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非遗”

大多数人有个弱点,就是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别人都贴,你不贴白不贴。假若政府也是个贴金癖,那就能搞出很大的动静,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啦,园区若干,经济林若干,样板廉租房若干,产值若干,受益者若干。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金箔贴在脸上,几乎是个堆金砌银的土财主的笑话,但此情长久,不在朝朝暮暮,依然绵绵无绝期。

近些年,一些地方的贴金方式多少有些进化。“非遗”申报是其中一种。据3月18日解放日报报道,从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到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再到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现已有1000多项“国宝”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名录也正在评审中,已收到各地约3600个申报项目,但真正具备评审条件、有资格晋级的只有15%,相当于一个“零头”。更有专家透露,我国“非遗”面临着一种“两头热、两头冷”的窘境。即申报热、开发热,保护冷、投入冷。

“两热两冷”的背后潜藏了一种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而其背后的申遗困境,则是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显示出一些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之心。正是由于对“非遗”项目的开发热情过于高涨,胡乱发烧,导致保护态度冷淡。像上海郊区就有水上“非遗”项目,却被当地旅游公司开发为旅游项目,后因经营问题被“压缩”掉,其可持续性令人忧虑。而有的“非遗”,因为要迎合种种需求,被掺入不少所谓“当代元素”,导致画蛇添足,又破坏了原生态,得不偿失。部分城市由于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城乡接合部加速城市化,一批“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变,只好仅仅把这些“非遗”的本体记入典籍、转入博物馆,没有连同它们的“根”一起移植保护,造成“非遗”的离土化、碎片化。当经济利益因素成为“非遗”申报与否的主要考虑目标时,怎能不出现“两头热,两头冷”?

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上,实用主义思维结出的苦果,我们已经开始品尝。记得“中国南方喀斯特”和开平碉楼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时,我国就有六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尤其是“三江并流”,如果得不到有效整治,其称号很可能被吊销。联合国专家专门针对“三江并流”提出过警告:“希望中国享有世界遗产的地方政府都能从‘三江并流'中认识到,成为世界遗产更多意味着承担责任和兑现承诺,远不止是享受旅游收益,可以随意开发那么简单。”

“非遗”的变味,还在于投入远不及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能对历史文化遗迹实行成片保护,对重要文物的保护意识远强于商品意识,却往往忽略一样属于全人类共同财富、作为公共资源的“非遗”,道理非常简单: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看得见、摸得着,适于开发、投资,获取利润的空间较大,特别是遗产类景区的旅游运营中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很大。在一个经济指标唯上的时代,不能尽快提升GDP、为政府贴金的“非遗”,尽管它属于保护性、公益性的事业,QIZH 价值一般无法用金钱来估量,却只能隐之一隅,接受投入冷、保护冷的命运。这是新的悲哀。

埃及文物管理委员会第一主席穆巴拉克夫人说:我们没有理由把祖先的遗产当商品对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传承人类文明。应该承认,不胡乱发烧,如何以理性的姿态对待“非遗”,是我们今天要赶紧补上的一课。


(来源:深圳晚报/作者:黄亚明)

日期:2010-03-26
阅读:
作者:黄亚明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