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携课题组成员考察苏州镇湖刺绣

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携课题组成员考察苏州镇湖刺绣

2016年4月27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主持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携同本所研究人员、课题组成员李宏复、李修建、王永健驱车从南通来到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

刺绣是镇湖传统的文化产业,具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当地号称“两万人口,八千绣娘”,是名副其实的“刺绣之乡”。2006年,镇湖苏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最著名的刺绣产业基地之一。课题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李宏复研究员负责苏绣研究的子课题,已在镇湖进行了一个月的田野考察。

4月28日上午,课题组成员考察了镇湖的绣品街和中国刺绣艺术馆,对当地的刺绣有了初步的印象。随后与地方领导以及年轻的刺绣从业者举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主持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课题组成员、本所研究人员李宏复、李修建、王永健,课题组成员、太湖学院朱翊叶,以及镇湖街道副书记詹国辉、苏州市刺绣产业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叶成辉,还有当地十余位年轻的刺绣从业者。

詹国辉副书记和叶成辉院长分别介绍了镇湖的地理位置、经济结构以及刺绣产业的发展状况,还有当地从业人员的年龄构成、学历以及产品的特色等。

方李莉研究员介绍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及其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的基本情况。方李莉提到,当前,传统手工业受到国家重视,传统手工艺得到复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与此不无相关。目前正面临社会转型,工匠的知识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工匠的社会地位得到突显,成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

方李莉指出,她持续考察二十年的景德镇陶瓷生产与镇湖的苏绣产业或有相似之处。她回顾了建国以来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历史,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及2000年代以来各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特点,指出可与同时期的镇湖刺绣生产进行比较,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方李莉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新上任的连辑院长日前召开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上的发言非常精彩,有两个观点值得重视。其一,他认为传统手工艺不会衰落,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会日趋艺术化和审美化,传统手工艺会为艺术化的生活服务,发挥重要作用。其二,他提出产品要用温度和人情味,要融入人的情感,产品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这对于刺绣以及其他手工艺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座谈会上,方李莉研究员还对镇湖刺绣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她指出,第一,人类未来的发展是高科技加手工艺,刺绣生产可以和纳米技术、3D扫描、3D打印结合起来。 第二,刺绣产业要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相结合,与旅游业、观光农业和生态环保业密切关联起来,形成一条健康发展的产业链。第三,深入挖掘当地历史传统,变遗产为资源,绣娘是当地的重要人物,要为她们做口述史和影像资料,记录她们的历史。

方李莉最后谈到,我们学者做研究的目的,把费孝通先生的讲的“记录农民生活,发现农民创造,寻找农民出路”挪用一下,就可以变成为“记录中国人的生活,发现中国人的创造,寻找中国人的发展道路”。我们的研究旨趣是就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从实求知”,田野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记录手工艺人的创造,归纳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并推向全世界。

座谈会上,大家对学者、地方政府以及手工艺从业者之间的互动表示高度肯定,还达成协议,将镇湖刺绣众创空间作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田野调查基地。

日期:2016-05-05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