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邦: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的几点看法

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的几点看法

徐万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 100081)

摘 要:针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提出自己对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中的概念问题和当前研究动态的看法。认为,“工艺”“手工艺”是指技术层面的东西,即民间所说的手艺;而“工艺美术”和“工艺品”指的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即指技艺手段创造出来的作品。

关键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特点;现实意义;概念界定;研究动态

分类号:J5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838(2010)04 0044 06

一、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

笔者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全面概括考察,以少数民族工艺品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及客观存在状况为实例,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为如下六个特点。

1.有很突出的实用性。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民族工艺品很少有专供观赏的,绝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或是将工艺品结合附着在实用物上。如织锦、丝绸、扎染、蜡染、绣品、金银珠玉首饰等,往往与服饰相结合;木雕、砖雕、石雕、大理石画等常与建筑相结合,或作为附着于建筑物和家具上的装饰;陶器、木碗、漆器、铜器、匕首、竹杯等多作为餐饮具;绣球、秧箩、鼻烟壶、挎包等小物件都有实用功能。

2.与宗教文化有密切联系。中国受佛教影响的历史久远,信仰藏传佛教的有藏族、蒙古族、门巴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源于佛教的吉祥八宝图案在这些民族的工艺品中多有运用。大量的金属造像(神像)、唐卡画(包括巨幅堆绣的佛像)、酥油花雕塑、手执转经轮、四川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的藏文经典等,常出现在藏族信众的宗教生活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在建筑和服饰的色彩上,在图案的运用上都有明显的宗教影响。色彩多用浅蓝淡绿,图案不用动物和人物形象。

3.少数民族服饰特别绚丽多彩。服饰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项目,更是光彩夺目。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民族成分多;二是分布范围广泛,各地气候差异大,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服饰;三是各民族经济从业及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在我的印象中,藏族和满族贵族、官僚的服饰华丽贵重;苗族和彝族的服饰款式有上百种,尤其是苗族的银饰更是精巧多样;维吾尔族和新疆一些少数民族的小花帽和头饰,都是非常独特和美观的艺术品。

4.工艺品的材料多样,历史悠久。材料有金、银、铜、铁、锡、竹、木、草、藤、树皮、麻、棉、丝、革、毛皮及各种玉石贝壳等。历史悠久主要表现在漆器(马王堆汉墓中有出土)、蜡染(古称“蜡缬”,可能汉代已有,唐代盛行。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民族中仍甚流行)、铜鼓(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重器、乐器,起始于春秋中期,今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等族仍珍爱这种乐器,瑶族民间有铜鼓舞)、佛教造像等工艺品上。

5.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许多少数民族工艺品,对具有民族文化知识的人来说,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因而服饰被称作民族的标识。其次如彝族漆器、藏族的邦典、维吾尔族的爱得丽丝绸、白族的扎染、回族的砖雕、毛南族的顶卡花、壮族的绣球等等。在刺绣图案和民族乐器中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6.民间工艺品中比较突出地反映出各民族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信念,追求吉祥与幸福。福文化与吉祥图案在各民族中有非常广泛的流布。

7.各民族的服饰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例如青海甘肃的回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服饰有许多相似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与藏族,服饰上,尤其是靴子和妇女头饰有相似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纳西族服饰与藏族有相似处;云南四川交界处的泸沽湖地区,纳西族摩梭人的服饰兼有藏族、彝族的特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族和彝族妇女的帽子有的基本相同;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其服饰上的刺绣具有当地彝族的特色;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和土家族服饰有相似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侗族的妇女银饰有相似处;中国东北、华北及散居于全国各地的满族,其服饰已与当地汉族没什么差别。同样道理,少数民族服饰也会影响到汉族,如满族的旗袍、坎肩,现在几乎成为中华民族普遍使用的服装。这种反映在工艺品上的融合现象,说明中华民族成为越来越亲密的民族共同体。

二、研究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最近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文化界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过去没有钱办的事,现在有财力来投入和支持了。200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工艺美术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

民间美术共计51项,其中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分别是:纳西族东巴画、藏族唐卡(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剪纸(丰宁满族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傣族剪纸、)、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水族马尾绣、土族盘绣、挑花(花瑶挑花)、阜新玛瑙雕、夜光杯雕、临夏砖雕、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塔尔寺酥油花、热贡艺术。[1]

传统手工技艺共89项,其中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分别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藏族造纸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风筝制作技艺(拉萨风筝)。

这部分非遗入选项目,虽然强调的是与掌握技艺的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技艺,但是其产品却多是工艺美术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例如文房四宝、乐器、刀具、建筑、漆器、印染品(图案)、风筝等。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工艺美术作品,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它传承它和弘扬它的优秀文化内涵。

