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让回归传统作为一种警醒——《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的学术追求与现实关怀

让回归传统作为一种警醒

——《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的学术追求与现实关怀

王海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012年8月,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研究中心余继平教授的专著《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余教授二十余年专注乌江流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心血与结晶,可谓其学术思想与治学理念的“十年一剑”。

《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以回归传统的思想理念,不仅对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诸多事象的系统研究,还特别提出了如何整体把握地域、社会、生态、文化共生之成因,及其发展过程中交互影响和思维观念的延续,关注地域文化个性以民族民间美术方式彰显的机理,从而使人们了解、关注乌江流域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激起人们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专著以80万言,从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的概念、生长环境、基本特征和分类情况娓娓道来,以丰富多彩的美术素材、实物照片、创作过程以及作者的田野经历,引领着读者徜徉在乌江流域的村村寨寨。在此基础上,总结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造型特征的象征寓意性、感知随意性、互渗组合性、集体程式性和概括式性,审美特征的形式美、色彩美、工艺美、材质美、娱乐美、寓意美、宗教美等生命和谐之美,最后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定位为民族宗教信仰、思想文化和艺术观念的实物承载者,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来看待其传承与发展。研究内容涵盖了整个民族民间艺术的具体领域和精神世界,更兼具有文化视野和美学深度。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曾几何时,以西方艺术理论和后现代解构主义等所支配的中国艺术发展趋势,享受着西方艺术带来的视角冲击和情感虚无,而越来越视传统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如同垃圾。执教于高等学校美术教学一线的余教授,曾因其学生不懂中国传统图案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技法,不懂得民间“神兽衔芝图”的内涵意蕴,而为我国优秀传统美术命运的深深担忧。因此,余教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乌江流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专著的部分成果已转化为“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鉴赏”、“乌江流域民族民间泥塑”、“乌江流域民族民间扎染”等特色校本课程。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民族文化薪火的自觉性融入学术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实践之中,在拓展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加深远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面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无实质论”以及“碎片化呈现方式”的挑战,余教授的研究或许能够提供一种应对方法的参照。专著在坚持艺术学的理论构架和学科方法基础上,运用了民族志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将文化生态、文化互动、结构功能、社会认知、心理认知等理论与美术现象契合在一起,在动态中考察美术现象,变一维观察为多维思考,解决了美术研究视角狭隘、脱离民众、现实意义逐步弱化的问题。

《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是一部满含学术追求的著作,作者在绪论部分即提出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的概念,并点明了与之相关的内涵、艺术形态、生成环境和基本特征,在其后的著述中也紧紧围绕这一概念阐述其特殊性。从方法论、研究范式和理论总结都可以看出作者构建“区域民族美术学”的良苦用心。但作者的追求并不限于此,针对在长期地调查中发现的民间美术面临的衰退、变异、传承人减少、过渡开发、传统价值观念嬗变等困境,作者经过长期调研和思考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并就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地开发利用问题从学理层面提出了相关原则、措施和思想。学术追求与现实关怀较好地结合赋予了该专著更高的社会价值,也必然成为区域民族美术研究的模本。

日期:2013-03-20
阅读:
作者:王海霞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