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光:“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与民族地区民俗学教学改革

“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

与民族地区民俗学教学改革

黄龙光

一.国内外民俗学教学现状

目前,国外民俗学的教学,由于学科建立历史悠久,相应地其民俗学教育教学比较成熟。因学生人数较少,加之教育教学资源相对丰富,各种技术条件成熟,强调与研究性田野调查相结合而进行,重在培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国内民俗学专业因面临就业等现实问题,目前还没有本科阶段教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与其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教学相似,基本上采用讨论课(Seminar)的方式。教师按教学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指定书目后,在课堂陈述读后理解,教师点评及进行相关讨论。这样,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其在学理上思维养成及论述能力。民俗学概论作为高校人文社科公共选修课,以及中文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长期以来其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要么沦为民俗概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将民俗文化与民俗语境剥离开来,要么脱离民俗学的实践性课程特征,单纯蜕变为民俗知识普及型课程,与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不相适应。由于区位、资源、资金等种种条件限制,本、专科仍然一律以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即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式知识讲授为主。这种传统常规教学模式,不符合民俗文化活形态生发和操演的客观事实。

课堂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学空间,是讲授相关课程知识、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场所,更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对话交流的重要空间。民俗学课程包涵的内容异常丰富,囊括了生产生活、社会组织、人生礼仪、口头民俗、信仰民俗等,在具体讲授中要么难以全面地展示民俗文化,要么学生难以对民俗文化的活态性和真实性,有切身体悟和身体实践。纵观目前民俗学概论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是花费大量时间生硬讲述民俗文化,结果未能达到生动展示中国民俗文化全貌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是缺失了对民俗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特别是对学生初级田野调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近年来,随着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反思,并创造性地进行既重视民俗学理论介绍、民俗知识讲授,又强调实训民俗学田野调查能力的教学改革尝试。

二.“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的可行性

“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学改革,出于思考改进当前高校民俗学教学的不足和弊端的目的,根据民俗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以及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和可感受性,尝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课堂与田野有机联系起来,重视学生主体的体验式、研究性学习。

尝试“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改,有以下可行性:首先,当前国内外民俗学界最新的理论反思成果,为实施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民俗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从过去的精神层面涵括到包括物质民俗、制度民俗在内的较大范畴。具体民俗的文化涵义和社会功能,生成于民俗的真实语境。语境成为口头艺术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成立的逻辑原点。当代民俗研究,已从书面文本的单向度梳理式研究,发展到要走出书斋,步入田野,参与观察。民俗学是一门“感受之学”,不仅是民俗心理的探寻,更是身体的体验。这些理论反思的成果,不仅推动了民俗学学科的自身发展,也为民俗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考方向及实施路径。其次,民族地区高校位于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民族地区高校,除了要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传播统一的主流普世性知识,同时应有文化自觉意识,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民族文化传统。2005年12月,由玉溪师范学院倡导发起的“湄公河次区域高校学术联盟”成立,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多所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积极响应并参与,共同探讨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的课题。随即在玉溪发表《玉溪宣言》。《宣言》强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事业尤其民族教育,是推动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坚强动力,因为湄公河次区域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地方。为积极响应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玉溪师范学院随即创建了“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传习馆自此为民俗学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个展示、演绎、传习的空间和平台。再次,民族地区高校60%以上的学生,主要由少数民族学生构成。从区域性大学教育的接受者来讲,我们有近70% 的学生来自乡村、乡镇,有近30%的学生来自少数民族社区,要达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良善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强行割裂其文化情感联系。我们的高校教育教学不能是断根式的教育,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过程中,积极地自觉链结起民族传统文化的血缘纽带,这样才能充分汲取普世知识文化。

“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学改革,通过学生自己初步的田野调查,将学生家乡故园丰富多样而独特鲜活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到高校民俗学课堂知识传授与汲取中,成为主流普世性知识的有益补充,力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公平性与平等性。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接受起全新的知识和文化时,就不会显得太突兀而导致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建构其健康的文化心理。最后,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调查设备,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当代民俗学的教学,早已突破了过去传统的黑板+粉笔单向干巴巴的讲述,这得益于各种先进多媒体技术设备的辅助。实施本教改项目,共需多媒体教室一间,电脑、高清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各一台(支)。学生返乡调查的设备不作硬性要求,依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不过,在整个教改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民俗文化的真实自然演述,所有的技术设备为师生所用,人是核心要素。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条件,都只能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和研究的扶助手段,终究不能取代人的地位。

三.“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的目的及意义

任何课程教改项目的实施,其目的和意义是引导整个教改活动的明确方向和原始动力。“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改,依托民族地区高校的区位和文化资源优势,针对目前民俗学教学中,教师单维度讲授、学生单向度被动接受的现状,旨在学校有限的教学空间下,积极营造和重构民俗文化的田野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实训学生初级民俗田野调查、文化演述以及整理资料的科研动手能力。

