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对话与共生:文化遗产的国际共享”国际会议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协办,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承办。来自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五邑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国内外20余所科研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大会合影
本次会议由开幕式、大会发言、闭幕式三个环节组成。
会议开幕式由西北民族大学牛乐教授主持。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华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徐海翔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方李莉会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会的历史及现状,分享了学会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需求、学科建设中的经验成果,指出文化遗产是关联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公共议题,表达了其对遗产资源在达成共识、解决争端、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价值期许。
本次会议由牛乐教授担任学术策划人,设置1个主会场和2个分会场,主会场共设16场会议发言,分会场共设21场会议发言,与会学者围绕文化遗产展开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问题、对话共享的在地经验以及学科体系建设的讨论。
王建华副校长 致辞
方李莉会长 致辞
徐海翔院长 致辞
一、主会场发言
方李莉研究员首先发言,以《论“遗产资源”活化的价值与意义》为题,从“遗产资源”的题解、遗产资源的活化形式、遗产资源活化的价值与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遗产资源活化的重要性,指出遗产资源的活化不同于在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对自然资源的竞争性攫取,而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通过景观再造、活态历史、文化符号、网络交互等活化形式而得以实现的文化再生产,其目的是进一步适应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发展需求。
荻野昌弘教授以《更新的逻辑:日本的文化遗产》为题,从个案角度出发,介绍了日本政府建设文化设施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提供创作平台的举措。从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中可以发现,文化遗产与艺术创作异质共生,文化遗产不仅是静态的、过去的遗产,而是可以使之成为艺术创作不断更新的源泉。
纳日碧力戈教授演讲《以文化遗产三元交融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中西哲学思辨对话有助于指引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延展出费孝通如何实现“多元一体”思想的现代价值转换;另一方面从中国话语的角度重新阐述了当代西方前沿思潮,指出古代中国的一体论在现代指号学里“还魂”,皮尔士的征象—对象—释象三元论与中国古人形气神三元守位互动论之间,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德瑞克·吉尔曼教授以《文化的想象》为题发表视频演讲,主要从跨时代与跨族群两个角度论及遗产的共享与发展,并同时梳理了文化遗产的观念史,指明,文化遗产观念的兴起反映着人类历史在破坏与建构间存在的张力。
布鲁诺·格拉赛迪教授以《从实地经验到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模式——主导我们这个时代的气候变化》为题分享了数十年前他以意大利科技部代表的身份深入中国实地,与中国企事业单位展开广泛合作的经历,并从对话—通信技术、共生—增长极限、共同体一词的词源三个角度切入,讨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认为其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学科的广泛参与。
哈桑·阿里教授以《遗产驱动创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为题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中,文化遗产面临的当代挑战和机遇。他以马来群岛的蜡染艺术为例,分析了设计如何从实用和经济价值的角度为遗产保护做出贡献,并细致说明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实施动态设计的多点原则和方式。
随后,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对上半场六位中外学者的发言做出评议。他指出,中外学者其实在文化遗产的价值论上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却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实践经验出发对这一价值转换的方法论路径予以不同说明。王建民教授进而陈列了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多方参与、后殖民主义、美学建构等问题,期待在未来通过加强对话,在文化遗产的本体理论的建构上达成更多共识。
王建民教授以《作为独特研究领域的民族艺术学》为题,论述了民族艺术研究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理解上的价值,同时也强调了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关系,指出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应以动态的视角注意到文化持有者内部视界与外部视界的差异性,并细致地考察由此种视界交流所促成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更新。
赵旭东教授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重塑》为题,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敏锐感知,并进一步细致考察了文化与文明内涵差异,提出文明的自觉应高于文化的自觉,文明不同于文化所突出的稳定结构,而是更彰显动态性,进步性。指出所有被确定为是文明的那样的一些技术的、科学的、物质的属性都不在文化的概念中,甚至也不是自然的或者是内在的发展,而是层累叠加,进而关注此种叠加状态如何适应其根性。
