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小组总结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小组总结

从2013年10月26日-2013年10月27日,根据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分组和安排,第三组集中讨论的是“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本组共进行了三场讨论,提交论文并参与讨论的会议代表,在小组讨论中一共结合PPT的演示,宣读了28篇学术论文。

艺术与民俗的关系,是一个跨学科话题,也是一个人类学话题。包括乐舞、戏剧、美术等多种门类;民俗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最具民族与地域特点的集中展现,涵盖礼仪、节庆、信仰等诸多事象。艺术的习俗化和习俗的艺术化,是与会的学者们所关注的。“民俗艺术”研究,归根结底,涉及的均为如何从艺术的视角看人类社会生活或如何从人类社会生活的视角看待艺术这一根本问题。一言以蔽之,“艺术与民俗”原本是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领域中应有之义。

第三组的讨论,基本上围绕着以上主题进行,但也有内容更为宽泛的发言。根据本组讨论的实际情况,兹将诸位代表的论文及观点从以下三方面介绍如下:

一、民俗艺术的类型及传承
民俗艺术类型方面,代表们的发言涉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服饰等。

音乐方面,浙江丽水学院音乐学院的田中娟副教授,以四川藏族地区为研究的着眼点,就“康定情歌”的艺术、娱乐、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陕西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强东红副教授,在仔细考察陕北民歌的基础上,就其如何在程式化形式中,运用有一定自由度的“零敲碎打”来实现情感表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涉及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但依然有进一步开掘的理论空间。

舞蹈方面,湖南吉首市文化宫田明研究员的论文,关注武陵山区酉水流域的土家族摆手舞,从当地人立场指出它是土家民俗中祭祀鬼神“泼撒水饭”的表意性演化,迄今没有任何根据可证明土家摆手舞与人们说的巴渝舞有实质性的内在联系。他对民族舞蹈的这种“辨异”引人思考。

戏剧方面,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李祥林教授,结合历史文献与当代田野,从艺术人类学角度,考察了城隍信仰与民俗戏剧,论述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并在百年回眸中就二者随时代社会变迁而升降起浮的命运进行历史透视,由此反思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相关问题。而甘肃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的王萍副教授,着眼于戏剧的历史,她梳理了民清时期甘肃地区神庙剧场的时空分布及特征,指出神庙剧场在建构民间祭祀空间方面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刘伽博士着眼地方戏剧,她从戏台到演出,详细论述了皖地泗州戏的剧场艺术。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非遗研究所的曹娅莉教授,着眼少数民族戏剧,运用民族志方法考察“格萨尔”史诗,透视其从说唱乐舞向戏剧叙事表演的发展及特征,并由此反思相关的创作问题,认为今天的戏剧改编应尽量保持史诗说唱原有的那种“入神”的状态为好。的确,在当下轰轰烈烈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介入,诸多民俗艺术在被关注的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其中保留了什么,剥离了什么,有待我们从更深的层面进行反思。

美术方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龙圣博士,考察了明清时期杨家埠家堂画及其祭祀内涵的演变后指出,家堂画不应视为简单的民间艺术,它是国家和民间、礼与俗长期互动的产物。开封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李宏博老师,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以国外艺术家为例,介绍了其融汇中国画与中国瓷的创作过程,引人深思。

服饰方面,江苏无锡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崔荣荣教授和牛犁博士,关注的是清代汉族服饰的变革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注重活态传承,这方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陈丽琴教授,就京族民歌在本民族语境中传承的民俗传统及文化生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呂珍珍老师,则着眼于华夏戏曲程式化表演艺术的口传心授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上述诸位学人所论,各有值得关注的地方。

二、传统技艺与民间信仰及仪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与民间信仰及仪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总体上看,这次会议上涉及神灵崇拜、宗教礼仪等方面的论文较多,反映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对这方面话题的社会关注度。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李生柱博士,论述了冀南洗马村民间信仰中的神像及其象征,指出神像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社会性文化符号,神像的生产和使用能带来具体的社会功效,从多方面对乡土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的周蔚蔚博士,指出东巴象形文字从宗教语言向艺术语言转化而成为现代东巴书画的核心,在她的论文中,还通过艺术精英与民间艺人创作的对比,讨论了两种创作对传统文化想象与再生产的不同思路。

窑神信仰是陶瓷烧制领域的行业神崇拜,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的李雪艳老师,以江苏昆山某村土窑与窑神祭拜仪式为例,指出当地人祭祀的大小太太,具有窑神兼农业神的性质,其祭拜仪式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王汉武副主任,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潮汕地区英歌舞来源的种种说法进行了解读,意在窥探其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仪式作用。四川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李东风教授,把考察目光投向中国北方地区的普通村落,他通过走访陕西宝鸡某村,调查了该村的“太阳节”庙会,并结合神话传说,从民间记忆探讨了该节庆庙会与炎帝神农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呼延胜副教授,在陕北地区深入调查了民间元宵节习俗“火塔塔”和“传九曲”等民俗活动并阐述其仪式意义,也受到与会代表关注。

三、地域、族群、节庆等与展演

“节日”是当今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留意甚多的研究对象。节日的文化价值、节日的文化展演等,也成为人们积极探讨的话题。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彭分田老师,指出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民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节日文化。其中蕴含着该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明精髓,今天在节日的研究中我们要加强对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跨境少数民族各类传统节日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杨秀副研究员,结合地方志以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以浙江桐乡某村为对象,报告了该村百姓过清明节的种种民俗事象,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颇为详尽的田野个案。

“族群”问题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刘壮副教授,根据台湾学者王明珂“华夏边缘”的研究范式,就族群传说述事模式进行梳理,对地处渝、黔、湘交界处的苗族在族群历史表述中隐含的历史记忆进行析说,指出族群历史是由记忆与遗忘共同构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博士后杨杰宏指出,云南丽江洞经音乐作为族群传统艺术,与族群的历史、社会、个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村落语境中的音乐祭礼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传统恢复,而是社区精英基于时代背景的传统再造,也是族群艺术身份的多重表述乃至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博士后王阳文,以“身体”为焦点,结合川、甘交界之处白马人“火圈舞”之田野呈现,指出其舞蹈中以身体象征的方式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观念意识等话题,提醒我们要关注不同族群自身的文化逻辑。四川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李浥副教授,举川北地区的“猪神菩萨”为例,论述了民间信仰的多重结构,指出读解民间信仰对于认识族群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此外,作为地方性知识,山西大同大学云岗文化研究中心的张月琴老师,着眼华北宝襄社会的兴趣及功能,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的张西昌博士,着眼于山西洪洞县小河村“拆楼”民俗,厦门大学历史系的李秉萱博士,着眼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半岛真空教的发展现状,凡此种种,均进入了与会代表的研究视野中。

本组代表的论文及发言,可以归纳为三大学术话题:一是民俗艺术的“民俗元素”和“民俗语境”,二是民族艺术的“自我历史”和“他者误指”,三是民间艺术的“生活本相”和“舞台变形”。纵观两天来的三场讨论,与会的代表门围绕着上述话题多向度展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态度认真,讨论热烈,评议精彩。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对话,彼此交流启发,不时有亮点闪现,反映出良好的学养和积极的会风。这种学养,这种会风,正是当今中国艺术人类学界良好学术品格的生动体现。

我的总结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李祥林、徐英)

日期:2013-11-08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