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哲:多元化的中国艺术民族志范式

自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艺术人类学研究的队伍,相关的9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总数达986篇,其中艺术民族志的论文有583篇。参会学者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可呈现当今艺术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范式。

在综合分析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的学科数据之后,我们发现,除了10%的会员没有标明自己的学科背景外,剩余的人员中,学科背景为艺术专业学院及研究机构的占9%,学科背景为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以及人文院系的占70%,综合性大学中的社会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背景的占总数的11%。艺术人类学本身是交叉学科,而学科背景、研究立足点的多元性,导致了学者们在研究中对“艺术”与“人类学”两元素的不同侧重。体现在历年的学会论文中,就出现两个向度,一个是通过艺术具体的表征去分析人类行为、思维乃至人类学结构,主要属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范畴;另一个角度则是通过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发生与发展以及各种形态与规律,乃至含义,主要归属于艺术学科的研究范畴。由此形成了“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等不同的视角。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艺术学类别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远远高于其他非艺术学科背景的会员,数量达到总数的79%以上。学科背景也成为形成当前我国艺术人类学研究倾向与特征的重要原因。

艺术民族志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在2008年以及之后的会议论文中,民族志的篇数一直占总篇数的绝对多数,这些来自田间的一手艺术民族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纵观当前艺术民族志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五种研究范式:艺术本体的田野研究记录、艺术本体与主体的相关文化变迁、艺术的文化功能研究与象征、艺术的阐释以及从艺术现象与活动分析人类信仰与行为、情感、思维等。

关于文化本体的田野研究记录。这是历年艺术民族志研究中数量最多的,占有最大比例的类别与范式。主要关注的是身体技艺的操作和流程、手工技艺的制作流程方法的记录等,侧重于对本体的形态分类风格等的记录。在2011年召开的艺术人类学年会上曾有过争论,有的学者对于田野民族志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单纯的现象记录和情况介绍”并没有学术意义。当然,有些人几天的考察以及粗略概述并不能称得上合格的民族志,那样的研究确实没有意义,然而对于大多数研究者千辛万苦拿回来的一手材料,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早期的西方人类学理论构建均是得益于丰富的田野考察资料,那些被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的研究就是研究他人所获取的丰富的田野笔记以及实物资料。

尤其对于一些濒临消亡和急剧变化的传统艺术现象的记录,更是在为将来的研究储备珍贵的数据库资料。这部分的民族志就题目来说,很多都有“某某现状研究”这几个字,在每年的年会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部分研究,也属于人类学的一般性描写。本体与主体的历时性变迁研究。这类民族志研究紧密追随时代,主要关注的是研究艺术本体与主体传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哪些变迁以及阐释变迁的原因,即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信息爆炸等当前社会迅速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艺术本体所产生的相应变迁。面临生存土壤的变化,原有的传统艺术项目有的消亡,如有些地区的民族服饰完全被汉族服饰所代替;有的只剩下形式,如有的仪式活动变成展演;而有的则能够适应时代产生转型并发展壮大,如东阳木雕、潍坊风筝等。

艺术的文化功能研究与象征研究。这一类研究范式同样较受关注。在学会成立初期的论文集中,此类民族志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艺术在以前的农业社会或者渔猎社会中有什么用,逐渐发展到近年来关注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尤其在2015、2016年的论文集中该趋向尤为明显,例如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传统艺术因素的现代应用设计、手工艺产业化探究等研究的兴起。这一类民族志题目没有太一致的,不过在关键词上仍然常常出现“功能”、“应用”以及“象征”等词语。

艺术文本的阐释。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大多数有着艺术学或各艺术门类学科的背景,在进入艺术人类学视野之后的做法常常是将艺术文本还原到文化语境下进行新的阐释与还原,这也成为这十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范式,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无文字记录的造型艺术的解释尤为突出。当代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倡导用社会心理思维方法,用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去阐释文化内部成员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交流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情感。这个理论成为此部分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这些民族志中引用最多的西方理论之一。

从艺术现象与活动分析人类信仰与行为、情感、思维。这一类的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人类学背景的研究者中,有的艺术学背景的研究者试图从人类学角度进行观照也会进行此类研究。这些民族志中,大量的是从艺术品、工艺品等的文化功能里发现文化认同,或者进行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分析。罗伯特·莱顿教授在中国山东农村对于年画的考察就是这类民族志的典范。他的民族志就是通过潍坊杨家埠、聊城东昌府、平度宗家庄三个地方的木板年画表征以及与仪式行为的联系中揭示人们行为与信仰认知的关系。还有中国学者以唐卡民族志为例,去探讨艺术活动中更丰富的情绪情感的感知和表达。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1日)

日期:2017-11-03
阅读:
作者:安丽哲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