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塔森:全球视域下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岩画 的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

全球视域下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岩画

的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

保罗•塔森1著 张嘉馨2 译

(1.格里菲斯大学, 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 4222;

2.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9)

摘要:中国云南地区的岩画价值十分突出,以岩棚彩绘为主、很多地区同时伴有凿刻类岩画,这些岩画的时间跨度有几千年。尤其是在云南省西北部纳西族聚居区,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画,并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岩画图像相异。令人称奇的是这一地区的岩画与法国和西班牙马格德林时期的自然主义风格岩画相似;同时,也与印度南部早期的岩画相似。本文论证了云南西北部岩画是早期狩猎采集族群的重要遗存,其表现方式与亚洲东南部、澳大利亚北部部分地区的自然主义风格的狩猎采集图像十分相似,并对此进行了比较。我们把云南地区的岩画与近期在印度、柬埔寨、泰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图例相比较,并用多学科的方法在全球视域下对云南省西北部的岩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云南;岩画;人类学;考古学

本文是一系列研究项目的科研成果,这些项目由笔者自2007年以来与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及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和中国云南地区的当地人合作。所有这些项目都包括了大量在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基础上的岩画调查。

对中国云南省岩画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是我们对古代岩画进行广泛调查的一部分;2008年以来,由中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多学科的工作组由云南省文物考古所的吉学平先生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达伦•卡诺(DarrenCurnoe)教授领导,对位于东南亚的中国地区和澳大利亚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同时,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演进的序列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涵盖了云南省更新世晚期人口的形态学、重估并结合考古学证据对早期现代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建构出云南地区现代人演进的时间框架、并重构了更新世晚期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史。

最初云南西北部金沙江附近的岩画研究主要关注于岩画的断代、描述、动物种属的识别和岩画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项工作由笔者和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的李刚共同主持。(参见保罗•塔森Taçon,Lietal.2010).

金沙江岩画

自1976年在金沙江流域(图1)发现55个岩画点以来。其中38个岩画点包含了自然主义风格的野生动物和类人图形,这其中大部分是轮廓式的,这些图形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大部分岩画点都在不同高度的近河区域,并位于或靠近纳西族的传统聚居地。纳西族的长老是我们这个研究项目的向导。

通常这些岩画的主题包括了不同的物种:鹿(图2)、野山羊、野牛、马以及类人图形。2008年我们工作组通过史前古器物对类人形岩画进了识别,起初认为这些类人图形是对猴子的描绘,但是有些史前古器物的证据却表明并非如此;然而,在一些尚能清楚辨识的岩画点中可以看出这些图像既不是猕猴也不是云南金丝猴。通常很少有学科会关注岩羊(bharal)、熊、野猪、驴、类蛇图形、貘和虎。

有时候,岩画只对动物的头部进行描绘,尤其是有关鹿和山羊的岩画更是如此。从写实的轮廓到高度抽象的姿势,岩画中动物有一系列的动作。它们要么以个体的形式出现、要么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了奔跑、站立、攀爬、跳跃的动作;有些类人图形是倒立的但大部分的类人图形是竖直站立。人物的色彩从橘黄到大红、从棕色到黑紫色,许多岩画点有图形叠加的现象。岩画点所处的环境大都一般或恶劣,只有少数的岩画被保存了下来、许多岩画点褪色严重,只有用数字增强技术(digitalenhancementtechniques)这些图像才能被清晰的观察到、还有一些岩画点的岩面风化、破裂或岩块剥落严重,只有一些岩画的碎片遗留在那。有几个岩画点的部分画面被流石(flowstome)覆盖,这为断代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自2008年以来我们工作组调查记录了8个岩画点,并对其样本进行了铀系断代。这些岩画点(万人洞和两个近处的聚居地,花吉足[两个岩画点],喇嘛足古,白云湾,洛吉河口——图1)对于研究金沙江流域岩画的主题、画面层次叠加、风格序列、断代、周边环境和当代民族志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岩画点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拍照、对周边环境、岩面和造型的独特性进行了记录。并对岩棚进行了描绘和测量。其中一个名为喇嘛足古的岩画点的图像或许记录了与陪伴我们同去岩画点的纳西族人的民族志信息,他们与扎里村附近的纳西长者是同一族群。有关这一问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发表在2010年《剑桥考古》(CambridgeArchaeologicalJournal)的二月刊。(参见保罗•塔森Taçon,Lietal.2010).

