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化人类学的力作
——读田明新作《土家织锦》
海南大学教授 詹长智
己丑春节刚过,收到田明兄寄来的新作《土家织锦》。打开邮包,展读新作,让我惊喜,更让我震撼。首先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封面装祯,简洁大方的十六开精装本中间镶嵌一块土家织锦真品,让人真正触摸到质朴深遂的土家织锦文化。浏览全书纲目,但见视野广阔,结构严谨,足可窥见这是一部有关土家织锦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及至阅读全文,更觉书中无半句虚言,无一字无据,其独到的见解和入情入理的分析,更让人确信这是一部有关土家族和土家织锦文化发展与演进的文化人类学与工艺美学的创新之作。黄能馥、王海霞两位专家的序言,对本书和田明关于土家织锦的研究工作有极高的评价。他们的评价专业而中肯,决非一般的溢美之辞。而作者的后记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深具人文情怀的叙事诗。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自己所生长的这块土地的深情,对自己所出生的这个民族的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这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对民族文化以及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充满情和爱的美丽诗篇!
田明兄与我相识在南京,我当时在南京人口学院教书兼班主任,他是我班上年纪最大的同学之一,博学多才,之后我们又短暂相聚于海南。此后近二十年,偶通音讯,未再见面。在我的心目中,田明兄是一位儒雅的美术家,有着勤奋、执着和活跃的性格,特别在中国画方面颇有成就。但是当我看到他的这部专著之后,才真正了解他的深厚家学渊源和丰富的学术与艺术的人脉关系。所以,这件有重要意义的学术成果由他来完成也就顺理成章了。实际上,对许多事情来说,有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微妙。积其一生的挚爱,再历十个寒暑的艰难跋涉,他终于完成了这项事业,这是他个人的幸事,也是文化的幸事。
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和人类群体的不断分隔与交融,形成了多元而复杂的人类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更是如此,既博大精深,又纷繁复杂。于是,以区域文化或民族文化为对象的文化人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族学、社会学诸学科有日益繁荣之势。据我近期所作的一项统计,在清华同方CNKI中国知识总库中,1985至2008年的时间段内,有关区域历史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学科的学术文献总量(在国内期刊和主要报纸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重要论著或学者的述评、各种学术活动的报道)约2万个条目。在条目总数中不包括以汉、外文和少数民族文出版的学术著作的条目。这些文献共涵盖35个文化地理单元和48个已经正式命名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在这些逐渐成为“显学“的特色学科中,有32个以地方命名(如徽学、吴学、齐鲁学、泰山学等),10个以民族命名(如藏学、蒙古学、瑶学等);还有一些以研究方法命名(朴学、徽州朴学);或者以学术流派产生的时代命名(如宋明理学、乾嘉学派等);还有一些是以更加宽泛的地理概念命名(如黄河学、长江学、燕赵文化与北学等)。梳理这些区域文化与学科的类型与习称可以看出,大凡有一定的历史延续和文化内涵的地理单元和人类族群,都可形成自身特色的区域与民族文化,以及相应的特色学科,土家学则是其中之一。
土家族是一个现今有近600万人口,有着延续数千载的族群历史,在湘鄂川(渝)黔广泛分布的民族。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土家族和土家文化的识别、发掘和研究即开始受到我国众多著名人类学者的重视。著名学者杨成志、罗常培、严学窘、潘光旦、王静如、汪明(王禹)、施联珠等曾经是这一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人类学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在我国中断了近30年,有关土家学的研究几近停顿。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促使人文社会科学再度兴起。但是,众多因素影响到这一时期的科学方法和学术氛围。重应用,轻基础理论;希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而不注重学术研究的原创性;众多的现象描述、资料摘编、重复劳动,而对历史上曾经提出而又至今存疑的重大学术问题则极少有新的突破①。如土家族的族源问题、语支问题、自称问题、土家族的形成时间以及社会历史分期问题、土家族与巴文化的关系以及巴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等等,在这些涉及到一个民族历史演变与文化特质的重大学术课题上出现新的突破性的成果,正是这一学科应有的期待。而田明的《土家织锦》则从一个全新角度切入土家学和土家文化研究,在不经意间别开生面,把这门学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自19世纪中叶人类文化学在欧洲产生以来,形成了众多在理论或方法上独树一帜的不同学派。其中,以进化学派与功能结构学派的分野更为清晰,各自的旗帜更为鲜明。然而,科学发展到今天,更加关注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如果对一个文化体系的纵向历史追索与横向对比研究的结论能够相互印证和补充,也许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在《土家织锦》中,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土家族和土家文化整体发展脉络的把握以及对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熟练。土家织锦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文明发展的风向标。作者在时空的四维坐标中,准确地揭示出人口迁移、文化传承与土家织锦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②如果作者没有深厚的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包括训诂学)和工艺美学的功底,加上长期的,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要对土家族和土家文化开展这样全面、系统、深入的文化人类学探讨,从而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是不可想象的。尽管作者的初衷只是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土家织锦文化而对许多长期争论的问题正本清源,却在不经意间提供了一个以服饰和工艺为线索,对一个特定族群展开文化人类学系统研究的重要范例。从这一角度来说,我认为田明的这一研究成果在人类文化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过去我们对一个民族的识别和民族文化特质的研究往往从语言、文字(或者原始的表意符号)和生活习俗入手,这固然是必须的,并且是基础性的,但是我们不可忽略服饰及其制作工艺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的日常生活无非衣、食、住、行四大项。从需求层次上来说,也许“食”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人类脱离原始状态之后,“衣”的作用逐渐突出,并且有更强的文化表现力,再后才是对“住”和“行”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人类的服饰及其制造工艺与表现形式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传密码。破解这些文化遗传密码正是文化人类学的“基因工程”。
