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希望

青春与张力、传统与现代

青春与传统技艺到底有没有交汇点?一个热爱打篮球的小伙子能锻造银饰,一个喜欢春上村树小说的女孩也同时会做出华彩刺绣,一个熬夜看世界杯的小伙子会做出惊天弓箭……这些不是传统与现代的流行混搭,而是青春张力的使然。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问题,青春便是一种答案。

有人担忧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感兴趣,非遗传承的状况不容乐观。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载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上一辈传承人有的离世,有的已经进入暮年,掌握“绝技”的人越来越少。现代工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完全掩盖了传统手工艺的光芒和魅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副主任谢克林大声疾呼:“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十分危急!现在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果不保护,就真的没有了。非遗是活在人身上的文物,如果没有人继承,这项艺术就等于被判处死刑。”

2010年6月9日至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盛会汇集了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身怀绝技,现场向参观者展示巧夺天工的文化遗产。记者在现场发现,几乎每一位大师身边都有一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是大师的弟子,他们正处在学习的阶段。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古老艺术,大师风范与艺术底蕴,青春的面孔与张力,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现,构造出一幅多彩的图景。

记者专门走访了在场的年轻一代非遗学徒。他们注定有两个自己,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现代。他们的创新意识早已超越上一辈,只有炉火纯青的技艺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民族艺术品。一位已入古稀之年的传承人说,一个人走上非遗传承的道路需要巨大的勇气。80后在成为正式传承之前,需要在艺术殿堂里苦苦求索。在这期深度·观察中,我们试图去读懂他们的心境,理解他们的选择,看另一种青春风景……关注他们,不分彼此,因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哈斯其木格:傻是一种幸福

姓名:哈斯其木格

出生年份:1983年

现居地:湖北武汉

籍贯:内蒙古

民族:蒙古族

学习项目:汉绣技艺(湖北武汉)

业余爱好:看书、旅行、听老歌

哈斯其木格说,她是一个可以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她是武汉的媳妇,也是汉绣大师任本荣唯一的入室弟子。她的身上有一种古典美,这正好与汉绣的华丽典雅相得益彰。

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前,她随师傅来到了北京。她穿上师傅任本荣亲手制作的汉绣旗袍,在绷子前熟练地穿针引线,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清末民初的汉口绣花街,窥见汉绣的兴盛景象,领略楚文化的神奇瑰丽。

这是汉绣第一次来北京参加展览,也是哈斯其木格3年前离开北京后第一次回来。2007年,她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武汉一家单位上班。人与物的相遇是偶然之中的必然。2008年,一天逛街,她走进了一家工艺品店,看到了一幅汉绣红梅,立即被汉绣的华丽和浑厚气魄所吸引。汉绣的美让哈斯其格木沉醉其间,流连忘返。后来她听过有关汉绣的宣传报告,了解到汉绣传承所面临的严峻现状。当时她就有一种挺身而出的冲动。于是她抱定了学习汉绣技艺的决心,然后找到汉绣传承大师任本荣老师,表明了拜师学艺的愿望。但是她3次表明心意都被拒绝了,因为学习汉绣技艺需要书法基础和美术基础,哈斯其木格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和汉绣没有半点联系,她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书法和美术。但她非常执着,总是往任老师的工作室跑,诚恳的态度终于感动了已入古稀之年的任老。他说自己老了,仅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重振汉绣的辉煌。近10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传承人。遇到哈斯其格木,他终于放心了。从此,这个从大草原走出来的内蒙古女孩与汉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6月,她结婚时所穿的服饰是赠送的汉绣旗袍。2009年8月5日,她正式成为任本荣的入室弟子。当任本荣老师的弟子必须心无旁骛地进行为期4年的学习。哈斯其木格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任老说,一个人出家需要勇气,一个人学习汉绣要拿得出比出家更大的勇气。哈斯其木格说,傻是一种幸福,能做喜欢的事比什么都值。