第二,有助于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出各种文物及实物的专门机构。博物馆收藏的主要大项有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塑、纺织印染品、家具、服饰等,这些物品大多数都是工艺美术作品。对工艺美术的研究,有利于博物馆在展出中进行文化宣传,传授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第三,有助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当作一种休闲生活。旅游者到旅游地除了购买土特产品外,就是要购买一些旅游纪念品留念或作为赠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例如到广西去旅游会购买绣球,到云南大理会购买扎染品和大理石雕刻品,到贵州会购买蜡染品,到新疆会购买维吾尔小花帽和英吉沙小刀,到海南会购买椰雕品,到内蒙古会买用真毛皮做的马、羊、骆驼等。我们加强对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大力开发和生产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和便于携带与保存的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是很必要的。旅游者中有各种文化层次及经济能力不同的人,旅游纪念品也应有不同的档次,贵如金银玉饰品,一般如绣品印染品,贱如剪纸、草编、竹编,只要美,就能招人爱。通过开发产品来进行非遗保护是行之有效的好途径。

第四,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一部分手工技艺衰微甚至失传。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耗费工时较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减弱。例如雕板印刷制作年画就没有现代化印刷快捷,手工刺绣就不如机绣省时,民间织锦要比机织绸缎费时费力得多。再如电视的普及直接冲击了民间文艺的传播等。假若不通过研究宣传和开发利用使各民族群众认识到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就很难保护和弘扬它。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保护者和弘扬者,脱离开人民群众来谈保护和弘扬,都将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效。

第五,有助于提高和美化群众生活。工艺美术是实用美术,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饮食上来说,有餐饮具和食雕面塑;从居住上来说有建筑造型、建筑装饰和室内家具;从服饰上来说有织染刺绣和首饰;从文艺上来说有乐器、面具和戏装、脸谱;从信仰上来说有寺庙建筑、宗教造像和宗教绘画;从节日上来说有灯笼、剪纸、玩具、风筝、体育用具等;从文化教育上来说有文房四宝和书籍装帧印刷等;在人生礼仪的婚丧嫁娶活动中,也涉及很多工艺品。加强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提倡艺术为人民服务,可以使群众的生活更有乐趣,更加多彩。

三、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中的概念问题

当前在学术界关于工艺美术的一些概念常常是混淆的。例如,没有分清工艺、工艺品、工艺美术、民间工艺、俗艺等;在工艺美术包括的内容和分类上也是混乱的,把按制作材料分类与按实用功能分类混为一谈。

根据2009年版《辞海》的解释,工艺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如切削、热处理和测量等),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工艺美术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精神方面不同程度的审美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技术发展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一般分为两大类:(1)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2)欣赏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玉石雕刻、竹木雕刻、灯彩、装饰绘画等。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中国的工艺美术制作甚早,传统优良,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代以前的刻纹白陶,商代的青铜器与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如竹编、草编、蓝印花布、蜡染、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不同,而各具不同的风格特色。”

在已出版的相关书籍中,徐万邦编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内容是介绍少数民族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而不是讲工艺技术。杨雪果编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传扬生活妙韵的巧技——云南民族工艺》,其内容包含有工艺技术和工艺美术品两方面,反映了工艺品本身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苏和平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与美术》,实际上也是以介绍工艺美术为主,涉及工艺技术较少,而且把“工艺”与“美术”分开来,书中“美术”一项中又缺少“绘画”。呼志强编著,时事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中国手工艺文化》也是把工艺技术和工艺美术结合介绍的专著。这种写法可以理解,但是容易造成将“工艺”与“工艺美术”相混淆的误解。

其实《辞海》本身的解释就是含混的。它对“工艺”的解释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即我们通常能说的技艺。但它对“民间工艺”的解释又是“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品”。显然是把“工艺”与“工艺美术品”混同了。

关于“民间工艺”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也有略为不同的看法。王冠英说:“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以传统的、用手工制作的工艺。它的特点是自生自发,土生土长,为劳动人民所创造,为劳动人民所享用,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民间工艺不追求珍奇华贵,而以表现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直接抒发劳动人民质朴淳美的感情见长,因而受到劳动人民的珍视和喜爱。我们平常称这种工艺为‘民间工艺’,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源于‘民间’、活跃于‘民间’、为‘民间’所享用,跟那些专门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工艺’、‘士大夫工艺’有很大的区别。” [2](4)

