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十年苦读求正果——王毅、傅晓微教授研究成果获国际中国哲学界重视

“中西合璧”十年苦读求正果

——王毅、傅晓微教授研究成果获国际中国哲学界重视

我会王毅和傅晓微教授共同署名发表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的,关于17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的大会综述:《融汇中西智慧,直面社会热点——第十七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述评》,近日被国际中国哲学大会(ISCP)官方网站全文收录。

2011年7月4日~8日,王毅和英语专业出身的傅晓微教授作为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会员和学术搭档,参加了由巴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17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两位教授一中一西,优势互补,除了发表两篇共同完成的原创论文外,还在大小会诸多场合积极参加各分支学科的讨论,被与会代表称为“中西合璧”、“绝配”、“学术伉俪”“本次会议的一道风景”……

他们提交的两篇论文《“美善合一”是中国美学特点么——中国美学美育的重大理论盲点》《中国“以文为美”审美观暨“纹化”特色——以中西文物凝聚的审美文化元素为例》(均为合作署名),是他们跨学科合作,苦心孤诣十多年的重要成果。两篇论文一方面质疑了中国美学界多年来普遍视为公理的命题:“美善合一是中国(儒家)美学的特点”(以下简称“特点论”);另一方面,以实地拍摄的世界顶级博物馆的东西方文化遗产等第一手资料,以中西比较文化框架为模型,寻绎中国文化土壤的审美文化元素。两篇图文并茂的原创学术成果,涉及到哲学、美学研究的一系列根本性理论和现实敏感问题。他们也非常希望在重要世界舞台展示和验证自己的成果。

会前两位教授了解到,会务组因为担心世界性会议的语言障碍,将几位中国学者安排在同一个分会场。王毅傅晓微认为,这样的安排不符合他们研究成果的层次和付出,在临出发前8小时给组委会写信,申请在更重要的时段,更重要的场合,给予更充足的时间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申请得到组委会的理解和支持。本届大会主席,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幽兰教授亲自安排,把题为《“美善合一”是中国美学特点么——中国美学美育的重大理论盲点》的演讲安排在开幕式当天(4日)下午进行,由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副会长,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著名哲学家汪文圣教授主持。

在大约90分钟的专场报告中,主讲人王毅分别从古籍文献和田野调查实例角度着力证明:“美善合一”是人类审美文化的共性,并不是某一种文化才具有的个性,所以“美善合一”的命题不宜用于表述某种文化的特点;只要浏览一下西方美学史,从赫拉克利特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到当今欧美著名美学家(如美国的舒斯特曼),历代欧美哲学家都不乏强调“美善合一”的言论,可见“美善合一”在西方文化中同样浸入骨髓……他们还根据实地考察的材料,证明欧美当代社会根据“美善合一”规律进行社会美育的意识和效果都不弱于中国;先秦儒家论美善(礼乐)关系的核心概念,并不用“美、善”而是用“礼、乐”。在《乐记》《乐论》等相关“儒家美学著作”中,美善关系更多地表述为礼乐分立,而不是美善合一,所以“特点论”在儒家美学那里也不成立;譬如“特点论”最重要的论据:《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这一被称为“儒家美学”或“儒家人格美”经典命题的判断,本身就是论善而非论美的命题[①]……两位教授还就其他各国学者的提问多次强调指出:“质疑‘特点论’不是说中国文化不讲究‘美善合一’,而是说美善合一是人类各大文化都会自觉遵循的共同规律,并不是只有中国才讲究‘美善合一’”,所谓“美善合一”不能称为中国美学的特点,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

他们的报告不仅从以上诸方面阐述了“特点论”不成立的理由,还从文字起源和语用习惯的视角说明:“美善合一”的“美”和“善”,在儒家经典中出现时,多是“同义互训”的概念,在包括《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一旦涉及“人格”,几乎全部都指向“善”和“好”,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②]。所以,如果在强调“德美不分家”的同时强调“美善合一”,难免走向“善善叠加”,“以善充美”的偏颇,最终结果是既消解审美教育的价值和“美善合一”的功能优势,又使“美育为德育手段”成为一厢情愿……所以,“特点论”不仅使美学、美育研究陷入迷雾,而且给伦理教育和中国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带来不易察觉的消极后果。从这点上说,澄清“特点论”是否假命题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美学界。

对“美善合一”的全新看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颠覆了既是社会热点,又是国内和国际汉学界几乎普遍认同的公理,明显刺激了各国各专业学者对“美善合一”话题的兴趣。主讲人话音刚落,美国、新加坡、法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学者纷纷表示了兴趣。不同专业,不同国籍的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的,对他们或支持,或疑惑,或试图再颠覆的观点争先恐后。他们的质疑和争议对论者的阐述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补充意见和论者重视不够的问题。

由于两位教授对可能出现的质疑有充分的准备,大多数问题都在两位学者的预料中,所以王毅、傅晓微的答辩也积极、快捷、尖锐。一度形成各国学者争相提问,两位论文作者争相回答的场面:两人分别就不同学者,用不同语言提出的意见同时用不同语言回答……讨论进行约半个小时后,报告主持人,台湾著名学者汪文圣教授幽默地说:“我们这场报告提出了对‘美善合一是不是中国美学特点’的质疑,引出了大家的兴趣和很多的话题,连我这个主持人到现在都还没有捞到机会发言……”会议结束后,各国学者意犹未尽,纷纷找王毅傅晓微交换名片,会后还继续交流和探讨,并相约今后保持学术来往。

