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颜昊程志良
近日,中医针灸和京剧一起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一条让中医界人士格外振奋的消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沈志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针灸申报成功不仅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这项医学手段的肯定,更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是1987年成立、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性针灸学术团体,该组织也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正式关系的非政府组织。沈志祥几乎全程参与了中国政府的针灸申遗工作。
他说,针灸能够为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所接受,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它能够治病,并且无毒副作用、简单易操作。此外,与复杂的中药药理相比,针灸的理论基础,穴位、经络和人体脏器的关系,也相对更容易理解,这也使得针灸成为中医药系统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项目。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针灸不仅保持了传统的治疗领域,在以往相对弱化的急性病领域也取得了突破。例如在运动损伤疾病方面,针灸治疗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慢性病领域,针灸治疗对艾滋病等现代社会疾病正在显示出中医治疗整体观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针灸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广泛应用,但为西方世界所认识,还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间的一段传奇故事。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特使基辛格访华,随行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詹姆斯·莱斯顿撰写了一篇他在北京接受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取得奇效的报道,随即在美国引起一股“针灸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国会于1996年认可了针灸的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联邦政府雇员健康福利计划,逐步建立了针灸执业医师制度。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最新数据,目前针灸治疗已经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应用,注册的针灸执业医师达10多万人。沈志祥说,针灸此次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更加坚定世界各国针灸医师的信心,鼓励更多的人从事针灸医学实践,从而在更大范围传承和发展这一人类遗产。
据介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申报报告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政府在保护和传承中医针灸方面的各种举措:从国家法律上保障中医针灸拥有与西医平等的医学地位,在全国建立起中医针灸师执业资格制度,将针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上百名国家级和省级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研究所从事针灸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沈志祥说,针灸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给保护、传承工作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中国政府将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一方面,为每一个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个人工作室,招募徒弟;另一方面,在国家科研项目方面增加对他们的支持,尽可能地为他们从事科研和临床创造条件。他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医针灸,最核心的工作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挖掘和整理传统医学理论,将针灸学术体系完整地呈现给全人类;二是在临床方面增加对针灸疗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