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见世博 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生存之路

当“非遗”遇见世博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生存之路

一个高达3米的皮影竖立在宝钢大舞台供游客欣赏。

蒋迪雯 摄

本报记者 周楠

只要留心一下,世博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不少:陕西馆内,剪纸艺人李福爱灵巧的双手左右转动,银剪上下翻飞,红色的纸屑悠悠地飘落,不到5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剪纸便出现了;宝钢大舞台上,4米高木制提花织机旁,两位技师指间丝丝延展的织物灿若云霞,一天不过能织五六厘米,这是“寸锦寸金”的南京云锦;浙江周活动中,萧山手绣花边技艺传承人将手绣花边的理、拼、镶、吊等多道工序,锤炼得近乎完美

不光是展示,世博特许商品中,皮影人物个个有了名字,“跃”上了老百姓的扑克牌;剪纸不但有了海宝的模样,还变身金色书签 它们都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而来的创意产品。利用世博契机,非遗的创意生存之路是否可以走得更顺,可以更完美地融入大众生活?

香云纱和蓝印花布的标准之困

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产品都有“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独特性”与各种通用标准的“通用性”之间,往往存在天然沟壑。“非遗”产品要真正立足于现代市场,终须越过标准关,接受现代社会的成人礼,只是我们能否给它一个培育性和引导性的空间?

在上海世博特许产品序列中,“非遗”香云纱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元素”的时尚用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香云纱的制作,可说是世界上最古老复杂的丝绸染整技艺。”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欧阳小战介绍:先由上等的蚕丝织成胚布,再用广东的天然中药“署莨”汁液作为染料,对织物做染色处理,而后用当地的河泥对丝绸面料进行单面涂抹,之后再洗去晾干。每匹上乘的面料,还需窖藏酵色数月至数年。

说起香云纱的世博之路,与深圳方面共同开发香云纱系列世博产品的上海甲秀公司董事长张建君说,香云纱用植物和矿物纯天然染色,具有低碳、环保特色,然而,其传统制造工艺与有关服装标准产生了冲突。“标准”问题不解决,香云纱服饰可能从生产之初就涉嫌违规。通过欧阳小战、张建君和深圳市“非遗”办公室共同努力,最终香云纱因其“非遗”工艺拥有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有理由依据丝绸类标准生产,体现中国传统丝绸工艺的香云纱服饰才得以走进世博会。

蓝印花布系列世博特许商品,所遇到的“标准”问题,恐怕更为典型。生产中,先是PH值检测不过关,其次,蓝印花布所用染料虽然天然环保,可是色牢度达不到国家标准。此外,生产厂家没法提供ISO国际认证,因为在很多“非遗”传统工艺中,手工揉等都是重要的环节,很难用国际标准界定。世博园区试运行首日,蓝印花布样品又被退了回来。“因为世博会徽须 完整使用 ,蓝印花布上染出的世博会徽,却因传统的工艺特点出现了11处模板断纹。”经过一次次实验,最终一种实验性“单模板二次刮浆”蓝印花布加工工艺,得到了完善和确认,完整的世博会徽出现在蓝印花布上。

“没有自己的标准, 非遗 产品无法与现代工业中的产品质量监控环节对接,难以大规模进入市场。”张建君介绍,在公司开发的6种“非遗”系列成为世博特许商品的过程中,经过各方磨合,最终确立了与这些特许商品相关的多个企业产品标准,这些非遗产品因此成功走进世博。

云锦的工艺突破

“非遗”多数具有农业社会的生产力背景,基本存留在手工艺品或手工业品的阶段,对于现代产品诉求难以满足,但这也恰恰是“非遗”可以自我提升的一个路径,传统本身也是可以发展的。

“中国馆”云锦画很美。织造尺幅为363毫米 273毫米,底色为黄,中间红色的中国馆在阳光下泛出金色,下方象征富贵的牡丹有着翠绿的叶。生产方南京天宫云锦织造厂厂长王六林介绍,中国馆映出的金光用了“98金”制成的金线,牡丹叶之绿用了孔雀羽,“ 妆金、妆彩、妆孔雀羽 正是云锦的 灵魂 ,为了这个作品,我们改了3稿,改进了云锦工艺。”

自元代就是皇家贡品的云锦,擅长团龙祥凤等以自由纹为主的图案织造,改织以直线斜线为主的中国馆图案,还要织出 “中国世博”、“EXPO2010”等字样,一度让平常巧手的织工们犯了难,“对于线条和光影、对于标准字体和标准色,织工们几乎没有多少概念。”

