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会长在2013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言

方李莉会长在2013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言

尊敬的费宗惠女士、张荣华先生,尊敬的刘铁梁先生,各位副会长和会员们大家下午好:

其实我做这个发言有点紧张,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按道理这是一个压轴戏,在我们做了这么多研究之后我要用最精辟的语言、最深刻的理论把它总结出来。刚才各位小组长的汇报让我自己捏了把汗,我尽最大努力来汇报。

首先在我谈到正话之前我要感谢主办单位,感谢张士闪副会长,因为他和他的团队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这次会议开的非常顺利而且大家的讨论也进行的非常深入,另外还要感谢费宗惠女士和张荣华先生的到来,他们推掉了去台湾的机会,到这里来为我们颁奖,同时还要感谢各位著名学者的评议和所有会员的参与。我们的副会长们和常务理事们都有很多著名的学者,这是他们精彩的评议让我们的会议富有特点,也感谢刘铁梁先生的拔刀相助,从他的角度给我一个新的视野和一个很好的评议。另外,我还要感谢所有会员的积极参与,还要感谢留下来参加闭幕式的会员,能够坚持来听我们的总结。

我们这次会议跟往届的会议最大的不一样是“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设立,我觉得这既是有意而为之又是顺其自然而为之,因为学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促进我们向前发展,也需要有更大的动力让我们把学术做的更好,而且我们也需要发现新的人才,让艺术人类学的人才不断涌现,所以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设立也是势在必行、水到渠成的。那么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设立也确立了我们的研究目标,这个研究目标就是费孝通先生的四个字“从实求知”。理论联系实际,从摇椅上的研究走向田野的研究。我们这个奖一开始想设立的是“从实求知奖”,最后我向王文章院长汇报的时候,他认为“从实求知”会有人弄不清楚,叫“艺术人类学奖”更好。

我记得我以前跟费先生请教的时候,他从来不告诉我多少理论,因为我们创造不出理论,他在我们的研究中,在我们的实际考察中就存在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慧眼去发现,如果我们不做田野,我们永远只有别人的理论而没有自己的理论。所以要想拥有自己的理论,必须要掌握最新的理论,掌握最前沿的社会动态,所以田野考察是费先生生前最关注的。我们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关注地方性艺术,关注不同民族地区的艺术而且关注文化艺术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费先生一直告诉我们不仅要破除两个中心主义,一个是西方中心主义,另一个就是汉族中心主义。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国家,而且这些民族在一个中华民族的疆域里面生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的研究中我也感觉到了,很多在我们汉族可能已经消失的文化,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却仍然存在。比如说,很多人特别是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我认为如果祖先崇拜算宗教的话,那么祖先崇拜应该是中国人信仰的核心。因为中国有“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个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其实宗教的最大特点就是灵魂不朽,中国人认为灵魂也会不朽,而灵魂不朽的方式就是死后成为祖先,成为后人的祖先。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因为有一天你到祠堂的时候,别人要祭奠你。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祭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最早的祭祖仪式是什么样子的,最早的祖先崇拜是什么样子的在汉族中可能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我在西南少数民族考察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的非常原始的祭祖现象。还有“十月历”,也有人说是“太阳历”,这是比我们现在留下的历法还要早的历法,这种历法在我们现在生活里面也不存在了,只有在诗经里面存在,但是在彝族和苗族中还存在,当然这些还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所以不同民族的研究也会找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源头。

另外,我们不仅要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还要关注不同阶层的文化和艺术,有些我们认为是官方的艺术,其实在有些时候可能不是官方的;有些我们可能认为是民间的艺术,可能在某个时间它又是皇家的艺术、精英的艺术。这包括不同阶层的艺术和文化,也是互相转化的并不是墨守成规的,所以我们还要注重历史的维度和文献的研究。比如说我自己以前在关中作研究,关中的一个村庄的乐社,我们认为这是民间艺术,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竟然是唐代遗留下来的皇家艺术,留在了民间变成了民间艺术。再比如,我考察的景德镇的民间青花瓷,它原来是民间艺术的代表,但是到了明代的时候却成为了皇家代表性艺术,所以就算是民间艺术也未必就是民间艺术;就是精英艺术,在若干年以前也是民间艺术变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不同阶层的艺术,还要历史的看问题。所以我们做田野考察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关注历史的维度,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献的的积累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丰富,因为很多国家的历史也许很悠久,但是中间都有间断,不管是巴比伦文化还是古埃及文化或是古印度文化,但是中华文化从彩陶到现在中间一直没有断裂。同时中国人很重视写史,所以我们要关注很多文献。如果我们不关注文献,我们以为是现在发生的但其实未必。比说我去安塞的考察,在考察中我觉得剪纸很有意思,跟中原的剪纸不一样,但是风格却保留了很多唐宋时期的风格。后来通过文献的检索,通过考察才知道在唐宋时期,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边关,所以有很多大将到那里去驻守边关,这样就把中原的文化带了过去。但是到了元代以后就不同了,因为这时与蒙古交接,元代以后这里就不是边塞了,所以这里沟沟坎坎,地势非常险要,没有人进去,所以这里的文化就被封存起来了。所以这里留下的传统就是唐宋以前,元明以后的传统。所以我们既要做当下的研究也要注意文献的研究,我们要关注民间的研究也要注意民间和上层经营的关系,就是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

