语境的过程,即从物到艺术的过程,具体来讲是从原住民的“物”到西方“艺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艺术品商人的活动不仅被看作是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想脱离,但是实际上是神性的‘脱境’(‘decontextualization’)”[32]。斯坦纳得出结论,认为非洲艺术是通过西方人而取得的,即通过西方人对于非洲物品原来使用价值的否定,而对于现在非洲物品交换价值的肯定来获得的。他认为为了取得物品的艺术价值他们必须摆脱之前的使用性而变成艺术——也就是,价值的创造是实用性的脱离,通过艺术家工作以及物品最初意义而“脱境”,从而从物变成艺术。正如他写道:“非洲艺术的作品之所以受到社会抑制,是因为消费者的复杂性,他们消解了非洲艺术制品生产痕迹的想象,因此,最终,显现去人化劳作的‘脱境’的效果——物品崇拜的神秘之光”。[33]

斯坦纳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物“脱境”成为“艺术物品”的过程。他将弹弓、梯子,木杵等作为例证,商人通过限量提升物品的价格。投石器(英国人称为弹弓)就是以这种方式提升为艺术的,通过发布(通过商人限定出卖的数量)装饰精美的目录。在目录里出售的弹弓以很高的价格出售,但是即使价格再高也还有人需求甚至不列入目录的弹弓,因为这种物品象征着“held back”(限量)因为稀少和特殊性等原因。比如梯子这个物品,虽然很难有装饰而且不太方便携带,现在也成了艺术品。有一个贸易商人,很有长远的经营眼光,在他的仓库里堆满了这种物品,同时收藏了大量的木杵。等待商人去“发现”(“discover”),这种木杵是重要的象征性的神物,而这种观念会在价格上体现出来。“在早期1987年的时期,一个弹弓的价格从1000-6000CFA(5-20美元),升值到3,0TXM-5,000CFA(15-150美元)”[34],从“物”到“艺术”的诠释下其价值上升了大约十倍。

斯坦纳认为知识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在他那里,知识是一种“Mediation of knowledge”(“知识介质”)。“市场信息和洽谈知识或信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经济学家将会对于知识本身作为商品产生兴趣”。[35]斯坦纳研究了文化经纪特性问题,以及如何为物品营造背景的问题。物品在必要的时候变换以使用预先设定的背景,例如表面上作成古旧的,亚光的等等能使得西方人认为“原本应该”(“ought”)的模样等等,诸如此类。在斯坦纳的文本中,他同样也指出了艺术商人在经济的驱动下,将知识介质资本化,在非洲艺术流通中的知识介质的资本化现象。文化介质资本化使得物品变成资本,艺术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不等性,物品脱离原先的语境,成为一种脱镜状态,从物品变成艺术,而达到知识的资本化。

 

斯坦纳文本研究意义

斯坦纳的书是一本精彩有历史视野的杰作,博学的民族志并且行文简洁优雅,对于非洲当代艺术做出明了的概括,给我们清楚描绘了流通中的非洲艺术的蓝图。斯坦纳的方法论丰富了当代艺术人类学,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当代艺术人类学严谨的杰作。他采取了跨界与多点的考察方法,完成了一个流通中的物品的考察。

(一)跨界

在本研究中中,斯坦纳采用历史与经济的考察线索脉络,考察了在全球经济系统之中的非洲艺术物品的流通,在多重复杂的关系中侧重考察历史与经济。这本著作是采取人类学方法围绕艺术物品本体而进行的深刻研究,是艺术物品的人类学研究,尤其是艺术人类学关于非洲艺术研究的巨著。也有学者将斯坦纳纳入“广义派”[36]经济人类学之内。原因在于斯坦纳的《流通中的非洲艺术》是一部关于非洲艺术品交易的跨地区的民族志,研究“商品链”等经济现象。

《流通中的非洲艺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反对学术上的分类,它提倡跨界研究。这不是一本非洲历史著作,虽然斯坦纳在他的文本中包括了许多的历史材料。这不是一本关于非洲艺术形式的分析著作,虽然斯坦纳引述了艺术史的论述。这不是一本经济学的分析,虽然斯坦纳运用了马克思的观点来加强他的论点。这不是一本实验性的人类学分析,虽然斯坦纳受到当今社会人类学潮流的影响。这是一本跨界的写作。

(二)多点田野

斯坦纳的田野调查是在阿比让进行的。非洲的艺术物品链接着非洲生产者,欧洲消费者,日渐扩增的穆斯林中间商。因此,斯坦纳的田野实际上是一阿比让为中心点,将考察区域延伸到跨国家而进行的。这是最有趣的人类学民族志调查。斯坦纳在书中详尽展现了非洲艺术物品多向流通情境,通过这个个案来研究非洲艺术在商品链之中的网络关系中的角色变换与价值变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地方性的艺术和全球性的背景是紧密相连的。需要动态地考察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生产和再生产,动态地描述艺术的意义。空间与时间的穿越才能做到全面真实的研究。空间上的穿越可采用多点的田野来实现。“多点的田野来自对人类学“整体观”的反思,主张在研究的整个时期里,田野工作者不应把自身固定在一两个社区里,田野工作者必须具有灵活性,其工作场所应是一个包含多个地点的网络。”[37]

斯坦纳的文本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当代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采取跨越学科边界的跨界的方法,以及跨越地理边界的多点的田野研究。学者可以学习斯坦纳的灵活的定位和布局,在对于多层面复杂问题构成的当代非洲生活,不会哑然失色。

 

结语

斯坦纳从历史以及经济的视野做了一个博学的在象牙海岸跨国艺术市场民族志研究。克里斯托弗·斯坦纳文本的杰出意义不仅在于他对于非洲艺术物品的全面多角度的符号意义分析,更重要的是他将非洲艺术置于一个跨国经济流动之网中考查。作为一本当代艺术人类学的杰作,斯坦纳的书具有高度的人类学和艺术史价值。他文笔优雅的文字,以及他出色的田野考察均不失为是艺术人类家的典范。

斯坦纳书的结论是独特的,他用一个关于价值的论争话题来总结他的著作,他写到:“西方人对于非洲艺术价值判断的体系是与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相匹配的”。[38]在此,斯坦纳的结论是令人深思的。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Perspectives on Africa: A Reader in Culture,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7.