吕品田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观念》导言中说:“在学术界尚没有通用、规范的名词较为确切地指称二分文化结构中的小传统——通俗文化、下层文化、俗文化或乡土文化时,姑且沿用国内学者常用的‘民间文化’概念”。[3](16)

“民间文化”包括了“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又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

徐万邦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把工艺美术列入第三编第三章“民间传承文化”中。扎呷在《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的绪论第一节“传统手工艺的概念”中说:“‘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时代性的指标,在时序上它相对于现代,在内容上应指现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所有工艺品类,即主要指仍以传统形式生产的工艺品类。这是历代手工艺品中的极小部分,主要是手工技艺复杂,不能由机器所取代的供陈设欣赏的工艺品类,诸如玉器、雕刻、刺绣、地毯、缂丝、金银首饰等等。”[4](1)

“工艺”一词,中国古代即已有之,且有专指。所谓“工”,一是泛指工匠艺人,手工艺劳动者,如《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礼·冬官·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又作官名。在古籍中单独用“工”字时,工即有工艺、工巧、精巧、精致、精密、擅长之意,如《说文》:“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又云:“工,巧饰也”;有时还特指从事音乐艺术的乐师、乐人,如《传》中有“工,乐官”之说,《礼·乡饮酒义》有“工人,升歌三终”的记事。“巧”也由工而来,所谓“巧工”“巧匠” “巧冶” “巧妙” “巧夺天工”等。艺,最初之意为种植,《新唐书·阎立德传》曾记有阎家父子具有独特手工之艺一节:“父毗,为隋殿内少监,本以工艺进,故立德与弟立本皆机巧有思。”由此可见,在古代,所谓工艺主要指制造器物的手工之艺。到了近现代,工艺泛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或处理,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方式与过程,含有技术经验与制作过程等意义。除此而外,工艺又作为工艺美术的专指,形成诸如工艺品、手工艺等专用名词。在专业研究中,工艺又作为工艺美术认识论上的抽象,用来指工艺艺术过程中的工艺性。”[5](62)上文中所说的“工艺又作为工艺美术的专指,形成诸如工艺品、手工艺等专用名词”的观点,同样是把工艺、工艺美术、工艺品、手工艺混淆的看法。

由《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编纂委员会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其“艺类索引”共分七类,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戏剧类、曲艺类、风情活动类、单位团体类。每一类又分若干分类。在“美术”类中分名词术语、岩画、青铜器、墓葬、石窟、雕塑、绘画、书法碑刻、建筑装饰、世俗建筑、宗教建筑、工艺等分类。在“工艺”分类中又分列为染织工艺、编织工艺、木漆工艺、金属工艺、雕刻工艺、服饰、图案等。在“雕刻”一项下面又按材料分为木雕、骨雕、玉雕、砖雕、石雕、竹雕、陶瓷工艺、皮革工艺、剪纸和其他等小项。“其他”小项中包括的有纸鸢(女真)、粉塑脸谱(满)、绢花(满)、片家坊器皿(回)、南阳烙花(回)、哈氏风筝(回)、酥油花(藏)、嘛呢旗(藏)、下关羽毛画(白)、傣族文身饰、德昂文身饰、壮族文身饰、高山族文身图案、高山族纹饰、高山族织饰、黥面(高山)等条目。

由以上词条分类中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是工艺美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分类中很难严格准确的把握和区别。例如美术类中的建筑装饰、雕塑、工艺、世俗建筑、宗教建筑等分类就有交叉和相混,应该是建筑中包括世俗建筑、宗教建筑和建筑装饰,而不是并列关系。又如工艺、雕塑、建筑装饰等分类亦有此问题。中国的传统雕塑多附着于传统建筑之中,如华表、石狮、麒麟、门窗上的木雕等,而且许多雕塑品就是工艺品,所起的作用就是为了装饰和供人们欣赏。其二是将以应用功能为划分标准的分类和以制作材料的分类标准混在一起,将工艺品和工艺技术混在一起。例如把刺绣归入染织工艺,把陶瓷工艺和皮革工艺归入“雕刻”,都不好理解。笔者认为刺绣、陶瓷、皮革都应单列专项。刺绣的技法是技艺,刺绣品是工艺美术作品;陶瓷从制作方法上来看,应该是造型艺术中的雕塑,而不是雕刻;皮革类工艺品的加工方法多为缝制和压制,只有裁剪方法可能才用刀刻。“其他”小项中的风筝应为扎制品,酥油花应属雕塑品,嘛呢旗(风马旗)应为印刷品或纺织品,羽毛画应为粘贴类,文身饰和鲸面可单列,或归入服饰类,因为服饰的功能是保护和装饰身体,文身饰这两种功能亦很突出。