一件汉绣成品的制作耗时少则3个月,多则1年。因此,汉绣制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千万条针线来回穿梭,千百个小时的创作与思考才能产出一件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学习汉绣要有美术与书法艺术功底,这正是哈斯其木格所欠缺的。为了培养这名弟子,武汉市江汉区文化馆组织了包括馆长在内的4位老师,分别教她美术、书法和汉绣。任本荣说,从设计、打版、配色、刺绣、拼接乃至最后的营销,他都要一一传授给徒弟。他们看着哈斯其木格犹如看到了希望。

目前,哈斯其木格的生活过得紧凑也很紧张。她每周只休息一天,其他时间都在学习汉绣技艺。她和师傅任本荣一样有个心愿,她希望能建立一座汉绣博物馆,收藏汉绣的沧桑历史,展示汉绣的巧夺天工。


 杨燚:也许我需要的就是这么少而已

姓名:杨燚

出生年份:1988年

现居地:北京

籍贯:北京

民族:满族

学习项目:聚元号弓箭技艺(北京)

业余爱好: 上网、看书、写作、听歌

2010年,是杨燚学习弓箭制作的第3个年头。他的目标是10年内学会弓箭制作。虽然弓箭制作非常难学,但是他信心满满。他说他是个喜欢较劲的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做出来看看。冷兵器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弓箭,用自己生产的弓箭,感觉很不一样。

学习弓箭制作技艺还必须能吃苦耐劳。制作弓箭要涂高温胶,一开始他很怕烫,手几乎天天被烫伤,连筷子都拿不起来。用他的话说,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简直是在地狱里打滚。然而,这只是制作里的一个小环节。制作过程有时候也很枯燥,一个工序需要反复做上1个月,反复琢磨一个非常熟悉的步骤。他说要学习弓箭制作,就必须忍受这些。杨燚也想过放弃,但他认为是自己不够吃苦,如果总想着放弃便会一事无成,只要认定了就要坚持下去并且做好。

有苦就有乐,正是这份学习的乐趣让杨燚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说,乐趣要靠自己来寻找。干活的时候他经常来点突发奇想,结果让自己轻松完成了某个环节。反复进行同一道工序,也会有新的发现。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进制作方法和速度,那就更开心了。制作弓箭的原材料必须防老鼠,所以杨燚还养了一只猫。猫猫喜欢捣乱,干活的时候就是它开心的时候。它把爪子往胶里放,弄得杨燚要给它洗澡。要是杨燚拿绳子捆东西,它就在后面咬着绳子不撒嘴。干活之前杨燚非要跟它打一架,折腾累了才能干活。也许在别人眼里这些不算乐趣,但他却乐在其中。他说,也许我需要的就是这么少而已。

虽然父亲是制作弓箭的大师,但是3年以前杨燚很少接触弓箭制作。上学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过要继承父亲的手艺。少年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春梦想。上学的时候,杨燚对电脑很感兴趣,曾想往这方面发展,想当电脑方面的白领和高级工程师。为此他努力自学电脑知识,并能处理基本的硬件和软件问题。

谈及为什么选择继承父亲的手艺,杨燚仍然记忆犹新。高中毕业那年,他准备参加高考,但是最后放弃了。身为弓箭世家的后人,他说自己承受了很多压力。参加高考前,几乎每一个碰到的熟人都会问他为什么不学习弓箭制作。后来一位记者写了一篇报道,说他不愿意学习弓箭制作,然后有人在网上发帖骂他不务正业。那个时候他有口难辩。现在回想起来,一切淡然。杨燚说自己并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想大学毕业后再来学习弓箭制作。虽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杨燚只是感到略微遗憾。他说,上大学不是唯一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

青春很精彩,青春也很迷惘。对现在的选择会后悔吗?杨燚的回答一半引用名言,一半是自己的话。他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回忆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杨燚说他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也有一个愿望:设想着自己总有一天能开个射箭馆,让喜欢的人有地方去玩,因为现在很多人只能找旷野荒郊放空箭,而不像国外发展的那样好,可以有狩猎或者射箭的地方。

2010年,是杨燚学习弓箭制作的第3个年头。他的目标是10年内学会弓箭制作。虽然弓箭制作非常难学,但是他信心满满。他说他是个喜欢较劲的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做出来看看。冷兵器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弓箭,用自己生产的弓箭,感觉很不一样。