和厂家反复商议,张建君作为设计方定了两个原则:其一,“中国馆”云锦画不能因为成本问题而偷工减料,仍然使用手工制作;其二,云锦的图案织造必须更新,跟上新的需求,倘若云锦工艺停留在织造龙袍、官服的原位,它只能是博物馆里的文化符号。古韵新风艰难融通,沪宁创意携手共进,最终成就了世博特许商品 “中国馆”云锦画,让云锦完成巧妙转身。

对此,云锦制作名匠王六林显得很满意,“从前云锦工艺长期专用于织造皇帝的龙袍冕服,不惜工本,由此成就了中国最华丽的锦缎。云锦必须手工织造,多以龙凤等不规则图案为主,成熟的商品市场在南京、北京等地,这次世博会,是将云锦更好地推向世界的契机。下一步我们打算再次在设计上形成突破,尝试用云锦做西洋画。不过依然会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变化的只是图案、色彩和款式,这样既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又不会破坏云锦的本真价值,使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

剪纸和皮影的改头换面

从保护“非遗”的角度看,能够准确掌握“非遗”工艺的技师无疑是最佳传承人。但是这种简单的传承方式,其生命力的延续是否永恒?一种理想的模式就是传承人具有发展意识,除了自身的探索发展,还要与外界合作,与时俱进,不是守着“非遗”不动。

定价240元的金色世博剪纸书签礼品装,卖到脱销。身着唐装、和服、墨西哥风情服装等的10款海宝剪纸,被制作成为金属剪纸书签,这个创意让很多人为之一赞。

制作过程足足耗了2年。张建君说,剪纸大师将着装海宝通过剪纸剪出来,实属不易,十分精细自不必说,“为了完成剪纸,还得变通,将海宝的眼珠和眼眶连线。”其中最麻烦的工艺还是金属蚀刻。“剪纸太精细了,做成0.5毫米厚度的纯铜书签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一般厂家不肯接。”张建君为此找了20多家厂商,试了七八回才获得成功。

将“非遗”皮影的人物印入扑克走进世博会,也堪称首次。张建君表示:“这样就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发掘推广皮影的历史文化内涵。”旗下有10多位皮影传承人,却始终停留在皮影制作和皮影戏的演出上,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雷文东,特别感叹和上海方面的合作,“这次受了很大启发:传统技艺只有生活化、市场化,才能受众更广。”

雷文东说,不少“非遗”代表性继承人希望能在上海世博会的推动下,让自家绝活走出“博物馆生存”状态,“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级的 非遗 ,意味着古老的技艺可以受到保护,而为 非遗 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是 继承人 们更欣慰的。”

专家建议:上海设计助推“非遗”创意生存

新闻视点:您如何看待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结合?

何增强(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这非常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抢救,需要传承,也需要技术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意。将“非遗”转化为创意产业,可以创造产业价值,同时因其在当代社会被持续生产和消费,不失为一种生产性方式保护。台湾的藤编工艺创意让我印象很深,10个工艺师和10个现代设计师联手,既保留了古老的手工技艺,又设计简约时尚,适合今天的生活需要,满足了人们审美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中卖得很好。我们提倡传统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就是要使手工艺介入到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表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目的。

新闻视点:您觉得目前这方面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何增强:应该说,我们还处在对“非遗”的初级开发阶段。相比国外将传统手工艺与科技、品牌的很好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利用世博会,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审视别人如何利用文化遗产打造民族品牌,用心磨一把“亮剑”。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技能和版权,目前,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就“非遗”保护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而设计和创意被侵权的机会就更大。这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需要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全社会道德的提升。

至于非遗制作方式和现代标准的矛盾,我觉得一方面需要尊重工艺,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再创意,既然是批量化生产就要尊重现代法律,这是对消费者的保护。

新闻视点:上海不久前跻身“设计之都”。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生存之路上,上海应有何作为?

何增强:“非遗”走向创意生存之路,是一次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不仅需要发扬其内在的文化支撑,更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将传统技艺与时尚创意、技术资金、市场营销等完美结合,才能提升产业附加值。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利用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大有所为。“上海设计”可以助推“非遗”创意生存,促进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带动制造业升级,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共同开发,其中既要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引导,也需要相关的市场培育措施,更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支撑。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日期:2010-06-28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来源:网易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