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产到资源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一、有关课题中“人文资源”一词的定义 ……………………………… 1
二、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国际背景 …………………………… 4
三、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中的矛盾 ……………………………… 6
四、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7
五、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当今思考 ……………………………………… 9
六、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1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西北人文资源 ………………………………………… 14
一、西北的历史变迁与人文资源环境数据库开发 ……………………… 14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20
(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20
(二)历史上对西北之开发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24
(三)当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建议/29
三、西北人文景观资源 …………………………………………………… 31
(一)西北五省(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类型与分布/31
(二)西北五省(区)自然与人文景观分述/35
四、西北人口资源 ………………………………………………………… 42
(一)悠久的历史与人口变化/42
(二)西北五省(区)人口资源的基本特点/42
五、西北民俗资源综述 …………………………………………………… 45
(一)多元生态与多元文化/45
(二)渗透在生产与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俗文化/47
(三)现代话语下的西北民俗资源展望/51
六、西北民间音乐资源综述 ……………………………………… 52
(一)西北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52
(二)西北民间音乐资源价值的初步认识及现状评估/54
七、西北民间美术资源综述 ……………………………………… 55
(一)独具特色的西部民间绘画/56
(二)丰富多彩的民间雕塑/59
八、西北民间工艺资源综述 ……………………………………… 63
(一)西北工艺文化的历史源流/63
(二)西北民间工艺的种类及其分布/66
(三)西北民间工艺资源的价值及其面临的问题/71
九、西北民间戏曲资源综述 ……………………………………… 73
(一)中国戏曲文化源于西部/74
(二)西部是我国戏曲文化积淀最深厚、遗产最丰富的地区/76
(三)西部戏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78
十、西北民间舞蹈资源综述 ……………………………………… 81
(一)西北民间舞蹈的特点/82
(二)多姿多彩的西北各省(区)民间舞蹈/83
十一、西北文物与考古资源综述 ………………………………… 92
(一)石器时代的西北文物/93
(二)青铜时代的西北文物/94
(三)秦汉至隋唐时期的西北文物/95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西北文物/99
(五)近代以来的西北文物/101
第三章 田野考察与个案研究 ……………………………………………… 103
一、概述 …………………………………………………………… 103
二、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理论与主要观点 ……………………… 104
(一)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学术背景/104
(二)对西部人文资源的再认识/106
(三)关注西部文化生态/108
(四)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重组/110
三、西部传统戏曲的生存现状考察 ……………………………… 112
(一)陕西汉中地区汉调二黄和汉调桄桄剧团的考察/112
(二)陕西渭南地区民间戏曲的考察/114
(三)陇东道情、皮影考察/119
(四)乌兰召村“呼图克沁”仪式展演的考察/120
(五)民间藏戏《公保多吉听法》的考察/123
四、 西部民间宗教现状考察 ……………………………………… 125
(一)陕西渭北地区的阿寿药王崇祀考察/125
(二)太兴山民间宗教考察/132
(三)云南地区的原始宗教/134
(四)俄罗斯族的东正教/135
五、西部传统民间习俗活动考察 ………………………………… 136
(一)陕西千阳县跑马会考察/136
(二)榆林传统葬礼仪式考察/139
(三)陕北民间祈雨仪式考察/141
(四)青海湖“祭海”仪式考察/141
(五)三川土族“纳顿”仪式的考察/142
(六)藏族人的禁忌与生态关系的考察/143
(七)关中地区传统民俗活动的考察/145
六、 西部民间手工艺生存现状的考察 …………………………… 146
(一)陕北剪纸的生存现状考察/146
(二)陕北剪纸与农民生活关系的考察/149
(三)陕北剪纸中动物象征意义的考察/151
(四)陕西乡俗刺绣的发展历程考察/152
(五)陈炉镇陶瓷工艺发展现状考察/155
(六)凤翔泥塑生存现状考察/156
(七)三兆村民间灯笼制作工艺和销售情况的考察/162
(八)藏区传统金属工艺的生存现状考察/163
七、西北舞蹈资源的现状考察 …………………………………… 165
(一)陕北民间舞蹈现存状态考察/165
(二)“陕北秧歌”考察/166
(三)陕北秧歌艺人李增恒访谈/166
(四)青海省黄南藏族祭祀舞蹈“於菟”的考察/167
(五)西北地区回族“宴席舞”生存现状考察/168
(六)秦安千户乡王咀村“传神”仪式考察/169
(七)甘肃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考察/169
(八)青海蒙古族舞蹈考察/171
(九)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民间舞蹈的历史及现状考察/172
八、陕西建筑文化资源现存状况考察 ……………………………… 173
(一)陕南民居考察/174
(二)陕北民居考察/176
(三)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宅保护过程的考察/179
九、西北少数民族民间习俗与信仰的考察 ………………………… 181
(一)白马藏族的信仰考察/181
(二)白马藏族“朝格”仪式的考察/182
(三)“家西番”民俗文化重构过程的考察/186
(四)河湟地区“社火”和“花儿”演唱习俗考察/188
(五)“觉囊派”寺院尊奉习俗与活动的考察/191
(六)甘肃省天水地区伏羲公祭大典考察/192
(七)甘肃临潭龙神赛会考察/196
(八)宁夏回族自治区服饰民俗考察/199
(九)维吾尔族萨满信仰现状考察/200
十、关中民间工艺资源和农民生活 ………………………………… 202
(一)周至、户县木匠手艺人生存状态的考察/202