当晚鸡尾酒会上,美国雷德大学的姜新艳教授招呼傅晓微说:“你是北大的吧,我以前也是北大的……”在得知两位教授来自西南的重庆后,各国学者对王毅、傅晓微的跨学科合作普遍感到新鲜、感慨和羡慕。有人说你们两个是真正的“中西合璧”,有人说是“绝配”;有人说“这次的两对学术伉俪都很厉害”[③]。

在他们的另一个发言:《中国“以文为美”审美观暨“纹化”特色——以中西文物凝聚的审美文化元素为例》中,两位教授运用艺术人类学方法,根据从欧美和中国重要博物馆现存的文物遗产获得的图片,对比研究了距今2000年~6000年的青铜器、陶器等中西方同期同类艺术品(含工艺品),在中西平等对话的框架里,抽象出他们发现的规律和中国文化特色:中国文化土壤中最重要的审美文化元素是以“纹”为美!他们用实物实拍证明:新石器以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品无不显示了“以纹为美”审美观;这样的审美观,必定为中国艺术品打上鲜明的“纹化”烙印——这就是中国文化特质和中国审美文化的特色。

日本学者李旭彤听了这个演讲后指出:“如果说纹化是中国美学特点,那么它背后肯定有一种更加接近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元素,对这个特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王毅认为这是多年来遇到的最深刻的问题,它触及到文化研究最深层的内核——事实上,王毅和傅晓微曾多次发表论文指出:关于中国审美文化特色的讨论,必须建立在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有透彻认识的基础上。如他们在16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提交的论文和大会发言:《从女娲补天到汶川地震——千年一脉的中国文化原点价值观》就是探讨的这个问题……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T. K. Chu先生为代表的学者针对“纹化”的论文主旨提了不少具体问题,傅晓微、王毅分别给予了详尽的解释。Chu先生最后用四个字做结论是:“非常精彩”。会后,他还热情地给论者提出了完善观点的意见,并推荐了一些法语和英语世界的相关文献。成中英先生和本届大会主席幽兰教授都十分关注这个演讲。成中英先生还特地瞩两位教授把关于“以纹为美”和中国纹化特色的稿子发给他。

这样,两位重庆学者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运用人类学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在“中国美学特点是什么”这个经过千万研究者之手的理论基石性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独有的答案。而两篇论文提出的答案,即有哲学的视野,又在中西同期文物比较框架下,借鉴了艺术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使用了亲自采集的原始资料,使得他们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可信性,并且蕴含了几种重要的,中西比较框架下的次生论点:

1质疑了“东西方文化源头在先秦(或称轴心时代)”的成说;2涉及到西方重实证,重人体的审美观和相应的艺术特色的由来;3提供和解释了中国没有“以裸体为美”观念的文化根源观念……

除了自己的发言外,两位教授在五天的会期里,参加了多场会议的讨论,其中,傅晓微对普林斯顿大学chu先生发言的尖锐质疑;王毅与多伦多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们的讨论;在与各国学者们的交锋和切磋中,针对一些著名学者的精辟论断提出了补充性建议,一位著名哲学家在后来的通信中专门对王毅称:“您的博学令我敬佩”。多伦多大学刘千美教授和两位重庆学者相约,今后在“纹”“象”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上互相交流,争取寻求合作;由于在会场的讨论涉及到“文、化”的出处和原型,会后有学者问道:“那个中国的王教授是文字学出身的么”?由于积极参加各分会场讨论,王毅傅晓微教授与不同研究方向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也使得他们和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韩国、斯洛文尼亚……我国台湾、香港的教授们建立了友好、平等的学术联系。由于从会前默默无闻到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组委会也请王毅担任分会场主席……

两位教授深感本届大会收获巨大,自己也不虚此行。为了让更多的国内外同行了解本次大会的概况,他们在中国艺术人类学网站发表了《融汇中西智慧,直面社会热点——第十七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述评》。之后,又在与各国多名学者联系并核实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应《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之邀,进一步完善了同名大会述评,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被ISCP(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官方网站转载的“大会述评”。ISCP官方还一再对两位教授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的付出表示感谢。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处)

 

附录:

清华国学研究院官方网主页关于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的简介:

1 “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主持,每两年举行一次,早期在北美召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欧洲、澳洲、东亚。大会由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的一流学者集中讨论有关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的深层学术问题。”

参阅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20110708145300219676808/20110708145300219676808_.html

2、西安交大人文学院网站主页对ISCP的简介:http://rwxy.xjtu.edu.cn/news/ShowNews.jsp?NewsID=1322

ISCP主办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迄今已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地举办了十七届,早期一直在北美召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才走向欧洲、澳洲、东亚,中国大陆共主办过三次。主办方分别是:北京大学(1993);中国社科院(2001);武汉大学(2007)。



[①] 参阅Wang Yi ,Fu Xiaowei“An Exegesis to the So-called Proposition of Confucian Aesthetics,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008,spring.《“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吗——关于美学、美育的一个理论盲点》载《文艺报》2005年,11月3日8版。

[②] 李泽厚《美学四讲·美是什么》见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470页。

[③] 另一对“学术伉俪”指著名的多伦多大学刘千美教授和沈青松教授。

日期:2012-03-22
阅读:
作者:
字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来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发表评论]