笔者认为“工艺”“手工艺”是指技术层面的东西,即民间所说的手艺,而“工艺美术”和“工艺品”指的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即通过技艺手段创造出来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把“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明确地分为两项。前者专指民间美术作品,后者专指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技艺。这种划分起码在概念上不易混淆。

四、当前研究动态

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研究,笔者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初步形成如下看法。

1.缺少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史的专题研究论著。中国工艺美术史有两种,一是田自秉先生所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一是中央工艺美院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都是20多年前的著作。有关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史的内容只散见于以上两种书里的极少数工艺品介绍中和陈兆复先生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 2.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很少。目前仅见苏和平著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与美术》属此类专著,但涉及的内容仍欠全面,例如没有写到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建筑装饰(如回族砖雕、伊斯兰教建筑图案)、毛南族的花竹帽“顶卡花”、彝族的漆器、黎族的椰雕、白族的扎染、鄂伦春族的桦皮工艺、赫哲族的鱼皮工艺、南方部分民族的文身文面图案、哈萨克族与蒙古族的皮革工艺品、阿昌族保安族与维吾尔族的日用刀具等。目前有的多是某个民族的工艺美术或某个地区的工艺美术研究与介绍,如写藏族的、广西的和云南的,或者只写某一项或某个民族的某项工艺美术,如有专写头饰的(有管彦波、祁春英、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有专写服饰的(有综合各民族的及苗族、藏族、蒙古族、满族等单一民族的),有专写剪纸的、蜡染的、吉祥饰物的和铜鼓的等。

3.有关成果中真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论著较少,而偏重于作品(工艺品)介绍的较多,尤其是介绍图案纹样、图谱的较多。希望多产生一些类似于吕品田先生的《中国民间美术观念》的学术专著。工艺美术是实用美术,它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需要,同时也要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归入工艺美术品的东西都有既好看又好用的特点。采取什么造型、什么色彩、什么图案、什么材质,都反映了创作者的思想意识、理想追求、信仰崇尚和情感寄托。通过某个民族的工艺品实物和在群众中流布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个民族意识形态方面的许多东西,如审美情趣、民族性格、历史文化、象征寓意、文化交流、价值取向等等。

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创造和发展,反映出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都在努力地美化生活,尽量使生活的各方面都充满乐趣和艺术享受。许多民间工艺品的拙朴或艳丽,都能使使用者或观赏者感到赏心悦目。对照劳动群众充满坎坷和艰难的生活,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不可扼杀的永远向上的生活信念。像土地一样朴实,像山崖一样坚定,像江河一样奔腾,像山花一样烂漫,那是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日常劳动中和音乐舞蹈中,同样也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中。我们的研究者若能更多地去发现这种精神,对繁荣工艺美术会有促进,对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也会有很大促进。

工艺美术作品既是反映作者思想意识的具象实物,又是在作者思想意识指导下的创作成果,所以由它为实证来进行分析探讨是科学可靠的研究方法。

当前虽然对工艺美术品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著作甚少,但对某项小专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还是可喜的。例如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论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肌肤上的文化符号——黎族和傣族传统文身研究》都是有相当水准的学术专著。前者在理论上总结出了生活艺术化、艺术民俗化、宗教形象化的普遍规律,并提出了凡是艺术品,都可以视为特殊形式的历史记录的观点。后者以黎族和傣族为主例,对其文身文面习俗进行了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考察,不仅涉及文刺的工艺技术,而且涉及了文刺图案的文化涵义,使其研究成果居于此项研究的领先地位。

假若说以上两项成果还是带有一定的综合性的话,那么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徐雯教授主编的《经典图案研究丛书》是硕士论文丛书,每本书一个专题,小题大做,深入细致,是硕士论文中的优秀成果。

注 释:

①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③ 见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见该书第685-696页。

④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⑤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⑦见徐英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⑧见刘军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⑨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包括佩兹利图案、哈木尔图案、八吉祥图案和纹章图案4个分册;2009年版的鲁锦图案和拼布图案两册。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报》2006-06-09.

[2]王冠英:中国古代民间工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4]扎呷: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5]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10-10-30

作者简介:徐万邦(1942- ),男,山西平陆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彩娜】

 

Some Views on the Study of Minority Industrial Arts

XU Wan-bang

(Colleg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of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arts and crafts to make its ow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makes study of the conceptual issues and the current dynamic view. It holds that the“arts and craft”refers to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ings; and “industrial arts”refers to the material aspects of things i.e. the works of art created with technology.

Key words: minority; industrial arts;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oncepts defined; research trends

日期:2011-03-08
阅读:
作者:徐万邦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