张士闪教授以《中华文明形态视域中的艺术与民俗》为题,指出要以王国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精神为指引,加强跨学科交流合作,初步提出艺术民俗学的构想,强调需摒弃对于民间传统的种种文化偏见与认知误区,突破现今以西学为主导的现代学术范式的教条束缚与认知局限,从村民对其生活世界的感知出发,探究民众深层的意向结构与行动逻辑,并以生活结构为视域统合其艺术、民俗等多维指向,深入思考各种民间所寓含的“中国原理”,探索更具解释力的学术范式,为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增砖添瓦。
毛巧晖研究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的跨媒介创编:以神话为中心的讨论》为题,从“遗产化”取径与呈现形态、当代重述与资源转化、跨界发展反思及展望三个角度为我们展开论述,以生动的案例和学术史剖析,解读了非遗语境中民间文学资源的现代转化经历了一个从“述”到“作”的演变过程,揭示了转化路径的复杂性。
徐黎丽教授以《绿洲丝路民俗交融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启示》为题,从绿洲丝路沿线各民族衣食住行融合的案例出发,概述了民族三交史中呈现的五大特点,即日常性、鲜活性、直观性、民间性、延续性,并进一步从中总结出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诸点启示。
王永健副研究员以《文化遗产的国际共享——以东南亚发现的中国古代外销瓷为例》为题,从世界体系和考古学成果出发着重讨论了中国古代外销瓷在文化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指出东南亚地区发现的大量中国古代外销瓷,不仅反映了当时繁荣的海上贸易网络,也见证了中外文化的深度融合。
安丽哲研究员以《中国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融与共进》为题,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史及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并着重从多维度分析了艺术人类学对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以及非遗保护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补充与丰富。
张颖教授以《实践的逻辑:比较视野下国家文化公园定位省思》为题,主张国家文化公园理应建构和确立一种“以中释中”的新眼光和新思维方式,要在与世界对话中确立自身的学术逻辑与话语体系,以形成中华民族现代化经验的主体性表达。
蒲娇教授以《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与民俗遗产共促发展研究》为题,论述了民俗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对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牛乐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论阐释》为题,认为非遗概念的分歧投射出不同国家地域之国情、政治、传统、经济、文化诉求的差异,具有鲜明的语言学、修辞学、阐释学色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异的文化范式并未造成不可交流的范式壁垒,反而使其实现空前多样化,不只促成了差异语言之间的协商互动,更与国别、历史、传统政治、传统社会现实密切关联,并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话语场域。”
二、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一
在主会场演讲渐入佳境的同时,分会场诸专家学者的对话讨论亦精彩纷呈,徐英教授以《“生活艺术化”与“艺术民俗化”断想》为题,从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艺术切入,指明“生活艺术化”与“艺术民俗化”的多重内涵。他认为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秉持“天人互益”的生产、生活理念,以多种艺术形式为媒介,践行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到物质的一种程式化、符号化的浓缩、固化过程,彰显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大家庭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王玉芳教授以《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共生——甘肃永登县何家营村滚灯调研的思考》为题,介绍了甘肃永登县何家营滚灯作为西部原生态社火表演。她指出,这类民俗文化表演凝聚着当地百姓对西部文化传统的历史记忆,成为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累积,反映出与西部历史文化的紧密关联。
刘文江教授以《艺术遗产与“想象力”的共通体》为题,强调各地方的艺术遗产之所以在当代能够跨越边界,变成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产,在理解层面,除了作为共通体的情感要素外,还有作为“共通体”的想象力在起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引入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的概念,对此文化运行机制作出详细注解。
白晓霞教授以《作为非遗学理论案例的甘青地区“花儿会”研究》为题,指出将甘青地区的“花儿会”活动放置于“非遗学”学科建构的理论大平台去做一精微观察,不仅对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节会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等具体理论问题有所启发,也有可能对新时代“非遗学”的学科建设(如民俗学与非遗学的衔接与转化问题、非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知识生产问题等)这一宏观理论问题有所启发。
孙永龙教授以《民族地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成效、问题及对策》为题,聚焦民族地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主题,准确把握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意涵、内在逻辑,总结近年来民族地区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措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高质量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艳教授以《遗产·记忆·认同——兼议劳拉·简·史密斯<遗产利用>》为题,强调遗产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种文化过程,进而指出“权威遗产话语”开创了遗产研究新视角,权威遗产话语既是一个调解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维护、协商、肯定特定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观的过程。