首先,我们反思目前高校民俗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考尝试使教学方式从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民俗文化展演为主,同时突出学生田野调查能力实训的实践教学法。事实上,民俗文化生动而活态地生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相对有限而狭窄的教室空间,加上教师有限的民俗文化知识讲述和分析,特别对异民俗,学生难以做到有效体会、感知和理解。况且,民俗的意义和功能,取决于其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和具体情境。脱离了真实具体的文化语境,民俗文化的意义将消失殆尽。其次,学生通过田野民俗课堂演述,使其身临“再情境化”(re-contextual)的“课堂田野”,亲身操演、感悟和实践身边的活形态民俗文化,以参与式传统民俗文化展演实践美育,全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田野民俗实训活动,通过学生演述多媒体课件、学生本人(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现场身体化的民俗文化演述,实现民俗文化真实生发和演绎的一种“再现”。所以,在演述过程中,由作为民俗主体之一的学生,真实演述本民族或家乡的民俗文化,因其对自身民俗文化持有高度的认同,在演述中自然饱含亲情、感情和激情,这样就使整个教学、演述活动产生一种民俗文化在场感,有时甚至带来一种震撼感。因此,学生对该民俗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效果,也就不是传统靠教师单一生硬“灌输”所能达到的。再次,通过要求学生在调查和演述过程中,进行录音、摄影等田野资料采集以及后续整理工作,有效地训练学生初级民俗田野调查动手能力,不仅可以突出民俗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同时可以积极引导课程教学,转变为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演述活动,使学生不再是过去那种被动的民俗知识复制者,改变了民俗知识“从书本到书本”的传输模式,而是通过自身的参与调查、搜集和整理,使民俗文化“从田野到演述再到书本”,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对民俗文化聆听与体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知识生产的过程。最后,通过与我校“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相关传习活动互动,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主动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年轻的学子们,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群体,本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教改项目,事实上,通过带动学生们调查、演述和整理家乡民俗文化,使他们变身为一个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

“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民俗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和感悟活态民俗文化,这样做符合民俗文化真实的生存和操演客观规律,突破了民俗文化文字表述的僵硬化和距离局限,使师生更能贴近教学内容,共同走进一个真实的民俗生活世界。“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学,为今后的民俗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个案。田野调查与整理在编辑各种民俗教材时,或延伸研究各种民俗专题时,都圈定了一定范围内的民俗概查。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使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有助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保护和良性传承。

四.“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的实施及其效果

为实施“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改,基于一个可操作性的总体构想,我们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实施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讲授民俗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学生调查、演述和整理田野民俗。整个实训以学生主体部分为核心,同时将课程教学从大学课堂延伸到学生家乡再延伸回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被无限地延伸和扩大了,学生在穿梭于民俗文化生成、传习不同语境的同时,即完成了对民俗文化传习与民俗知识的生产,这样有机而有效的巧妙结合,使民俗学教学构拟为一种不脱离文化语境的“非断根式”文化传习模式。

“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是将课堂具体情境化为“田野”,让学生把在假期回乡所调查、采录的民俗文化,通过口头演述出来,并对演述过程及内容进行即时录音、拍摄,课后学生以交叉形式对录音进行相应整理,提交录音整理稿的民俗学教学活动。本教学改革研究,旨在改变目前民俗学教学中,由教师单纯生硬讲授民俗知识的方式,全面调动学生的身体参与积极性,以学生初级民俗田野调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整个过程的民俗学实训教学。

第一,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返乡进行民俗田野调查,搜集和整理地方相关民俗文化事象,为返回课堂现场演述做好准备。本教学改革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两个班实施,2010年6月暑假前在各班班会上通知学生进行相关家乡民俗调查,为8月底新学期民俗学概论课的民俗演述做好准备。除假期留校的极少数同学,通过电话等方式访谈调查外,大多数同学能积极利用暑期回乡机会,调查、搜集当地的民俗文化。回校后做好初级的资料整理工作,很多同学还制作了演述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影音齐备。田野调查环节,是整个实训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引导学生转变知识观,实施民俗知识生产,亲身参与家乡民俗活动,体悟身边民俗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课堂演述的民俗资料来源和渠道。

