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前沿•合作:中国式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

 

跨界·前沿·合作:中国式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
——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场景艺术:朱乐耕艺术展系列研讨会纪要之一

(内容转载自艺术中国公众号,原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ITlvZ0gQZILjQvPoiwwuhQ)

2023年7月31日上午,“中国式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表演工作坊)”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是“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展览期间系列学术研讨会的第一场,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本次展览是由著名陶艺家朱乐耕领衔所做的系列作品展,此次展览的大特点是注重理论先行。尽管展览中有朱乐耕教授早期以及中后期的系列作品展出,但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他后期带领团队创作的“生命之盒”“莲之镜像”,以及在他的指导下由朱阳为首席艺术家的朱乐耕工作室团队创作的“花的精神”“花的三重境界”这四件大型的场景艺术作品。 

这一系列作品自策展和创作开始即围绕“艺术场景”“场景流”“剧场民族志”等重要理论概念展开深入思考,并融入整个展览中。力图在创作的理念和表达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同时,展览特地组织多场学术研讨会,尝试在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及人类学等多个理论跨度中,突破对话壁垒。并以在“传承中创造”为主题,就互联网背景中的作品与观众的关系,以及中国式当代艺术走向场景化、表演化、剧场化等的可能性展开讨论,既期望在学术研讨空间中达成新话题、新理论、新观念,也通过创造艺术事件而参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实践。

本场研讨主要围绕“表演”这个核心关键词,以“中国式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为主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所长李修建主持。参会专家学者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方李莉,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民教授,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张士闪教授,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浙江省时尚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旭光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院长、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孙东宁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朱阳。八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嘉宾中既有艺术表演实践与研究背景的专家,也有人类学研究背景的学者,围绕展览中的作品以及现象级的艺术传播效果,展开了深入的、前沿的、头脑风暴式的精彩对谈,共同探讨展览的内涵和衍生理论,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式符号的表达并达成国际对话。简要概括本次活动的特点和突出贡献,正是在于其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完成了跨界视野、前沿理论、合作机制三个视角上的创新。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李修建首先介绍了各位到场嘉宾,并邀请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代表主办单位作欢迎致辞。一方面,方李莉对各位到场嘉宾冒雨前来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和欢迎,另一方面,她也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标做了介绍。面对当前展览所引起的现象级传播现状,从艺术现场到艺术理论,其背后有诸多理论空间值得深挖和探讨,将社会生活语境中的艺术事件融入艺术史视域的思辨话题。可以想见,理论家眼中的展览,从空间器物的展览到表演实践的展示,从空间艺术到实践艺术的拓展,绝非简单形式层面的改变,还潜在着更多维度的理论延展空间。因此,本次研讨会中特别邀请的专家既有艺术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背景,也有舞蹈、设计、工艺等艺术实践研究的背景,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云集,在共通和差异的视角中,多家争鸣,妙语连珠,共襄中国式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新论题研讨。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朱乐耕因故缺席,朱阳作为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展览中“花的精神”和“花的三重境界”两件作品的首席艺术家,代表创作团队对本次展览的创作理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将展览中的音乐演奏、舞蹈表演的视频以及展期过程中网络观众的反馈进行了一一展示。作为展览执行策展人,他表示自2015年开始构思时,已经注意到当代艺术展览往往是单项输出而忽视观众意识参与的现象。因此,此次展览希望能与观众产生更多联系,尤其是对其文化背景的深挖,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理论思考融入作品创作和展陈的设计中,目标就是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表演”,意在探讨场景流中的两种表演,即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和观众自发的表达。在直播时代中,每个人都能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表达,观众的自发表达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情感性自我表现。而这种表现通过产生了实体场景流,也产生互联网中信息的场景流。观众由此成为行动者、表演者、记录者,观众在艺术场景中的表演与拍摄记录可以被认为是艺术场景中的艺术再生产,所以观众也是艺术家。