3、Unpacking Culture: Art and Commodity i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World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4、Dolores Richter . Art, Economics and Change: The Kulebele of Northern Ivory Coast[M]. Psych/Graphic Publishers,1980.

5、Bennetta Jules-Rosette . The Messages of Tourist Art: An African Semiotic Syste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 Springer ,1984.

6、Alfred Gell. Review: untitled [J].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Vol. 1(4).1995.

7、Alfred Gell.The Technology of Enchantment and the Enchantment of Technology .In Coote,Jeremy and Shelton.Anthony ed.Anthropology,Art and Aesthetic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Charles Taylor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9、Fred Myers.Painting Culture:The Making of all_Aboriginal High Art[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Paul Stoller .Embodying colonial memories: spirit possession, power, and the Hauka in West [M].Routledge,1995.

11、Katsuyoshi Fukui and John Markakis (Eds).Ethnicity and Conflict in the Horn of Africa. London and Athens,Ohio: James Currey and OhioUniversity Press, 1994.

12、David Napier.Losing One’s Marbles: Cultural Property and Indigenous Thought. In Jeremy MacClancyed. Contesting Art: Art, Politics and Identity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erg, 1997.

13、Leo Frobenius. The Voice of Africa, Being an Account of the Travels of the German Inner African Exploration Expedition in the Years 1910-1912[M]. London: Hutchinson, 1913.

14、Michel Leiris. L'Afrique fan-tome[M]. Gallimard,1934,1981.

1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97.

16、皮埃尔•布迪厄著,刘辉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7、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42.

18、宫留记著.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37.

19、戴维•理查兹著,如一、王等译.差异的面纱[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47.

20、查尔斯•泰勒,董之林、陈燕谷译.承认的政治[A].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1、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Capital Penetration

——On Christopher B. Steiner and African Art in Transit

Luo Yifei

Graduate School, The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African Art in Transit is a great book which was written by Christopher B. Steiner .He is an American famous art anthropologist. The book is on African art especially on the West African art object . Stein described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around African art in transit . He questions the “authenticity ”. In this book , we can know the westerner’s cultural expectation and colonial memory to the Africa . From this book , we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identity conflict excited in Africa . In the transit ,The Decontextualization of Art Object is achieved by the Mediation of knowledge . The “Art Objects” is changed to “Art” in the transit .

Key Words: 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 Capital Penetration, Cultural Expectations , Mediation of knowledge, Decontextualization .

 

附:

作者简介:罗易扉,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

联系方式:Eail: fei1239@126.com


*作者简介:罗易扉,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

[①]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②]Perspectives on Africa: A Reader in Culture,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7.

[③]Unpacking Culture: Art and Commodity i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World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④]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⑤]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02.

[⑥]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64.

[⑦]Alfred Gell. Review: untitled .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Vol. 1(4).1995:841-842.

[⑧]Alfred Gell.The Technology of Enchantment and the Enchantment of Technology .In Coote,Jeremy and Shelton.Anthony ed.Anthropology,Art and Aesthet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42.

[⑨]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4:10.

[⑩]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5.

[11]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97.

[12]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42.

[13]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62.

[14]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37.

[15]Charles Taylor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6]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62.

[17]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02..

[18]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02..

[19]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4.

[20]Fred Myers. Painting Culture:The Making of all Aboriginal High Art[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22-23.

[21]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3-14.

[22]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5.

[23]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29..

[24]皮埃尔·布迪厄,刘辉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76

[25]Paul Stoller .Embodying colonial memories: spirit possession, power, and the Hauka in West [M].Routledge,1995.

[26]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95-96.

[27]Katsuyoshi Fukui and John Markakis (Eds).Ethnicity and Conflict in the Horn of Africa. London and Athens,Ohio: James Currey and OhioUniversity Press, 1994.

[28]Katsuyoshi Fukui and John Markakis (Eds).Ethnicity and Conflict in the Horn of Africa. London and Athens,Ohio: James Currey and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94: ix.

[29]戴维·理查兹.如一、王等译.差异的面纱[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47.

[30]David Napier.Losing One’s Marbles: Cultural Property and Indigenous Thought. In Jeremy MacClancyed. Contesting Art: Art, Politics and Identity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erg, 1997. 166.

[31]查尔斯·泰勒,董之林、陈燕谷译.承认的政治[A].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99.

[32]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89.

[33]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64.

[34]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5..

[35]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76.

[36]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哈罗德.斯内德尔(Harold Schneider)等人发起创办了经济人类学会(Society for Economic Anthropology,SEA)。协会旨在消弭狭隘的派别,促进一切积极的、具有经验主义基础的、关于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研究。在此之后,这股向广义方向发展的潮流中,经济人类学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广阔研究视野和多重理论观点的学者,即所谓的“新广义派”,也称“新综合派”。

[37]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135.

[38]Christopher B. Steiner .African Art in Transi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5..

 

本文发表于《江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日期:2011-10-08
阅读:
作者:罗易扉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