(二)和阳簸箕编织手艺的考察/203
(三)凤翔、千阳、陇县三地的扎笤帚业考察/203
(四)合阳县传统手工农具考察/204
(五)凤翔、陇县手工制鞋技艺和宝鸡手工修理业考察/204
(六)韩城市师氏制秤世家三代人的生活史考察/205
(七)铁器匠人生存现状考察/205
(八)周至、户县手工织布业现状考察/206
(九)饸饹机形态变迁考察/206
(十)凤翔乡村麦秆编制工艺考察/207
(十一)凤翔、陇县豆腐制作工艺考察/207
(十二)凤翔、千阳、陇县乡村民居考察/207
(十三)渭北农家仓储方式变迁的考察/209
(十四)渭南地区水设施变迁的考察/209
(十五)户县、周至、眉县老家具的考察/209
(十六)关中乡村娱乐考察/210
(十七)乡村寺庙刺绣装饰考察/211
(十八)周至县豆村祭祀献蜡古俗的考察/211
(十九)户县、周至、眉县妇女嫁妆传统变迁考察/212
(二十)凤翔县乡村灯具变迁的考察/213
十一、西南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变迁 ………………………… 213
(一)贵州从江县高增村侗族的变迁/213
(二)高坡民族聚居地自然环境的改变/214
(三)月亮山牯脏节考察/215
(四)西江苗族文化考察/216
(五)侗族“冲傩还愿”仪式考察/216
(六)西南土著文化的衰落与复兴/217
十二、西南人文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问题 …………………………… 218
(一)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219
(二)泸沽湖摩梭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的考察/221
(三)侗族原生文化旅游开发的考察和思考/225
(四)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开发模式
的考察/228
十三、梭戛生态博物馆实践的经验 ………………………………… 230
(一)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考察的切入点/230
(二)梭戛生态博物馆/232
(三)生态博物馆建立后陇戛寨人生活的改变/236
(四)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244
(五)与汉族文化交融过程中的阵痛/245
(六)年轻人的向往/245
(七)生态博物馆能够让生活停止流动吗/246
第四章 国外经验与国内对策 ……………………………………………… 254
一、概述 ……………………………………………………………… 254
二、 西部人文资源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 259
(一)研究西部人文资源保护需要厘清的几个范畴/259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紧迫性问题/263
(三)西部人文资源保护的主旨/264
(四)西部人文资源保护规范的健全与完善
——权利、义务分配和救济机制的建立、健全与完善/268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 272
(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几个概念评析/273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认识/27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279
四、欧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282
(一)欧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沿革/282
(二)欧美国家对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等概念的使用和界定/285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287
(四)欧美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89
五、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290
(一)日本国家文化政策的历史演变/290
(二)与文化政策相关的法律/292
(三)日本的文化财保护制度及其经验/294
六、韩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296
(一)韩国文化财保护导论/296
(二)韩国文化财保护立法的沿革/298
(三)韩国文化财保护的经验/301
七、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护制度 ……………………………… 301
(一)“文化遗产”与“文化资产”的概念辨析/301
(二)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护制度的沿革/303
(三)对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护制度三对核心关系的剖析/305
八、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307
(一)我国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307
(二)我国民间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313
(三)结论/315
第五章 归纳与总结 ………………………………………………………… 323
一、在课题研究中逐步厘清的几个概念 …………………………… 32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所遭遇的特殊语境 ……………… 325
三、西部人文资源所面临的状况 …………………………………… 327
(一)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状况/327
(二)西部人文环境变化状况/328
(三)传统文化的复兴与重构/329
(四)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所产生的矛盾/331
四、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 33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332
(二)发掘和利用民间力量,由一元保护走向多元保护/333
(三)全面普查与重点研究结合/334
(四)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35
五、结束语 …………………………………………………………… 338
后 记 ……………………………………………………………………… 342
后 记