基于此观察和思考,朱阳继续提出其策展理念的核心观点:展现一个贯穿文化、艺术、生活的美学主张,他认为,经过传统社会到现代艺术的美学主张流变,是全球的人文景观趋于“人本人”式的同质化的过程。传统的复兴最终将在国际化平台上重构贯穿多元的地方文化、艺术、生活的美学主张,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中国式的当代美学表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面向世界的中国象征系统。继而,朱阳着重对本次展览中部分艺术观念进行了介绍,包括特定场域、天地人宇宙结构、中国式动态欣赏视角等,结合作品对展览中美学编码的应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解读,并且简要列举了这次展览中产生的系列理论,包括美学性的文化差异、文化皮肤、艺术中的全民艺术再生产等等,这些理论所解决的问题都是结合文化符号的生成逻辑来表达、交流、激发和思考,使源于文化的美学主张从艺术世界蔓延到生活世界,这个蔓延的过程,则需要大量的探讨、研究和实践的再记录等。从这一点上来说,也就对各位专家学者呈递了一份诚挚恳切的研讨邀请函,在开放的理论空间中,期待各位对展览中预设的观念和展览现象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接下来,参会学者陆续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以跨界维度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展开理论交流。张士闪首先发言,他以民俗学的观念切入讨论,实际上也强调了艺术理论考察中自下而上的一种视角,不仅对观众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也扩充了“表演”一词的多元涵义——不仅考察艺术展馆中的艺术表演,也将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视为一种表演状态,将表演研究拓展到社会表演和文化表演的范畴。应当说,近年来逐渐成为显学的表演研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代艺术展览中参与表演的也不完全都是专业人才,还有更多的普通民众也参与进来进行表演,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背后潜在的是自我表达意识的苏醒。此外,基于民俗学学者的学术敏感度,张士闪教授又提出“有温度的田野”概念,他关注到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前沿视野的展览实践活动背后的创作主力,即朱乐耕、方李莉及朱阳“三峰并置”的家庭组合能够合力促成这一艺术现象,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考察对象,需要加以重视和考察。其次,基于展览中对于观众的观察,包括其身体舒展的姿势、与作品造型的互动等,实际也潜在包含了中国当代文化实践中的一个主要要素;进一步地置于艺术展演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的主题里看,张士闪教授提出了“3+1要素”的概念,即意象、数学、逻辑及行动。传统中国要素的意象使展览主体的主客观界限消弭,同时展演持续时间、展览空间的面积和作品数量,以及逻辑和行动的组合关系,即逻辑支配行动还是在行动中调整逻辑等等问题,都需要统合思考。最后,结合朱乐耕教授作品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地方与超地方、神圣与世俗的特征,张士闪教授在表演理论的视域下继续展开观察,他发现观众在作品搭建的展演空间、意象世界和日常生活之间实现融洽的共处,这种现象本身即构成了一个当代的文化事件。正如德国当代现象学家罗姆巴赫曾提出,艺术品、艺术家与境遇互动生成,并且面向未来生成或多或少鲜活的文化生命。同样地,他也期待此次展览在各个向度文化因子的纠缠互动之下,能够进一步激发学术和思想的进步。

孙东宁教授多年专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北京中轴线非遗以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协同创新研究等,因此,孙东宁教授转而从非遗文化研究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则谈起。首先,此次展览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展,选择以传统工艺和展演结合的特定形式,特别符合当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美好文化生活产品的核心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深刻实践。其次,从特定空间与特定内容的组合来说,本次展览所在地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是北京中轴线延长线上的一个特定空间,展示具有中国气韵美学的艺术作品尤其适合,包括朱阳教授提出的文化皮肤、文化口音等抽象概念,由之产生的行为模式和特定情感等,都以非常活态的表达在这个空间中展示出来,让所有观展的观众得到沉浸式的感受,并且成为展览中的一部分,达成一次中国传统工艺的协同创新实践。并且,琵琶、阮、二胡等民族乐器的表演使得声音符号也成为场域空间的一部分,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多重感官,静态展览、动态展示和活态展演的“三展”结合形式与观众形成对话,这正是此次展览的独特之处。基于此,孙东宁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从空间属性的角度来说,未来也可考虑将展览空间拓展到太庙、恭王府、天坛神乐署、景山观德厅、孔庙国子监等传统空间中,产生进一步的碰撞和话题延展;从展览空间的可移动性来说,也建议展览借助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等方式展开全国巡展,在不同地方、区域文化的氛围中发现更多的理论价值;进一步地,充分发挥展览空间和时间线上的双线延展,以及展览中的中式审美元素,鼓励展览团队将作品带到其他国家进行展出,激发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中国当代艺术发现新思路。

接下方李莉以“剧场民族志概念的提出”为题进行了发言,她就艺术场景中所产生的“场景流”与“剧场民族志”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李莉首先指出,这是一场针对当代艺术和人类学关系变革所带来的新思考的讨论,二者各自产生当代变革并在相向而行的探索中产生交叉,而网络空间的社交媒体使这种交叉得以实践和实现,正是这样的背景促生了“剧场民族志”和“场景流”的概念。理解这一概念的前提是要重新认识人类学与艺术的关系,当艺术成为艺术事件,艺术被看成是一个大家参与的社会事件,其展览体现的就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而是其在这一过程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及价值理念。在研究物的意义和它的相互性方面,人类学话语更多的参与在艺术理论的探讨中,并与当代艺术之间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关系。