高莉教授以《关于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探讨》为题,介绍了青海民族大学近年来在非遗研培计划、产品开发、学科建设上的成果,同时也指明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因存在对非遗概念认识模糊不清,致使产、学、研均出现目标混淆的问题。
张超教授演讲《中国非遗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以南太平洋岛国为例》,阐述了艺术交流在岛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交流与推广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艺术交流与推广策略的制定、岛国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升、岛国艺术产业的开发与拓展以及岛国艺术交流与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黄跃昊教授以《热贡艺术中建筑彩画的多元视角调查与分析》为题,通过多学科、多元视角交叉综合分析,对河湟地区传统建筑彩画的技艺、师承谱系、行业现状等展开调查研究,使传统地方建筑彩画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
叶淑媛教授以《“花儿”社区保护实践及其思考》为题,从“花儿”社区保护的实践及保护理念转变、社区参与保护所面临的可持续性问题着手论证了社区参与非遗保护的特征及其重要性,指出当前作为非遗名录的“花儿”,其保护传承措施正在发生变化,即由政府主导的项目保护向人民自觉的社区保护转向。
王晓珍教授以《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题,基于其个体考察经验,结合高校教育的实践探索,讨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化、科学性发展。
刘建理副教授以《非遗赋能乡村文化建设——以云南楚雄双柏县李方村彝族“大锣笙”与传承与保护》为题介绍了李方村彝族“大锣笙”的仪式及活动过程,并指出兼具祭祀性和娱乐性的“大锣笙”舞是当地村民民族文化认同、村民群体凝聚力、民族个性和审美的文化表征。在新兴媒介和多元化传播渠道兴起的背景,彝族“大锣笙”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分会场二
张洁讲师以《中国非遗学科建设的理念实践及其学术进路》为题梳理了非遗学科建设史,认为非遗相邻学科指涉了非遗研究的不同面向,同时洞察其中彼此之间无法互构的涵属关系以及对于非遗门类缺乏整体关照与知识体系的宏观建构问题。她主张响应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多重需求,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共同体。
雷涛教授以《龟兹壁画颜料的在地性》为题介绍了龟兹壁画中的土色颜料研究,发现其土色颜料几乎都取自于本土,体现出艺术家因地制宜的在地性特质。
杨旦春教授在报告《大通河流域明代曼荼罗遗产》中结合《度量经》相关理论,对甘肃永登县显教寺大雄宝殿所存12幅较为罕见的“空城”型曼荼罗进行了研究介绍,其具有的重绘痕迹彰显着河湟地区明清时期多民族共有的文化信仰和艺术传统,为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提供了历史文化依据。
李娜教授在报告《互嵌式格局中的文化遗产共享:以“安多”地区的南木特藏戏为例》中指出,“安多”南木特藏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互嵌式格局的显现。
邵莉媛讲师以《丝路两端:蒙元时期中伊工艺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影响》为题阐释了蒙元时期中伊两国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面貌所具有的双向交流、互鉴,提振了中伊两国的工艺水平,促进了东西方工艺文化交相辉映、互相促进的局面,加强了双方的文化认同和友谊,是当下跨文化交流合作的历史典范。
王婷婷副教授在《仪式展演的双重场域——以洮岷地区“金龙王渡河”端午节习俗为例》中将“金龙王渡河”民俗活动视作是洮岷地区丰富移民文化的活态体现。并聚焦这一活动的庙会节俗仪式,以诸多俗语文化符号使得移民记忆与身份认同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接中得以显现,而这正是洮岷民间社会宗族关系、民族融合等的微观呈现。
高宏媛博士后通过报告《传统服饰文化的“遗产化”和“在地化”——以肃北蒙古族服饰为例》揭示了肃北蒙古族传统服饰作为集体表述、历史记忆双重表达的文化资本品质,并在文化场境中不断将多元的既有遗产资源进行“在地化”的编织。她指出这一动态活性的非遗实践是基于蒙古族服饰文化发展规律和政治结构影响下的自主选择,使得构建和维系个人认同、群体认同以及国家认同得以深化。
靳斗文坤博士研究生以《基于文化遗产的创新价值——传统手工艺品设计美学框架建构》为题,分阶段梳理了相关法规的完善及保护理念的转型过程,指出手工艺的价值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展的内核,期待文化美学、设计价值的有效集成能重构传统手工艺设计实践,实现有关非遗的文化、经济、社会价值的可持续增值。
覃壮航博士研究生以《感官:景观——河州茶俗与多民族贸易》为题聚焦河州地域中茶料与茶器作为“物”的生产与流动,不仅支撑了地方生活与生业,亦始终维系着多个民族和群体之间有机的生存关系和情感,并最终以物质-非物质的多元形态贯穿于多民族地区社群的日常生活与民俗仪式之中。
在本次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国际共享的公共议题和个人经验展开精彩纷呈的对话交流,既不乏共识,也存在争鸣。诸如方李莉研究员、荻野昌弘教授教授等多位学者在人文资源利用与转化上所达成的共识,并以生动具体的艺术化转型案例确立其当代价值定位。纳日碧力戈教授与王建民教授分别从中外哲学思维比较、民族学田野工作方法的维度论证了“多”和“一”的关系。而张士闪教授与赵旭东教授关于文明形态、文明内蕴的讨论,赵旭东教授与牛乐教授关于中国非遗社会实践关系的讨论亦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
此次国际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遗产为媒介,在理论和话语互动中呈现多元文明对话、共生的历史图景与现实场景,通过文化遗产的国际共享进一步增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行不仅促进了高校与社科学界的广泛交流,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会议讨论现场
会议讨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