学习弓箭制作技艺还必须能吃苦耐劳。制作弓箭要涂高温胶,一开始他很怕烫,手几乎天天被烫伤,连筷子都拿不起来。用他的话说,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简直是在地狱里打滚。然而,这只是制作里的一个小环节。制作过程有时候也很枯燥,一个工序需要反复做上1个月,反复琢磨一个非常熟悉的步骤。他说要学习弓箭制作,就必须忍受这些。杨燚也想过放弃,但他认为是自己不够吃苦,如果总想着放弃便会一事无成,只要认定了就要坚持下去并且做好。

有苦就有乐,正是这份学习的乐趣让杨燚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说,乐趣要靠自己来寻找。干活的时候他经常来点突发奇想,结果让自己轻松完成了某个环节。反复进行同一道工序,也会有新的发现。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进制作方法和速度,那就更开心了。制作弓箭的原材料必须防老鼠,所以杨燚还养了一只猫。猫猫喜欢捣乱,干活的时候就是它开心的时候。它把爪子往胶里放,弄得杨燚要给它洗澡。要是杨燚拿绳子捆东西,它就在后面咬着绳子不撒嘴。干活之前杨燚非要跟它打一架,折腾累了才能干活。也许在别人眼里这些不算乐趣,但他却乐在其中。他说,也许我需要的就是这么少而已。

虽然父亲是制作弓箭的大师,但是3年以前杨燚很少接触弓箭制作。上学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过要继承父亲的手艺。少年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春梦想。上学的时候,杨燚对电脑很感兴趣,曾想往这方面发展,想当电脑方面的白领和高级工程师。为此他努力自学电脑知识,并能处理基本的硬件和软件问题。

谈及为什么选择继承父亲的手艺,杨燚仍然记忆犹新。高中毕业那年,他准备参加高考,但是最后放弃了。身为弓箭世家的后人,他说自己承受了很多压力。参加高考前,几乎每一个碰到的熟人都会问他为什么不学习弓箭制作。后来一位记者写了一篇报道,说他不愿意学习弓箭制作,然后有人在网上发帖骂他不务正业。那个时候他有口难辩。现在回想起来,一切淡然。杨燚说自己并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想大学毕业后再来学习弓箭制作。虽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杨燚只是感到略微遗憾。他说,上大学不是唯一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

青春很精彩,青春也很迷惘。对现在的选择会后悔吗?杨燚的回答一半引用名言,一半是自己的话。他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回忆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杨燚说他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也有一个愿望:设想着自己总有一天能开个射箭馆,让喜欢的人有地方去玩,因为现在很多人只能找旷野荒郊放空箭,而不像国外发展的那样好,可以有狩猎或者射箭的地方。


 杨昌杰:传承技艺也是一种生活

姓名:杨昌杰

出生年份:1988年

现居地:贵州雷山

籍贯:贵州雷山

民族:苗族

学习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雷山)

业余爱好:篮球

杨昌杰是个很好相处的年轻人。跟随父亲来北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期间,他和同一展馆的四川女孩和云南男孩混得很熟。到点后他们会相约一起去吃饭。来北京之前,他买了一个相机,就是为了赶上这次展览会,留下美好记忆。

2010年,是杨昌杰跟随父亲学习苗族银饰锻制的第二年。他说,相比较其他技艺,要学会苗族银饰锻制的基本方法并不难,几个月之内就可掌握它的锻制流程。要想独立制作苗族银饰也得学上一两年,但是要达到精湛的技艺那就得看自身的天赋和积累的经验。苗族银饰技艺是一项学无止境的技艺。

苗族人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他们用服饰上的图案纹样来记载民族的历史。苗族银饰技艺同样没有文字记载,学习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必须对苗族银饰上的图案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对于杨昌杰来说,他从小对苗族文化耳濡目染,比起其他学习者来说,入手要容易。他说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保存了这种古老的技艺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杨昌杰从小生活在贵州一个贫穷的苗族乡镇——雷山县西江镇。2007年的西江镇依旧平静。他说,对每个长期生存在与外界联系较少的山区人来说,能走出去是他们的愿望,甚至是一种理想。那时候他一心想到外面去闯一闯。一切都按照他的设想一一被实现。2006年,他考上了大专,他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是通信工程,毕业后希望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成为通信行业的工程师是他当时最大的梦想。