另一方面,当文化的差异性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叙述对象,人类学知识能够更有效的解释艺术界对跨文化事项的挪用或借用,做出更有效地解释,甚至可以将“艺术场景”化为艺术和文化交流的一个新的知识生产场所。由此,更多借用人类学语言的艺术策展、艺术批评、艺术写作相继出现,其重要意义在于,在讨论“他者”和“文化差异性”的后现代语境中,人类学家的获权和补位丰富了当代艺术理论的探讨,在艺术民族志的写作中深入观察当代文化、社会、艺术等关系。基于此,方李莉教授进艺术民族志写作的新探索、人类学文本可视化、剧场民族志与艺术场景探讨的意义与价值等话题,进行了细致深刻的延展讨论,旨在激发更多前沿理论的跨界研讨。

研讨过半,王建民教授继续发言并对本次研讨进行了简要的中场评议。王建民教授在舞蹈人类学研究方面深耕多年,不仅对于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造诣颇深,也培养了一批该领域兼具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产生一批优质的舞蹈民族志和理论成果。会上,王建民教授在回顾其对于人类学多模态转向的写作探讨时提到,彼时国内外人类学界都在广泛讨论对于传统文本人类学民族志的批评到多模态民族志的探索,而此次展览以及方李莉教授提到出的社会剧场、关键剧本、艺术场景流等概念,正是对这类探索的一次实践,也是展开当代艺术和美学中反思性思考的一个重要切口。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艺术装置、观众、场景和谐一致的统合在一起,充分展示出了一种多模态艺术观念的实践,结合其在西藏等地同样观察到的游客旅拍藏装艺术照等现象,王教授指出展示场景(包括各式社会场景、文化场景、艺术场景等)正是因为有受众的参与才完整、生动,场景流概念探讨的必要性也随即产生。在这个场景中,一方面观众的表达更自主,另一方面,不同观众之间也形成相互表演的关系,在凝视、在被凝视、在再凝视的反复交错关系中,一个特定的艺术展示空间变成一个艺术再生产的展演空间。由此,在现实的艺术实践中,在艺术场景的拆解和塑造中,促使理论家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审美、艺术等概念,反观传统的艺术理论中多组二元对立关系等。

继而,就展览中互联网技术对于表演和场景流的加持效果,朱旭光教授做了发言,他结合自身兼具设计学、传播学和管理学等多重理论背景,特别关注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交流和公民性精神的塑造,从设计和传播的角度进行了发言,并结合展览主创团队提出的多组概念谈了自己对于展览的三点感受,一、指出展览贯通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创造了数字技术环境下的一种线下艺术景观;二、展览打通了艺术家、参观观众和网络受众的互动,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传播场景流;三、展览打通了从创作到展演的价值逻辑。继而,朱教授又以三个概念分享了其对于艺术场景表演这个关键词的思考。第一是融合下一代网络原住民“Z世代”的特征和兴趣点,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关注到其特有的叙事与传播特征,提出流动性青年群体的概念;第二是因为关注到朱乐耕教授在环境陶艺理论中提到气韵流动的美感,提出综合材料与场景营造中国材料的场景概念;第三是从管理学视角提出的价值链的概念,即以艺术观念与文创产品联动转化,由具体的建议指出实现品牌价值、服务价值、产品价值一体化贯通的实际需要,目标是达成整体价值的提升。

李修建研究员多年来完成了大量西方艺术人类学前沿理论和学科发展的翻译和讨论工作,包括《西方艺术人类学而研究指南》《舞蹈人类学十讲》等译著问世,积累了非常扎实的艺术人类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功底,在此基础上,李修建研究员融汇各个跨界视角的研讨,再次回归艺术美学的理论维度谈到中国式审美等话题。他指出,在大致的区分中,中华美学精神关涉宫廷美学、文人美学、民间美学三个维度,其各自的美感特征和追求不尽相同。在朱乐耕教授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三种审美精神都有吸收,并且做到了和谐共融,与当下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不谋而合。这一次展览尤其突出展示了一种中国式审美的表达和当代呈现,结合大量AR、3D打印等技术实践,真正实现了“在传承中创造”的展览主题。深究其在公众视野中引发的现象级关注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将文人美学追求的淡雅简约和民间美学注重的热闹喜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等特点融洽呈现于一个当代艺术空间中,既能唤醒一种集体性的文化记忆和共识,也契合中国人普遍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产生一种兼具欣喜的亲近感。