金沙江流域的岩画是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迹。(保罗•塔森Taçonetal.新闻报道)例如:这里的岩画有的描绘了已经灭绝的动物,包括:野牛(bison)、大型的鹿和貘(tapir),这暗示着它们在那个时代曾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用铀系和碳同位素进行断代发现大的鹿首岩画叠加在小的自然主义风格的轮廓型岩画上面,这说明了金沙江流域对小的轮廓型动物的描绘至少距今3400-5240年,甚至可能会更早。

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的岩画点只有三处做了直接断代。广西花山岩画,“通过对与岩画相关的钟乳石(沉淀的碳酸钙)进行碳同位素断代(李Li,1991:29)得出了距今2370(最大值)到2115(最小值)的年代数据(秦Qinetal.,1987:230-232;参见贝纳里克Bednarik1992)。云南沧源岩画,对其上面的叠加层和下面的岩画都进行了断代,这些作品在距今2960(最小值)和3100(最大值)年之间(贝纳里克Bednarik,1992;贝纳里克Bednarik和李Li,1991:27-28). 而这两个岩画点的彩绘岩画主要描绘的是新石器时代的人像而非动物。

我们测试到的更早一些的最小值支持了金沙江流域小型的自然主义风格的动物彩绘岩画根据其主题推断得出这是由狩猎采集部落所作而不是农业文明的族群创作的这一假说。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是第一次把中国岩画置于环境和文化转型(culturaltransition)这一更广阔的场景之中。未来的研究我们将更多的关注大型鹿首岩画下层的自然主义风格岩画更准确的断代,未来我们也将尝试着对一些推断为更新世时期的岩画进行断代测试。

与其它地区狩猎采集岩画的比较

金沙江自然主义风格的轮廓型岩画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岩画在风格、形式和主题上不同;奇特的是,它们与西欧马格德林时期的艺术和最近考察的印度南部的一些岩画更为相似(保罗•塔森Taçon,Lietal.2010)。但是我们的分析指出它们既不与马格德林时期的艺术直接相关(保罗•塔森Taçon,Lietal.2010:78-82)也不与印度南部的早期艺术直接相关(保罗•塔森Taçon,博纹Bovinetal.2010:348)。

基于人类在生理、认知和共享式生活模式(例如:狩猎/采集)方面相似性的考虑。例如,沃森(Watson2009)认为:“人类在视觉感知和神经学方面所具有的同一性有利于说明史前艺术中动物主题的起源和延续(a),以及(b)以某种必然的方式对动物的共同特征或相似特质进行描绘”(2009:143)。正如沃森(2009:178)所指出的:“在全世界的旧石器时代艺术中,描绘动物的外形(或我们所知的对轮廓进行描绘)被视为一种典型的图像,尤其是把侧视图作为一个独立的图形(参见霍尔沃森Halverson1992:390))。”霍尔沃森(Haverston)(1992:402)支持这种解释:“有趣的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二维绘图是对轮廓的刻画…这第一次展示了人类在认识和图像表现方面最基本的联系,即线条的有效表现力,但也有一些从事认知研究的人员,以同样的方式对三维视图进行了观察,从而使整个问题具有了争议性。”

金沙江流域最早期的岩画会令人联想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最早期的岩画,它们都是自然主义风格并以动物为主题。尤其是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现存的最古老的岩画都是轮廓型或填充色彩的立体式自然主义风格的野生动物(参考费奇Fage和卡滋Chazine2009;凯马柯Khemnak1996;柯努特Knuth1962;保罗•塔森Taçon2011;保罗•塔森Taçon和坍Tan的报道;坍Tan和赤卡Chia2010;萨沃Thaw1971)。

我们将很快变更新的岩画研究区域。我们也将第一次在更大的范围内对东南亚地区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岩画的变迁进行仔细的调查和详尽的阐述。从地理学的角度而言,我们的研究范围从中国南部的云南省扩展到澳大利亚北部的安恒地区(ArnhemLand),这一区域的岩画丰富多样证明了其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的多种形式。由于在最近的访查中发现人们曾从东南亚迁徙到金伯利和安恒地,所以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南亚附近地区;基于国界地区岩画的相似性,现在跨界民族的关系、以及全新世时期族群交流的考古学证据,中国云南也包括在研究范围之内,因为它与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的北部交界。