2007年10年,他被学校推荐到深圳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带着青春梦想,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工作很用心很努力,提升也很快,从最开始生产线上的一名普工被提拔为技术员。但是很快他便感到了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空虚,他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称为“快餐式生活模式”。他说,每天面对的是机械化的工作、机械化的管理,压力太大,有时候甚至让人难以呼吸。大家都在为了下一顿饭拼命工作。对杨昌杰来说,在深圳的工作经历刻骨铭心。他说现在时常想起工厂里的维修师傅、工友和同学们。那段日子里,有了困难他们都互相鼓励和帮助。

年轻人渐渐远离了传统的东西,传统的东西也在渐渐远离年轻人。绝大多数与杨昌杰同龄的当地青年在他乡打工创业。

2008年4月,还在深圳打工的杨昌杰得知父亲被定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然后他看到父亲上了中央电视台。这促使杨昌杰思想发生了改变:原来传承技艺也是一种生活,也可以谋生。即使不体面,但不用备受工厂机器的摧残。当年5月他便辞职离开了深圳,也许从此他便摆脱了打工的命运。回到家乡西江后,杨昌杰便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的技艺。他开玩笑说,常常想起上小学的时候,晚上他写作业,父亲给点上煤油灯,然后坐在旁边做银饰。那时候他压根儿没想过继承家族技艺,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跟民族文化有关,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了。


 钟京容:它就是我的工作

姓名:钟京容

出生年份:1985年

现居地:北京

籍贯:广西

民族:汉族

学习项目: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北京)

业余爱好:国内外独立音乐、看书、各种运动

2009年,钟京容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专业毕业,至今学习花丝镶嵌技术已经1年。她是广西人,但她认为地域文化对她的学习不会有任何影响。大学毕业后,她没有直接参加工作,而是进入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白静宜老师的工作室学习技艺。

钟京容说她是个乐观向上的女孩,生活中许多细节都能引起她的愉悦。她懂得抛开生活的不满和繁杂,这也许是她能安下心来学习花丝镶嵌技艺的一个原因。钟京容所学的首饰设计专业和花丝镶嵌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大学里学到的是一种普及知识,没有灵性,跟从师傅学习后,才真正感受到镶嵌的艺术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独特的发现过程。”钟京容表示。

她说,身边有很多人愿意学习花丝镶嵌技术,也有同学羡慕她有机会学习这门首饰行业里的精细技艺。但花丝镶嵌技艺并不是想学习便可以学习的。白静宜成立了一个花丝镶嵌工作室,她说自己招收学习者不用经过拜师学艺,不搞仪式,愿意学习就留下来,不愿意学习或者学不好的人会被淘汰。因此钟京容说,学习花丝镶嵌技艺和其他的工作没有什么区别,要是不能胜任就直接走人。

学习花丝镶嵌技术需要超强的耐力和不凡的毅力。一个小小的镶嵌得花上三四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钟京容说,花丝工艺太繁杂,刚开始会烦躁,定不下心来做,做得不好就会有想放弃的想法,有时候加工时一不小心焊塌了,很郁闷崩溃,等于之前的都白做,只能重新再来。但抱着好好学手艺的念头坚持下来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花丝镶嵌也是个练耐性的活,慢慢就做得心平气和了。

她说,学习的乐趣就是从设计到加工都是自己一手完成,做出满意的成品,非常有成就感。

可能受父母的影响,钟京容高中时的理想是当一名服装设计师。她说自己没做什么努力,北服没考上,就考了和它相通的首饰设计专业。大四实习的时候,老板说她是个太有想法的人,画出来的设计图和她之前想要的效果有很大不同,但是让人眼前一亮,正是这种不能完全结合商业和个人风格设计的问题让她又高兴又头疼。所以,钟京容一直都提醒自己,如何将特立独行的思路与工作上的要求完美结合起来,对于她来说,这还是一个不断磨练的过程。