刚接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心里没有底。西部那么大,西部的人文资源包括那么广,虽然我们有众多学者一起合作,但我们将如何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如何合作与组织,如何在一起共同描绘和梳理西部的人文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研究的理论与观点,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服务,为学术界进行的相关理论的建立提出自己的见解,是我们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好在有费孝通先生担任我们的学术总指导,他在学术上的宏观把握以及他的号召力,使课题组的全体研究人员凝聚在一起。另外,作为牵头单位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也是集中了院里面各专业部门的精英学者参与这一课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给予了全力支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课题的研究总算是告一段落。
本书的编撰分工如下:
全书的统稿与体例由方李莉负责。
第一章由方李莉撰写。
第二章由任大援编纂。
(撰写者:朱世光、刘托、任大援、郝苏民、刘文峰、乔建中、赵权利、孟凡行、马盛德、赵朝洪)
第三章由邱春林、方李莉编纂。
(供稿者:费孝通、方李莉、乔建中、王宁宇、潘年英、刘锡诚、王建民、吴文科、王克芬、覃德清、陈醉、吕品田、苏延寿、班运翔、杨冬燕、索南吉、芦兰花、阙岳、马雪莲、梁莉莉、热汗古丽、刘晓春、莽萍、赵宇共、邸平伟、王知三、杨学政、马平、李开方、马自祥、滕春华、朱普选、宋晓梅、董波、安丽哲、吴昶、马达学、党荣华、胡晶莹、李端、杨阳、李航、饶仕红、严艳、石高峰、卜贺、曹娅丽、何玉人、陈山桥、李红军、樊志毅、杨萍、萧梅、张欣、王晓华、崔伟刚、王伏平、刘伟、岑孝清、田荣军、刘怡、潘心、庄会秀、王婷婷、曹艳玲、孟凡行、张海红、宋向红、尚静文、杨涓、常艳、马燕、撒小虎、魏华、何卫平、张莹、刘静、刘文俊、王振、王东方、薛亚军、钟樱、崔宪、杨秀、安丽哲、吴昶)
第四章由李东方编纂。
(撰写者:李东方 第一、二、七、八节,刘银良 第三节,竺效第四节,色音 第五节,吴日焕 第六节)
第五章由方李莉撰写。
7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对于西部人文资源的课题研究来讲,由于要记录和要探讨的问题太多,还是觉得时间不够。正如费孝通先生当年说过的,这是一个大题目,要想真正做好,有的学者恐怕要耗费一生的精力。所以,我们的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但离真正的要求还很远,我们希望有机会再做一些后续的研究,以填补前面的不足。
这个课题的完成,首先要感谢科技部能把我们这样一个人文学科的研究纳入其支持的重点项目,可以说没有科技部的支持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感谢文化部将我们的课题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并一直关注着这一项目的完成。
还要感谢各课题成员的单位,我们课题的研究始终得到这些参加单位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其自始至终都将这一课题作为院里的重要科研项目来抓,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必要的支持。这里最要感谢的是我们课题的学术指导费孝通先生,他亲自为课题开题,确定研究的题目和研究的内容,还两次带领我们到西北做考察,与当地的学者开座谈会。现在课题结束了,他却已离开了我们。我们真的非常希望他能看到我们今天的研究成果,并从心底对他表示深深的怀念。另外还要感谢他的秘书张荣华先生,费孝通先生年老体弱,有许多具体事情都是由张荣华先生出面张罗的。费孝通先生去世后,他也还一直牵挂着这一课题,给予我们许多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还要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文章院长。他是我们牵头单位的领导,又是我们课题的学术指导,他所具有的战略思想、判断能力及眼光,对课题的指导和支持具有着相当大的力度。课题立项以来,从人员的安排到办公条件的改善,到对课题学术质量的把关等等他都亲自过问,而这些都是课题得以顺利完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还有张庆善副院长,他既是专门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也是课题的学术指导,我们的每一步工作都离不开他的支持和指导。另外,还有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刘梦溪所长,同样也是我们的课题学术指导,他经常对课题的研究提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并在宏观上进行把握。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的马盛德处长,他一方面是课题舞蹈组的牵头人,另一方面又是负责我们科研项目的领导,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他都自始至终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另外,还有刘锡诚先生、刘魁立先生、乌丙安先生、资华筠先生、苏东海先生、曲六乙先生、王安奎先生、祁庆福先生、吴文科先生、张振涛先生、罗斌先生、王建民先生、徐平先生、张海洋先生、邢莉先生等许多学者,多次参加课题的论证、审稿、阶段性结题等工作,每次都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是多方面的,有我们去考察的西部各地的学者,还有当地的许多领导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出,我们再次感谢所有支持过、帮助过我们的人!
这是两个合在一起的庞大的国家重点课题,它的最终完成有赖于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它是一项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的重要研究。我们期待着课题组在西部所做的大量的实地考察、在国内外所收集的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完成的大量研究报告、专著和笔记,以及所提出的系列观点和看法,能够在当今西部人文资源研究领域,在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文化的自主创新、道德重建、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中,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甚至在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在学界引起一些有益的思考。学无止境,我们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另外,还要感谢学苑出版社给予课题的支持。是学苑出版社的努力整理与编辑,课题的许多成果才得以面世。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尤其感谢责任编辑刘丰先生,我们出版的每一本书每一个字中都包含了他的辛勤劳动。
方李莉
200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