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部长 孙家正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筹委会在这里举行仪式和研讨会,庆祝“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喜事,首先我代表文化部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正在努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能真切地表现人类感情,传达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国家和民族间的隔阂,抚慰人类心灵。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古往今来的艺术文明非常璀璨,艺术样式的地域性特点也非常鲜明。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任何一种艺术风格或艺术语言都属于“地方性知识”,大到以国家、民族、文化圈、文化层为单位,小至以一个村落、家族为单位。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除了与艺术家个人的才情相关外,还有历史、制度、习俗、伦理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艺术人类学重视田野调查,就是重视艺术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重视文化对艺术的促动力,正如语言学重视“语境”分析,建筑学重视“文法”分析一样。
“文化部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实施文化创新、人才兴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艺术形式要创新,艺术理论研究也要创新。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成立反映了传统艺术学的研究引入了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也是有意识地在寻求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当今,传统学科要体现开放性,保持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融,这不仅是某一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这个文化变迁剧烈的时代提出来的客观要求。“十五”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确立正确的工作导向。要保证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学者们要客观记录艺术现象,同时还要有深入的思考,为使调查所得的材料具有学术价值,需要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人类学的方法本身不是目的,要注重本土与现代、文献与田野、实践与理论、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把调查中遇到的问题从理论上、宏观上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产生具有社会意义的学术成果。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个大会已吸引了相当广泛的学者。我更希望学会正式成立后,能凝聚全国更多的科研力量。希望你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思想基础,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作为路径,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求真务实态度积极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业中来,总结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经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0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