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评奖情况说明

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评奖情况说明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截止2013年9月15日,共收论文129篇,我们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初选,初选条件如下:

1. 参评者为我会会员;

2. 参评者不得担任评委和评选组织工作;

3. 参评论文符合会议主题;

4.论文字数9千至1万5千字(过短[如三四千字者]或过长者[如三四万字者]排除在外);

5.论文未经正式发表(已经全文发表或部分发表的排除在外);

6.论文不存在学术规范上的问题(我们用知网对每篇文章进行了查重,存在问题的排除在外)

经过初选,有64篇论文达到参评论文的要求。

为了保证评奖的公平性,我们对这64篇论文作了匿名处理,删掉了作者信息。评委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这些论文进行了初评和终评两轮评审,最终评出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获奖者。

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获奖者获奖名单及论文如下:

一等奖1(颁发获奖证书并奖金1万元)

向丽(云南大学文学院)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制度问题研究》;

二等奖3(颁发获奖证书并奖金5千元)

1.李海云(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信仰与艺术:村落仪式的公共性诉求及其实现》

2.杨民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由反本质主义到臧否表象: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兼论当代音乐民族志的语境研究观》

3.李向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非遗”语境下乡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三等奖5(颁发获奖证书并奖金2千元)

1.耿 波(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化自觉与正当性确认:当代中国非遗保护的权益公正问题》

2.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轨迹》

3.王 拓(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口述史:“非遗”传承人获得话语权的媒介与途径》

4.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音乐祭礼:族群艺术的身份再造与多重表述——以丽江福慧村古乐祭礼为研究个案》

5.吕韶钧(北京体育大学民族民间体育教研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二次风险”规避研究》

另,经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会会议商定,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日期:2013-11-12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