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简介

刘锡诚,男,山东昌乐人。1935年2月生。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1997年退休。退休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研究员。社会职务:曾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现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著译有:《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象征词典》(合编)、《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在文坛边缘上》、《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等22种。主编有:《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1937~1949)》(主编、编选)、《蝙蝠丛书》(主编,5种)、《三足乌文丛》(主编,10种)、《葫芦与象征》(合作主编)、《山岳与象征》(合作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藏典》丛书(主编,10种)等十五种。

周星,男,1957年8月生,陕西丹凤人,民族学博士。

198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2000年,先后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历任副教授、教授、副所长、博士生导师。2000年至今,任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教授、博士课程指导教授。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海外理事、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共同研究员等。2008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主要著述有《史前史与考古学》(1992)、《民族学新论》(1992)、《民族政治学》(1993)、《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1998)、《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2011);主编(或合作主编)有《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1996)、《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1998)、《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2001)、《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二)》(2001)、《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2006)、《民间社会的组织主体与价值表述》(2010)、《国家与民俗》(2011)、《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2011)等;译著(或合译)有《现代文化人类学》(1988)、《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1988)、《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1998)等。

先后发表的有关艺术人类学方面的论著,主要有“中国古代岩画中所见的原始宗教”(1984)、“沧源崖画村落图新探”(1986)、“鹳鱼石斧图与中国古时传说”(合作,1990-1991)、“把民族民间的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2004)、“中山装、旗袍、新唐装——近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有关‘民族服装’的社会文化实践”(2004)、“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2005)、“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的艺术”(2007)、“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2008)、“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21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新动态”(2008)、“花馍:作为祭品、礼品和艺术品”(2010)、“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户县农民画:一种现代艺术“传统”的创出与再生产”(2010)等。

海蔚蓝,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在担任这个职务的十多年中,由她主持策划和制作的中国艺术展览, 以其新颖的角度和专题,深入的学术研究及精美的展览图录,精心挑选的展品和陈列方式,屡屡获得纽约时报等权威媒体的好评,她是在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界和博物馆界的知名美术馆长和策展人。这两年来,美国考古杂志对她做了专题采访和报道,今年三月纽约时报又采访和整版登载了有关她的专题报告。作为中国文革后培养的第一批考古学者,她致力于将中国最新的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结合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各个方面,以展览,图录,和艺术教育节目等多种形式介绍给美国和西方世界,使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成为西方学习中国艺术的必经之地。

日期:2011-07-05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