我们还要关注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那么当下社会也不会关注我们,我们就会被抛弃,我们会被边缘化,而且我们所研究的东西没有地方可以贡献。所以我认为,我们也要关注当下的研究,包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大致是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建筑和民俗,这些都属于艺术,但如果仅仅用艺术的角度来研究他,我们就会有很多误读,就会有很多项目会脱离化,真正被挪用了,所以,我们艺术人类学不仅研究艺术还加入了文化的维度,还加入人类学的维度,所以我们把他放在特有的语境里面来研究,特有的地方性,特有的历史性语境中来研究,这样我们会用我们的理论来让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理论更加完善化。同时我们要关注当下的艺术研究,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周星老师给我作出了榜样。他对与汉服的研究,包括的对“萌”的跨文化审美的研究。我们研究所现在正在做798和宋庄的研究,包括景德镇的研究。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关注现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要做到文化自觉,讲清楚中国文化来龙去脉,认识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国际定位,还要认清楚中国文化在当下的适应性是什么,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发展,我们中国文化的基因到底是什么,我们中国文化内在的力量到底在哪里,我们最终的目的要达到费先生讲的“自主转型”。我们不能永远跟在西方人后面,因为近百年来,我们中国无论是高科技还是思想和文化基本上是跟在西方人后面,很少有创新,更没有自主性,所以我们要做到文化的自觉性。要做到文化的自觉性,首先要讲清楚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要讲清楚中国文化的特点,讲清楚中国文化内在的内涵,这是我认为我们的研究目标。