第二,在课堂上,根据演述顺序,每个学生花10分钟现场演述自己调查的民俗文化。课堂演述,是整个实训教改活动的核心环节。因为此时,我们无形中将课堂构拟为一个田野情境,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演述,将师生一齐带回到了该民俗的原生时空语境。调查和演述的内容,不论是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还是制度民俗中的任何一类,都在鼓励范围之内。但要求所选专题内容具地方特色,富有历史、人文价值。同时,在演述过程中,允许使用民族语、方言、土语,确保文化原真性(authenticity),不许随意改动。两个班129名同学,近2/3以上使用了自己的方言进行演述。同学们的参与欲望与叙事热情,远远超出课题组成员的预想。因演述自己生活中的民俗,在由然而发的爱乡之情激发下,同学感同身受、手舞足蹈的演述,加上图文影音等现代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往往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民俗文化的亲近感和亲密度。1班来自保山的刘刚艳同学,讲述当司机的父亲开车撞了“拉干爹”红丝线未觉,“拉干爹”的人跟车狂追百米的奇特经历。陶靖同学现场演唱威信苗族民间情歌,情景再现地讲述了当地苗族“踩花山”民俗节日活动。2班蒋万媛同学将家乡砚山制作的土陶汽锅带到课堂,现场讲述了滇南名吃——“汽锅鸡”的做法和原理。来自大理宾川的赵峰同学,现场吟诵丧葬仪式上的洞经谈演,还播放了几近濒临的民间“点主”仪式光碟。当然还有一班董爱香演述《德宏印象》时,现场翩翩起舞景颇族传统舞蹈《目瑙纵歌》,全班同学站立学跳的场景。如此,整个演述实训过程不仅是知识生产的过程,而且几乎演变成了“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传播过程。

第三,课后要求学生带着现场演述数字录音,整理录音后提交整理稿。学生在课堂演述时,由任课教师现场录音、拍照、摄影等,下课时拷给学生,根据《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录音整理原则》进行整理,成稿后提交给教师作为平时作业的一部分。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仔细聆听录音,以及慎重整理的能力,是民俗知识生产的重要一环,为将来学生民俗田野调查录音整理打下基础。整理录音时要求方言土语一仍其真,不能随意篡改,否则失去民俗演述及其内容的真实性。实施教改两个班的总录音,汇总共400M音频文件内存,据此整理出近20万字的演述稿。共拍摄550多张同学现场演述照片,选择性拍摄现场演述视频近4G内存。所有这些资料,如同学需要都可以复制拷贝留存纪念。少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其专题调研,写出了民俗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还有个别学生,结合民俗演述调查,申报学校学生科研获得立项。对于课题组来说,它们不仅是课题成果,而且成为不可多得的编写教材、专题调研的鲜活资料。

五.“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的考核

本教改的设计和实施,旨在一改民俗学过去课堂“填鸭式”灌输,期末“一纸定考”的模式,力促将其转变为理论教学与文化传习并重,注重教学全过程的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大胆尝试让学生主体性地参与和体验民俗文化,同时将课堂和田野两个空间巧妙链结起来,在时空的真实和虚拟穿梭中,学生完成民俗田野调查、演述和文化传习,以此也完成整个教学任务。但考核的设计还是比较慎重,平时成绩占40%,期末开卷考试占60%。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课堂民俗演述。期末考试比重依然较高,出于结合教师讲授民俗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考核学生对民俗史、民俗学理论以及方法的掌握理解能力,同时弥补学生可能因活态民俗演述带来的对民俗及民俗学习惯性感性认识和主观理解的不足,引起学生对相关重要的民俗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思考,考查学生理性初步阐释和论述相关理论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将来学生升学,以及进一步深造所需理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六.“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的总结

本项目的实施,首先对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及改革尝试,通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对中文系学生语言文学单一知识结构给予有益的补充,增强其有关人文社科的理念及其初级实践。其次,对当前高校民俗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方法,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探索,希望摸索出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参与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新模式,旨在推进当前民俗学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建设,并为民间文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个案。

其次,本教改项目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突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范畴和影响。从社会和文化综合效益来看,师生“田野民俗课堂演述”活动全过程,既是一个初级民俗搜集、整理的研究阶段,又是一个在云南省域内实施传统民俗文化普查和搜集的活动,近20万字的演述录音整理成果,可为地方有关文化部门提供地域民俗文化资源普查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源评估分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文化支持。同时,“田野民俗课堂演述”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的过程,使民族地区高校真正履行起教育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职责,真正传承和保护民族地区优秀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

“教无定法”,任何一门学科及其相应的课程,都有其关于知识传授与习得的独有特点。作为任课教师,如能真正领悟和把握课程性质和特点,认真研究和尝试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既能符合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及要求,同时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即可努力达到生师满意的双赢课程教学效果。本实训教改活动,符合民俗文化鲜活而灵动的生活态,符合民俗知识生产要求身体参与感悟的特点,通过发动学生回乡调查、搜集、课堂演述、整理录音稿等,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实现了民俗学概论课程参与式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转变了知识汲取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单一模式。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性实践教学,本教改项目大胆尝试了民俗演述实训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论从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还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不过,学生的民俗文化演述与教师的理论方法讲解之间,不能厚此薄彼,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划分。民俗学概论课,不能完全成为民俗概论课。民俗学的学科史、民俗的界定、民俗学的学科属性、民俗的功能、民俗体裁的划分、民俗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是本门课程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据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梳理一个理论框架,这样也才能促进整个民俗演述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日期:2011-12-01
阅读:
作者:黄龙光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