对花丝镶嵌这样一门艺术,钟京容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说,花丝镶嵌在过往的几百年里,都是王公贵族精致首饰的表现方法,但那些古老的图案已经跟不上现代审美。她想做的是把这种工艺结合到现代设计中,做出以花丝为主的新颖美观的首饰,创造它原本可以更美的效果,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喜爱它,然后感叹一句,咱们老祖宗这个花丝,原来这么美。

钟京容把学习镶嵌技艺当做自己的工作。她认为,只有一直做下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有做出一番成绩来了,才有可能称得上是花丝镶嵌的传承人。


 80后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希望

6月9日至17日,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展示期间,每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都有一位80后弟子陪伴左右。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一位80后弟子说,看到这么年轻的面孔,她感到很受鼓舞。针对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断层问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实力派学者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年轻人的加入为非遗保护储存了众多的后继人才

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断层问题一直以来都很受重视,所以,社会对年轻一代非遗学徒的关注尤为强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介绍说,目前有一部分80后在学习手工技艺类的遗产,其目的是和今后的工作挂钩,以解决就业问题。这些遗产项目传承的状况还是不错的。如青海热贡的唐卡制作技艺、福建仙游县红木家具制作技艺,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学习制作,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实现了谋生的需要,成为了非遗项目的后继人才。而那些无法进入市场的项目,或是一学就需要数年时间的项目,就鲜有学习者。北京绣鞋制作老艺人表示,想培养几名弟子很难,由于没有经济做支撑,大多数学员都半途而废了。

目前有些地方将非遗列入了职业教育的范畴,这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非遗传承可以走两条路:一是纳入到主流教育中来。这样做的优点是利用主流教育的优势普及传统手工艺知识。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这种普及化教育无法培养高精尖的传承人和储备人才,也很难触及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另外一条路就是通过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通过口传身授,培养顶级人才。两条路并行不悖,可以互为补充,形成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合力。

非遗传承与学历没有关系

现在招非遗学徒倾向于高学历。6月中旬,北京老字号清华池首次进大学校园,面向大学生招聘“修脚”传统技艺传承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强调的是传统技艺,而这种传统技艺基本上与大学所学无任何关系。所以,到大学招聘修脚传承人且不说是一种资源浪费,从非遗保护科学性角度而言也不是很可取的。因为受过西学影响的他们,在传承这些非遗项目时,都会在有意无意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改造,从而破坏了非遗项目的原真性。为确保所传项目的纯正性,在挑选传承人时,更应该挑选那些很少受到过外来文化影响的土著居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以传承人的标准对待所有80后非遗学徒。现在社会把传承与创新都统统推给了传承人,让他既要原汁原味地传承,又要不断创新,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传承人无法承受之重。

社会为了发展会把人分为两类:一类负责保护,一类承担创新。文物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属于前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历史上创造并保存或传承至今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地保存或是传承下来,为另一部分人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参考。非遗传承人只要能保证传统工艺原汁原味地传承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创新,完全可以让创新人才来做。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也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聪明才智。

而作为80后的年轻一代,由于他们本身并不是非遗传承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按着传承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他们。而对于他们而言,喜欢传统的可以原汁原味地传承,以后走传承人这条路,喜欢创新的,可以利用老艺人给他们留下的各种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苑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文化保护得怎么样,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非遗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没有这些文化基因,我们的文化就会断流。”

两年前他去过埃及,站在高高的金字塔下他感慨万千。他问埃及导游,这么高大的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导游说,不仅仅是她,整个埃及人都已经不知道了。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叫文化断流。“文化断流”指的并不是物质遗产——金字塔、长城还有没有,而是所建造这些金字塔、长城的技术还有没有。哪怕是金字塔、长城还在,而建造金字塔、长城的技术已经消失,就说明这个国家的传统已经断流,这个国家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80后非遗产传承重任在肩。年轻一代理应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把我们祖先创造出来并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合著)。近年来,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文联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多种奖项。2002年参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策划。2003年至2004年赴韩从事文化遗产学研究,是我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实力派学者之一。

日期:2010-10-23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