我要做一个简短的会议学术总结,事实上刚才小组总结都已经非常清晰了,我只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未必所有的文章都会提到,我只提到几篇我认为对我有启发的文章。每次会议我们都有理论的讨论,因为没有理论的讨论我们就没有方向感,所以理论讨论是我们每一次艺术人类学会上的重中之重。这一次也依然是有理论的讨论,这里面我们很有幸请到了范·丹姆先生,他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维度。外国学者的加入给我们的研究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讲座的题目是“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沿革、方法、目标”。他介绍了国际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沿革以及当今国际审美人类学的前沿研究,而且侧重介绍了当今国际学术界对审美的研究。我觉得这些对我们很有启发,一定要把这些文章翻译出来。我这里只谈自己的看法。他讲到了全球视野,就是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跟美学研究的最大区别,当然对艺术的研究不仅仅是艺术人类学,还有艺术哲学也叫美学也有对艺术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是抽象思辨式的哲学式研究,几乎是西方为中心的艺术研究。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是全球视野的,它注重于跨文化的对话。然后,他谈到对于审美性的认识,艺术人类学有两个方面对人的审美经验的认识,一个是一致性,因为各个国家是不一样的,那我们有没有一致性,范·丹姆认为是有一致性的。因为生物的一致性,心智的一致性我们肯定有一致性,因为我们都是人,人有同样的感觉有同样的感知。所以现在西方出现了一个新进化论。此外,他还谈到还是有多样性存在的,因为每个民族由于历史状况不一样,地理环境不一样,所有的发展境遇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审美偏好,所以造成了文化的多元性。所以这是多元性和一致性的统一体。他也提出,我们对人的的理想不仅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道德的人、还要做一个审美的人。我又想到人要追求真善美。费先生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里也是用的美,这里为什么不用善,真?这也是以后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说明美也代表一个民族不仅是审美的选择也包括价值观的选择,民族心理的选择。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作为有道德的人而存在,也要作为一个审美的人而存在,那么我们不仅要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的社会,有道德的社会也要建设成一个有艺术追求的社会,过上有艺术化的生活,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境地。向丽的论文谈到了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制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艺术制度决定了不同的艺术观看方式的理论,这种观看方式引用了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要放在具体的文化布局里面来理解。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语境,要用不同的艺术制度来表达,也有不同的审美选择,审美必须是多元性的。当然制度这个词用的合适不合适大家可以讨论。我觉得她的文献读的非常多,也用了大量的西方艺术哲学家的文献和大量艺术人类学家的理论,但是其中遗憾的就是没有用田野的材料来论证她自己的研究。王建民老师有一个贡献,他讨论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人类学有何种贡献,其实我们学会里有不少著名的人类学家,但是大量的会员都是来自各个门类的艺术学科。所以大家都渴望用人类学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艺术,包括艺术的观念。很少有人想到艺术的研究也会对人类学的研究有所拓展,这个在西方中存在,比如墨菲就谈到了人类学对艺术的研究可能会改变人类学对物的看法以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王建民教授针对我们中国当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困境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今后的人类学不仅要关注宗教、经济、政治、社会组织、亲属制度也应该关心人类心灵深处的审美情感部分。有关这一部分的研究也许会有利于人类探索文化观察与阐释的途径。纳日碧力戈的论文是《艺术的重现:身心言之意绝而实通》 ,他从哲学的高度提出,经过反思的艺术人类学要努力让形气神三通,形气神不是西方的概念,因为人类学是西方的概念,所以我觉得艺术人类学的加入会加速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速度。因为很多的审美经验中国人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我认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篇论文跟王建民教授的论文有某种遥相呼应之处。那天我正好没有来,有同学告诉我,日本学者中生胜美的研究提到东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他提到,如果到一个地方去,如果周围的环境很美,西方人就会用很美来表达,但是东方人会用很舒服来表达。这个舒服不仅是视觉的感受,也是全身所有感官的调动,所以我谈到了中国的审美和西方的审美的不一样。现在中国的美术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就是“视觉艺术”。所有的造型艺术归于视觉艺术,在有一次当代艺术的会议上我提出视觉艺术或许可以囊括西方的造型艺术,但是不能囊括中国的造型艺术。因为中国人欣赏艺术不仅仅用眼睛,也会调动所有的器官,包括味觉、嗅觉、触觉以及身体气场的感应。所以在欣赏艺术的时候会说“好有味道”。这个味道可能不是真正的品尝,是用心来品尝的,好有意境,好有气场。我们欣赏玉器和瓷器的时候需要把玩和触摸。我们欣赏中国绘画的时候可能不是三维的甚至是四维的。我们中国的绘画是卷轴的,我们欣赏的时候要慢慢慢展开,也可以局部欣赏。大家知道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从左到右的慢慢欣赏,它除了一个空间的概念还有一个时间的概念,还有一个触摸的概念,古人欣赏艺术时,房间里要焚上香,插着几只梅花,可能还要弹着古琴,三五好友大家慢慢的品茶,欣赏艺术。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如何找到中国人的审美特点,从中国人的审美特点找到中国人的价值,中国人的文化特点在什么地方。我们中国古代文人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琴棋书画,要求人不是一个专业的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具有审美情感的、有道德风尚的人。孔子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美食不如美气,这是一个审美式的生活。

这次会议中,来自田野的研究是最多的,因为我们是从事求知的。来自田野的研究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的研究,比如造型艺术的研究,表演艺术的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从造型艺术的田野来说包括很广,我把它叫成物化的世界和精神化的世界。造型艺术的研究包括很广,有建筑、服饰、陶瓷工艺、砖雕、银饰、泥塑、木雕等等。虽然考察的对象不同,但是大家还是有共同之处。大家的研究除关注不同艺术门类的关注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以物来看待文化的变迁看待社会文化的符号,因为中国人讲“气以载道”。我记得有人类学家提出,文化分散在各种物品当中,分散在广场上,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就在我们的气场当中。所以物里面也带有文化,任何器物都带有技术、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的构成,所以大家的研究尽管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关注了同一个问题。而且在关注这个问题的同时大家往往会把对这个物的研究放在一个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空间中来研究。比如莱顿教授的有关山东棉布纹饰变迁的研究,棉布虽然只是一个物,但是通过这个物我们看到了中国手工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后再到改革开放,不同的时期的面部纹饰的变化。还包括李兴华和李松杰对景德镇的研究也让我们看到其实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也有复兴的可能性。景德镇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我以前写过一本书叫做《飘逝的古镇》,因为我认为那个古老的城市永远不在了,以前的辉煌不会再有了。但是这几年当我再到景德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古镇又回来了。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北漂”,现在也有“景漂”。“景漂”是很多大学生和艺术院校学生毕业后都集中在景德镇,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同时也有很多外国的人到景德镇去,从事艺术创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般来讲能过作为年轻人追寻梦想的地方,肯定是文化政治的中心或是有很多机会的地方,但是景德镇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它的机会在哪里,它的生命力又在哪里,它能给年轻人提供什么,又能给这些外国的艺术家提供什么,这个研究会非常有意思。我最近在带领一个团队研究景德镇那的百年变迁,我想景德镇的百年诉求也是中国的百年诉求。那么景德镇的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它的内涵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文化。如果我们找到了它的复兴的原因和内在因素,也许我们中华民族找到另外一条出路。这个研究我们打算做三年,一年级的硕士生已经开始,打算在那里完成硕士论文。同时我们也打算跟莱顿先生合作三年。我希望最终会给大家一些汇报。