在这一地区近来的岩画研究中,我们不仅把与其相关的更为古老的发现进行了描述,而且我们通过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进行了新的观察,把人与大尺度上的地域变化相联系。在我们所关注的四大个案研究区域,我们对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新的分析并开展了新的田野工作:1.澳大利亚安恒地区西部;2.马来西亚沙捞越,尤其是与其相关的婆罗洲部分地区;3.柬埔寨北部和泰国、老挝的湄公河流域;4.中国云南省。其他研究者关于印度尼西亚(尤其是苏拉威西岛Sulawesi、东帝汶Timor和西巴布亚WestPapua)几个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金伯利(Kimberley)地区岩画新的数据和分析对于理解这一区域岩画的变迁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目标是:

(a)第一次依据地理位置、人群和环境的变化关系对澳大利亚北部—东南亚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岩画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b)更清晰的阐明了这一地区岩画变迁的年代序列,尤其是与气候变迁相关的年代关系。

(c)这一区域个案研究得到的新数据弥补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d)创造了数字化记录的新形式、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建立了数据库。

(e)使某一区域岩画的记录与该地区的考古发掘及其它要素的分析能更好的统和在一起。

(f)描述了澳大利亚北部—东南亚地区全新世时期岩画自然主义风格变迁的主要特征,这有助于回答人们所关注的和在考古学上颇具争议的断代问题。

(g)研究显示很多亚洲东南部的岩画,尽管和我们已知的欧洲、非洲南部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岩画不同,但与澳大利亚北部岩画的比较却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和世界遗产的价值。

这个持续五年的项目使我们更加准确的掌握了包括金沙江流域在内的云南省的岩画;在更大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背景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帮我们断定哪些地区的图像是在本地区发展而来的,同样也可以作为不同人群在过去一万年的不同时间段中文化交流例证的一个方面。

结论

云南省、尤其是金沙江流域,几千年以来动物和人群的活动形成了一条自然的生态走廊。云南也是中国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民族最多的省份,虽然就整个亚洲东南部而言并非如此。金沙江流域包含了大多数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画,所以对古代不同时期岩画的大范围发现我们并没有感到惊讶。它们准确的位置、空间及文化逐渐显现出来,它们与其它岩画传统之间的关系也正在探索中。

尽管自然主义风格的狩猎采集岩画分布非常广泛,或许是由欧洲西部扩展至印度地区,进而辐射至中国东南部和东南亚,关于这一论点的证据非常稀少且很分散。这部分原因是由于绝大多数岩画在时间的侵袭、环境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中没有保存下来,尤其是在一些岩棚暴露的区域。随着发生在更新世晚期延续至全新世早中期的全球变暖、岩画风格的变迁遍布全球,并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引起了一系列的发展。自然主义风格的岩画传统在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持续的时间更长,他们通常是对狩猎采集生活的反映。自然主义风格的岩画传统或许有一个古老的根源、或许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被生活方式相似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独立发明。对自然主义风格的野生动物的描绘,常常采用轮廓的形式,这是从古至今世界范围内狩猎采集岩画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南非到澳大利亚北部的证据加强了这一观点:新的DNA证据表明现代人中的一些DNA波段来自非洲,最早定居在澳大利亚的现代人已有50,000年以上,而最近到达欧洲和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的现代人大约在距今25,000到38,000年之间(拉斯马森Rasmussenetal.2011;莱克Reichetal.2011)。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金沙江流域的轮廓型动物岩画是狩猎采集时期的艺术,它或许比中国现存的岩画更为古老。准确地说,这些岩画制作的时间和狩猎结束的时间是这一艺术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尽管神经科学家对岩画的相似性作出了解释,狩猎采集岩画传统可能是在一次共享中扩展到更大的区域。未来的研究我们将调查自然主义风格的动物岩画传统在扩散的过程中是否曾穿越包括金沙江在内的东南亚地区,以及云南省较晚期的(全新世晚期)岩画传统与比邻省份和接壤的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2008年我们对这一地区的绝大多数岩画进行了调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这里的岩画濒于消失。因此,对金沙江岩画点的记录应首先考虑其科学和遗产价值。作为世界众多岩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对脆弱的岩画进行保护,它作为中国遗产的重要组成将在世界上永远消失。

参考文献:

[1]Bednarik, R.G., 1992. Chinese rock art dated. INORA 1, 15-16.

