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2016年第1期 总第128期
目 录
|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 艺术文物·宋代青釉彩绘花腔腰鼓 | 潘汁 供图 | 封面 | 
| 生活艺术·鱼盘 | 徐艺乙 供图 | 封底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简介 | 王杰 | 封二 | 
| “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主持人王杰简介 | 封三 | |
| 学界名家 | ||
| 我的中国戏剧形态史治学经历 | 康保成 | 5 | 
| 中国戏剧形态学的创立与探索 ──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述评 | 彭恒礼 | 10 | 
| 神话·图像 | ||
| 从“玉教”说到“玉教新教革命”说 ──华夏文明起源的 神话动力学解释理论 | 叶舒宪 | 15 | 
| 视觉人类学 | ||
| 藏文化的空间句法 ——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藏族空间观念 | 宋卫红 | 25 | 
| “文创”神偶之显圣性及实现 ——台湾南投县个案 | 陈丹 | 32 | 
| 文化遗产关键词 | ||
| 时间 | 刘琪 | 39 | 
| 地图 | 安琪 | 46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向问题研究 | ||
| “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来自“狗肉“”猴戏”与“点翠技艺”的法律思考 | 孟令法 | 54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 艺术考古 | 林海聪 | 63 | 
| 楚“镇墓兽”功能新解 | 宋亦箫 | 70 | 
| 东汉外来杂技幻术与佛像关系及影响 | 何志国 | 76 | 
| 艺术探索 | ||
| “民之歌”与“歌之民”: 民歌研究的双重维度 | 范秀娟 | 82 | 
| 中国连环画:艺术场”的倾斜与迷失 | 徐秀明 | 86 | 
| 景德镇瓷业生产的时间性结构建制 | 牟晓林 | 97 | 
| 谣言探究 | ||
| 辟谣困局: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 施爱东 | 104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堂 | ||
| 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 安德明 | 111 | 
| 《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问答、评议与讨论 | 张志娟 安德明等 | 116 | 
| 文化研究 | ||
| 论神话图像的本体价值 | 王怀义 | 122 | 
| 彝人诗中的印第安 ——阿库乌雾《凯欧蒂神迹》的跨文化书写 | 梁昭 | 127 | 
| 清代湖州“笔客”考 ——笔商的另一种社会身份 | 姚丹 顾平 | 134 | 
| 海外视角 | ||
| “引用”:文化音乐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与遗产议题 | 吉娅·贾妮珍 文 凌嘉穗译 萧梅校 | 141 | 
| 发现异邦 | ||
| “梦回故里”:问询历史老录音 | 萧梅 | 156 | 
| 学界资讯 | ||
| 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安丽哲 | 160 | 
| 多元语境下的民族艺术 ──评黄龙光《彝族花鼓舞田野民俗志研究》 | 尚竑 李修建 | 166 | 
| 名家名作 | ||
| 乔晓光剪纸作品 | 乔晓光 | 93 | 
| 封面说明 | 潘汁 | 封面 | 
| 青釉彩绘花腔腰鼓简介 | ||
| 封底说明 | ||
| 鱼盘 | 徐艺乙 | 封底 | 
| 稿约 | 31 | |
| 购阅启事 | 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