除了造型艺术的田野之外还有表演艺术的田野,这有来自音乐,诗歌、舞蹈、戏曲和信仰的、民俗仪式的,在这些田野当中不仅关注到了民间表演艺术的本身还有关注到了艺术存在的文化空间,生态环境和历史语境以及艺术的传承方式、变迁的路径。其中还涉及到表演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等等。在这些研究当中让我们看到了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再生产以及商品化的过程。而且在这些研究当中,我觉得跟我听到范·丹姆先生讲的后殖民艺术人类学研究当中的很多东西非常相似,有挪用,盗用等等概念。

我们这个学会邀请到两位国际非常著名的学者,他们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一个是莱顿教授,他是英国科学院的院士,是国际上著名的人类学家。而且他擅长田野。所以他每次来跟我们讲他的田野,他的方法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范·丹姆先生主要研究审美人类学,主要研究方法论。所以他的研究又可以给我们带来理论上的指导。

最后,我要讲的田野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另一种思考。正因为我们的研究是来自田野,所以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在学会的常务理事会上曾经有学者提出我们是否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维度,是不是我们光研究艺术人类学会更加单纯一些。但是我认为是需要的,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一个我们要关注的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研究。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跟我们艺术人类学研究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可能是另外一种思考,可能跟政府的思考有不同。我们属于非政府的论坛,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坛很多,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了,十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理论探讨仍然重要,而且这个理论探讨不但重要也需要持续追踪考察。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政策不断修正。在这里我觉得张士闪先生的论文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讲的谁在生产?怎样保护?他引用了山东惠民县泥玩具和昌邑市烧大牛的活动为个案,谈到了商品交易和文化赋意、艺人与农民、传统与现代的层面。而且对与民间手工艺技艺生产的功能意义、主体身份、语境脉络进行了剖析。他讲的农民与手艺人,其实在农村里面所有的手艺人、传承人以前都是农民,甚至包括景德镇。但是他们现在不仅包括一个艺人的地位,甚至在追求艺术家的地位,这在景德镇非常明显。景德镇以前是没有艺术家的,只有手工艺人,但是现在有了商品性以后,大家不但追求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还有把自己变成艺术家,甚至是工业美术大师,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卖的更贵。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什么时候农民变成艺人,什么时候变成艺术家身份。还有李向振《“非遗”传承人认定与集体性乡民艺术的保护》,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评了好几届了,但是这些传承人处境是什么样的,我们不了解。但是通过我们的田野可以看到。我记得五年前我去韩国时,我跟韩国的文化保护的社长交流,他说中国要想确立传承人一定要慎重,要吸收我们韩国的经验和教训。当时有一个木匠,不评传承人的时候人际关系很好,被评为传承人后,反而被孤立了。李向振的考察中也提到这个问题。当然大家还关注我们艺术人类学是不是只关注传统的乡民的,我们要不要关注当代的、城市的,蔡顺兴先生所做的当代设计的人类学研究,便是从这方面来研究的。所以我想我们不仅要做乡村的还要做城市的,甚至在周星老师做的研究中,他不在乡村不在城市,在网络里做调查。他自己写到,自己潜伏在网络里面作田野。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可以发展的地方。这是我的一个总结,另外我希望我们这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各个不同的学科得到对话和不同文明的对话。

最后我还要讲一些不足之处,一个是文献的引用方面,有些学者引用的过少或者是过于单一,只引用几个人或只引用自己导师的。另一个,大家做田野时只关注自己的田野,很少关注别人的田野。另外希望大家的学术视野更加开阔,还要具有学术方面的批评精神。在学术研究方面,希望大家更加具有规范性。还有学会秘书处的工作今后更加细致一些,包括论文和小组的分类,还要提早跟会员联系。我们开了一个常务理事扩大会,决定了明年的工作安排,一个是初步确定明年年会在北京舞蹈学院召开,另一个是论文评奖为两年一次,但是明年的论文后年也可以参评。我们还会设立优秀奖,获奖人数也会多一些。

谢谢大家!

田晓露根据录音整理,王永健校

日期:2013-11-08
阅读:
作者:方李莉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