而后,原本应该主持此次论坛的邓佑玲教授,因天气原因未能到现场,她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了发言。此前,为了探索艺术实践和表演理论内部的跨界空间,邓佑玲教授在展览开幕式上特别邀请了多位舞蹈演员到场,在陶艺空间中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不论是画舞合一的《俑Ⅲ—唐乐宫图》,还是留白幻境的《香山射鼓》,都化为展览中一个动态的艺术场景流,为当代艺术世界提供了一次值得深入探讨的陶瓷装置艺术综合展览的实验案例。并且,邓佑玲教授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艺术理论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田野调查工作,在舞蹈艺术研究的同时,也涵盖了人类学思想的考察。基于这样的研究基础,邓佑玲教授结合自身此前观展的感受,指出本次展览既具有当代性,也具有民族性,具有当下中国式审美的引领性,也符合当下生活方式的气质,是一次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展览,探索和开启了当下中国当代艺术中空间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合作的新模式。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尤其是面对新版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应该说是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理论研究在政策层面实现了打通,而本次展览与此变化则是形成一个良好的呼应,在同一展览空间中,对造型艺术和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做出了一次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尝试,共同构成了一个艺术场景流。无论是造型作品艺术家还是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家,其创作过程都是一次身心的、情感的、感觉的、精神的灌注过程,都充满了纯净的生命参与身心互动,这一点也展现出了一定的艺术史研讨价值。包括方李莉教授提出的剧场民族志概念,包含了强烈的互动性、对话性和共通性,提示我们可以在作品形成过程中增加多主体的记录和关注,贯彻艺术研究中的一种公众性视角和能动性写作。

这次研讨活动因台风“杜苏芮”影响引起的暴雨天气使得研讨会原定举办地点中国工艺美术馆临时闭馆,活动转而移到朱乐耕教授与方李莉教授的家中进行,这一变化作为本次活动的一次小插曲,也意外引发了沉浸式讨论的效果,伴随窗外细细簌簌的雨声,思想反而更为活跃,碰撞出诸多精彩讨论,恰如雨中的草木枝叶,显得更为鲜亮和生机勃勃。在接下来的展期内,另外还有两场系列学术研讨陆续进行,各界专家置身展览空间中展开研讨,充分发挥空间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等特性,对此次展览中的内涵、价值和衍生话题做出了更加多维视角的创新讨论。对此,张士闪教授最后总结到,观众在展览现场表现出的连锁反应,实质上正是浓缩地呈现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心性和传统绵延。乘此趋势,期待朱乐耕教授在持续淡泊自然的创作状态之下,完成更多兼顾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作品,朱阳和其他朱乐耕工作室团队成员在朱乐耕教授的指导下,有更多新地创作和思考出现,毕竟他们是更年轻更有朝气的一代新人。同时,他也期待方李莉教授围绕剧场民族志、场景流等概念提出更多深入的探讨。

总结来看,本次研讨中有人类学背景的艺术理论家,兼顾艺术实践和人类学理论研究的背景,对应本次研讨所划定的主题范畴,深入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现场,丰富了艺术表演理论的讨论深度;还有多学科跨界学者针对本次展览中所谓艺术场景流能在线上、线下多重空间中实现,并包容多种艺术形态结合在一起的现象展开讨论,指出这实际上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也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互联网就不会有这个研究,所以这又是一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实践活动。可见,背靠此次展览搭建起的跨界研讨空间,充分加深、拓宽了展览的理论讨论范围和平台价值。并且,此次展览不仅在空间中展示,也具有时间性,随着时间的进程,事件式的展览内容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更新,“剧场民族志”与“场景流”成为一对双向而行的概念,即“场景流”可以为艺术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个不断演化的剧场式田野现场,因此,艺术人类学视角的田野考察工作得以在展览中持续展开,伴随这次展览,产生系列的艺术田野日志。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学视角促成艺术观念的更新,剧场民族志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实现了创新。整合来看,当前人类学与当代艺术并肩前行,因而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在互联网空间促发现代性问题研讨的复杂性和必要性问题上,也初步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想要更多、更深入的突破性创新理论空间探索,还需更多的同仁参与进来。




 

 

日期:2023-09-10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梁天枫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