田明兄正是从纺织工艺的传承与演变入手,把賨布、兰干细布、斑布、溪洞布、土锦、卡普、幏布、西兰卡普、牛肚被面和土家织锦这样一个让一般人眼花缭乱文化符号系列,从实物对象到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细密的分析和严谨的考证,指出其中的关联与变异;经过这一番细致的梳理,并且与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照,由此得出土家织锦和土家文化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且反过来,从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进一步证实了土家民族的社会发展缩影。从原始走向现代,融合多部族聚集发展成为单一民族的经历。
《土家织锦》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土家族文化研究中一些重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新的求解。比如,对土家族源问题,作者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土家族是一个以武陵山区的原始居民与古代濮僚(仡佬)融合后的“土著”,与历史上先后进入武陵山区的巴人、楚人、客家人等经过长期的融合,产生了共同的文化适应性,在唐宋以后相对稳定的数百年间逐渐形成的民族复合体。他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多元而统一的大文化圈。这就是我们研究土家文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土家织锦的生存发展的文化母体。”③进一步,作者还提出了土家民族族源的二元说。他认真参考了武陵山区近年来的考古重大发现,根据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特点,对历史上土家族内部的构成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见解:“底层庶民以‘土著’及‘濮僚’为主,上层及强宗大姓以‘巴賨’等外来势力为主。”④这样一来,多年以来曾一度众说纷云的 “巴人、乌蛮、土著”等种种说法,均分别对号入座于“底层”和“上层”的二元说之中,各自有理。虽然对于土家民族族源及二元说等观点的提出,田明也许不是唯一的,但是他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高瞻远瞩,洞察秋毫,有理有据,发展和完善了这些观点,将土家族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推向又一高峰。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文化活动,它实际是对文化系统(狭义)和社会系统互动互补的整合性研究。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的研究与整合,把实物(物质)、社会(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综合起来放进特定的地域环境加以整体考察,将物质、社会和精神三者文化层面之间的互相融汇贯通全面整合。⑤作为“人类制造的物件”的土家织锦,在中国民族民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之一,有相当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价值、民族民俗价值、科学参考价值和传承利用价值。以往的民间美术或工艺美术的研究,往往都把其重点放在土家织锦的本体上,然而土家织锦包含的却是土家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复合整体”,如果仅仅只从“艺术”、“工艺”或单纯的文化角度去探究土家织锦,则根本不可能正确认识土家织锦,不能真正理解土家织锦“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独特的价值”,“对土家民族的认同性和增强土家民族的凝聚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联系土家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纽带”⑥。显然,田明的《土家织锦》是对土家族历史、生态、民俗、工艺、传承等社会――文化表象和过程的整合分析,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去探求土家民族行为的状态和变化规律,揭示隐藏于表面下的“深层结构”,即土家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规律,分析其自身的地理和自然的众多因素,即自然成因;大文化特定条件下的生存机制,即社会文化成因。它以土家人自己创造出来,又受其濡染、规束的土家织锦文化为研究对象;并且以武陵山区为中心,纵横比较周边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异同,研究其意义所在,揭示土家族文化的本质,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武陵山区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土家学”体系的完善以及人类文化学的研究将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 黄柏权,土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贵州民族研究(季刊)2000年第2期,第123~124页。
② 田明,《土家织锦》,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第25页。
③ 田明,《土家织锦》,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第35页。
④ 田明,《土家织锦》,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第179页。
⑤ 李倍雷,《汉代画像石图像中的文化人类学价值》,《艺术百家》总第79期,第122-123页。
⑥ 田明,《土家织锦》,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第48页。
(詹长智,安徽太湖人,社会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海南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海口市社科联主席,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图联IFLA专业常务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