[2]Bednarik, R., Li, F., 1991. Rock art dating in China: past and future. The Artefact 14, 25-33.

[3]Fage, L.-H. and J.-M. Chazine. 2009. Bornéo: la mémoire des grottes. Fage editions: Lyon.

[4]Halverson, J. 1992. The first pictures: perceptual foundations of Paleolithic art. Perception 21:389-404.

[5]Khemnak, P. 1996. Prehistoric Cave Art in Thailand. Bangkok: Fine Arts Department (in Thai).

[6]Knuth, E. 1962. The Oracle at Tambun: Malay and Thai Cave Paintings Compared. Malay in History 8(1): 2-10.

[7]Li, F., 1991. Rock art at Huashan, Guangxi Province, China.  Rock Art Res. 8(1), 29-32.

[8]Qin, S., Qin, T., Lu, M., Yü, J. 1987.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cliff and mural paintings of the Zuojiang River Valley in Guangxi. Guangxi National Printing House, Nanning.

[9]Rasmussen, M. et al. 2011. An Aboriginal Australian genome reveals separate human dispersals into Asia.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1211177.

[10]Reich, D. et al. 2011. Denisova admixture and the first modern human dispersals into Southeast [11]Asia and Ocean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1), doi:10.1016/j.ajhg.2011.09.005.

[12]Taçon, P.S.C. 2011. Kulen Mountain rock art: an initial assessment and report to APSARA,Siem Reap, Cambodia. Griffith University, Gold Coast. 

[13]Taçon, P.S.C., Boivin, N. Hampson, J., Blinkhorn, J., Korisettar, R. and M. Petraglia. 2010. New rock art discoveries in the Kurnool District, Andhra Pradesh, India. Antiquity 84(324):335-350.

[14]Taçon, P.S.C., Li, G., Yang, D., May, S.K., Liu, H., Aubert, M., Ji, X., Curnoe, D. and A.I.R. [15]Herries. 2010. Naturalism, nature and questions of style in Jinsha River rock art, northwest Yunnan, China.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20(1):67-86. doi:10.1017/S0959774310000053.

[16]Taçon, P.S.C., Aubert, M., Li, G., Yang, D., Hong, L., May, S.K., Fallon, S., Ji, X., Curnoe, D. and A.I.R. Herries. In press. Uranium-series age estimates for rck art 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accepted September 2011). 

[17]Taçon, P.S.C. and N.H. Tan. In press. Recent rock art research in South East Asia. In P.Bahn and N. Franklin (eds.), Rock art news of the world 4. Oxbow Books, Oxford. (accepted March 2011).

[18]Tan, N.H. and S. Chia. 2010. ‘New’ rock art from Gua Tambun, Perak, Malaysia. Rock Art Research 27(1):9-18.

[19]Thaw, U.A. 1971. The ‘Neolithic” culture of the Padah-lin Caves. Asian Perspectives 14:123-133.

[20]Watson, B. 2009. Universal visions: neuroscience and re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palaeoart. Unpublished PhD thesis. Melbourne: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he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of Northwest Yunnan

Province Rock Art in Global Contexts     

Written by Paul S.C. Taçon1  Translated by Zhang Jiaxin2

(1.Griffith University, Queensland, Australia 4222 

2.  Minzu university RARAC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Yunnan Province, China has an outstanding body of rock art, with concentrations of rock shelter paintings and some engravings in a number of localities and a time span of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The greater Naxi area of Northwest Yunnan, in particular, has a fascinating rock art record as it contains some of China’s oldest rock art as well as imagery unlike anything els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Curiously, some of the art resembles naturalistic Magdalenian rock and portable art of France and Spain.  It also is similar to some of the earliest rock art of South India.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northwest Yunnan rock art is an important early surviving form of hunter-gatherer symbolic expression with similarities to comparable naturalistic hunter-gatherer imagery found in parts of Southeast Asia, northern Australia and elsewhere.  Comparative examples are drawn from recent research in India, Cambodia, Thailand and Australia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used to place northwest Yunnan rock art in global contexts.

Key words:  Yunnan Province;Rock Art;Anthropolpgy and Archaeology

日期:2015-05-10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