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一组研讨综述

尊敬的李玉林院长,尊敬的方李莉会长,各位会员:

经过一天半的会议专题讨论,我们第一小组59位会员对提交的24篇代表性论文,在认真地阐述、评议与讨论之后,一致认为,本次研讨,在研究主题的把握上,紧扣当前文化强国的策略和传统艺术的生态性与生产性的保护热点;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更重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比较研究和全方位的视角;在研究内容的拓展上,呈现出多样性和跨学科的特点。

在理论研究方面,<?麻国庆教授的游牧文化生态区的思考,对“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理念进行了新的阐述,强调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弃“输血性”和“嵌入式”,重“内源性”的发展这一重要的新思路,表明艺术人类学研究开始思考什么是艺术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文化的权利到底是谁的这些重大的问题。王毅教授从“他者的眼光来看艺术人类学”,认为人类学应该与其他学科联姻,在田野作业所得的基础上,需要把艺术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以获得更多的理论提升。

在个案研究方面,谷鹏飞博士对当代服饰的演化,重在人的审美风尚与主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 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服饰从理性到感性、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并解析了从群体、个体到文化、民族身份的认同过程。周蔚蔚博士对近十年来丽江木雕旅游艺术品做了深入的田野调查,有详细的分类和阶段性推进的划分,反映出当代生活中手工艺艺术的生存与出路。崔荣荣、胡绍宗、金晖等青年学者也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开了对民间服饰、早期造像以及民间建筑的田野调查。个案调查是人类学参与观察研究十分有效的方式,上述学者的努力表现出一种方法上的自觉,但也暴露出我们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就是调查者没有站在被调查者的立场看问题,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对象,这就失去了真正的主角,离真实的面貌仍有较大距离,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

在非遗研究方面,张毅教授对南通地区蓝印花布染坊的考察,记录下目前一些染坊的生存困境和艰难的现状,提出了商业性与市场化延续的可能性。李丕宇教授考察400年来的洋风建筑,指出洋风建筑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另外,方园副教授、陈剑博士、宋小飞博士、王纪老师对于黄梅挑花织物、德榜苗族银制品、萨满教美术以及赫哲族“霍乎底”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研究,都有详细的和独到的视角。非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表现出人类在后工业化社会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也表现出“礼失求诸野”的传统主张。在对以上专题的讨论中,学者们提出需要用比较的方法,以全方位的视角来观察的方式,以一点观全局,以全局观一点,通过物质遗存来了解自己的文化,揭示人类发展的规律。

在民俗研究方面,会员们讨论较为热烈,表示出较高的关注与兴趣。呼延胜博士对民间宗教用品在当代不同语境下的状态做出评价,李东风教授对陕北一个山村104只石绵羊阵的考察,朱永强老师对纳西族祭天仪式的观察,袁晓莉博士对海南黎族“插星”、“禁星”标记的分析,李海云同学对鲁中地区“烧大牛”仪式的记录,王晓东副教授对胶东果模的整理,桂慕梅博士对法鼓会展演活动的调查,以及左振廷教授对西江苗族丧葬仪式变迁的分析,均以特定的环境突出了场所的重要性。民俗现象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累,是生活生存的艺术,艺术人类学家的考察记录,有利于厘清各种文化的异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呈现,这或许就是文化的权利。

我们感到,这一次研讨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五年以来最具学会特色,收获最大的一次。从论述的深度与研讨的热烈程度看,学会已经度过了成立之初的扶植磨合期,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发展期。我们期待着会员提交更多更好的学术研究论文,期待着年轻学者不断涌现。

第一小组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李立新撰)

日期:2012-07-26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